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118868|回复: 1012

《老张、老李侃门球》(连载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 08: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0-9-25 09:08 编辑

                    说           
        我从学打门球开始,就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随做笔录。2008年初学会使用电脑后,便以《老张、老李侃门球》为题,先将十多年来零散的笔录材料整理成电子版,后续则用电脑打字继续书写。到目前为止,文字已逾百万,插(附)图1500余幅。对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粗人”来说,从没敢想过什么“出书立传”,只是为了将来有那么一天 —— 自己老了、打门球打不动了的时候,再拿出来慢慢地自己品味、自己欣赏、自我陶醉、自我欣慰!
         从今天起,我准备以每三、五天一篇的方式将《老张、老李侃门球》发到《中国门球网》的《文集区》版块。其目的:一是“当众献丑,评头品足”,想听听大家的高见,帮我指出文中的谬误与不足;二是“交流切磋,相互学习”,但愿能对各位球友、网友稍有启迪,从而让我们更加热爱门球、痴迷门球!

点评

确实是血系的好材料!  发表于 2022-10-26 20:22
我很关注  发表于 2021-2-13 19:59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40 金钱 +40 票数 +4 收起 理由
欣望 + 2 赞一个!
夏益民 + 20 + 20 赞一个!
双鱼天星72 + 2 赞一个!
烧火将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08: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26 09:41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
                                          网上研讨门球战术  必须学会电脑绘图
         老李:老张啊,最近我在网上看到军旗网友发的一个帖子,说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门球网》显得有些萧条:一是发帖量下降,有分量的帖子更少二是过去网友们对有关《规则》的问题争论比较热烈,现在这种争论和探讨也少了。
        老张:军旗网友的帖子我看到了,他所说的现象确实存在。我对网上的发帖量和帖子的质量早就有一些看法。
        老李:那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老张:应当说。《中国门球网》总的发帖量还不算少,关键是有质量、有内涵、有看头的帖子太少了。你平时注意到了没有,好多帖子都是几十个字、多的也不过百十来个字。要说明一个问题,但又没能说清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往往三两句话就下一个结论,得出一个结果。这样的帖子让人看过之后,不知道发帖人究竟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总给人一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感觉你想和他继续探讨,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老李:那你们的《门球战术》版块怎么样啊?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呀?
        老张:《门球战术》版块,历来就比较萧条。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完全属于正常现象。
        老李:那怎么讲啊?难道你负责的版块就特殊
        老张:你想想,就门球战术而言,究竟有多少东西能够拿来天天在那里论来论去呀?中国门球的历史30多年了,真正成型的、配套的战术又有多少哇?咱们总不能主观臆想、人为编造吧?
        老李:这倒也是啊你说所谓门球战术,不就是那么几个老套儿吗?打这么多年球了,也没见谁能够创造出一个什么新的战术。就说比赛开局第一轮,绝大多数的球队不还是二门占位的老一套吗!后来得分不封顶,就出来一个“进一冲二占三”的打法。可技术如果不过硬,特别在咱们基层,有几个球队敢那打呀!?
        老张:目前网上的情况,和球场上的实际情况差不多 —— 队伍老化,缺乏活力,没有后劲儿。
        老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呀?
        老张:刚才咱们说的发帖量少和有质量、有内涵、有看头的帖子更少,是一个方面,而且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表现在好学上进的欲望和认真刻苦的劲头不足上。
        老李:能不能再具体一点儿呀?表现在哪些方面?
        老张:你还记得前不久咱们曾经谈到过“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就真的那么难吗?”。提到这个话题,我的感受太深了!这样吧,咱们进入正题,也就是我最近刚发的一个帖子,题目叫做《网上研讨门球战术   必须学会电脑绘图》。
        老李:那你就把前前后后的情况和经过给我详细地说一说。
        老张:好吧,我的帖子开头是这么写的:
            先给大家推荐一条消息:下面是《河南门球》——《新乡门球》版块 海兰网友于2017年7月2日发到网上的门球战术图。
试发门球战术图。。。。。。。。。


