|
发表于 2014-1-23 19: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老师把第一期发表的稿件贴出来,供大家参阅。
锯掉“筐底”
——面对无奈的超时犯规该怎么办?
章德良 王鲁西 张广纯
众所周知,超时犯规的判罚已成门球比赛的雷区,稍不留意,便会引发争执,致使裁判员对场上超时的情形不敢判、不能判。比如,2007年的中国门球冠军赛总决赛的冠亚军决赛,就是因为一个超时犯规的判罚引发矛盾,赛场被搞得昏天黑地,比赛无法进行,最后出现了令全场观众哭笑不得“双冠军”结局。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想到了篮球运动中“锯掉筐底”的故事。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的冬季特别寒冷,由于室内体育活动较少,马萨诸塞州的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从工人和孩子们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了两个筐蓝,分别钉在健身房两端的栏杆上,用当时仅有的足球向筐蓝投掷,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这项运动很快在全州风靡,不过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篮筐有底板,每当球投进的时候,就得专门有一个人踩着梯子登高取球,使得比赛经常停顿,缺少了紧张的气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了许多办法,有一位专家甚至制造了一种机器,将球再弹出来。不过所有的办法都无法让运动顺畅起来,进球后比赛仍得中断。几年后,一位父亲抱着一个小孩看球时,看到人们一次次不辞劳苦地取球,孩子奇怪地问父亲:“他们为什么不把篮筐的底去掉呢?”这句话正好被一位球员听见,他立刻欣喜地找来一把锯子,将篮底锯掉,于是困扰了人们很长时间的“取球”问题就这样被解决。起步阶段的篮球运动在跨越了这道障碍后,如同从百米线起跑,迅速地冲进入了世人喜爱的豪华运动殿堂。
锯掉篮筐的故事让我们深思,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太复杂的问题,之所以复杂,都是人为造成的。去掉篮底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许多有识之士都没有想到呢?是因为我们的思维像篮球一样被筐底隔在了半空中,于是反复地搬梯子取球、费尽心思地造机器……其实,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最简单的方式尝试,问题就会轻松地解决。
联系到超时犯规问题,《2004规则》的规定是:当击球员超出10秒没有击球或闪击,判超时犯规。《2009规则》修改时,增加了一条说明:超时犯规由裁判员认定,裁判员计时为最终计时,比赛队员均须服从。《2011规则》修改时,又对超时犯规的判罚做出了明确规定:判击球超时时,裁判员用默记的方法记10秒,在到达规定的时间必须报“8秒”、“9秒”、“10秒”提示,报时结束后,若击球员还未击球或闪击,应判犯规。不难看出,关于这一问题的多次修改,是想从规则层面解决这一难题,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可用收效甚微来形容。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也有门球人提出了引入“10秒”计时器等方案,但都遭遇了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实的问题。那么我们能否也效仿篮球运动的模式,变换一种思维方式,以最简单的方法寻求“柳暗花明”呢?
假设门球也像台球那样,比赛时取消10秒超时的规定,允许运动员有充分思考和判断的时间,以选择最佳的进攻和防守方案,这样既能让队员在技战术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又能使比赛在紧张抗争的气氛中更具魅力和人性化。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取消超时犯规规定。
2、比赛执行轮次制,每场比赛打四轮。
这些变动会给门球运动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技战术得以升华
取消了超时犯规的规定,允许对阵的双方教练员细心观察场上局势,能够在战术上做出最佳方案的决策,同时也为队员提供了全神贯注发挥个人技术水平的机遇,使比赛过程更加精彩。
二、球槌的灵活运用
取消超时犯规后,击球员面对自球、他球的不同位置,为了创造最理想的击球效果,可以随时更换和选取不同型号、不同质材的球槌,门球技术的展示会更加细腻、精准。这样,既提高了门球运动的观赏性,使门球运动像台球一样,成为绅士风采的运动,又为门球器材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可谓一举多得。
三、使比赛快速进入对抗状态
现在30分钟的赛制,每场比赛可以打到5~6轮,为了后发制人,和相互牵制的战术需要,比赛的第一、二轮常有多球放弃进一门,有些球甚至会放弃到最后一轮进场。比如,在我国上海举办的第10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中,有一场硬仗是广东中山郑二小学队对阵日本最强的鹿儿岛队。鹿儿岛队的队长曾山乔贵是享誉全日本门坛的超级明星,技术精湛、娴熟,但因为放弃的缘故,直到最后两分钟才进一门,整场30分钟的比赛中,这位球星只打了22秒。 这样的比赛,缺少激烈拼搏的局面,观众看得索然无味。比赛改为四轮制后,可有效遏制过多地放弃进一门的情形,使比赛快速进入对抗状态,提高门球的观赏性。
另外,赛场上有时出现一方占据优势后,由于比赛还有一段“漫长时间”,队员便采用高压手段以“集团滚进”的方式严控对方的进场球,一方进不了赛场,一方不去得分,构成赛场的“比分冻结”和长时间的“一边倒”现象。四轮赛制的轮次限制,会迫使队员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减少了无意义的消耗战。
四、会让门球竞赛更加人性化
这种赛场氛围可以让教练员充分展示临场指挥艺术,也能使一些年龄偏大、手脚不方便的队员面对多种方案举棋不定时,不至于心慌脚乱,忙中出错,带来遗憾。从而营造出更加和谐、更加人性化的竞赛氛围。
综上所述,这种取消超时犯规、执行四轮制的模式实际上是为“中国式门球”打造的规则。因为国际门球比赛基本是在天然草坪场地进行,我国的天然草坪场地寥寥无几,能够参加世界级比赛的运动队数量有限,能够参加世界级比赛的队员也很有限。沙土场地和碧绿平整的人工草坪场地则是中国的特色,中国的门球人也以沙土场地和人工草坪场地为本,而这种修改方式正是符合和体现了“中国模式”的门球,可否尝试进行着方面的探索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