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云帆

云帆谈医疗保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1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精神卫生法 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可忽视

       核心提示:2013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是“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教授表示,今年精神卫生日主题首先提到的是“发展事业”,认为发展事业的进程中,首要的是颁布国家的精神法规,并建议在法规中将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今年我国精神卫生宣传主题是“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为动员全社会关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关注精神卫生法,首先绕不开的是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在现今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情况下,尤其是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国家开展养老事业,不仅要让老人吃好住好,还需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近期国家出台“常回家看看”政策的出发宗旨就在于此。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集阳教授呼吁,今年5月颁布《精神卫生法》后,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潘教授结合今年精神卫生日主题首先提到的是“发展事业”,认为发展事业的进程中,首要的是颁布国家的精神法规,并建议在法规中将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否则规范化服务和权益的维护则无从谈起。

  为什么要关注老年心理障碍?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6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总计占高龄存活人口中的26.3%,精神疾病正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中国老龄化趋势加剧的情况下,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

  潘集阳教授分析说,所谓的心理问题分两部分,其一是老年人独居的时候没达到疾病的心理亚健康;其二是真正的疾病,如抑郁症、失眠、焦虑,乃至老年记忆功能减退,出现痴呆。老年痴呆在神经科比较常见,但该病患者早期出现症状一般会先到精神科就诊,早期症状包括性格上的改变、记忆功能的下降和行为改变。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家属会送患者到神经科就诊,在国外的医疗模式中,此类疾病都是由上述两个科室共同参与治疗。

  “老年人除了心理问题,精神疾病也不少见,但国人对焦虑症、抑郁症都有所避讳感,并不愿意多谈,更不用说就医。”潘集阳指出,在人们的观念中,觉得精神疾病就是等同于思想问题。患者得了抑郁症只是认为是意志力不够坚强所致,社会大众亦不理解此类病症。“为什么有人得病?有人就不得病呢?其实,抑郁症作为极为普通的常见病,在人的一生当中都难免遇上,周围的人应该给予帮助,而不是猜忌怀疑,让患者及时就诊,得到正确的治疗,就不会发展到自杀的一步。”

            中国老年心理疾病有何特点?

  中国老年心理疾病发病率跟国外差不多,但中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识别率低和治疗率低是两大特点!”潘集阳教授表示,这是因为社会大众总认为,老年人退休在家沉默寡言是身体机能衰退的正常表现。

  如何正确判断老年人存在心理问题呢?有些老年人到了晚年,性格变得怪异、说话颠三倒四、唠唠叨叨、记忆力减退、对子女漠不关心、对任何事物不感兴趣、无端恐惧焦虑,都可能是老年期精神疾病的症状。举例来说,原来性格外向活泼的老年人现在不愿意出门,即是性格变化,或现在和过去的表现大相径庭,或跟同龄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异常。

  另外,对于老年人出现的精神方面的疾病,人们往往归结于“年龄大了”、“糊涂了”、“老小孩”等,正因此,导致老年人在出现了老年期精神疾病,却得不到及时的诊治,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很多都存在慢性基础疾病,伴有血管、血压多种相关的病变,“当情绪障碍和血管疾病掺杂在一起,临床上就很难鉴别到底是动脉硬化引起还是抑郁症引起,要神经内科和精神科合作一起鉴别。”潘集阳教授指出,老年期各种病交织一起,会导致抑郁,医生很难识别,治疗起来就更难。

      如何判断老人有精神心理问题?

  老年人的心理精神疾病,除了有些是高血压等慢性病所带来的,还可能存在别的因素,如抑郁、睡眠等问题。“老年人的睡眠是很差的,欧美65岁以上老人,50%有睡眠问题。老年人睡觉不好时,不能想当然,可能是失眠、疾病,或早期的抑郁症。”潘集阳教授提醒说。

  自行到门诊就诊的抑郁老人是否比较少呢?潘集阳教授回答说,门诊中有很多老人是自己前来就诊的,但是大部分主要看关于失眠的问题,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不会主动来就医。“失眠、焦虑、抑郁、心情不好,可能一两年都不来看医生,但失眠一两周就相对难受了。精神疾病患者很多情况下都是子女、周围的人或者其他科会诊,才来看心理问题。”

  老人睡眠问题治疗效果好吗?失眠问题如果被诊断,治疗效果一般比较好。据美国研究数据,使用抗抑郁药,老年人自杀风险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美国FDA对各制药公司在抗抑郁药物说明书上必须标明:24岁以下年轻人服抗抑郁药时要注意自杀风险,25-65岁成年人服抗抑郁药虽有风险,但普通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而65岁以上老年人服抗抑郁药则自杀风险大大降低。所以,潘集阳教授建议,老年人若有这方面的问题,应尽早干预!

