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云帆

云帆谈医疗保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09: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这四个症状,是身体在暗示你:血液太粘稠了!

       核心提示:人们关心自身血液健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科学的去关心,从正规的医疗渠道去关心。若是听信所谓的“血液净化”,那纯粹就是在交智商税。

       最近,一种“血液净化”的美容养生方法在网上炒得火热,号称可以美容排毒,延年益寿,甚至是抗肿瘤。

       67岁的刘大爷本来是肺癌早期,一直在吃药,看这个方法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也想尝试,让自己的癌症好得更快一些。于是刘大爷拿出老本3万多块,自己偷偷地跑去一养生馆做了血液净化。看着自己原本暗红色的血经过“清洗”后变成了鲜红色,刘大爷认为这趟值了!

       然而,做完血液净化当晚,刘大爷洗澡出来却突然晕倒在地上,家人赶紧送他到医院,医生诊断说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性休克,严重可致死亡!

       不是说“血液净化”治百病吗?怎么病没治好,还差点儿把自己给“送”走了?

       美容院的“血液净化”不靠谱

       “血液净化”听上去挺高大上,但大概步骤并不复杂。首先,抽出一定量血液,再注入臭氧“清洗”血液,最后再将“清洗”成鲜红色的血液输回体内。

       前段时间,某红网全程直播了洗血过程,抽出来的血,确实呈现如宣传所说的暗红色。“不健康”,而经过“清洗”,血液变成了鲜红色,更“干净”了。

       不明就里的朋友还以为自己的血液里全是毒素呢!其实,关于为何暗红色的血液会变成鲜红色,初中生物课早就告诉我们这个知识了。

       在医疗过程中,不管是抽血还是输液,扎的都是静脉。而静脉血本来就是暗红色的,动脉血才是鲜红色的,经过人体不停地呼吸,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液也在流通互换。血液中的氧气被消耗之后,因为有二氧化碳的存在,因此在静脉血管里呈现暗红色。当血液回流到肺部充氧以后,就又变成鲜红色回流到动脉血管了。这就是血液颜色不同的真正原因。

       而所谓的“洗血”,每次只能抽出100到200毫升的血液进行充氧。人体内每分钟大约有7000毫升血液进行了氧气和二氧化碳转换,“血液净化”和人体自身的工作量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这些所谓医疗机构最大的宣传噱头是,血液进化能够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而且还能防癌。这基本上又是在忽悠没有医学常识的普通大众。

       就血液而言,它在人体内永远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哪怕真有所谓的“毒素”,负责新陈代谢功能的肝脏和肾脏,可以轻松把人体内的废物拦截、过滤和处理了。

       抽血进行所谓的净化,并不能代替肝肾的代谢功能,也完不成肝肾的处理工作。至于说还能防癌,更是天方夜谭。通常血液中出现大量癌细胞的话,那就意味着肿瘤在体内已经生根并且极有可能扩散了,这时候再防也是无用功。

       可能有人会说洗血后真的感觉到有疗效,腰不疼腿不酸走路也有劲儿了。其实,那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在医学上这被称为安慰剂效应。

       揭露“血液净化”面纱

       实际上,无论是血液净化还是臭氧疗法,都是医学界玩剩下的东西,它们统统有一个专业的名称:三氧自体血疗法(O3-AHT)。这种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抽出血液后,混入一定浓度的氧气和医用三氧,之后再把血液输回体内。

       听上去和美容机构的做法差不多嘛。但是,最关键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二步。美容机构仅仅使用的是氧气。而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医用三氧,有刺激机体白细胞增值,活化红细胞等多方面的作用。

       医学上的三氧疗法,对于疼痛类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肝病、痛风、失眠、中风后遗症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在临床上,这种疗法并不多见,目前仅限于疼痛科。原因在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存在争议。临床上的共识是,三氧疗法不适合治疗血液系统的疾病。

       所以,正规医疗机构都不做的事情,想靠那些私立医院或美容院的忽悠就能焕发新春,用脚后跟想想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何况,这些私立机构不具备三氧疗法的资质,花钱买个教训还不算啥,丢了命就得不偿失了。

       临床上,抽血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血液抽出后的储存和处理,以及再把血液回输到人体内。

       首先,血液处理也就是洗血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消毒,任何不规范的操作,都会造成血液被各种病菌所感染。这不是危言耸听,有人在接受治疗后,因为细菌感染出现了败血性休克,最终死亡。

       其次在回输血液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形成血栓。坏死的细胞被重新输回体内,增加了肾脏的负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肾衰竭。

       根据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七条也规定,所有的医疗美容机构,根本没有资格开展回输自体血液项目。所以,再看到国内这些机构推荐所谓的洗血,直接举报准没错。

       稀释血稠的3个方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一些人高盐高油的不良饮食习惯,血液粘稠的症状很常见。

       比方说早上起来的时候会感到头晕,如果没有其他疾病症状的话,这就是血稠的典型表现。

       其次,血稠的人在走路时会有点跛脚或拖沓,这是血稠导致血管堵塞,血流不畅引起的偏瘫症状。另外,血稠的人经常会感到四肢麻木,有的人夜晚会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因为血流不畅的因素,血稠还可能引起阵发性的视力模糊。

       有些中老年人要抱怨了,不让洗血,我的血稠症状可咋办呢?