<span] 图片1.png

<span] 图片2.png


<span] 图片3.png
      ▲下面是我给海兰网友发的回帖:
          首先表示祝贺!  没想到海兰老师学的这么快!         
          记得我把有关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的材料发到网上后,应邀给将近20位网友发去了Visio2003版绘图软件但是前不久我在《门球战术》版块发帖《请您配图》后,只有两位网友帖作了回应,不知其他网友出于何种原因没能做出回应?         
           我不是在这里埋怨、指责那些曾想学、愿学的网友。毕竟我们大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除了个人身体条件外,家里外面乱七八糟的事儿都需要我们操心出力。再就是这个年纪了,再重新像小学生一样学习掌握一样新东西,确实不容易。         
            我不清楚海兰网友的年龄,但她绝不是60岁以下的“年轻派”(就我们当前门球人的现状而言)。从我建议她学习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到今天,只不过两、三个星期的时间,而且这期间只向我提出过一次需要商讨的问题现在她亲手绘制的门球战术图就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虽然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我觉得可以说是“已经不错了,已经很像样儿了!”
            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网上研讨门球战术,必须学会电脑绘图”(我将择期发帖详述)。      
            最后给海兰网友发的图提几条建议:        
               一、绘制门球战术图最好先从使用铅笔、尺子、橡皮的手工作业开始,做到熟练自如了,基础也就扎实了。                 二、针对您发到网上的图:              
                  1、可以先画黑白的,再画彩色的。场地的长、宽比例要调整好。              
                  2、注意球门、中柱的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              
                  3、标注的“杆号”不要压住球体,线段不要与“杆号”重叠。            
                  4、球进了场就应标注“得分”情况。            
                  5、发到网页上的图显得大了些,一是在发之前再把尺寸缩小一些,再就是发到网上后还可以调整。                         再一次表示祝贺,希望很快能看到您绘制的美观大方的门球战术图!
        老李: ——,你是拿一位网友在短时间内学会画门球战术图的实际例子作为开头,然后再详细叙述你的观点和想法目的是要论证你的观点 —— 网上研讨门球战术,必须学会电脑绘图。那后面又是怎么说的呀?
        老张:接下来我是这么说的:
            我回忆了一下:
        ▲ 我在《中国门球网》的《门球战术》版块发第一个帖子《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之一)的时间是2016年1月1日,每隔一周发一篇,最后发完第9篇是2016年2月26日。
        ▲ 我发《请您配图》帖子的时间是2017年4月21日。按《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最后一篇发完的时间计算,中间相隔将近一年零两个月。
        ▲ 2017年6月14日我把Visio2003版绘图软件发给海兰网友,7月2日海兰网友就把她试绘的门球战术图发到了网上。从接触软件、安装试用、个人摸索、反复实验,到最后画出比较像模像样的门球战术图,前后仅仅用了18天的时间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请诸位网友各自思量 —— 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到底是难?还是不难?
       老李:好,这就叫做用事实说话。人家一个老太太,能够在短短18天的时间里,而且是从零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摸索、实验、体会,最后竟然学会、掌握了电脑绘图的基本技能。另外的那么多的网友,早在一年多之前就都要去了绘图软件,可到现在极少有人学会并及时回帖配图。所以你最后问的那个问题: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到底是难?还是不难?太及时、太有力、太深刻了!
          说到这儿,我倒是想起来一个问题。我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网友,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学会电脑绘图。除了你在上面讲的如年纪大、身体条件不同、家里外面杂事儿多等原因外。我估计对于学习、研究、探讨门球战术的重要性、紧迫性还是认识不足这和大家学得慢,不见成效恐怕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你说呢?
        老张: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考虑到了。所以在帖子中,我就谈了一些自己对于学习研讨门球战术和门球战术图的问题。
        老李:说说看,我倒是正想听听
        老张:这样吧,这个事儿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还不少,咱们下回再接着聊吧?一会儿我还得去买点儿菜,怎么样?
        老李:行,今天就先到这儿啦,咱们下回再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4 09: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我发出第80篇材料!巧得很:大年初二(2020年1月26日)我也正好80周岁!
        在这里,我给各位球友、网友拜年啦!祝各位鼠年大吉!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点评