       老年期心理精神疾病的主要表现

  1、无价值感: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2、黄昏心理: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3、自卑心理: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4、老年性精神病:常见的有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5、不安全感: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交流,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

  6、老年性精神障碍:有些老年人,如果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08: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研究:热巧克力可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核心提示:研究证实,巧克力中的抗氧化剂黄烷醇可改善大脑与血管,让大脑血流量加速,有助于活化老人家脑部血管,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

  美国哈佛医学院针对60名平均年龄73岁的年长者进行研究,连续30天,每天给他们喝两杯热可可,且无食用其他巧克力制品,然后测试记忆和思考,并用超声波测量其脑部血流量。

  结果发现,一开始有大脑血流降低现象的患者,实验结束后,脑部血液循环改善了8.3%;记忆也有进步,研究开始时,他们平均需要167秒完成测试,研究结束时只需要116秒。

  研究证实,巧克力中的抗氧化剂黄烷醇可改善大脑与血管,让大脑血流量加速,有助于活化老人家脑部血管,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

  但哈佛医学院研究主持人索隆得教授指出,参与实验的人饮食都受到严格规范,才能抵消热巧克力中过多的脂肪和糖分。科学家建议,平日还是不要吃太多巧克力制品,要维持大脑健康,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运动。
发表于 2013-10-14 0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云帆老师老年节快乐!
    祝老年节快乐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4 11: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切莫轻信“特效药”

        核心提示:专家表示,类风湿关节炎不能根治,但像这位患者这样迷信“祖传秘方”的人还真不少。类风湿关节炎需要综合治疗,合理应用中医药疗法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依靠偏方。一些所谓“能彻底根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宣传,要高度警惕,以免延误治疗。

  45岁的李阿姨两年前因多关节肿痛、双手关节畸形、走路困难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并住院治疗。出院后一直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用抗风湿药物,关节疼痛已不明显。可是只能延缓病情无法治愈成为了李阿姨的“心病”,某日,她突然听说有某种“特效药”能彻底治愈类风湿关节炎,于是花高价买来,刚开始服用时确实有效,于是李阿姨也停用了所有的抗风湿药物,可不久后,关节肿痛越来越重,还出现了月经停止、卵巢早衰等症状。结果,最后只得再次就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科主任古洁若表示,临床上很多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都很焦急,一方面是因为全身关节肿痛以及变形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由于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病,尚不能彻底根治,所以不少病人都私下寻求“特效药”,对于前一种,目前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已经能够做到缓解、控制病情,而后一种来说,我们常告诫患者,类风湿关节炎没有“特效药”。

  中青年女性成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发病人群

  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患者约是男性患者的3倍以上。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在5年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残疾。对此,古主任指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极为重要。专家提醒如果有类风湿疾病家族史、关节出现晨僵、疼痛、肿胀6周以上,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别当做普通关节炎而耽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存在着众多误区待“纠正”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中国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知程度较低,由此造成的诊断延误、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常见。“很多人一出现关节痛,首先想到的是去看骨科,或者自己买些止痛药吃,极少人会将此类现象与风湿性疾病联系在一起。”专家说,而在治疗上,患者也存在众多误区待纠正。

  误区一:自选风湿药

  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慢性病,尚不能彻底根治。不少风湿病患者久病成医,经常自己选购药物,或者是托亲朋好友从港澳或国外买一些所谓特效药物治疗。这些药的组成仅仅是地塞米松(一种不宜长期服用的长效激素)、消炎痛和维生素。而中文说明书上却写着,“本品全部由草药配方和维生素构成”,是风湿病的特效药。

  确实,患者在服药的早期感觉非常止痛,但这些药物不可能真正缓解病情,长期使用关节照样严重变形,且可能带来胃肠损害(甚至消化道出血、穿孔)、骨质疏松、感染、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因此,自选风湿药非常容易出现危险,而且会使原本简单的病情变得复杂。