       其实,如果症状不是太严重的话,通过生活中的调整,可以适当缓解血稠。

       比如:多喝水,20-25℃左右的白开水,能够有效稀释血液,冲刷血管。多运动,运动之后,血流循环加快,废弃物排出的速度也会加快,血稠的症状可以缓解。管住嘴,戒烟戒酒是必须。另外,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会加重血液粘稠度,建议大家吃得清淡一些,不要高油高盐和高糖。

       其实,人们关心自身血液健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有科学的态度,从正规的医疗渠道去关心。若是听信所谓的“血液净化”,那纯粹就是在交智商税。有那么多钱去折腾,还不如从健康的生活习惯做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30 0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场舞真的让中老年人健康了吗?以下事项要注意

       核心提示:广场舞虽然好,但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广场舞是对老年朋友非常友好的健身方式,入门容易,只要找到一处空地就可以跳,不仅锻炼了老年人的身体,还能帮助孤单的老人建立社交、减轻心理压力,但广场舞虽好,也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跳舞前30分钟不宜吃大量食物,但也不能空腹,空腹易引起低血糖,导致无力、眩晕等不适感。

  二、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因突然运动而造成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如运动前活动一下膝关节、手关节等,做5~10分钟即够,或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度。跳完舞后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容易受伤甚至发生抽筋,所以要做一些舒缓活动来放松,如体操、散步等,让全身肌肉松弛下来。

  三、跳舞注意跳舞过程中,动作幅度不要太大,避免突然的大幅度扭颈、转腰、转髋、下腰等动作,以防跌倒,或关节、肌肉损伤。如果呼吸不畅,应先休息片刻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练习。一旦感到不适,应停止练习。

       四、广场舞的运动场地绝大多数是混凝土地面或石板地面,这种场地会对膝关节、踝关节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从而造成关节损伤。跳广场舞时,可以穿一双缓冲性能好的有弹性的鞋子。布鞋、凉鞋、高跟鞋对膝关节的损伤非常大,就尽量不要穿了。

  五、注意时间,晚上跳广场舞跳到很晚,容易让跳广场舞的老年人太兴奋导致失眠。

  老人需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包括每次锻炼时间、周锻炼次数等。建议每天1~2次,每次1个小时左右,不超过2个小时。年龄越大、体重越重的应该酌情减少练习次数和时间。尽量避免运动疲劳的出现,不要在有伤或疲劳的情况下参加锻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09: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不小心脚踝扭伤,这些错误处理方法,你做过吗

       核心提示:运动时意外总是不可避免,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崴到脚踝,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习惯性崴脚。很多人容易在崴脚以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别人的帮助做出错误的方法来应对脚踝扭伤,比如用力跺脚、立即对伤处进行冰敷、对扭伤处使劲按压揉搓、在没有清晰分辨伤势的情况下直接上药、觉得是小伤,不理会……实际上这些方法对缓解脚踝受伤没有帮助,反而会使脚踝处形成更为严重的肿胀。不专业的处理足踝扭伤,甚至还会使本来就有损的血管处破裂,造成更严重的血肿。

  踝部是人体中重要的承重关节之一,它是坚强且相对脆弱的。它包括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是下肢的承重关节,承受着几乎身体上所有的重量。

  大家用来处理脚踝扭伤最多的方法,一般是冰敷,殊不知脚踝扭伤时不活血化瘀反而加以冰敷,不但损伤阳气、留下瘀血,而且会埋伏寒邪,留下病根,我们可以看看中医一般怎样处理脚踝扭伤。

  中药贴敷:脚踝扭伤特别疼痛时,可以用中医的中药帖消炎镇痛,比如云南白药、黄金散贴在扭伤的部位,对患处进行消炎消肿,这种方法可以较快速减轻疼痛的感觉。

      针灸治疗:多数人脚扭伤之后,扭伤部位都会出现肿胀的症状,肿胀的主要原因是筋脉中的血液堵塞所造成的,找正规的中医院针灸,帮助血液运行正常,可以快速消除肿痛。

  服用中药:脚踝扭伤导致脚踝处肿痛的时候,还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进行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过内服中药加上外用膏药联合调理,可以加快恢复。

  中医推拿:如果脚踝扭伤严重,可以寻求专业的中医对患处进行推拿、正骨,有利于淤血的消散,对于肿痛这些症状的恢复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寻求专业的正骨、推拿很重要,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容易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6 07: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梗的真凶和帮凶找到了,要远离这2个生活习惯

       一、心梗的真凶和帮凶是谁?