祝寿!  发表于 2022-10-26 20:26
祝福  发表于 2021-2-13 20:00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发表于 2020-2-24 13:39
祝赵玉书老师80周岁开心快乐、健康长寿!新年大吉、幸福美满!  发表于 2020-1-29 09:52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4 08: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E6%A0%87%E9%A2%98.png
                                  第七十八篇   
                说说门球的“四大法宝”
         老张:老李啊,从今天开始咱们聊聊与门球技战术有关的一些问题。比如:对门球技术基本功的分析;一些基础技术的训练问题;还有如一门留球战术……等等。
         老李:好哇,我就是希望跟你多学点儿技战术方面的东西别看我也打了好几年球了,可有关技战术方面的知识总觉得太欠缺。那今天咱们具体聊什么题儿呀?
         老张:先说说门球技术中的“四大法宝”吧。
         老李:你先等等,让我猜一猜这“四大法宝”都是什么。我的看法是:第一、是撞击因为这是门球技术的基础,打不上球就什么都谈不上。第二、是过门过不了门就得不了分,当然也就赢不了球。第三、是擦边在门球技术当中这一手儿最厉害,威力最大。第四、是闪击关键时刻一杆漂亮的闪带球就能改变场上局面,直接影响到比赛结果。怎么样?我猜的差不多吧?
         老张:差不多。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更多地从门球运动的特点和比赛全局的角度去考虑。当然了,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认为正确合理的看法和观点。这没关系,只要大家都能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就一定能促进个人苦练技术,也会进一步促进球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老李:那就具体说说你的看法吧。
         老张:大多数的门球爱好者一般都习惯称擦边、双杆和远射为门球技术的三大法宝。从我个人参与门球运动20多年的亲身体验中感到,这一提法不是十分准确。随着门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发展和提高,许多高精尖的技术不断涌现。大家称为门球技术法宝的内容也应当与时俱进,应当有所提升和深化。我个人认为:从目前的实际出发,是否应当把擦边、攻边、闪带和制位作为门球技术的四大法宝。
         老李:说的再具体点儿。
         老张:纵观门球赛场上应用最多、威力最大,对最终决定胜负能起到一锤定音作用的往往是这四项技术。即:善擦边,吃遍天;敢攻边,一招儿鲜;闪带准,心中稳;制位好,优势保。下我就一个一个地给你详细
           第一、善擦边,吃遍天。
                     擦边球构成简单,隐蔽性好,突发性强,威力巨大难以防范。可以说是门球技术中最关键、最厉害、最重要的杀手锏。一支门球队中只要有2——3名善于擦边、敢于擦边、精于擦边的队员,比赛中他们的获胜概率就将大大提升。本来处于劣势,一杆漂亮的擦边球“唰——!”的一声似离弦之箭直插敌阵,或重创对方、或彻底清场,使对方在朦朦胧胧、防不胜防中遭受灭顶之灾。因此,作为一名门球队员,就应当把下苦功夫练好擦边球当做自己的首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老李:你把擦边球放在第一位,说明你是从全局出发、从比赛双方博弈的全程来看问题的。擦边球在门球技术中最厉害,但我认为要真正练好、打好擦边球的难度也最大
         老张:你说的很对。真正打好擦边球确实不容易尤其是薄擦边和擦顶球,对力度、角度的要求都极为苛刻,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老李:老张啊,我看你的擦边球就打得不错,那就给我说说你练习擦边球的体会吧。
         老张:说不上什么经验体会,反正我在练习擦边球的时候始终抓住这么两点:一是要有意识地练。到了球场绝不能搞那种“赶羊式”的、毫无目的追逐式的瞎打一气。要练擦边,就必须每一杆球都打成擦边。具体就是在每一杆擦边球击打之前,要有意识地确定攻击目标和自球预定到达的位置。绝不能任其自流、走哪儿是哪儿、到哪儿算哪儿。打出一杆之后,要进行检验:完成了预定任务、到达了预定位置是什么原因?反过来不成功又是什么原因?把后者作为重点,要从中看到症结所在,找出改进办法。总之,还是那句老话:不要轻易起杆。打一杆有一杆的任务、目标、效果、检验、体会和收获。真正这样做了,才能杆杆有体会,天天有收获,周周有提高、月月有进步、季季有变化、年年换新貌。
         老李:你的意思就是要专一,集中精力一项一项地突破。我说我练球的时候怎么老是不见长进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一会儿打几杆儿这个,一会儿又打几杆儿那个,哪样儿也没搞出什么名堂,结果是白白浪费了时间。看来是得逐项突击,某一项练的有点儿眉目了,进行下一项。啊——,这条儿经验我得好好记住!
         老张:二是要反复练。还是用过去咱们说过的那句话:“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我体会:练习擦边球尤其需要苦练、巧练、反复练只有做到薄厚随意、远近自如,三百平米、任我驰骋,才能算是达到了善擦边,吃遍天的最高境界。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对于一个有着三、五年球龄的门球人来说,如果他不会擦边,我说他还不会打门球恐怕不为过吧?;而对于一名竞技型门球队员来说,如果他不善于打擦边球那就等于他还不具备起码的参赛夺冠条件。
         老李:看来像我这样的肯定成不了竞技队的球员了!哎呀——,看来这擦边球是得好好练了将来我也想参加咱们单位的代表队出去打打球、见见世面啊!第一个法宝说完了吧?接着说下一个吧。
         老张:第二、敢攻边,一招儿鲜。
                       同样是撞击球,击球员面向场内和面向边角时的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实践中大家形成的一个共识:“怕在攻边,难在轻粘”。