  误区二:擅自换药、停药

  “我都吃药两周了,关节怎么还是疼,是不是这药没用啊?大夫,你给我换药吧!”古主任解释,二线药分为传统的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和生物制剂。传统的抗风湿药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要1~6个月,故又称慢作用药,在药物未发生作用之际,过早换药是延误自己的病情。

  此外有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发觉症状减轻了,就自己停药,不再治疗。其实,临床症状改善与病情完全缓解并不等同,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现象,随意停用缓解病情的药物,病变就会继续向前发展。

  误区三、止住痛就好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非甾体抗炎药只能缓解疼痛,不能控制病情,如不辅助其他药物,关节病变会持续发展。所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能“为痛止痛”,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同时要配合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这些慢作用药可减缓骨质被进一步破坏,阻止病情发展。

  另外,虽然近年来已经较少使用激素作类风湿关节炎首选治疗药物,但是如果关节症状严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及内脏损害,需应用激素治疗。2002年发表在美国《内科学年鉴》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让一半病人吃小剂量激素(每人每天10毫克),一半病人吃安慰剂,结果发现服用激素的病人病情进展明显慢于服用安慰剂的病人,“小剂量激素有阻止病情进展的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不存在严格“忌口”

  要保持均衡的饮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都有贫血,更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含钙、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D较高的主食。食用含钙高的食物比补充钙剂效果要好,因为人体对补钙片的吸收不是很好。此外,患有高压血,高血脂,糖尿病,尤其是高尿酸(痛风)的病人,服上述药物时要征询医生意见。

  此外,平时适当增加活动。但性关节剧烈疼痛、肿胀和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并注意体位,尽量避免关节受压,保持关节功能,以防畸形。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床上做髋、膝、踝关节的屈伸运动,逐渐增加穿衣、吃饭、洗澡等生活能力的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在缓解期,多进行运动锻炼,恢复体力。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0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餐吃姜丝蒜片最养胃

       核心提示:早餐经常食用“姜丝大蒜片”,长期坚持,对身体十分有益。这是因为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

  大蒜具有温中消食、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尤其是其中丰富的大蒜素,能杀死更多种致病真菌和钩虫、蛲虫、滴虫。生吃大蒜是预防流感和预防肠道感染病的有效方法。做法也很简单,将大蒜剥皮后切成片,蒜片放置几分种,使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气中充分结合产生大蒜素,再把生姜洗净切成丝,两者拌在一起,放入少量的盐,轻微地腌一下,使姜丝与大蒜片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撒上麻油,这样,一个既养胃开胃、又消炎抗菌的可口小菜就做好了。无论是吃馒头还是面包,或者中式的面条,“姜丝大蒜片”均可佐餐,可谓亦中亦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09: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讲卫生也易老年痴呆

       核心提示:美国《进化、医学与公共卫生》杂志刊登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卫生设施更好的国家认知障碍症发病率也更高。

  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最新报道,美国《进化、医学与公共卫生》杂志刊登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卫生设施更好的国家认知障碍症发病率也更高。

  英国剑桥大学的莫莉·福克斯博士及其同事对192个国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卫生条件和设施更好、城市化更高的国家,认知障碍症发病率也更高。其中,卫生设施好的国家,认证障碍症发病率高出33%。

  福克斯博士表示,这项最新研究再度证明“卫生假说”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抗菌产品及洁净饮水的现代生活中,太过于干净和卫生的环境会使人们没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细菌、病菌及其他微生物,进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退。新研究发现,“卫生假说”理论不仅适用于过敏症和免疫系统疾病,也适用于认知障碍症。

  福克斯博士分析指出,人体抗击感染的T细胞(白血球的一种)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太过洁净容易造成T细胞缺乏。而多项研究发现,T细胞缺乏与认知障碍症患者大脑中多种感染存在相关性。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0: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季皮肤病高发 老年人极易中招

       核心提示: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忽冷忽热的天气,使得皮肤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老年人特别容易中招。专家表示,秋季皮肤病的类型繁多,虽然病情一般不严重,但对个人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建议市民应从天气、饮食、个人生活习惯等方面防范秋季皮肤病。

  秋季皮肤病 过敏和银屑病“唱主角”