       当心肌的血管发生急性、持久性的闭塞,导致心肌组织供血中断,就会引起心肌细胞坏死。临床上多伴有剧烈胸骨后疼痛,可病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作家赖宝就是由于突发性心梗,造成心力衰竭而过世。导致心梗的诱因有很多,其中就与胆固醇有关。

       真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人体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含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与游离脂肪酸4大类。

       胆固醇在血管中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修复师,其所运载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受损的血管愈合,可以说是人体不不可少的重要物质。

       但胆固醇也分为“好”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坏”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好”的胆固醇可以帮助胆固醇从动脉运转到肝脏,帮助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坏”的胆固醇则相反,会使胆固醇运转到动脉,导致粥动脉硬化的发生,从而导致冠状动脉堵塞,造成冠心病发生。

      帮凶:抽烟喝酒

       除了与低密度脂蛋白有关,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例如长期抽烟、喝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酒精中的乙醇等都会对血管造成较大的刺激,造成血管损伤。

       当血液中“垃圾”越来越多,血液变得粘稠就会导致血流减慢,影响冠状动脉供血,引发冠心病。

       二、心梗4大症状,要警惕

       虽说心梗发作时,多见于急性突发,但实际上在发作前,心血管异常多多少少会给我们身体发出“预警信号”,如果及时察觉,还能挽回一命:

       1、部位疼痛:腹痛、牙痛、下颌痛、颈肩痛都是心梗发作前的表现。以上腹疼痛为主,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心脏病也会引起牙痛,即“心源性牙痛”,在服用止痛药后不见缓解,还伴有大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2、无痛性的心慌气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尤其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对疼痛感敏感度较低,在心梗产生时会觉得心慌气短。

       3、延续性的心绞痛:有部分人在心梗发作前期,会出现长期的心绞痛,每次发作时,时间长达半小时以上。

       若出现持续1个月内,胸痛症状逐渐加重,服药后也无缓解,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

       4、心率失常:一般在心梗发作前几个小时,都会有心率失常的表现。普遍的便是心室颤动、心房纤颤日式榻榻米性心跳过速,恶变的心率失常非常容易造成卒死。

       三、留意3件小事,远离心梗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心梗的帮凶,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预防心梗的发生呢?

       1、控制体重:肥胖者更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一个人过胖对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加速。

       控制饮食、走路锻炼都是很好的减肥方法。减肥时,以清淡饮食为主张,控制肥肉、内脏的摄入,还能同时有效降低血脂升高。

       2、及时释放压力:人的情绪过于偏激就会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的风险,所以当遇到烦恼、怨气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抒发,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于大喜大悲,造成血压不稳。

       3、控制排便力度:便秘时,屏气用力导致血管压力增高,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梗。因此平时要适当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 ,保证大便通畅。

       专家提醒心梗发作时,不要慌乱,记住三句话:出现征兆立即拨打120;家中常备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发生心梗后绝对要卧床。

       心梗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很多年轻人也会由于突发心梗而去世。当我们的身体出现疼痛异常、或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不要“硬撑”,应该及时就医,警惕血管病变的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0 08: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肥胖患上脂肪肝?其实是选错晚餐造成的!

       核心提示:正因为白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均衡饮食,因此晚餐才显得这么重要。然而,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很多人常因为累、懒,或单纯想放纵口欲,而选择了有害健康或过量的食物来当晚餐,且往往因为晚餐没吃对,睡前忍不住又想吃消夜,害你老是带着罪恶感辗转难眠。

       正因为白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均衡饮食,因此晚餐才显得这么重要。然而,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很多人常因为累、懒,或单纯想放纵口欲,而选择了有害健康或过量的食物来当晚餐,且往往因为晚餐没吃对,睡前忍不住又想吃消夜,害你老是带着罪恶感辗转难眠。

       人在非常饥饿的时候,往往会失去理智乱吃,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小瘦姐建议,忙碌的上班族应该必备一些点心食物,例如一小盒水果或杂粮馒头,可以在下午四、五点先填个肚子,让血糖稳定,下班后去觅食时,才不会因为血糖过低而乱买乱吃。

  也有很多人利用晚餐时间与家人朋友聚会,也因此容易大鱼大肉、摄取过多油脂;也有人怕胖,晚餐不敢吃淀粉,只啃水果蔬菜果腹,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脂肪肝长什么样子?

