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赵玉书

《老张、老李侃门球》(连载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31 14: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几个错字:1、面对考验你腿发了----堆?2、不愿承认和避现实是不行的----

点评

谢谢老师!(解释:腿发堆了——是我们这里的一种通俗说法,即:胆小、退却、害怕、两腿发软了的意思)  发表于 2019-3-31 14: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4 08: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3-1-24 15:20 编辑

%E6%A0%87%E9%A2%98.png
                                        第二十一篇     
                    高杆贴脚打上旋
       老李:老张,今天咱们接着上回的话题聊。我想改一改打球的姿势好多人现在都用长杆儿,把槌头贴在左脚上,打的还挺准。我想学这种打法,我们队还有几个人都想学,请你给指点指点。
       老张:你说的那种姿势叫 —— 贴脚击球法。最早是胜利油田的球友们发明的。咱们国家的门球运动是从日本传过来的。现在国外打门球的,多数采用侧打法,跟打高尔夫球一样。门球传到中国后,我们很快结合国情创造了以跨打为主的多种打法。初期世界门联还不承认、不批准,经过门球界老前辈朱德录同志的坚持和斗争,跨式击球法终于被认同了。其实,现在绝大部分人仍旧是采用跨打法,当然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不少新的改进和发挥。
          说实在的,门球打的好不好,关键不在于你采用什么姿势、什么打法。事实证明:各种姿势、不同打法都有门球高手。只要你经过长期苦练, 认准了某种姿势,掌握了基本要领,形成了动作定型,都能打出漂亮球。但是有一点,不要今天这样打,明天那样打,这个试试,那个尝尝,老是这么来回变。要尽快选择、确定一种姿势,下功夫去练才行。咱们第一次聊门球不就说了吗 —— 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
       老李:那当然了,球杆再高档、再漂亮,姿势再优美、再潇洒,打不上球还是不行。我看你也是用长杆贴脚打法,详细给我说说吧。
       老张:我开始学打门球,也是跨式打法。半猫着腰,球杆也没有现在长,打着还可以。但是我个子高,老是那么猫腰直腰的,就觉得有点累。那是1996年4月去天津大港油田参加“中国石油职工第二届运动会门球比赛”,当时看到胜利油田的球友们基本上都是采用高杆贴脚打法,球打得确实不错。回来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模仿、练习、体验。首先把我用的球杆加长了。当时没有长杆,都是50厘米左右的。我就把球杆后头的塑料(有的是金属)封盖拧下来,自己锯一段墩布把儿,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削,用锉一点一点地锉,再用砂纸打磨,做成粗细合适的尺寸和凹槽,从杆的尾部硬砸进去,拧上小螺钉,再用胶布封严。虽然不太好看,但长度够了,用起来还可以。现在我还保存着几根自己改造的长杆呢。
       老李:看来改变姿势挺容易的,关键是有长杆就行了。
       老张:事实完全不象你所说的那样。要改变、改好一种击球姿势、一种打法,绝不是三天两早晨的事,特别是由原来的跨式短杆改成长(高)杆贴脚打法。原来采用跨式打法时,基本上是半猫着腰,有的人腰弯的很厉害、很低。可以说从站位高度,两眼观察的高度、角度、视野开阔度,握杆的部位,两手的距离,发力的部位、方法、要领,击点的选择、锁定,球槌撤进的幅度,如何借助脚的依托……等等,都需要重新体验,寻找感觉,并依据个人特长做出适度调整。
       老李:好家伙,这么复杂呀!
       老张:许多同志改换一种新的打法都有这样的感觉:开始是看着别人和自己的打法不一样,又见人家打的挺准,便产生羡慕心理。接下来是向别人求教,问人家怎么打。再接下来是自己改换姿势试打,好象效果不错,一下子感到球比过去打的准了。再往后便是打着打着又不行了,还不如原来的好。这时,有的人就放弃了,回到原来自己的打法。有的则继续坚持练习、体验,直至最终掌握要领,形成动作定型。一般来说,要改换一种新的打法,尤其是各方面改变幅度较大的,没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恐怕是不行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习惯成自然。我们用惯了的球杆儿,马上给你换一个,长度、重量、弹性都不一样,手感立即就不适应,让你感到别扭,不顺手。就连我们平时穿惯了的运动鞋,如果上场前硬是给你换一双新的,牌子又好,质量又好,你看怎么样?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两字儿 —— 别扭!打门球最好穿运动鞋,而且鞋底子要薄一些、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踩球时有感觉,踩的也比较牢靠,不易出现滑脱,造成犯规。突然给你一双新鞋,再新鲜再高档,但穿着不一定合脚;特别是如果底子比较厚,踩球没有感觉,根本就不适合打门球用。
       老李:这就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件一样,放在哪里,是长是短,是粗是细,是轻是重,是软是硬,都已经顺手了。换个地方,换件新的,一下子是不太适应。
       老张:四月份大港比赛回来我就开始练,自己苦练了一个多月,到5月底才初步掌握高杆贴脚打法的基本要领,当然也初步尝到甜头。当时我还写了两段顺口溜。
       老李:快说说,怎么写的。
       老张:第一首是:“长枪队”就是好,
                                      站的直,不猫腰;
                                      轻松潇洒又自如,
                                      击闪擦冲满场跑。
                   第二首是: 直立站位杆放好,
                                     槌头一侧轻贴脚;
                                     试击修正瞄准点,
                                     撤进直线幅度小。
                                     目测距离巧施力,
                                     轻击球肩往上挑;
                                     直线前进奔目标;
                                     十有八九跑不了。
       老李:不错,形容的不错。怎么第一首开头叫了个“长枪队”呀?
       老张:当时还没听说过“贴脚击球法”的正式名称。平时有不少人不是都把球杆称做“枪”吗,杆加长了,所以我就把它叫做“长枪队”。
       老李:另外,在第二首中你提到了“试击”,我看平时用贴脚击球打法的也大都在正式击球前有一、两次试击的动作。有必要吗?瞄好了,一下就打出去不也行吗?
       老张: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正式击球之前的“试击”动作,既有必要,又十分重要。你看,平时击球,无论采用什么姿势、什么打法,在站位、放杆、瞄准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有微调的动作和习惯。有的脚再动一动,槌头的头、尾再移一移,还有的用槌头轻轻地两下地面……等等,因人而异。其中绝大部分的细微动作是属于微调、修正、细化。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少数人的所谓微调纯属多余,是画蛇添足,其实是痼癖动作和各种毛病。
       老李:对,我见有的人在正式击球之前,有好多没必要的多余动作。如:往上或往下拽拽帽沿儿,拧拧球杆儿,纵纵肩膀儿……等等。更有的人不知是用力问题还是什么别的原因,一挥杆身体就随着击球动作严重变形,东倒西歪,拧成八道弯儿,让人看了很好笑。你说球已经击出去了,能不能撞上或能不能过门儿,你就是浑身再使劲儿,再伸胳膊蹬腿抡杆儿也没用呀!那球能随着你的多余动作再改变方向吗?!
       老张:有少数同志是有些不太好看的习惯性痼癖动作。但是,说老实话,你让他(她)改还真不容易。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它同样是形成了动作定型。你不让他(她)那样动,球就打不出去、打不上、打不好,有什么办法呀!这恐怕也是中国门球的一大特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前我们说过了,我们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训练的东西。一个人一个师傅,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儿!不过话又说回来,不管你什么姿势、什么打法,只要不使用“激光制导”,是真正练出来的本事,能打上球就行。
        不要小瞧了高杆贴脚击球法的“试击”动作,我体会试击有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可以检查槌头侧面与脚贴的是否牢靠、稳妥。
              二是试击两下可以检查槌头回撤和前推动作是否顺畅、是否走直线。
              三是可以验证击点是否正确。即槌头击球面的上沿是否恰好能击打自球后面正中线上的肩部。
              四是可以检验自球击出后将撞击他球的什么部位,这一点在打擦边球时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擦边的角度。
              五是试击的过程也是使自己集中精力,宁静气,排除干扰,心态的过程,从而确保技术动作的细腻、准确无误
          你看,就是这么试击一、两下,时间不过12秒钟,就有这么多的功能,起到这么多的作用。
       老李:万一自己控制不好,一试击真的击到自球了,那可怎么办?
       老张:一般情况下不会击到自球。因为这也是一种动作定型,槌头后撤、前出多少,幅度多大,击球员会恰当掌握。除非你心情特别激动紧张或沮丧低沉,手忙脚乱或过于随意,那就是我们以前说的“过度认真”或“不够认真”,也正是“低级失误”的多发时段。
          1996年4月末开始,到现在我一直坚持用高杆贴脚打法,而且也影响和带动了不少球友由原来的跨打法改为高杆贴脚打法。2004年初,我又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了一段顺口溜:
             ,(注①)
            