  据介绍,与夏季真菌感染性、日晒性皮肤病高发不同,秋季是两大类皮肤病——过敏和银屑病“唱主角”。前者的表现多种多样,湿疹、荨麻疹、风疹块(风团);后者则是一种基于多基因遗传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的慢性皮肤病。入秋之后随着气温和湿度的降低,上述两类疾病易出现反复。因此,秋后会迎来一个皮肤病发病的小高峰。

  专家们指出,受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是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幼儿,即便是老年人也无法耐受环境中如此海量的“外来入侵物质”。专家建议,市民秋季尽量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及“发物”,要保持居住环境的卫生,尽量避免接触致敏物质。

  秋季常有的瘙痒症,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专家称,曾有一些老人家患有瘙痒症,发病的时候觉得很痒,就喜欢在洗澡的时候用非常热的水浸泡,而且习惯洗得越久用的水越烫。专家说,这是一种普遍误区,越烫可能就觉得越舒服,其实不然,只是因为皮肤受烫,就把痒的部分先掩盖下去,但瘙痒依然存在。而且越洗越热是不科学的,对于瘙痒是没有作用的。

  秋季如何预防皮肤病?

  针对秋季皮肤病高发的情况,专家建议市民可以从个人卫生、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天气的变化,减少皮肤的不适。

  第一、秋后就要注意皮肤保湿,减少洗浴次数和浴液使用,根据个人情况浴后外用润肤乳。瘙痒时避免搔抓,外用药物止痒,防止继发皮肤病的发生。秋冬季空气干燥,不要过多地使用洗滌剂及去脂力强的洁肤用品,容易破坏皮肤脂膜而降低皮肤抵抗力,引发皮肤干燥,过敏。

  第二、对于每到秋季容易引发皮肤病的状况要注意寻找原因,如干燥、寒冷、接触某物过敏引起的就要改变不利于皮肤的环境去除过敏原。

  第三、注意居室卫生,消灭昆虫殖生环境,做好个人防护。

  第四、饮食方面,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即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应忌烟、酒,注意休息,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多形红斑等。秋季正是食海鲜的季节,但这些食物富含异体蛋白,过敏体质者食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6 09: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饿胃就痛是怎么了

       肚子一饿,胃就感到不舒服,而且有疼痛感。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些人一饿就感到胃部疼痛或灼热,此时若吃些饼干、馒头等食物,胃痛等不适症状就会马上缓解。因此,有些人就把这种饥饿性胃部不适称为“馋病”。其实,这种饥饿性胃痛往往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典型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溃疡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饥饿性胃痛,患者常在每次饭前感到胃部疼痛,半夜常因胃中“空虚”而疼醒,不得不半夜起床吃些东西充“饥”,才能入睡。究其原因,人在饥饿时,空虚的胃内分泌大量胃液,因为没有与食物混合而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假如十二指肠球部存在溃疡的话,那这些胃酸就会刺激溃疡的创面而引起疼痛。若此时吃些食物或抗酸剂,就可以中和胃内大量的胃酸,减轻对溃疡面的刺激,胃痛等不适症状就会立即消失。

  经常有饥饿性胃部不适疼痛者,应高度重视,去医院仔细检查是否患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生建议,患者要避免情绪波动、过度劳累和饮食失调。平时应注意加强营养,多吃些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蜂胶液、稀饭、牛奶、鸡蛋、豆制品等。而且,吃饭不宜过快过饱,尽量避免吃生冷、硬的食物。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9 1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犯糊涂”警惕脑卒中

        核心提示:对很多老年人来说,颈内动脉狭窄进展较为缓慢,其他的血管分支可以进行部分代偿,使大脑供血保持在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脑供血不足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等。

  说到脑卒中,多数人想到的是嘴歪脸斜、肢体瘫痪等症状,可事实上,脑卒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花样”,突然“犯糊涂”,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陈老伯虽然年过七旬,可身体一向很好,买菜做饭手脚也很麻利。有一天,他外出买菜后迷失了方向,半天没回家,家人到处寻找。找到他时,家人发现陈老伯面部表情呆板,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连儿女都认不出来了。家人连忙送他到医院,这才发现他的左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头部CT显示有多发的腔隙性梗死,是典型的缺血性脑卒中。