         老李:没错儿,一遇上攻打边角球,我这心里就突突,老怕打不上不像往场内方向打,心里多少还有点儿底。你说的“怕在攻边,难在轻粘”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老张:面向场内方向击球,视野宽阔、余地绵长,打起来心里底数大顾虑少。而面向边角击球,视野短浅、余地有限,打起来就容易顾虑重重、心里发虚。门球赛场上,往往是每到关键时刻大都需要面向边角攻击对方或轻粘拿取己方的关键球,成功则胜,反之必败。
              轻粘边角孤球对技术要求很高,是门球基本功当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内容。遗憾的是,大多数门球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更多的是知难而退,不愿下苦功夫练习。实践告诉我们,轻粘边角孤球要求击球员:一要会打善打上旋球;二要善于观察分析利用地形;三要严格控制好击球力度;四要心态十分稳定,这四者缺一不可。
         老李:老张你把这四条具体说说。
         老张:不能展开讲,扼要地说一说吧:一是上旋球,咱们以前专门儿说过这个题儿。打这种球在击点选择、击法使用、发力部位等方面与一般的正面击打有所不同。击出去的球要保证做到平稳启动、正旋滚动、直线运行、触即停……。二是利用地形,主要是能根据场地地形特点及时修正瞄准点和恰到好处地施力。三是控好力度,无论目标距离远近,都能依据自己长期苦练所形成的动力定型,因势应变、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的击球力度,做到球到 —— 触及 —— 贴靠 —— 静止。不能因施力过大而冲撞致偏或施力过小未及目标。四是心态稳定,要想临场心态稳定,它的基础是过硬的基本功。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有了平时千锤百炼、坚实牢固的基本技能,到了场上才能做到心不慌、体不僵,操作自如,指哪儿打哪儿。
         老李:说一千道一万,看来还是离不开一个字:练!门球这个东西,一杆就是一杆,打得上打不上当场见效、一目了然,既糊弄不了自己更糊弄不了别人!
         老张:接着说下面的:第三、闪带准,定乾坤。
                   门球比赛中经常出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或者叫它“倚强凌弱,以势压人”的局面。就是对方的一个先手球看住了、压制了数个后手球,且己方在杆球的下一号球就与其近在咫尺。这个时候只要打掉对方的先手球,整个场上局面就会立即改变。一般的打法多是己方在杆球先擦边抵近,再瞄准闪带,必要时不惜使用己方球做拼杀式同归于尽攻击。如果基本功过硬,一下儿把对方先手球闪掉,就能一箭双雕、一杆定势、一球挽局。因此,平时一定要苦练闪带技术,做到在5 —— 10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闪带球的准确率到达100% 。真正做到指哪打哪、要哪有哪、定点清除、百发百中。
         老李:好家伙,5 ——10米闪带球准确率达到100% ,对我来说难度可不小啊!我记得以前咱们聊过有关闪击的问题,分正闪和侧闪两种姿势你还对这两种姿势做过对比,好像是侧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一些。
         老张:重点不在于哪种姿势,只要苦练了、功夫到家了,都能打出漂亮的闪带球。关于闪击技术的训练问题,我最近专门写了一篇材料,以后有机会咱们再专门聊。说说最后一个吧:
            第四、制位好,优势保。
         老李:先等一等。制位——,老张你怎么老是习惯用这个词儿呀?说控力、接球、送球不行吗?平时不都这么用吗?
         老张:控力、接球、送球都行,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我认为:无论你怎么做,都是击球员通过击、闪技术在具体操纵着每个球的运动,使它到达一个新的地点(位置)这完全是一种人为操纵和制造的过程,目的是制造和构成新的攻防态势。所以我说,还是叫“制位”比较合适、也显得更加确切。
             制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综合技能。第一、要有非常强烈的术位意识;第二、要能迅速领会指挥员的意图;第三、要有清醒的头脑,并依此决定技术操作的繁简快慢;第四、要善于观察判断场地情况,并依此对力度和角度做出恰当的修正;第五、要能熟练地控制力度,确保各球向着预定的方向运动、到达预定的位置……,可能还涉及到其他许多方面。
         老李:大家都知道接送球往往比打球还重要。一个接应球适时准确地到位了,待杆队员就能借助的有利条件打出一杆漂亮的战术进攻,就有可能扭转战局或给对手以重创。否则,接应球不到位或不当位,只会制造麻烦或贻误战机。
         老张:在练习制位技术时,人们往往注重不同距离、不同角度的击送和闪送,队员之间的互动和协调,而忽视了另一种精巧细小、更具实用价值的“门球自助餐”。
         老李:门球自助餐?——,我想起来了,以前咱们不是在谈门球战术意识的时候提到过嘛。
         老张:对,就是那个“自助意识”。
         老李:说的是击球员能利用身边的随机球自调、自找、自造、自打,制造出各种形式的攻势来如:擦边球、擦顶球、双杆球等等。这些活儿确实是精巧细小,但是实用价值不可低估。
         老张:“自助餐”的绝妙之处就在于无中生有、平中出奇。这对击球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关键时刻就要看他能否独具慧眼,巧妙构思,娴熟操作,如愿掌控。我认为:以上这些应当作为培养竞技型门球队员的重中之重。什么时候我们的击球员个个儿都成了门球运动的“精灵”,那时的门球事业定将改天换地,更具魅力!
         老李:哈哈——,你不是说过吗,教练个个儿是“精猴儿”,队员个个儿都“猴儿精”个时候就该叫“孙悟空门球队”了!
         老张:行了行了,什么“精猴儿”“猴儿精”的,这只是一种比喻和形容大伙儿在一块儿聊天儿的时候随便说说还可以行啦,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吧,下回就说说闪击训练的事。
         老李:好咱们下回再接着聊