            
             线
            
             ;(注②)
            
            
            
            
            
             线
            
            
            
            
             ,(注③)
            
            
            
     注①——击球员听到裁判员呼号,在进场、走向自球的同时,应当依据教练员的指令,观察场上双方态势,对在杆球进行战术预案设计,做到“走一步,看三步”,想好打法,估计可能的发展变化及应对措施。而不能“光看眼前球,只顾这一杆”。一切都应当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发挥最大潜能,取得最战果。
     注②——四项检查,即槌头与脚贴靠的是否牢靠、稳妥。槌头撤、进是否平、直。击点是否锁定。自、他球的碰撞点及角度。
     注③——门球,实践上是一项体育运动,理论上则是一门学科。道,指其科学道理;技,指其击球技术;艺,指其艺术性。如:打球艺术,指挥艺术等。具体讲,就是有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老李:高杆贴脚击球法比跨式击球法有什么优点呀?
       老张:你看,我2004年7月又写了一首,重点是谈高杆贴脚打法的优点,是这样写的:
             ,动
             ,便
             ,撤 线
             ,瞬
             ,协
             ,轻
             ,高
             ,直 线
             ,摩
             ,少 险。
      这首顺口溜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采用高杆贴脚打法;二是要打上旋球。关于上旋球,咱们上次专门谈过:定义、打法、特点、用途等都说的很详细、很具体。这段顺口溜就把两者的优点、长处揉在了一起。
      老李:好了,今天听了你的介绍,我改换击球姿势的决心就更大了。从明天起就开始练,到时候你可要多指点呀!
      老张:没问题,把你们队的几位老球友也带上,咱们一块儿练!
      老李:好嘞,咱们一言为定,今天就聊到这儿啦,明天球场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4 16: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1篇已转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19: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19-4-8 19:35 编辑