  法国名菜鹅肝就是典型脂肪肝。养鹅人家强迫喂养大量且过量食物,造成鹅的肝脏因营养过剩积聚脂肪变得滑腴肥软。

  人的脂肪肝则是自己造成的。财团法人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执行长杨培铭指出,肥胖是脂肪肝最常见原因。尤其现在台湾人吃得好又吃得多,肥胖问题愈来愈严重。体重过重、意即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5~30的人,有一半的可能罹患脂肪肝;假如BMI超过30,那肝包油的机率高达85%。

  除了肥胖,高血脂、尤其是三酸甘油酯过高的人,酗酒、糖尿病控制不良、C型肝炎、药物(例如类固醇、治疗免疫风湿药物)等也是引起脂肪肝常见因素。

  过去医界多认为,如果是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脂肪肝,容易演变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进而可能导致肝癌等严重问题。不是酗酒所造成的脂肪肝,则不会演变成肝硬化。

  但最近十几年的研究却发现,有一部份很少喝酒、并非酗酒引起的脂肪肝病人,也可能引发肝脏的致命危机。

       吃对晚餐,才不会老!

  一顿好的晚餐,一定要有好的醣类、适度的蛋白质与脂肪及足量的膳食纤维,最好用低升糖指数(GI)的全谷类来取代精致淀粉。吃小火锅时不妨用南瓜、芋头来代替白米饭与白面条,勿沾食太多酱汁、少吃加工的火锅饺类,以免不知不觉吃进太多的钠与热量。

  自制蔬菜咖哩饭也是晚餐的好选择,不过要注意不要用太多油去炒料、调味勿过咸、可用糙米取代白米,再加入茄子、豆荚、菇类、芦笋等外食较少吃到的蔬菜。

  此外,在假日先把一周的晚餐食材买好、菜色规划好,就不会因为肚子饿而乱吃。

  很多人中午吃汤面或便当,蔬菜摄取量不足,晚餐不妨以多种多色的蔬菜水果补充纤维质,这也有助于隔天早晨排便的顺畅;肉类则不宜吃太多,因为蛋白质分解为胺基酸后会先将养分输送到脑部,让人变得比较清醒,导致晚上不好睡。

  吃完晚餐后,有人习惯来份甜点,陈韵帆叮咛甜点与饮料都含糖,如果要吃只能择一,水果也不要吃太多,以免摄取太多糖分。

  很多人的脂肪肝,都是选错晚餐造成的,一星期只有一天的晚餐是可以放松的,如果经常以高油脂、高热量食物果腹,容易造成胰岛素阻抗,也就是让胰岛素变得不敏感、无法发挥作用。高油脂、高糖分食物吃久了,不但体脂肪会增加,变成流失肌肉型的肥胖,且还会因为营养不均而容易疲累,大约两年就会让人老化、代谢走下坡。

  不过,改变永远不嫌迟。只要愿意好好吃一顿健康晚餐,三个月就可以改正坏饮食习惯。

       教你聪明选消夜

  晚餐没吃对、没吃足量,除了变胖又变老,还容易养成吃消夜的坏习惯。

  消化一顿正餐大约需要4个小时,晚餐时若淀粉吃得不够多,建议你早点睡觉,以免饿了会想吃消夜。

  如果睡前实在饿得受不了,有几种消夜选择比较健康,也不会对肠胃造成太大的负担,例如冲泡糙米粉、温热的牛奶(可以加一点燕麦片)、低糖豆浆(若是无糖豆浆可自行加黑糖)、酸奶或优格加新鲜水果,此外,便利商店就有卖的薏仁浆、燕麦奶也是好选择。

  牛奶含有酪蛋白能帮助睡眠,酸奶与优格为肠胃提供好菌,榖类及坚果则含有醣分与油脂,可让血糖缓慢升高,并带来饱足感。

  至于市售苏打饼干虽然营养素足够,但大多过油;胃不好的人,睡前2小时应避免吃苹果、梨子、番石榴等高纤维水果当消夜,以免消化不良。

       除了减重,用好油(芥花油)、少喝含糖饮料、饮酒适量、运动等消除脂肪肝外,你还可以多选择脂肪肝out必备食物:

  1、紫洋葱

  洋葱里所含的多种硫化合物能抑制血小板凝结,帮助血流更顺畅,并且消除体内自由基;成分中的硫醇、硫化丙烯、S-甲基半胱氨酸等,具有降低血脂功能,增加身体中好的胆固醇(HDL),预防动脉硬化,更重的是,能够促进脂肪的代谢。