点评

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21-2-13 20:12
赵老师您好、读了您的文章、心中点亮一盏灯。门球的四大法宝:一、善擦边,吃遍天。二、敢攻边,一招儿鲜。三、闪带准,定乾坤。四、制位好,优势保。说一千道一万,看来还是离不开一个字:练!  发表于 2020-1-14 09:3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 08: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19-1-1 19:13 编辑

        门球,既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体育活动,又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门球是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写《老张、老李侃门球》,意在探讨门球活动的基本理念和深刻内涵。试图以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百姓话语,约定俗成、广为流传且带有时尚色彩的门球遐想语汇,用轻松活泼、随意调侃的方式一球一说,一事一议,一杆一论,一题一谈,一案一析,一例一解……,内容涵盖门球活动的方方面面。通过两位老球友无拘无束地随意畅谈,引领人们由浅入深地走近门球,了解门球,认识门球,进而琢磨门球,钻研门球,探讨门球,营造一种亲切感人,朴实无华,面向基层,扎根群众的大众门球文化氛围。但愿能让大家读来朗朗上口,品之球味浓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 21: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的处女作,请赵老师指正。
IMG_20190102_214641.jpg

点评

您的绘图好像是一个“截图”,应当把用Visio2003软件绘好的图先保存(绘图格式和JPG格式)然后调整好尺寸,做必要的修正加工后,才能成为正式的《门球战术图》。您的第一步已经很不错,望继续努力,期待您的好消息!  发表于 2019-1-3 11:2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 05: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赵玉书老师在网站开辟自己的栏目。

     《老张、老李侃门球》(连载稿)虽说已在某些刊物有人转载过,但作者把自己的原创稿上传中国门球网,让更多的网民系统的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通过人物表达的门球理念,是一件很令人称道的一件事。
      近几年尤其是微信兴起的这两年,网站呈现下滑状态,有份量的赛事报道帖和专业好帖子减少了,学术氛围淡化了。
      作为中门网的四大秀才之一(还有徽朱家托、川青凤山上、渝夕韵风采)赵玉书可谓是门球技战术以及门球基本理论的大家,一些文章让人读后叹为观止。
      但愿更多的人通过本网站读到作者更多内容的大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2: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门球网公众号将全程转载你的大作!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 08: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19-1-1 19:18 编辑