%E6%A0%87%E9%A2%98.png
                                        第二十二篇   
                “位”—— 门球的命根子      
         老张:老李,最近这段时间练的怎么样?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收获?我看你球打得比过去准多了。
         老李:你别夸我了。要说练,我每天都坚持,就是采用你教给我的办法 —— 打时间差和见缝插针。事实求是地讲,进步是有一点儿。但我始终觉得练的越多,抠的越细,钻的越深,越是感到差距太大。我正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老张:什么问题呀?咱们一块探讨探讨。
         老李:就是我的球不知为什么老是不到位。闪送王牌球去攻击对方不到位,给队友接力、制角、搭桥也不到位。不是距离不合适,就是角度不理想,要么就是跑到人家待杆球的屁股后头去了,甚至有的还送出界 —— 自杀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呀?
         老张:你提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你,恐怕是打门球的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在门球比赛中,每一次战术行动的组织与实施,每一个战术目标的达成与深化,都离不开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则生效的距离、角度恰到好处的各种类型的战术机动球的相互配合与链接。只有通过这些战术机动球的接力、接应、接替,才能达到攻击缩距,借垫搭桥,蛙式进,抵近穿插,击闪拼杀的目的。以前咱们说过,门球比赛的最大特点是 —— 惟攻制胜。你不组织实施积极主动的进攻,不把对方打掉、打散、打乱、打瘫痪,就不能取得比赛胜利。而这些战术机动球的反复传递、转移,位置变换,总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和态势,向对方发起连续不断的猛烈进攻。
          不知你平时注意了没有,大伙儿是怎么形容那些不到位球的你听听:“到位不好,别想打好”;“接球不到位,反而成累赘”;“送球不能用,心里添块病”;“接力送球不合适,十有八九要出事”;“送球接应到位差,离着输球不远啦”!
         老李:看来,球不到位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共性问题。通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和比赛,我确实体验到了球到位的重要性。可以说,“到位”比打球还重要。
         老张:你这句话算说到了点子上。从某种意义讲,制位比打球还重要、还关键。我在这里又是使用“制位”这两个字。以前我曾说过,我主张用“制位”。因为每一个球什么时机送,送到哪里,都是击球员通过技术操作进行“人为制造”的过程,赛场上每个球的具体都需要人去用心制造”。为什么说“制位”比“打球”更重要?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位”—— 是门球的命根子!没有位,就没有门球的技战术就没有门球的魅力
         老李:我觉得这样说不过分、不夸张。位,确实是门球的命根子。
         老张:对于“位”的问题,必须立足于战略的高度和视角去认识、观察、分析、理解。在“到位”与“取胜”之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关系:有了及时准确的到位球,就能组织实施各种类型的攻战术;通过实时巧妙地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保住了自己、歼灭了敌人,其结果必然是掌控赛场的主控权;主动权在手了,比赛取得胜利还是问题吗!反过来讲:要想比赛取胜,必须组织积极主动的进攻;要进攻,必须有机动灵活、蓄势待发的攻防战术;而组织实施攻战术的基础则是有关各球的及时准确到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环环扣,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前因后果。
       “不到位”是对距离、角度、落点不恰当、不合适、不理想的球的统称。若细分,应当分为两种:一是不到位;二是不当位
        不到位 ——就是距离待杆球(或称主攻球)的距离太远,增大了待杆队员的击球难度。遇到这种情况,待杆队员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打上球,不致失误跑空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说如何利用接应球再向对方发起攻击
        不当位 ——就是接应球的落点与待杆球呈平行甚至靠后,正好与攻方向相反。这种球根本起不到助攻作用,也就是通常说的累赘球。做为待杆队员,不处理它吧,怕留下后患;处理它吧,就根本谈不上向对方发起攻击了。比赛中遇到这两种球——不到位和不当位的接应球,都有可能迫使教练员改变战术,待杆队员改变打法,结果往往是贻误战机,甚至招致不良后果。
         老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球总是不到位呢?是不是送球的力度有问题
         老张:表面看似乎是力度控制不当,其实这个问题不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其次才是技术操作问题。
         老李:这也和思想认识有关系?
         老张:不但有,而且关系很大。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准确到位是组织实施战术的关键,也是比赛获胜的关键。不理解到位与战术的关系和重要意义,就不能真正理解门球,也不能真正掌握门球。“术位意识”是门球人必须和首先要培养、树立的一种门球战术意识。每一个门球人都要在头脑中深刻认识到:
          ★到位球 —— 是门球攻防战术的基础。比赛过程中每个攻防体系都是由数球数次变位构成的,每个球的每次到位都承担着一定的战术任务。即:球位应战术而变,战术由球位生。没有到位球就完全失去了战术的基础。
          ★到位球 —— 是战术运用的灵魂。门球战术的奥妙蕴藏于无穷无尽个球体变位的动之中。如果说“活”是门球战术的灵魂,而到位球才是“活”的前提和基
          ★到位球 —— 是比赛制胜的前提。门球比赛取胜的关键靠球队的整体实力,而整体实力的要害是各战术机动球到位之后的相互配合,由此才能构成坚不可摧的攻防体系。有了到位球,进攻可由远变近,由难变易,无路变通途。防守则可远离对方,避其锋芒,自保互保,安全妥。到位球是进攻的桥梁,防守的纽带,它的铺路搭桥,垫接沟通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位”是门球的命根子!对于“位”,要求击球员要做到如下四点:
        一是懂位 —— 要从战略的角度认识、理解“位”与门球运动的关系,术与位的辨证法是门球运动的根本大法,做到“心中有谱”。
         二是知位 ——了解并熟悉不同战术对有关各球到位(距离、角度、落点)的不同要求,做到“脑中有图”。
         三是定位 —— 把各战术机动球的落点做为击球瞄准时四点成一线中的一个具体的、有形的,而不是大概其、差不多的随意一击一闪找准点,锁定点,做到“眼中有点”。
         四是制位 —— 通过平日刻苦训练,掌握过硬的制位技能,能够把球及时准确地于最为理想的上,做到“手中有控”。