  对很多老年人来说,颈内动脉狭窄进展较为缓慢,其他的血管分支可以进行部分代偿,使大脑供血保持在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脑供血不足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等。这种状况可以长时间持续,甚至数年不变,身边的家人都难以察觉。当血管因为某些刺激使狭窄程度突然加重,比如出现新鲜血栓或血压突然降低等,大脑的供血平衡就被打破。

  值得注意的是,缓慢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可以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本人、家人甚至医生都容易忽视。为此,医生建议如果感觉身边的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三高”患者有任何“反常”行为,包括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大、性格改变、失眠多梦、手脚麻木等,就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到医院及时排查。
发表于 2013-10-29 12: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帆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3: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冬脸很干?冰寒教你5招护理亡羊补牢

       核心提示:秋冬换季,空气中水分骤减,皮肤也变得皱巴巴。曾经水润嫩滑的脸,也因为缺水而变得暗淡无光。别着急,冰寒老师来支招,5招特殊护理亡羊补牢,让你这个秋冬变“潮人”!

  1、为何一到秋冬肌肤就会觉得干?

  在秋冬季节,温度下降,皮脂腺分泌的机能减弱,作为天然保湿成分的皮脂分泌下降,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另一方面,秋冬季空气湿度下降,进一步加速了水分流失的速度。所以皮肤干燥、脱屑成为常见情况。皮肤屏障功能本身并不完善的人群,甚至会发生皴裂、刺痒、起疹。

  2、在家要做哪些特殊护理才能亡羊补牢?

  1)补水保湿:选择一款给力的保湿产品是必须的,如果含有神经酰胺,这款保湿产品多半不错;如果水性的保湿产品不够给力,应再加用含油量高的霜状、膏状保湿产品。身体保湿应在洗澡后趁水未干直接涂上保湿产品以确保它能锁住皮表水分。

  2)避免过度清洁肌肤:清洁过度会洗掉皮肤表面的天然保湿剂。脸、手、脚和皮肤褶皱之处每天洗一次足够。记住:不需要每天都用香皂或沐浴液。

  3)减少使用热水和皂:用温水洗脸和淋浴,避免使用强力清洁的皂类。

  4)加湿:干燥空气从皮肤中偷取水分,室内加湿器好处多多。不过,一定要把它清洁干净,并根据说明书的指示更换水,以减少霉菌和真菌。

  5)避风防风:遮住脸,因为皮肤水分的流失速度和风速是呈正相关关系的,所以避免迎风外出。

  3、化好妆坐在办公室觉得肌肤紧绷怎么办?

  检讨你的化妆前保湿工作是否做得到位。使用加湿器,或者多在办公室里摆一些绿色植物;使用喷雾:喷雾的次数不宜过多,喷到脸上后不需要用纸巾擦去。

  4、眼部、唇部、手部怎样护理?

  对于眼、唇这些皮肤更加柔嫩的部分,护理需要更加细心。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在秋冬会越发感觉干燥,同样呵护手部不能偷工减料。

  眼部:选择保湿能力强的,油分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比如牛油果。在使用这一层之前,请选择含有活性成分(例如VC、VE、肽类、EGF/FGF)的产品,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或者促进表皮再生等,提高表皮和真皮厚度。涂抹时的按摩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也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涂眼霜应使用轻柔的手法,点弹或打圈轻轻按摩,避免过度用力拉扯皮肤,上眼睑由内眼角开始向太阳穴进行,然后再从太阳穴向内眼角进行。此外,冬天有阳光的日子还是应该戴墨镜。

  唇部:多喝水、不要撕、避免舔,多补充维生素C、B、A(水果蔬菜当然很好,摄入不足的话就应当考虑营养补充剂),喝银耳汤、早睡、补充胶原蛋白等。当然还要有一款给力的好唇膏。

  手部:洗衣、洗碗时戴上优质的乳胶手套(不能有刺鼻气味那种),选择中性或弱酸性洗涤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洗手,或者过于强力的清洁行为。

  护手霜的使用方法要点:用手背对着手背来涂抹,避免太多的护手霜被掌部的皮纹“吃”掉。每一个手指要单独擦到,同时也能按摩手指。应特别把甲缘部位涂抹到,这个部位是最容易在缺水时起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3: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季关节炎的护理调养攻略

       核心提示: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关节炎患者尤其需要做好日常护理,以防疾病复发或加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节炎患者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一、衣:保暖是关键