  在挑选上建议紫洋葱为首选,因为颜色越深的硫化物含量越高,采买时选择重量越实越重的越好,要注意的是,硫化物容易被热破坏,所以建议生吃。

  2、韭菜、大蒜

  大蒜、韭菜中的呛鼻气味就是蒜素(Allicin)所致,临床实验证实蒜素可维持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加杀病菌能力及促进淋巴细胞增生,可做为有效的免疫调节物质,并且可以避免腹部脂肪的堆积,同时活化肝脏中的解毒酵素。

  3、圣女西红柿

  圣女西红柿现在正是当季,每天生吃20颗(约155g)即可获得一天所需要的维生素C,当体内维生素C足够,运动时所燃烧的脂肪会较摄取不足的人增加30%,强力促进脂肪代谢。

  4、香菜

  富含叶酸的香菜可以生成新细胞与帮助细胞的修复,当饮食叶酸摄取量高及血浆叶酸浓度高时可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5、柠檬

  研究发现,在柠檬中可能含有一种能够「预防脂肪肝」的成分,可以遏止人体肝脏细胞中的脂肪蓄积。

       关于脂肪肝的几个问题:

  1、吃素就不会有脂肪肝?

  小瘦姐:错!素食者虽不吃动物性脂肪,但若常用煎炸烹调方式,或为让食物美味放较多的油,还有吃太多坚果类食品,一样会因吃进过量油脂或营养过剩变成脂肪肝,肝病基金会指出。

  2、瘦子也会有脂肪肝?

  小瘦姐:对!脂肪肝与肥胖关系密切,体重过重、BMI大于25的人,脂肪肝机率随之大增。

  但有些人因为先天体质关系,比方胆固醇代谢异常,即使身材苗条体重正常,仍可能有脂肪肝。

  BMI=体重(公斤)÷身高(公尺)2

       专家建议这样吃,可以吃出肝脏的活力,20天就会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第一阶段:多补充抗氧化的食物,除了维生素C、E、B群高的食物,还有植物生化素如多酚、花青素、胡萝卜素等。

  数千种的蔬菜水果都有这些成分,只要记住多吃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蔬果即可,每天晚餐前回想今天有没有蔬果五七九了(儿童5种、女性7种、男性9种),如果还没做到,趁晚餐赶快补充。

  第二阶段:要多吃强化解毒能力的植物营养素,即萝卜硫素,十字花科如花椰菜、甘蓝菜、白菜含量最丰富。

       除了提升肝脏能力外,也不该给肝脏负担。所以不要摄取酒精等带给肝脏负担的食物,与控制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同时,也要勤快运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3 07: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友的福音:做好这3件事,再也不怕糖尿病足!

       核心提示:一些糖尿病人以为,糖尿病不是什么大病,所以不严格控制血糖,该吃吃,该喝喝。殊不知,糖尿病经常会伴随多种并发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一说到糖尿病,很多人就觉得头皮发麻,虽然这个病不像癌症一样让人痛苦不堪,但糖尿病最让人感到害怕的是各种并发症。

       李叔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因为一条黄骨鱼而差点截肢……

       生活在广东的李叔是一名鱼贩子,档口的生意日渐红火,李叔却被查出了糖尿病,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虽然医生多次跟李叔强调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但是李叔档口生意太忙,连按时吃药都很难,所以血糖一直不是很稳定。

       自从患糖尿病以来,李叔认为身体只是偶尔出现一些小毛病,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也没放在心上。直到一条黄骨鱼的出现,改变了李叔的想法。

       那天,李叔照常去档口做生意。在捞黄骨鱼时,李叔手一滑,一个趔趄,脚底板被黄骨鱼的鱼鳍刺了一个大洞。李叔习以为常,只是涂了点药油。

       不料第二天,李叔的整个脚都肿了起来,严重到不能走路,额头也滚烫。家人赶紧把李叔送到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李叔脚部伤口已经散发着恶臭的气味,如果再不治疗,很有可能要截肢。

       最后,经过一系列治疗,李叔终于脱离了危险,血糖也逐渐得到了控制。原来,李叔由于糖尿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引起了糖尿病足。

       一旦糖尿病足出现创面,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引起继发的感染,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脚上出现这4个症状,代表糖尿病足来了

       一些糖尿病人以为,糖尿病不是什么大病,所以不严格控制血糖,该吃吃,该喝喝。殊不知,糖尿病经常会伴随多种并发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尤其是糖尿病足很常见,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所以,如果你是糖尿病人,当脚上出现这4个症状时,代表糖尿病足来了,要警惕!