        老李:懂位、知位、定位、制位。原来我对球的到位问题就没有这么细致地分析和琢磨过。看来一个球的到位不到位,真不是一个简单的力度问题,确实跟思想认识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解决了认识问题。练起来才方向明,决心大,有目标,有办法,有力,有韧劲!
        老张:凡是接送球不到位的,表面看好是力度控制不当,他自己也往往说是力度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就是被“力度”这两个字蒙住了眼睛。其实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是对门球运动的整体性认识、理解不深,从而未能深刻理解球与球(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衔接的重要性。只重视自球的撞击、得分,总是争着抢着要求别人的球为自己接力搭桥,提供方便,忽视了与他人的协作配合。甚至有少数人对协作配合不感兴趣,不愿为队友付出,以致做出必要的牺牲。
        老李:这一点确实有。有的同志比赛中光喊着要球为自己接力,可轮到他为别人接球时就不愿意、不高兴。往往是心不在焉地随便一击一闪。你想,这球能到位吗?当然不是什么力度问题啦!
        老张:在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力度问题。力度控制是门球基础技术中难度比较大的一个项目。送球到不到位,或者说是准确性,取决于击球员的力感。力感,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名词,一下子很难用简明准确、恰当易懂的语言表述清楚。比如:你把一个球击、闪送到了预定的位置。我要问你:“你用了多大的力?你是怎么把这种特定的力量不大不小、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地从你身体(肢体)上发出来的?”。你肯定很难把这种千真万确存在于心中、手上的力度控制的感觉说出来。因为它无法进行具体的量化和形象比喻。感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拿一个到位球的力感来说,它包括了:⑴、击球员对球体重量的感觉;⑵、对球槌重量、弹性的感觉;⑶、对场地质量(包括坡度、湿度、硬度、沙粒粗细大小等)的感觉;⑷、对风向、风速的感觉;⑸、对自、他球及目标点距离的感觉等等。综合上述各种感觉之后,击球员的头脑中才能生成一个综合性的击球力度感觉,尔后将其传递到手,变成手感,进再由手感转化为手控。当施力击球时,大脑要对手控的准确细腻程度有一种灵敏的监控、调节、检验的实时反应,即对自己手上相应产生的力感和力控能力的准确把握度的感觉。以上这些东西,可以用心理学的概念,数学的公式进行推导计算并加以诠释。但那样做就更加复杂和繁琐了,使本来不难懂的东西变得更加深奥莫测了。
        老李:是够深奥复杂的,门球人需要的是简单明了,直截了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拿到场上能比划、能自练,比赛起来就能用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有时我看一些门球刊物,就怕见到那些图表、公式什么的,一看头就发蒙。有些东西做为基础理论研究可以,但不能叫门球人都去那么来回反复推导计算。一杆球就10秒钟的时间,到时候再去考虑这个,琢磨那个,根本来不及,也不可能、不允许。还是应当把其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用大众化的语言,门球人常用的术语交代清楚,让大家感到实用、有用、能用、好用才行。
        老张:你的观点我同意。从实际出发,我们门球人普遍的文化水准毕竟不是很高,所以应当给大家提供喜闻乐见的平民化的文化食粮。门球运动最终需要的是场上的真功夫,再好的理论要拿到场上实践去检验。这也是门球理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问题,即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服务实践!
        老李:你刚才说的力感、手感、手控问题 究竟怎么解决呀?
        老张: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最有效、最实用的办法只有两个字 ——”和“。一个训练有素的门球队员能够迅速综合上述信息,使所需要的那种“力”呼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则见效,恰到好处。这种对力的感觉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他懂得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办到的。而是他经过长期刻苦的反复练习、积累而来的;是在成千上万次一杆一杆的实践中用汗水、劳累、心血换来的。是从生到熟,从熟到巧的过程中慢慢地逐渐推敲、揣摩、品味、验证而来的。一句话:是用心悟道悟出来的。
        老李:门球运动,看似一击一闪很简单,但是其中的奥妙之处太多了。光是一天到头打,打,打!不动脑子,不费心思,不钻研不琢磨绝对不行。特别是要有悟性,抓内涵、抓规律、抓特点,都得靠悟性。
        老张:这个问题咱们以前谈过。每一项门球技能的提高,没有任何捷径可循,只有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练,在练的过程中把那些难以言表、只能心领神会的规律性的东西慢慢地用心去体察、领会,直至最后悟出其中的真谛。
         关于“位”的问题,做为临场指挥者也负有重要的责任。那就是要及时予以“明位”(即指明、指定位置)。要根据战术意图,明确告之击球员各接应球应当(必须)到达的具体位置。因为接力、制角、做垫、搭桥、隐蔽、寻保、造势……等对到位球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具体落点要求。指挥员应当使用最为简明扼要的语言并附以手势或肢体动作予以明示。切忌犹豫不决,模棱两可,决心多变或吞吞吐吐,出尔反尔,甚至说“半截子话”,让击球员难以理解,既增加了心理负担,又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老李:在到位球的问题上,教练员的指挥水平很重要。有的人哼哼叽叽,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弄的队员干着急!
        老张:所以,在到位球的问题上,要做到“双管齐下”—— 指挥员及时明位;击球员懂位、知位、迅速定位、熟练制位,才能确保赛场上千变万化、随时运动的球每一轮,每一杆,每一次,每一个都恰到好处地准确到位。从而为门球比赛增添更多的观赏性,趣味性,充分展现门球运动的无穷魅力。
        老李:哎呀 ——,就这么一个“位”字,你就给我讲解了这么多的相关知识,真让我大开眼界呀!回去我得跟球友们好好说说,不能每天就是这么瞎打着玩儿啦,不动动脑子,不下些功夫,球就永远打不好。别老是球一不到位就怨天怨地,就是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老张:还是得从抓思想认识入手。他不懂得有关“位”的基本道理,你再讲“位”的重要性也不行。好了,今天咱们就到这儿吧?
        老李:行,先到这儿啦,咱们下回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8 20: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玉米读后赞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心领神会,人球合一。至臻境界,亦幻亦奇。醍醐灌顶,玉书开示!