  在关节炎患者当中,有较大一部分人,会出现关节的冷痛、怕风、怕冷的症状,因此保暖是关键。女性在生活中更多的接触冷水、家务,有的体格较弱,更容易出现各种关节炎。尤其是产后或者大病之后,调养不当,风寒侵袭,导致了风湿疾病往往多年缠绵难愈。有甚者常年痛苦不堪。

  因此,需要在天气转凉的时候,及时的根据天气的情况增减衣物,早晚较凉时可以穿一件长衣或者长裤,局部可以用护膝、护腕、长袜或手套等等。做家务时,尽量使用温水,避免直接接触冷水、冷藏品或冰柜等。注意保暖,就避免了关节病的发病诱因,减少了发病的次数。

  二、食:推荐食谱

  1、独活黑豆汤

  组成:独活12克,黑豆60克,米酒少许。

  制法:将独活、黑豆放入清水中,文火煮2小时,取汁,兑入米酒,1日内分2次温服。

  功效:祛风胜湿,活血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风湿痹阻者。

  2、蛇肉归红汤

  组成:当归15克,黄芪25克,薏苡仁50克,红枣(去核)6枚,蛇肉200克。

  制法:将当归、黄芪、薏苡仁、红枣分别洗净。蛇肉洗净,切成小块。把全部用料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蛇肉,每天1料。

  功效:补气益血、祛湿除痹。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之关节疼痛、活动不便者。

  3、无花果猪瘦肉汤

  材料:无花果15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将无花果、瘦肉分别洗净切片,加水300毫升,烧开后加入精盐,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

  功效:适用于风湿疼痛。

  4、百合汤

  原料:百合20-30克

  制法:煎汤或蒸熟食,每日1剂,可长期服用。

  功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百合含有秋水仙碱等成分,对痛风性关节炎有防治作用。

  三、住:向阳通风

  居室应向阳、通风,湿度宜小;避免住地下室、地窖、花室、暖窖、大棚等潮湿处。坐椅高矮要适宜,用直背椅代替斜靠背椅;用硬床代替软床,不可睡“席梦思”。北方的火炕可谓关节炎患者的最佳理疗床,但热天不可直接睡在不烧火的凉炕上,受凉会加重关节疼痛。

  四、行:坚持运动

  多数关节炎患者因怕痛、怕加重损伤不敢活动,有的人甚至连腿都不敢伸直,结果形成屈曲僵硬畸形,后来只能在地上蹲着或爬着走。其实,关节炎患者更需要通过运动消耗能量,控制体重,锻炼肌肉,减轻关节负担,避免关节强直。不过,运动一定要掌握分寸,方法得当,并要坚持。

  病情较重、卧床的患者,可做床上运动,重点伸屈患病关节,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能下床但不能出户者,可在室内练习,先“8”字形慢步走,再做弯腰、蹲起动作,最后配合按摩;凡能做户外运动者,应定时散步、做健身操或打太极拳,如做成套动作太累,可选几节操练习。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上提出的坚持走路、耗氧运动、在水中锻炼等多种形式都适合关节炎患者选用。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9: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秋末初冬如何养生?

        空气很干燥,首先要多喝水。季节更替变化明显,要适量加强运动。

       冬天万物敛藏,人们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 聚,以润五脏。用药则以滋阴药来补益阴气,衣着则不必过厚过暖等等。而以上原则主要是从强化肾的功能着手的,所以,一切有关补益肾脏、强化肾脏、养护肾脏的养生方法,也就是冬季养生的主要内容和第一选择。本文就冬季养生保健及好发疾病防治的方法做一概述,以提供网友做参考,敬祝各位有平安又健康的冬天。

  冬季养生保健的原则及方法

  1、敛阴护阳

  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首先要尽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透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

  2、调节饮食

     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应该是:矿物质的摄取量应较平时需要略高一些。维生素的部分,应特别注意增加维生素C的需要量。摄取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满足优质蛋白质的需求。此外,蔬菜、水果和奶类得摄取量也需充足。

  3、适度进补

      根据中 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哩,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等榖豆类;生姜、韭菜、大蒜、萝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鸡肉、猪腰子及 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核桃、桂圆、栗子、芝麻等果品。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炖母鸡、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在冬季,人们习惯把房子的门窗关得紧紧的,如此会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产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气体等,将使室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冬季也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发季节,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2 12: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腿痒是皮肤病?或是静脉曲张!