       人物简介:老张——球令20年,打、教、裁样样能行,平时善钻研爱琢磨,这些年经常带队外出参赛,捧回不少奖杯,老球友们都尊称他为“门球高手”。
                        老李——是刚入门的门球新手,但心细好学悟性好;经常向老张当面请教,他俩聊起门球来那真是: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个探赜索隐,穷追不舍。
           这不,说着说着就来了。您往那边看:左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就是老张,右边那个就是老李,俩人又边走边聊上了:
﹡﹡﹡﹡﹡﹡﹡﹡﹡﹡﹡﹡﹡﹡﹡﹡﹡﹡﹡﹡﹡﹡﹡
%E6%A0%87%E9%A2%98--01.jpg
                   第一篇 门球啊,门球…………
        老李:老张啊,我这球儿也打了有俩多月了,前些日子参加比赛,队长让我上场,不知怎么搞的,平时在下边我觉着还可以,一戴上号码布,裁判再一叫号儿,我这心里就扑通开了,手脚也不听使唤了。你说,不到2米远的球,让我一杆臭球就全给交待啦!我这个人是不是太笨了,根本就不是打门球的料儿?
        老张:老李呀,门球这个东西是学会容易、学精难。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包括三岁小孩儿,拿起杆来谁都知道往球上打,都可以说是会打门球。但要真正打好、打精通、打出点儿名堂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你刚学打球不久,出现失误是很正常的现象。我都打了20年了,可至今还总觉着自己有不少的弱项,还有好多问题琢磨不透,还得继续虚心学、好好练!
        老李:行啦,行啦,我的门球高手,你就别揪着胡子过河——“谦虚过度”了!
        老张:不是那个意思。从这20来年打门球的实践中,我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门球,虽说是一项群众性的健身体育活动,但她确实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门球运动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实在是太多、太复杂了。就你我这点儿文化底子,好多名词儿咱们连听都没听说过。前些日子我见一份材料说:应当建立起一套咱们自己的、具有中国门球特色的理论体系。从大的方面讲,如:力学、数学、体育运动学、竞技体育学、生理解剖学、社会心理学、老年心理学,还有什么军事战略、战术,就连古代的《孙子兵法》都和咱这门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好好学习研究。
        老李:你可别说了,一听这个学那个学,嗡!——的一下,我脑袋都大了!咱不就是拿起杆来打球吗?
        老张:不错,咱们就是打球,只知道打球。可就是这挥杆击球的一个简单动作,细抠起来名堂就多了。手握球槌要用力,抛开其中心理学范畴的东西咱不讲,光是与力学知识有关的就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击球时需要用多大的力量?向哪个方向击出?槌头撞击自球的哪个部位?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击出后自球的走向、速度和距离。接着两个球一碰,有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之分,马上就涉及到动量传递、合力、分力、动量守恒定律、力的平行四边形原理。球在场上向前滚动,会遇到摩擦阻力。光一个摩擦阻力就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三样。你说这些都是不是学问?可你我又懂多少?
        我总觉得:面对门球运动,我们永远是一名小学生!门球这个东西就是这样,越琢磨名堂越多,越是深钻就越感到奥妙无穷!而我们自己的确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俗话说:门球虽小,奥妙不少,学无止境,全凭自觉。
        老李:行啦,行啦,先不说那些。咱先说说眼前的:你说这小小的门球,不就10个塑料疙瘩吗!加一块儿不到5斤重,摞起来不足1米高,和咱们100多斤的大活人怎么能比!可我怎么就玩儿不转这10个球呢?!
        老张:老李呀,你这话说的可有点儿太大啦!
        老李:我说玩儿不转10个门球,是承认自己不行,还得好好学、好好练,够谦虚的了!怎么还成了说大话啦?
        老张:你的话大就大在——玩儿不转10个球。要让我说:你、我,包括所有的门球爱好者,不要说10个球,就是1个球,恐怕你这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真正把她玩儿转!什么叫“玩儿转了”?那就是人球合一,球随心动。无论击打、闪送,要让这个球指哪停哪,要哪有哪,说哪是哪,想哪到哪!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手拿把攥,操控自如。你能做到吗?
        老李:这我可做不到,我现在是打哪算哪,停哪是哪,就是做不到要哪有哪,指哪到哪。照你这么说,我刚才的话是有点儿大啊!
        老张:老李呀,门球虽小,但决不能小瞧她。要想了解她、认识她,一直到迷上她、爱上她要有一个过程。咱们国家门球界的一位老前辈——姚 见老先生说的好:“知其妙者得其乐,得其乐者持其久,持其久者益其寿”。我斗胆在前边给加上了一句:“入其门者知其妙”。你去问问那些老球友,大家都会有同感,姚老先生总结的太好了。
            你现在是刚刚入门儿,开始对门球产生了兴趣。为什么?因为你从实践中,在练球的过程中比较善于动脑子,悟出了、知道了其中的一些奥妙,对你有吸引力。通过打球的肢体活动、沐浴阳光和寻求破解奥妙的脑力劳动能够娱乐身心,最终收获快乐和健康,这就是门球的魅力所在。
        老李:哇!——老张,你可真不简单,不愧为门球高手。打、教、裁样样行,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跟你学打球长见识、长学问、长能耐。那你说我应当怎么练?
        老张:你看,球场到了咱们还是先练球吧。慢慢来,别着急,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特别是门球,着急解决不了问题,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要用真功夫,要持之以恒才行。下次咱们再聊聊怎么练球吧
        老李:好,那就听你的,咱们先练球。