点评

老师还是多帮我挑毛病吧!您这一夸,我都有点儿晕啦!  发表于 2019-4-9 0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1 23: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4 08: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19-4-16 08:24 编辑

                     %E6%A0%87%E9%A2%98.png
                                                   第二十三篇  
          说说门球赛场上的“偶然”与“必然”
       老张:老李,前不久市里组织的“重阳节”门球赛,你们队打的怎么样?
       老李:怎么说呢,还算可以吧。第一阶段赢4场输2场,这两场球都是输在对方侥幸球上。有一场是对电业局,他们从三角擦边想攻击我们在三门附近的三个球。由于加力擦空了,眼看着那个球向火箭一样跑的飞快,就要出界了。可万万没有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正好撞上三门侧门柱,弹回来碰到了我们的⑤号球。你说倒霉不倒霉,这不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吗?!还有一场是对市医院。他们有一位老同志打跳球不错。那次他是在一门后,想擦边到二门前,可靶球的角度不太合适,旁边有个队友就说:“跳过去!”。这位老同志一高兴,“叭!”的就是一杆儿,也是用力过大,跳空了—— 擦顶变成了越顶。他也“哎呀!”地叫了一声。如果没有其他球阻挡,他的球肯定出界。结果他那个球竟然不偏不倚地撞上了二门外侧门柱 —— 然后就过门了!二门后就有我们的3个球,他连打带闪一下子把我们给清场了。这可真是“歪打正着”,又该着我们倒霉!
         平时玩球,这种情况也不少。这些侥幸球、幸运球真是防不胜防。谁要是遇上只能自认倒霉。你说,这门球真是琢磨不透,无论你有大的本事,遇上这种球也只能是 ——瞪着两眼干着急, 英雄无用武之地!
       老张: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平时玩球,甚至在赛场上确实遇到不少。凡是出现侥幸球的时候,,肯定有一方会“因祸得福”,另一方则“祸从天降”。这就是以前咱们曾经说过的所谓“偶然性”问题。记得当时我主张用“难以预料,难于防范的不确定性因素”来形容它。
       老李:其实就是偶然性。谁也想不到,事先看不出来,估计不到,到时候它就发生了。这不就是偶然性吗?!
       老张:这倒不是用哪个词就绝对准确,用另一个词就完全错误的原则性问题。我总觉得:说偶然性,似乎就表明并意味着我们对它永远无能为力,束手无策,不可认识,不可驾驭,不可防范,在它面前只有听天由命,束手就擒。总之,说偶然性有点悲观、沮丧意味过浓。因为往深层次考虑分析,应当说:世事无偶然,万事皆必然。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特定的必然性因素。大到宇宙、太空、自然界,小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哪一件哪一桩的构成、出现、展示、演变都有它无可辩驳的必然性因素,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中生有,神灵作怪。就拿最近几年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突发性极端恶劣气候来说吧,是偶然吗?绝不是!这正是长期以来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这是报应!”。人们只图享乐,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把所有能污染的一切都污染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老百姓说的:老天爷发怒了,要惩罚自不量力,不知好歹的人们!
       老李:你这样说我没意见。不管什么事,也无论大小,只要它发生了,就有它必然性的因素。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我们还是没办法预防呀!
       老张:人们之所以在偶发事件面前感到震惊、感到无奈、束手无策,是因为要了解、认识、熟悉进而把握、掌控、制约这些偶然性因素的难度太大,付出太昂贵。就拿我们的门球来说,赛场上大量纯属自然(必然)的现象,我们之所以感到(认为)偶然,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些所谓偶然现象中所蕴涵的必然性因素认识不清晰,了解不到位,规律没找到,特点没抓住,把握不准确,便自然而然地陷入了一种误认必然为偶然的思维模式。
         偶然是可以认知的,必然是能够掌控的。认识、了解、把握、运用看似偶然事件中的必然性因素要有一个长期观察分析,反复实验比较,逐渐掌握规律,进而巧妙运用的艰辛而又漫长的历程,费时费力又费脑,且枯燥单调乏味。但是,如果不突破这个瓶颈,不实现这个飞跃,门球竞技就很难跃上新台阶,攀上新高峰。
       老李:光讲大道理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咱们能不能具体分析分析一些侥幸球、幸运球
       老张:可以呀,只有结合实际才能认请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
       老李:比如我击球击偏了,槌头击球面没有准确地打在击点上,想撞击原定目标球根本不可能了。结果是歪打正着地撞上了另外一个他球,怎么解释?
       老张:你开始瞄准和要打的是①号球,由于击偏,自球的行进路线肯定会发生偏移,不可能如愿撞上①号球。但是凑巧的是在自球偏移后的行进路线上恰恰有一个②号球。至于这个②号球的位置、距离并不重要,关键是他恰恰在你自球偏移之后的必经之路上,所以结果是打不上①号球,能撞上②号球,就发生了貌似巧合的“歪打正着”现象。现在我要问你的是:这个②号球为什么正好在那个被“歪打正着”的位置上?是在你击出自球并发现击偏之后,有人或是你自己赶紧拿起②号球看准你自球的必经之路,有意放在那个会被撞击的位置上的吗?
       老李:简直是开玩笑,怎么可能呢!那个②号球是场内静止球,在我击球之前就呆静止在那里的。
       老张: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你说的:②号球本来就是一个场内的静止球,人家早就停在那个位置上,而不是人为临时放置的。这样一分析,看似偶然的必然性条件就出来了:因为各种原因造成②号球必然事先停在那个位置上,由于你的击偏,你的自球必然走一条偏移了的路线;当这两个必然条件吻合、重叠、相会时,撞击②号球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必然”。如果在①号球的行进路线上(这里指的是被你击偏而走的一条新的路线)附近什么球都没有,你的自球再跑偏,也绝不会碰上任何东西!
       老李:照你这么说,远距离攻击对方密集错位球也是这个道理了?
       老张:对,它们的基本道理是一样的。远射强攻时,一般自球距离目标都比较远,有的10几米,有的可达20多米。由于场地地形的起伏变化,在自球行进过程中,运行轨迹肯定会受地形影响发生改变和偏移,即使不能准确无误地击中你所瞄准的那个球,但也有极大可能(即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因素)会碰上目标球附近的另一个他球。这就是密集错位球所提供的必然性因素。人们之所以敢于大胆发起远射强攻,正是抓住并利用了密集错位球的特点和规律 —— 必然性条件因素
       老李:类似的“歪打正着”现象很多,比如:擦边擦空了,眼看自己的球就要出界,又撞上了另外的他球;闯门不成,碰上门柱反弹回来撞到门柱旁边的他球;本想攻击球门附近的球,结果球没撞上凑巧过门了……。还有好多,道理都是刚才你说的那些吗?
       老张:凡是“歪打正着”的,当然,这个“歪打正着”也只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包括击偏,跑空,施力过大过小或其他各种类型的与自己本来想法、愿望相违背的击球失误,都可统称为“歪打”“正着”的前提是“歪”,结果是“正”,合起来则是两个“出乎预料”(的必然条件)在某一时间、某一个点的吻合、重叠、相逢相会。说到底,它们之间是一系列必然因素所构成的藐似偶然的必然现象,必然结果。第一,“歪打”必跑偏;第二,偏路必有球;第三,有球必被撞。特别是其中第二点,那个球是各种必然因素致使其必然早就呆在那里、停在那里的。这样一梳理就清楚了,从前因到后果,都属必然因素。
       老李:可我击偏也是必然因素造成的吗?
       老张:当然是!肯定是你在击球操作过程中有某种原因导致你击偏了。这就象“低级失误”一样,在你即将挥杆击球的一刹那,不知来自何方的一丝不良情绪突然发作,主导了你的思想,造成你“分心”—— 不够认真,或“审慎”—— 过度认真,其结果必然是低级失误的发生。
       老李:除去“歪打正着”这一类之外,还有哪些所谓的偶然情况呢?
       老张:这个问题很难一下说清楚。门球运动就有这个特点,赛场上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比如:无意中打成的双杆球。一般双杆球都是人为制造的,几个球的距离都比较近。但也有的远距离双杆纯属阴差阳错,可能第一个靶球与第二个靶球相距很远,那是因为自球与两个靶球之间客观上已构成了双杆球的理论角度,只是我们未能事先看出,无法提前察觉。只要撞击第一个靶球的力度足够,两球分离的角度合适(恰当、恰好),自球再撞击第二个靶球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再比如,有的球眼看着就要滚出界外,可是到了边线处他又慢悠悠地停了下来,这种有惊无险,绝处逢生的现象并不少见。只要你到球停止滚动的地方看一看,立刻就会明白:那里的场地肯定是外面偏高,里面偏低,从外向里形成了一定的坡度,或者是一条细细的边线起到了阻挡缓冲作用。有了这些先决条件,你的球滚到那里,如果不是速度很快,冲劲儿很大,当然会慢悠悠地停在界内。正如“歪打正着”一样,被撞上的那个球不是人为临时放置的;靠近边线处地形的坡度也不是人为临时制造的。
       老李:可这些偶然性因素,不对!应当说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因素,实在是不好预测,难以提前发现呀!
       老张:这是事实。因为它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不易察觉,难以预见,且形式不同,表现各异。要对它做到“成竹在胸”、“三年早知道”是不太现实的。这就是:在我们误认为纯属偶然的情况下,客观现实已完全具备了各种必然性的先决条件。只是我们尚不能做到事先预见察觉,事中把握利用,而只能事后品尝回味。
        总之,
                  