        核心提示:冬季来临,气候寒冷干燥,很多人会感觉皮肤瘙痒,这时大多人以为是皮肤问题,其实有些腿部瘙痒可能是静脉曲张惹的祸。

  冬季来临,气候寒冷干燥,很多人会感觉皮肤瘙痒,这时大多人以为是皮肤问题,其实有些腿部瘙痒可能是静脉曲张惹的祸。

  52岁的王女士是一名中学老师,近来老感觉腿痒,起初以为是天气太干燥,就买了些润肤霜在每天洗澡后涂一涂。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倒更加严重了。家人以为她得了皮肤病,带她去医院皮肤科做了检查,医生详细问诊后建议她去血管外科就诊,并最终确诊为静脉曲张。

  王女士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很多人出现腿痒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自己抹点润肤、护肤类的化妆品,或者买点药膏涂一涂。严重者会因为抓挠出现皮肤破溃,甚至引发感染。其实,腿部瘙痒、皮炎的常见病因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常见病,静脉曲张是该病在浅静脉的表现。因为静脉曲张会产生腿部静脉血淤积,淤积的静脉血含氧低、营养成分少,导致下肢皮肤尤其是脚踝部营养障碍、色素沉着,时间长了会出现破溃,且溃疡面不容易愈合,易引发感染。

  季节转变时这种静脉曲张导致的腿痒尤为突出。因为季节交替时,腿部表皮血管也会有变化,更多的静脉血淤积在腿部,特别是小腿足踝部。所以此时静脉曲张患者常常出现症状加重,如下肢的曲张静脉团增多,伴有皮肤瘙痒、湿疹、疼痛等,这种情况就是淤积性皮炎。这种皮炎用常见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有的患者还因为过敏导致症状加重。患者一般会首先去皮肤科就诊,容易误诊误治,甚至在一些不正规的医院被误诊为牛皮癣等,白花钱不说,还容易导致病情延误。

  因此,若有下肢皮肤瘙痒、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发青、发黑)、疼痛、甚至破溃等情况,多因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造成,建议做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如果发现有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曲张等情况,轻者可以通过避免久坐、久站,休息时抬高下肢缓解,稍重者可通过弹力支持治疗(穿弹力袜)、药物治疗缓解,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只有治好了静脉曲张,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其造成的腿痒。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5 0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糖高,查查是不是颈椎的毛病

       核心提示:颈椎发生病变后刺激交感神经,一方面刺激颈后交感神经节,使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进而出现疲劳;另一方面颈部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和,全身微循环障碍,即使胰腺分泌功能下降,又使全身相应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利用不足。

  前段时间,在某公司做财务工作的黄芳觉得头晕、全身乏力,她不放心,到医院查了餐前和餐后血糖,没想到真是血糖高惹的祸。可她一年前体检还不高,家里也没有其他亲属有糖尿病,这是咋回事?到糖尿病专科检查后,服了一段时间降糖药,并控制了饮食,但后来检查血糖仍然是“我行我素”,丝毫没有降下来。

  医生告诉她,这可能与她的颈椎病有关。她很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医生解释说,颈椎病与糖尿病很容易“狼狈为奸”:颈椎发生病变后刺激交感神经,一方面刺激颈后交感神经节,使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亢进,进而出现疲劳,直至β细胞萎缩,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另一方面颈部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经络不通,气血不和,全身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供给和细胞修复,即使胰腺分泌功能下降,又使全身相应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利用不足,而且患糖尿病后血糖高、粘稠度增加、血流不畅、血管硬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这样反过来又加重颈部病理变化。这就是“颈糖综合征”的由来。

  如果治好了颈椎病,便能起到治疗以及控制糖尿病的作用。如果颈椎的病变控制不了,势必严重影响人体的交感神经,而交感神经则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很大。若调节好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使其恢复平衡,便能消除对胰岛β细胞的不良刺激;一旦解除了颈椎病变对神经的压迫,便能恢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恢复正常。

  对此,平时可进行自我按摩(推拿)预防颈椎得病,同时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要久坐,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思虑过度和精神紧张,参加必要的文体活动,并适当控制饮食,多食蔬菜等。至于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作主张,以免出现意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