点评

循序渐进,有趣  发表于 2021-2-13 20:16
赵先生:是否应写成“涵盖”?这是跟您商榷 您写得很棒!拜读一了!  发表于 2019-1-1 11:08
赵老师您写得太好啦!朗朗上口,球味浓浓, 连载侃球, 趣味与众不同。 ——本人定虚心拜读,期待后续。  发表于 2019-1-1 10:35
读来朗朗上口,品之球味浓浓, 小说连载侃球, 趣味与众不同。 ——虚心拜读,期待后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1 0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08: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生动活泼接地气!期待续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0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您点赞!努力——出一本以讲门球故事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09: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草原牧马 于 2019-1-1 09:32 编辑
赵玉书 发表于 2019-1-1 08:46
人物简介:老张——球令20年,打、教、裁样样能行,平时善钻研爱琢磨,这些年经常带队外出参赛,捧 ...



读来朗朗上口,品之球味浓浓,
小说连载侃球,
趣味与众不同。
——虚心拜读,期待后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0: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玉书 发表于 2019-1-1 08:46
人物简介:老张——球令20年,打、教、裁样样能行,平时善钻研爱琢磨,这些年经常带队外出参赛,捧 ...

赵老师您写得太好啦!朗朗上口,球味浓浓, 连载侃球, 趣味与众不同。 ——本人定虚心拜读,期待后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赵老师系统的在这发布佳作。一周一篇是否间隔长了些,三天如何?仅供商榷。

点评

就定为三、五天一篇吧,因家里的特殊情况,望谅解。  发表于 2019-1-1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2: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2: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门道长 于 2019-1-1 12:57 编辑

赵老师您好!请您发给我Visio2003软件,QQ邮箱  2261355815@qq.com,对比一下烨老师的绘图软件,谢谢!

点评

您要的软件已发出,请注意接收。  发表于 2019-1-1 18: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6: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翔云老师元旦的祝福。祝翔云老师健康,快乐。

点评

拜读赵老师的“门球故事”,很受启发,继续拜读下去,必有收获。点赞!  发表于 2019-6-10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6: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你写的太好啦,让人读起来真实。期待续集。一周太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6: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玉米 于 2019-1-1 17:24 编辑

独乐乐不如同乐乐!谢谢赵老师献出自家的镇宅之宝《侃门球》供网友们学习拜读,我细细读后,收获很大,我期待今后的篇章更精彩!说不定这书会成为我门球人生的枕边书、座右铭呢!另外特指出文中有三个错别字,望笑纳意见!1、内容涵概门球活动长2、能奈3、文字已愈百万-----涵盖、能耐、已逾。4、进尔琢磨门球----进而

点评

谢谢老师!指教真的谈不上,我的水平就是多认识几个字罢了。  发表于 2019-1-1 19:56
谢谢老师的指教!我已做了更改,由于我的文化底子薄,错别字难免,望今后继续关照、指教。  发表于 2019-1-1 1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 19: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辛苦了,期待续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