                  
                  
                   把 ,用
                   ,理
       老李:偶然、必然、未然、自然、当然,我看你今天是跟“然”字干上了!
       老张:说实话,了解、认识、熟悉进而顺应、利用、掌握这些所谓的偶然性因素,是当前门球运动的一大薄弱环节。大家只是停留在震惊、疑惑、无奈、沮丧的层面上,还没有人真正下决心、下功夫去认真研究它。因此,在比赛甚至是一些重大赛事中,靠侥幸球取胜的事例时有发生。
      老李:让我看那,偶然也好,必然也罢,对我们这些“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来说,当前还是要坦然面对才行啊!因为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更没有那个本事去认知它、了解它、把握它……。今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再怨天怨地啦!
      老张:要不怎么说门球这个东西,抠得越细问题越多、越深、越复杂呀,它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实在是太宽泛了,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深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啦,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吧,下回再接着聊。
      老李:也只有这样啦,那咱们就下回再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4 1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3篇已经转发到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15 20: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玉米 于 2019-4-15 20:30 编辑

1、是因为要了解、认识、熟悉把握、掌控、制约 2、巧妙运用的艰辛而又漫长的历程 3、说实话,了解、认识、熟悉顺应、利用、掌握------三个进尔都改成“进而”。



点评

经过几次反复修改,进而我可能就记忆深刻了!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9-4-16 0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9 08: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png
                               第二十四篇   
                   再谈贴脚击球法
       老李:老张,最近在练习高杆贴脚击球法的时候,听老球友们说:“现在使用的球杆,槌头没有过去那种尼龙树脂的长,一是不好控制,二是击球的准确性不如以前了!”。这是怎么回事?
       老张:你还别说,这个问题我曾专门做过一番研究。老球友们说的有一定道理。咱们今天就专门探讨一下贴脚击球法的准确性问题吧,你看怎么样?
       老李:当然可以啦!我就是要向你请教这个问题吗。从哪儿说起呢?
       老张:咱们就从球槌说起。通过这段时间的练习,你可能已经体会到了,之所以叫做贴脚击球法,它的关键是“贴”,就是把槌头轻轻地贴靠在脚掌的里侧。和跨式击球法相比,贴脚击球法类似于用步枪射击时的有依托姿势。贴脚的目的是为确保槌头后撤和前击都能走一条直线,呈直线运动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击球面准确无误地打在击点上,自球被击打后也走一条直线,才能直奔目标而去,实现最终的成功撞击。这一点是贴脚击球法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与跨式击球法的主要区别所在。
       老李:一个贴,一个不贴,贴脚击球法相当于射击的有依托,跨式击球法相当于射击的无依托。咱们都当过兵,搞过射击,当然是有依托的打得准了。
       老张:咱们再从槌头长度上进行分析。过去使用的球槌,长寿的也好,汉光的也好,大都是黑色圆柱型的尼龙树脂材料,长度多为240毫米,比现在常用的100、120、140、180、200毫米的都要长出许多。球槌的直径也不一样,当时45毫米的最多,而现在的多在20 40毫米之间。再看我们的脚,一般40号左右的鞋,从槌头的前端贴靠点(大脚趾的跖骨关节)到后端贴靠点(脚后跟的内侧)的距离(长度)大约在160 170毫米左右。如果使用原来的240毫米的槌头贴靠在160 170毫米的物体上,长度绰绰有余,槌头两端都有一定的长度余量。后撤和前击运动中其最前端和最后端都没有超出脚的前后两个贴靠(支撑)点所构成的一条直线的距离(长度),所以槌头的运动全过程都在这条直线的控制范围之内。你看我画的这张图:(图一)A是放槌瞄准时的状态。从前后两个贴靠点看,槌头两端都有一定的富余量。图中的那条虚线是瞄准线。
图片1.png
     (图一)B是槌头向后撤准备击打自球。你看它的前端和后端都没有脱离两个贴靠点,说明槌头后撤运动是走的直线。
                         图片2.png
     (图一)C是槌头向前运动击打自球,槌头的前端(击球面)与自球接触(碰撞、击打)了,整个槌头仍旧没有超出(脱离)前后两个贴靠点。也就是说,槌头的前击运动同样是走的直线。
                           图片3.png
  这样看,槌头从放下、贴靠、到试击正式击球,所有这一切的动作都始终没有脱离两个贴靠点所构成的这条直线的控制。应当说,只要击球员心态正常,瞄准细致,操作稳妥,一般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是能够保证击出的自球沿直线运行、直奔目标而去、准确度是有着比较大的把握性的。
       老李:我见到有个别老同志还在使用那种240毫米的黑色槌头,虽然两端磨损比较严重,但槌头的总长度还是比我用的这种40×200毫米的要粗要长。我也试用了一下,在瞄准试击和击打的整个过程中,槌头确实是始终都贴靠在脚上的。只要你按要领操作,不用担心槌头运动会出现偏差。可是现在再想买那种杆儿,恐怕都没有了!
       老张:个别厂家还有,但确实不多见了。现在球槌都高档化了,更时髦了,那种老式的显得既粗又笨,慢慢地被淘汰了。
       老李:我看不一定,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变成新宠!
       老张:这咱们不去管它。咱们接着分析一下现在使用的球槌。近些年来门球运动器材在逐步改进升级,日趋高档化。各式各样的球槌层出不穷,材质、规格、形状、性能都有新的变化。尤其是槌头部分,材质由原来的木质、橡胶、尼龙、树脂到现在的铝合金、合金铜、不锈钢,杆由木质、玻璃钢、碳素钢到高纯度碳素钢,有的已完全采用了高尔夫球杆的原材料。击球面的直径和槌头长度明显趋向精巧细小。过去买一根球杆几十元,上百元就属于比较好的了。现在百元以下的已少见,一般都在二、三百元,高档的可达五、六百,七、八百甚至过千元。当前使用最多的是40×200毫米的一头圆柱、一头坡型(斜面)的金属槌头,有的则更细更短。咱们就以40×200毫米的为例,具体分析一下贴脚击球时的使用情况:这种槌头从前到后,整体恰好可以贴附在脚掌前后两个贴靠点上,两端能留出的余量很少。通过下面我画的这张图,可以看出槌头后撤和前击时的整体运动情况:(图二)A是槌头贴靠在脚上的情形,从前后两个贴靠点向槌头的两端看,只有极小(少)的余量。这样放置可     
图片4.png
以和瞄准线成一条直线。图中那条虚线就是瞄准线。(图二)B是槌头后撤时的情形。你看槌头的前端已脱离了前端的贴靠点。因为人的脚掌中部有一个不是十分明显的凹陷部位,所以槌头前端就很自然地落入这个凹槽里,使槌头整体(从前到后)与原来的瞄准线出现了偏移 —— 前端向左,后端向右。这是槌头在运动中第一次偏移瞄准线。
                           图片5.png
(图二)C是槌头前击时的情形。与后撤运动恰好相反,这时槌头的尾部陷入凹槽,向左侧偏移。当然,自然而然地槌头前端也随之向右侧偏移,同样是与原来的瞄准线发生偏移。可想而知,击球面撞击自球时,击点的部位必然发生变化。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击点出现了细微的偏差,待自球运行到目标的时候,究竟能偏移多少,就很难说了。这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撞击的准确性。
                         图片6.png
       老李:那可怎么办呀?谁的脚掌侧面也不是直线型的,有没有什么补救办法呀?
       老张:有,办法有的是。门球人的聪明才智无处不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人就在自己的鞋上大做文章:你不是有凹槽,不平不直吗,我就用一个东西把你的凹槽给填平,让你变成一条直线。
       老李:用什么东西呀?
       老张:用皮子或人造革做成一个长月牙型的附贴条,再用尼龙搭扣与鞋子连接,有的人干脆就把它直接缝(固定)在鞋的侧面。你看这张图:(图三)A是附贴条和鞋子。
                         图片7.png
(图三)B是把附贴条固定好以后,槌头贴脚就能前后直线运动,从而确保击球的准确性。这个方法要说实用确实是实用,但是在鞋的内侧缝上或比赛前临时粘上一个附属物,总觉得不够美观。另外就是考虑到将来会不会被禁止使用!况且正式比赛都要求穿平底运动鞋,也就是人们穿的胶鞋,缝制固定或临时粘上都不太方便。不象我们平时打着玩儿,穿什么鞋都可以,做为一般的布鞋,缝制或临时粘贴就比较方便、随意了。
       老李:那就建议门球器材厂家专门生产一种内侧呈直线型的门球鞋不行吗?
       老张:早在2005年我就曾给有关厂家写信提出过这项建议。可能是有一定的难度,至今还没见到有这种鞋问世。
       老李:我发现脚掌的外侧比较平直,而且前后两个贴靠点的距离也比较近(短),为什么不能把槌头贴靠在脚的外侧呢?
                         图片8.png
       老张:不是不能,而是完全可以。有些老同志过去就是采用这种打法,把槌头贴靠在脚掌的外侧,打的也挺准。但是这些年来这种打法已很少见了。从外表看,虽然不象高杆贴脚(内侧)打法那么潇洒、大方,但它的好处是脚掌外侧后半部比较平直,没有内侧所固有的那个凹槽,可以确保槌头后撤和前击运动的直线不变。我认为:只要个人打着顺手,技术动作已成定型,要领又比较熟练,槌头贴在脚的外侧仍不失为一种好的击球方法。
       老李: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槌头仍在向短小精细方向发展;人的脚不能改变,内侧的凹槽是客观存在;又没有改进后的专用门球鞋;缝上或粘上一个东西起辅助作用又不太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到底怎么办呀?
       老张:困难再多,没有门球人的智慧和办法多。你一只脚贴靠不是不够稳妥吗,好!我就来它两只脚并用。把槌头轻轻地夹在两只脚中间,来个双脚贴夹击球法。你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9.png
现在采用双脚贴夹击球法的人不少,无论使用低(短)杆的或是长(高)杆的都有,而且有逐渐普及之势。我注意观察了,好多门球高手大多采用这种双脚贴夹击球法。我认为:这是对贴脚击球法的改进和发展。一般采用双脚贴夹击球法的,槌头后撤的距离(幅度)都比较小,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后撤动作,瞄好准后,原地起杆向前推进,直接击打自球。采用这种打法,槌头同样是稍长一点的好,后撤、前击时槌头整体不脱离前后两个贴靠点的控制,而且是两面贴靠、双保险。要注意的是两只脚的贴夹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了,槌头前后运动不顺肠,太松了,同样左右晃动,不走直线,会影响到击球的准确性。这要靠平时苦练、熟能生巧,形成动作定型,到时候往那儿一站就合适、就得劲儿、就顺手。
       老李:哎呀——,这门球里边的学问真是太多了,就是整天琢磨也琢磨不透。明天开始我就练习双脚贴夹打法,不然老是跟不上形势发展呀!
       老张:好。等着你的好消息!练习过程中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咱们及时交流、切磋。
      老李:那咱们就一言为定,我回去好好练,争取再带上一些老球友一块儿练。行啦,今天就聊到这儿啦,咱们下回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0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4篇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4 1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19-4-24 19:09 编辑