       1、下肢麻木乏力,特别是在走路后容易感到疲累,休息之后恢复正常,是下肢动脉阻塞,长期供血不足导致的。

       2、下肢疼痛,呈反复性、持续性,除了走动的时候会有刺痛感,在静止时脚步疼痛感也明显,尤其是晚上,足部疼痛感会加重。

       3、足部溃烂,没有明显外伤,足部却发生溃烂腐败,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变黑,皮层干枯、龟裂,出现脓样分泌物。

       4、足部伤口难以愈合,容易合并感染,局部形成水肿、血泡,严重者会出现糜烂、溃疡。

       当发现自己有上述糖尿病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否则会使下肢血管和神经末梢发生病变,引起动脉闭塞,最终导致骨髓炎、下肢坏死等。

       做好3件事,再也不怕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不仅发生率高,而且治疗困难、花费巨大,致残、致死的案例更不在少数。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足控”很重要。

       第一,每天检查一下自己的足部,看看皮肤是否有红肿、水泡、溃烂等迹象。

       第二,穿着舒适的鞋子,尽量不要穿材质比较硬的鞋,或者赤脚走路,穿鞋之前最好检查鞋子里面有没有异物,以免使足部受伤。

       第三,泡脚,偶尔用适宜的温水泡一下脚,泡完之后用毛巾擦干,然后涂上一层护理霜,保持足部皮肤健康。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终身性的疾病,可以说一旦招惹上就很难甩掉。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积极控制血糖,就能与它和平相处。

       所以,对于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糖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不注意检测的话,可导致致残或死亡,让人后悔莫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08: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告诉大家:黄芪是消肿“妙药”!但这4类人还是少吃为妙

       核心提示:黄芪有益气效果,有助于健脾胃补气血,像一些气血两虚的女性,可以试试黄芪泡水,对改善气色、调理脾胃等都是有效果的,可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黄芪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中药,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甚至有吃过,它具有非常多功效,平时用它泡水喝,可以帮助治疗许多疾病。

       当然每种药材都有食用禁忌和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1、黄芪泡水喝,有啥作用?

       说到黄芪,很多人对它的效果,第一想到的就是可以补气,帮助提升我们的免疫力以及体质。

       像气虚引起的出汗、脾虚导致的疲劳以及肺虚引起的咳嗽气短,都可以试试黄芪泡水,可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黄芪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所以像早上起来出现的眼睑、腿部等部位的肿胀,或者高血压与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水肿,都可以试试黄芪泡水。

       因为黄芪有益气效果,所以有助于健脾胃补气血,像一些气血两虚的女性,可以试试黄芪泡水,对改善气色、调理脾胃等都是有效果的,可起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黄芪对缺铁性心脏病也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选用50g黄芪煎煮成药液然后分3次服用,坚持一段时间,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等不适,促进身体恢复健康的速度。

       如果将黄芪搭配其它的中药材,比如白术、防风一起煎服,对防治慢性鼻炎、哮喘、虚汗、盗汗等也有一定的功效。

       上述仅仅只是一部分,总的来说,黄芪的功效还有很多,合理服用还是对人体有很多好处的。那么,好处这么多的黄芪可以长期喝吗?

       2、黄芪是否可以长期喝?

       黄芪性味甘、微温,它的作用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所以,对于一些有气虚卫虚、卫表不固等表现的人,可以长期服用黄芪水,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不过一次也不能喝太多,建议一次的用量不能超过15克,泡的水也不能一次性喝完,分两三次喝最好。

       但是如果身体健康,并没有明显的气虚体质的人群,如果长期喝黄芪水,可能致使阳气过盛、阳气过盛,会损耗津液和阴液,这样就会导致阴阳失衡。

       尤其是夏天,黄芪会助阳升火,很多人会出现上火表现,如面红、心烦等。要是一些禁忌人群服用黄芪,那后果更严重。

       3、这4类人喝黄芪水,是自找麻烦

        阴虚:这类人去如果盲目服用黄芪,会助热,容易伤及阴血。

       孕期:因为黄芪属于补气之物,这类人如果盲目服用,可能致使胎儿过大,不利于生产。

       湿热:出现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表现的人,多半是湿热,也不宜喝黄芪水,不然对病情不利,如果非要喝,要注意搭配一些清利湿热的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

       热毒炽盛:出现满面通红、咽疼口苦、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情况的人也不宜喝黄芪水。

       由上可见,黄芪并不适合每个人,所以大家最好在食用前,最好先了解清楚自己是否适合,以及食用黄芪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黄芪食用注意事项

       首先,一般情况下, 不建议大家春季吃黄芪,因为该季节属于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而黄芪有固表作用,所以不太合时宜。

