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归于尽”战法 同归于尽”系指用自球撞击对方球或用己方球闪带对方球同时出界,最终双双成为界外球。 “同归于尽”战法已经形成一种战术,在比赛场上被广泛采用。本文提出以下观点与同行们交流、商榷,盼求得共识。 一、“同归于尽”战法特点。 “同归于尽”战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战法隐蔽。 由于“同归于尽”战法在使用的主动权完全控制在场上击球员手里,实施前对方根本无法预测,更谈不上采取有效措施做出积极防范。 2、成功率高。 “同归于尽”大多是近距离作战,加之队员重任在肩,要求必须完成任务,战时无论采用自球撞顶或用友球闪带,都会精雕细刻、不负众望。不攻则已、攻无不克,成功率该是较高。 3、效益明显。 “同归于尽”战法的拼杀对象是对方先手球、对己方有严重威胁的球、关键球、得分球等,这些球该是对方得势取胜的核心球,只要将其打掉,即可消弱对方攻击能力,甚者,还会造成对方溃不成军,失去取胜的机会。 二、“同归于尽”战法用途。 赛场上运用“同归于尽”战法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 1、要用“同归于尽”战法攻打对方临杆球。 众所周知,按照击球顺序,于己方在杆球后先轮及上场击打的球是对方临杆球。为了防止对方先手球向己方发动进攻、过门得分等,己方在杆球首先将其打掉,则该球就会失去参战能力。 2、要用“同归于尽”战法攻打对方有威胁的球。 对方有球威胁己方,只有将其打掉才会免遭对方击打,才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反过来讲,只有安全保护自己,才能创造机会,较好地打掉对方球,取得好成绩。 3、要用“同归于尽”战法攻打对方关键球。 在一定时限内起决定作用的球俗称关键球。如在比赛中对方隐藏一个关键球,该球一旦得逞,就会使场上形势逆转胜负易位,这样的关键球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将其打掉。 4、要用“同归于尽”战法攻打对方得分球。 比赛要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此,得分该是最佳效益,为了阻止、破坏对方得分,就要打掉对方得分球。尤其比赛进至终局阶段,一旦对方得分就能获胜时,更要注意对其实施击打,绝对不可轻而易举让对方得分球得逞而己方遭败。 总之,使用“同归于尽”战法一定要使己方获得最大效益,万万不可做赔本的生意。 三、使用“同归于尽”战法注意事项 1、要注意权衡利弊。 权衡利弊是运用“同归于尽”战法的前提。 首先肯定“同归于尽”的战法是用己方球与对方球同时出界,因此,乙方也要承受一定利益损失和牺牲,据此,就要求临场指挥员在决定使用该战法时,一定要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当运用该战法结果对己方利大于弊时,就应该当机立断、果断实施,不得徘徊不定、犹豫不决,以防坐失良机、反受其害。当对己方弊多利少时,就不可勉强施术,以防适得其反,造成事与愿违。 2、要讲究击球质量。 击球质量是运用“同归于尽”战法的保证。 运用“同归于尽”战法必须确保战术实施的成功,不允许丝毫闪失出现,因此,必须具备什么条件采用什么打法,态度要坚决,打法要肯定,不可犹豫徘徊、优柔寡断,不能姑息迁就,万不可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不可主观臆断、一意孤行。 3、要依据球势需要。 球势需要是运用“同归于尽”战法的根本。 教练员做临场指挥必须依势定法,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恰到好处。不该使用“同归于尽”战法时,就不能勉强运用,否则就是盲目蛮干、得不偿失。例如,有些球既对己方形不成威胁,又不能通过球门得分,打与不打同样产生一个效果,显然打到不如不打。 四、“同归于尽”战法举例。 例一.用自球撞打对方先手球“同归于尽”。见图一。 比赛还有1分20秒,比分20:17白方领先。 轮至⑤球起杆。依照教练员指令,⑤球通过二门后擦打⑦球奔⑥球附近,闪送⑦球去中柱看守⑧球,自球撞顶⑥球双双出界。 战例分析:从球势上看,比赛时间所剩无几,白方比分领先,且还有⑥⑧两个得分球。红方教练员通过对场上形势分析,决定打掉对方得分球,即⑤球与⑥球同归于尽,⑦球打出⑧球后⑦球撞柱。 这是一种既稳妥又有己方获取胜利的妙招,此战法至少能把比分追平,再靠⑨球远撞中柱得分一搏,倘⑨球撞柱无果,还可通过同分决胜争取比赛胜利。 例二.用己方后手球闪带对方先手球。 用己方后手球闪带对方先手球、关键球、对己方有威胁的球属常见战法,见图二。 比赛进入终局阶段,场上比分9:10,白方领先。 白方⑩球起杆撞击②球闪送三门前意在打掉对方③球,自球撞柱无果。①球通过二门擦打⑦球奔三门恰到好处,用⑦球闪带②球“同归于尽”,自球通过三门后在门后为③球造双杆球。此后,③球通过三门同时撞击到①球打出双杆球,借机打掉④⑥两球,占据场上控球优势。 战例分析:红方借助①球擦打⑦球闪带对方关键的②球,接着③球打出双杆球,打掉④⑥两球取得该场比赛的胜利。 红方用后手⑦球闪带②球“同归于尽”该是得意之作,是最佳选择,此举,不仅打掉有威胁的②球,而且不影响①球过三门后为③球摆成双杆球。试想,倘改换一种打法,先闪送⑦球过门得分,在采用自球撞顶②球“同归于尽”的战法,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例三.用己方在杆球球撞顶对方球。见图三。 赛时还有3分30秒,白方以19:13大比分领先6分。 通过球势分析,白方教练员决定用④球收杆,采用耗时结束本场比赛。 ⑩球起杆,擦打⑧球奔②球,闪⑧球去三门前,续击②球闪送三门前,自球与③球“同归于尽”,自球去三门前。此后,①②③球分别进场,④球分别撞击②⑧⑩三球闪送过三门得分,自球过三门得分后撞中柱。 战例分析:按照常规战法,一般情况下是派遣己方先手球看守对方关键的后手压线球,必要时可撞顶该球出界或“同归于尽”。这种战法虽然打掉对方关键球,解除对方的威胁,但己方确失去续击权,关键时刻常常失掉接应友球或得分机会。该例采用己方先手闪带对方后手球的方法,既能够打掉对方关键球消除隐患,又不影响接应或得分机会。
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