                      %E6%A0%87%E9%A2%98.png
                                              第二十五篇  
               说说门球“三大难”(之一 “控力难”)
       老李:老张,最近这段时间我练习“双脚贴夹”击球,你甭说,这球打还真是越来越准了。我们队的老刘、老赵、老温也都改用了这种打法,每天我们都在一起练。
       老张:好啊,看来你是掌握了基本要领,通过苦练尝到了甜头。那我就等着听你们比赛取得好成绩啦!
       老李:你先别着急,今天我还有一个问题要向你请教:我发现我的球打出去,不是劲儿大就是劲儿小,怎么老是和自己预想的效果不一样,和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有不小的差距!这是为什么?
       老张:你的问题提到了点子上,也抓住了门球运动的要害。一般我们门球爱好者,开始学习打门球都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为这项运动简便易行,动手动脚,活动筋骨,愉悦身心,而且节奏缓慢,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群。说句大实话:反正就是玩儿呗!管它打得好坏呢,大家凑在一起有说有笑,乐就行了,所以一般也就不再去用脑子琢磨了。但大多数还想再打得好一点、准一点、细一点的人,在不断练习、比赛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要想真正打好门球不是那么容易那么轻而易举。这就是我准备接下来要给你的:打好门球有“三大难”。
       老李:哎呀——!打好门球还有“三大难”!?我这是第一次听到!那你就给我具体讲讲是哪“三大难”吧!
       老张:这“三大难”就是控力难、制位难和认真难。
       老李:控力难、制位难、认真难。控力难是不是控制击球的力度,俗话说的用劲儿大小?认真难是不是打球时要正正规规、仔仔细细、不凑合、不马虎,就象你以前说的——不轻易起杆儿?制位难,平时大家都叫“送位”上回你说应当叫做“制位”,是一回事儿吧
       老张:控力难、认真难,你说的差不多,基本就是那个意思。制位难。平时我们习惯叫做送位。因为门球运动的命根子就是“位”,这个问题我们以前聊过。“位”和“术”是密切关联的。比赛中,我们的每一击一闪都是在移动、变换球的所在位置,因而才构成了相应技战术的结合与运用。说到底,我们就是通过调整改变各球的位置而战胜对手、取得胜利。球场上每一个球都在随时改变位置,任何一个位置都是人为有意(或者说是有目的、有企图、甚至说是有野心也可以)制造出来的。所以我认为:把“送位”叫做“制位”更恰当、更合适、更贴切。
       老李:对,要想把球准确无误地送到位,确实不容易。比赛中之所以输球,大都是因为球不到位。真正做到指哪去哪、说哪是哪、送哪到哪、要哪有哪实在太难了!变幻莫测的球位,就是一个人为有意制造的过程,是一种技巧、技艺。对,送位好像显得不够劲儿,档次低了点儿,还是“制位”好。
       老张:对这“三大难”如果能正确认识,理性对待,特别是加上平时长年累月认真刻苦的练习,把它逐渐变成不太难、不再难,那你的门球技能技巧也就达到相当的水准了。
       老李:是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让我看,就是那些球王、高手也不敢打这个保票—— 敢说“三大难”对他们都不难啦!
       老张:这倒是实话。也就是以前咱们说的:学打门球易,打好门球难!今天咱俩就聊聊门球“三大难”中的第一个难——“控力难”。
       老李:老张,你先等等。先给我个机会,让我也表现表现。要让我说呀,在门球“三大难”当中,“控力难”好象比较简单一些、容易一些,不就是用劲儿大小的问题吗。时间长了,打的多了,再加上自己多用点心思,自然而然不就摸到规律了吗。根据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场地条件,打的时候考虑周密一些,该用多大的力,就使多大的劲儿,别不管三七二十一“梆”的就是一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怎么样?老张,你说是不是这么回事呀?
       老张: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问题绝非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全面理解“控力”的含义。以前讲过:门球比赛是两个团队之间的搏弈,任何一名队员的一击一闪、一言一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牵一发动全身,环环紧扣,密切相关。所谓控力,就是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整体的立场去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依据平时长期苦练积累的经验,按照临场指挥员的意图,运用娴熟的技能技巧,恰到好处地控制好击、闪力度,使各球及时准确地到达预定位置,从而圆满完成在杆球所承担的技战术任务。
       老李:嗬——这么复杂呀!我想的是简单了点儿。门球比赛吗,随时随地都要考虑到整体。你一杆用力不当,出了纰漏,就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败局。这一点以前我想的是少了点儿、也简单了点儿。
       老张:前边咱们刚说过,“学打门球易,打好门球难”。难在哪里?从技术角度讲,主要是严格控制好击、闪球的力度,使其恰到好处,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打门球,无非是槌击球,球碰球,看似非常简单。就是这谁都能学、谁都能会的简单动作,包含着非常深奥的力学原理。
       老李:老张,你看你!又给我“跩”上了不是!咱们的文化水都有限,你千万别搞得太神秘、太悬乎了。我一听什么这个学、那个学就头晕。咱们还是简简单单、直截了当好。
       老张:我也是一样,开始看有的资料上谈到这个事儿,也觉得神乎其神的。后来我硬着头皮找了几本有关的书看了看。要说弄通了、全懂了那是吹牛。但是给我的启发是:有些基本常识还真得学一些,了解一些,对咱们往深里琢磨门球有好处。比如“力”的问题,就拿咱们手握球槌击球这个动作为例:先抛开其中和心理学范畴有关的东西不讲,光是与力学知识有关的就有“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击球的时候用多大的力量?向着哪个方向击打?槌头击球面撞击自球的哪个部位?……,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自球击出后的走向、速度和距离。当击出去的自球在移动的过程中与他球发生碰撞时,又有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之分。这就涉及到了动量传递、合力、分力、动量守恒定律、力的平行四边形原理等等。另外,球在场地上移动,会遇到摩擦阻力,它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以上我说的这些,假设我们有一个非常正规、标准的场地,架上现代化的高度精密高效的仪器、仪表,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以进行细微观察和精确测量的,也一定能得出准确的数据结果。可这毕竟不太现实啊!你就是想的再周密,下的功夫再大 ,也无法穷尽门球赛场上瞬息万变、千差万别且受制于多种因素的技战术操作呀!
       老李:那当然了。咱们又不是专门搞科研的,让那些专家学者们去研究吧。咱们还是得要“看着解谗,吃着解饱,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东西。我看你平时打球力度就掌握的比较好。你就讲讲你自己是怎么控力的就行了。
       老张:下边我就准备给你说说“力感——手感——手控”的问题。但是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把我自己对“力”的认识过程给你说一下。在打门球的问题上,我总的感觉是:施力虽无形,处处确可见。
           力,是由人体行为发出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当比赛场上一名队员打出一杆好球时,你马上跑到他跟前问他:你怎么用的力?用了多大的力?为什么要用那么大的力?怎样控制自己的肢体发出那种恰到好处的力?……?等等。坦率地讲:你这就是给他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因为力是无形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无法量化,难以言表。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部高度精密、会思考、善应变的系统完整的机器,每个体之间又千差万别。即使某人用他自己的体会、语言能大致做出回答,别人也不一定能够理解和领会,更难以照猫画虎、依法泡制。说到底,施力的问题是人要有一种良好的力度感觉。除去前面所说的力学理论知识外,力感还涉及到心理学范畴的许多理论知识。施力大小的准确把握,取决于击球员通过长期刻苦练习,在自己的头脑中从模糊到清晰、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无度到有度的那种“力度的感觉”的产生、积累、定型、转化和升华。
       老李:老张呀,你这词儿又来了,怎么一串一串的。我听懂了,施力的问题是说不清楚的,没法儿形容,没法打比彷。只能靠自己去体验、去摸索、去感觉。
       老张:施力虽无形,但球体的运动确是可见的。可以说,施力问题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无形的,又是可见的。说它抽象,指的是有关力学原理的书本知识我们应当学,也可以学懂;说它具体,指的是力学原理可以解释门球运动中球体移动的所有现象,并能测量出精确具体的数据。说它无形,指的是门球运动中的一击一闪要由人去操作,加上人的各种主观因素就变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并且无法用语言阐述;说它可见,那就是场上任何的球体位移都有目共睹,无可质疑。
       老李:你就具体说说“力感——手感——手控”的关系吧。
       老张:好,咱们就具体说说这三者的关系。门球运动中,凡是难度、成效大的技巧球,都是力的三要素综合应用的复杂过程和最终结果。比如:击送一个球到位,击球员在挥杆击打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如下因素:第一、球体本身的重量;第二、槌头的重量;第三、场地的质量(各种不同的场地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沙土场地,要考虑到沙粒的粗细、厚度、干湿度及坡度等等);第四、风力风向的影响;第五、自球到目标点的距离;第六、目标点到边线的距离;第七、球槌后撤的幅度和前击的速度……等等。因此,首先要求击球员在统筹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头脑中要迅速形成一种具体而又明晰的力度感觉——即“力感”。当这个“力感”从大脑传递到具体发力的部位——手的时候,就变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感”。接着就“手感”指挥着击球员控制施力的大小,从而操纵有关各球的走向、速度、距离和落点。
       老李:先有“力感”,再有“手感”。“力感”产生于大脑,再传递给自己的手,在“力感”的统筹指挥下,让手有一种控制力度的感觉,这就是“手感”,是这个意思吧?
       老张:对,就是这么个关系。“手感”依赖于“力感”,它们之间是一种传递、指挥、控制的关系。击球员在长期不懈地刻苦练习,反复比较,不断摸索的基础上,产生了针对每一杆球各不相同的技战术要求所需要的力度感觉,及时传递给手,就变成了“手感”。 这种“力感”变“手感”的转化, 属于控力的初级阶段。
       老李:这才是个初级阶段?
       老张:对!这个初级阶段完成后,再逐渐积累,日益深化,融入技巧,特别是要用心悟出其中的规律、特点、诀窍,才能将“手感”进一步升华为由手腕部位自主调控、灵活应用的“手控”。可以说,用自己的手腕完全自动、自主、细微、精确地施力、控力才是“控力”的最高境界,也是对击球员的最高要求。
       老李:哎呀——,看来是真不容易呀!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老张:没问题,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但是,“手感”到“手控”的转化、升华、定型,绝非朝夕之功。这种呼之即来,用之则灵的功夫,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懂得了有关的理论知识就能办到的。道路只有一条,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苦练巧练,反复实践,用心彻悟,积累经验。这正是:要想打好门球,惟有苦练!要想控好力度,更得苦练!
          长期坚持不懈,用心苦练巧练,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肌体(即发力部位)逐渐产生一种适应性,从本质上加深对动作的认知、建立起良好的动力定型。这种定型,就是我们所求之不得的“手控”能力。
          门球运动突出一个“巧”字。俗话说:大力用肩,巧力用腕。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同志击球仍是以肘或肩部发力为主,很少使用腕力。实践证明:控制好力度,关键在于击球时的发力部位应以手腕为主。利用手腕朝前顺向翻(收)腕既灵活又易控、且力臂最短的特点,经过认真苦练,就能使击球的施力、控力这一十分复杂又必须瞬间完成的高难度动作变得随心所欲,调控自如,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老李:看来我是真得好好下功夫练啦。不然的话,力度这一关就过不去,那球还能打好吗!
       老张:要有信心、有决心,既要苦练,更要巧练。打门球就是个动手又动脑的事。也只有手脑并用,才能寻到快乐,获得健康。怎么样?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吧?下次再聊“制位难”。
       老李:好吧,回去我得好好消化消化。没想到,我自己认为简单的问题,这么复杂。一句话,门球这东西,名堂太多了。咱们只能“永远做一名小学生”!
       老张:那咱们这两个小学生今天就到此为止,下次再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4 19: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5篇已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08: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19-5-5 18:51 编辑