       其次,黄芪食用时,要注意食物的搭配,一些食物如果一起吃,可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玄参,和黄芪功能相克,又或者南杏仁、杏仁也不能一起搭,不然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最后,食用黄芪有很多的讲究,比如食用量一次最好控制在15g以内,又或者人群,上述提到的人群都要谨慎食用。

       黄芪好处很多,但是也不是随便吃就可以达到想要的功效,如果错误的食用它,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在食用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师在针对性服用黄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08: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专家支招:炎炎夏日如何养护脾胃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人们常会觉得不思饮食、浑身倦怠,加之饮食贪凉又长期坐在空调房内缺乏运动,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很容易伤及脾胃,不注意将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夏季调养脾胃很重要。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即胃能接受容纳食物,脾具有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两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极易受到暑湿邪气的影响,导致脾胃失调,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倦怠乏力,甚至引起消化不良。

  那么夏天脾胃失调引起的消化问题如何有效解决,我们又该如何调理脾胃,脾胃虚弱人群应该要注意哪些生活习惯?

  一、注意日常脾胃调理养护

  1、多食黄色食物-入脾

  合理选择膳食,多食黄色食物。黄色食物入脾,选用玉米、南瓜、红薯、黄豆、小米等食物,有助于健脾胃。夏天水果蔬菜多,选择对身体有益的果蔬更容易调理好脾胃。

  2、注意饮食,禁生冷

  强健强健脾胃,必须要忌吃生、冷、刺激偏大食物。特别是骤然食冷,轻则损伤脾胃导致食欲下降,重则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这也是夏季胃肠型疾病尤其多见的原因。

  3、忌情绪波动过大

  夏季因天气炎热,情绪也容易暴躁,不仅影响人际关系,也会严重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导致身体受损。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证心态平和。

  4、适当锻炼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饭后休息至少10分钟慢走,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5、养生保健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有效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一些脾胃疾病。

  二、及时对症治疗

  当脾胃虚弱出现食欲减退、食后腹胀、浑身倦怠、消化不良等症状,服用健胃消食类药物帮助脾胃恢复动力是安全高效的选择。比如临床上常用的健脾胃、助消化药物——健胃消食口服液。该药由山药、陈皮、炒麦芽、山楂、太子参五味中药组成,具有了补脾胃、助消化、兼补兼消、以补促消的特点和功效,且是药食两用,安全性特别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能促进消化酶和消化液的分泌,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临床常常推荐用于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的病人。这个药是国家医保产品,在临床有广泛使用,因口服液剂型的优势,在儿童和老年人人群的使用特别适合。

  夏天是消化疾病的高发病季节,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重饮食协调、合理运动、保证良好的心情,科学调理脾胃,强健脾胃,增强免疫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4 08: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肾结石发病与脂肪无关

       研究者发现,平均每日男性脂肪摄入量为105。6克,女性为78。1克,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别。研究者对年龄和性别进行对照后发现,饮食中脂肪含量与泌尿系统疾病高危因素之间并无关联。


  在泌尿外科杂志(Urology)的文章中指出,和先前的研究相反,饮食中的脂肪对泌尿系统钙化结石的形成几乎没有影响。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Dalhousie大学的greg G。Bailly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总脂肪摄入量与24小时尿量、PH值以及镁、柠檬酸盐、草酸盐、钙及尿酸排出量之间的关系。

  科学家们总共对476名病人(男性305名,女性171名)进行了研究,记录他们4天内摄入的食物。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得出总脂肪摄入量以及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的量。

  研究者发现,平均每日男性脂肪摄入量为105。6克,女性为78。1克,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别。研究者对年龄和性别进行对照后发现,饮食中脂肪含量与泌尿系统疾病高危因素之间并无关联。仅在女性组中发现尿酸含量和泌尿系统发病因素间有极弱的正相关性。而研究者指出,还不知道此相关性是否有显著性。

  专家指出,提出饮食中脂肪可能增加肾结石发病率的概念,主要是基于一些将人群中肾结石发病率提高的原因归于饮食因素的研究。例如在日本肾结石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人们就认为是和日本人饮食中动物脂肪含量增高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27 08: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是浑身酸痛是什么原因?很简单,无非就这5个原因

       核心提示:身体是协调运行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是出现了哪怕细微的病变,人体也会有一定的感知和变化。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也处于快节奏高强度的状态中,高压之下,亚健康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无缘无故的浑身酸痛,身体到底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

       总是浑身酸痛,无非是这5个原因

       身体是协调运行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是出现了哪怕细微的病变,人体也会有一定的感知和变化。通常来说,导致身体出现疲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不用治疗会缓解,有的则可能会慢慢的加重。

       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疲乏,自身也应该加以重视,以防真正的出现了某些病变。感冒导致的疲乏最为多见,通常来说,患者会感到头晕脑胀,身体酸痛无力昏昏沉沉。