                         %E6%A0%87%E9%A2%98.png
                                                                                   
                                            第二十六篇   
               说说门球“三大难”(之二 “制位难”)
       老张:老李,咱们今天该聊聊门球“三大难”中的第2个难——“制位难”了吧?
       老李:说实话,老张啊,自从听了上回你讲的“控力难”以后,我对门球运动的认识确实是又加深了一大步。今后可得好好用脑子,无论什么事儿,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能整天总是稀里糊涂地打、打、打,玩儿、玩儿、玩儿啦!
       老张:以前我就曾经说过:既然我们喜欢、爱好这项活动,那就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用一点脑子,多琢磨一点问题,这对我们老年人有好处。俗话说的好:活动、活动吗。活着就要动,动起来才能活得更好。这“动”就包括肢体(胳膊、腿)动和大脑动。特别是人的脑子越用越灵,越用越聪明。
       老李:好吧,那你就给我说说“制位难”吧。
       老张:我准备从三个方面说说“制位难”的问题。第一、“位”是门球战术的命根子。打门球的人都知道:门球比赛,取胜依赖进攻,进攻依赖战术,战术依赖到位。反过来讲,到位产生战术,战术达成进攻,进攻方能取胜。
           战术与到位,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同根同生,同功同重。简言之:术定位,位生术;术依位,位制术。或术变位移,位变术异。攻也好,防也罢,己方的五个球必须构成一种整体运作,彼此呼应,并带有明确目的性(即特定预期效应)的格局。赛场上指挥员的频繁调度,击球员的一击一闪都是要人为制造球体位移,使之到达预想的战术位置,从而达成己方所需要的攻击进取或防守待机的态势。这一切都取决于有关各球的及时准确到位。所以说,位是门球攻防战术的命根子。关键时刻,一个到位球就能使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若球不到位,数量再多也徒劳无益,甚至反成祸害。
       老李:那当然啦,如果球不到位,越多越添乱,不但不能攻击对方,弄不好连自己也保不住。
       老张:咱们反复强调“位”的重要性,强调“位”与“术”的密切关系。位,是什么?就是球的具体落点。术,是什么?就是依据各球的到位情况灵活组织实施的攻防行动。对于位的基本要求是:距离远近合适,角度比较理想,能对尔后实施的攻防战术提供有利的支持和保障。一般球位可分为三种:
          一是到位球——符合战术要求,落点准确,角度、距离合适。攻,能协助主攻球完成战术出击,取得最大战果。防,能避锋互保,不利于对方攻破。
          二是不到位球——按攻击战术要求,虽然方向、角度尚可,但落点离主攻球的距离过远,影响、制约主攻球攻击威力的充分发挥。若依预案勉强施,极易出现失误。防守时易给对方造成错位、堆球,或提供垫、搭桥、接力。
          三是不当位球——落点和主攻球的拟攻方向呈直角,甚至背道而馳,不但不能助攻,反而成为累赘。迫使主攻球要么改变方案,丢失战机;要么顾彼失此,留下后患。防守与不到位球的负作用相似。
       老李:对,比赛时就怕这后两种球。你说给你送来好几个,呖呖拉拉,这儿一个、那儿一个,就羊拉屎,怎么琢磨也不好用,不能用。可轮到你起杆了,还得处理呀。弄不好不是出现犯规就是遭到对方攻击。我就琢磨不透,你说送个球,怎么就那么难啊?!问题的根子在哪儿呀?
       老张:说到底,是头脑中的术位意识不清晰、不强烈、不牢固。这也正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强烈的术位意识是理想制位的根本。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同志的头脑中存在着对制位问题的一种模糊认识。那就是:送球不到位,主要是力度控制不当造成的。
       老李:有道理呀!我看也是对击、闪球用劲儿大小控制、掌握不好造成的。就象你前边讲的,如果解决了“控力难”,不就行了吗!
       老张:老李呀,你想的又太简单了。我个人的看法是:如果把影响制位的全部因素加在一起计为10分的话,控力问题顶多只能占其中的3分。因为“制位”是从意识到技能都要求极高的一种综合性的熟练技艺。首先击球员的头脑中要牢固树立起强烈的术位意识。它包含如下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懂位——组织实施各种攻防战术,都需要什么样的到位球相互配合?如:擦边需要接应制角球;接力需要连接引向球;造双需要角度、眼镜球;闪带需要做弹牺牲球;避锋需要隐蔽疏散球;扼守需要贴边据隘球……等等。对这些问题,击球员要做到——心中有谱。
          二是要知位——根据不同的战术需要,有关各球应当具体落到什么位置、什么距离、什么角度上,不能凑合,不能马虎。击球员要做到——脑中有图。
          三是能定位——制位的目的是要把球送到应当而且必须到达的“点”上。这个点,指挥员不能跑到场地内去“标注”、去“指点”、去“画圈儿”。因此可以说:这个点是想象的、虚拟的,无形的。但对会打门球的人来说,绝不是虚无飘渺、不可琢磨的。用门球人的战术眼光去观察、寻觅,可供借鉴的参照物有很多,如:待杆球的位置、场地边线、球门、待杆球与中柱或某个相关球的连线、甚至是场地上的某个突显物……等等。根据这些参照物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去选择、锁定你所需要的那个点。这样就能变虚为实,变无为有,变大致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决不能采取大概其、差不多,随意一击一闪了事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一定要把制位球的落点做为四点成一线中的最后一个点加以锁定,击球员一定要做到——眼中有点。
          四是会制位——通过平时刻苦练,掌握过硬的制位技能,尤其是在力度控制上要下苦功夫。苦练加巧练,久而久之,才能做到指哪去哪、说哪是哪、送哪到哪、要哪有哪,能够随心所欲地自主掌控各球的落点。这样的击球员才算做到了——手中有控。
老李:好家伙,击球员要做到——心中有谱、脑中有图、眼中有点、手中有控。看来,这么一个“制位”真不容易呀!这功夫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练成的。
       老张:是啊,练好每一项技能都绝非朝夕之功。这也是我想说的最后一个问题:要象杂技演员那样苦练门球制位技能。你看,杂技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目,极少出现失误。那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大量心血,洒下了无数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锤百炼的结果。俗话说,功到自然成!门球虽是一项体育活动,在“制位”这项重要而又十分关键的技能上,只要我们真正用足心思,付出艰辛,认真苦练,抓住规律,掌握特点,深入了解并努力克服各种偶然性因素,是完全可以保障万无一失的。杂技演员可以表演令人胆战心惊的高难动作,门球的制位也同样可以在场地上进行表演:如:指哪到哪的定点送球;甚至可以用位的手法进行一定距离的拼图、造字。只有这样,才能叫做把球玩儿活、玩儿转、玩儿出了神奇、玩儿出了魅力!
       老李:哎呀我的老张啊,你可真是把门球研究到家了。我要是有那么一天能把这10个球玩儿活、玩儿转,我非给你表演表演不可。
       老张:好哇,我就等着那一天啦!就凭你的聪明劲儿,再加上你的苦练精神,我相信很快就会在我面前出现一位门球高手!
         行了吧?今天咱们就聊到这儿吧,时间也不早了。我得顺便回去买点菜,老伴还在家等着做饭那。
       老李:那好吧,咱们下回再接着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9 16: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6篇已经转发中国门球网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