      这是因为人在感冒的时候,身体的免疫机能下降所致。不过由于感冒是自愈性的疾病,所以疲乏的症状只要加强休息,便能够缓解。

       肝脏系统病变。肝病的典型表现就是疲乏和无力,这是因为肝功能出现了异常,进一步的使得肝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情况下肝细胞减少,进一步又会导致葡萄糖代谢出现紊乱。

       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能量不够了,患者会出现维生素的缺乏,进一步会导致肌肉的营养缺失受损,最终使患者感到了身体疲乏。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控制着人体的代谢,它影响着人体的每个器官功能。如果是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便会导致人体出现疲乏无力的症状。

       肾病患者。由于肾病患者的盐分摄入以及吸收出现了问题,加上体内缺钾,便会出现疲乏和四肢无力的症状。所以,一旦出现了疲乏甚至腰酸腰疼的症状,则可能是肾脏在向你发求救信号。

       肿瘤疾病。癌细胞的病变和演化,就是和体内的正常细胞组织争夺养分,随着肿瘤的不断发展,它的争夺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健康的身体组织营养跟不上了,便会出现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多种症状。肺癌、肝癌等肿瘤疾病在发病阶段,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疲乏。

       专家揭秘这5种疲劳会要命

       日常生活中,引起疲乏的原因有很多,同样,疲乏的具体类型也分为很多种,而且不同的疲乏程度,可能还预示着身体出现了哪些情况。



       一般,轻度的疲乏就是蔫儿了,打不起精神。这种疲乏仅仅是感到精神状态不好,身体没有其他症状。通常,可以进行简单的深呼吸,提高肺活量以及增加脑部的供养量,就可以缓解和消除这种疲乏。

       如果身体感到昏昏沉沉的没有力气,这种时候就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来恢复正常的体力和精力了。通常坚持运动,往往能够使身体恢复常态。

       如果疲乏的感觉更加严重,浑身感到酸痛,永远觉得睡不够的话,那意味着你身体的免疫力在急剧下降,如果再不加以改变的话,疾病就真的要找上门了。

       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避免一些熬夜、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时候要加以改变的话,还能够把亚健康的状态调整过来。

       这种情况下,除了疲乏,还伴随着食欲不振、胃炎、口腔溃疡等疾病。这时候,应该去找医生了,要解决掉已经出现的病症,同时要预防可能会出现的疾病。

       看病之外,一定要合理的作息和坚持运动,通过两方面的调整,这种时候还是有机会让身体好起来的。若是疲乏的症状继续加重的话,本人身体的免疫力也就彻底跨了。

       胃病、猝死、心脏病、劲椎病等可能都会找上门,甚至癌症也会慢慢接近你。如果身体处在这个阶段,想要恢复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平时如果加以不断维修,机器出现毛病的几率就会降低。如果平时不注意维修,那些小毛病不断积累,最终机器会遇上大问题彻底“死机”,这种情况下就得大修了。

       身体也是如此,平时如果加以锻炼,再加上合理的饮食和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不但能够避免小毛病,也能够避免小毛病不断积累成大毛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前做好预防加以注意很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糖加入工业酸,吃糖等于吃石灰?是谣言还是真相,今天告诉你!

       上周,小艾在朋友圈看见有人转发了一篇文章,文章里“揭露”了我国食用糖的安全问题。比如“绵白糖里加入了工业酸,食用会腐蚀肠胃”、“吃白砂糖等于吃石灰”等等,着实让人吃了一惊,但是问题真如这篇文章所说的那么严重,白糖等食用糖不能再吃了吗?

       辟谣:绵白糖里并没有加入工业酸

       这其实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绵白糖就是白糖,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而原料就是甘蔗和甜菜,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加入2.5%的转化糖浆。具体的制作过程是把原料榨出汁液,而后经过清净和煮炼,形成结晶体,最后喷转化糖浆形成绵白糖。

       绵白糖分为精制、优级、一级三个级别,按照国家GB/T1445-2018规定,一级白糖的总糖分也要达到97.9%以上,如果真的加入工业酸,不但糖分达不到这么高的比例,味道也会发生改变,更不要说在投放市场之前,都会有质量检测。

       辟谣:吃白砂糖等于吃石灰?

      至于说白砂糖里会添加石灰延长保质期,这样的说法也是一点化学常识都没有。白砂糖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亚硫酸法和碳酸法,这两种制作方法都不会在制作过程中添加石灰。糖的清净程度要求很高,若添加石灰的话,不但增加了清净的难度,而且还会影响糖最后的结晶。最后会降低产糖率。

      再者,白砂糖的提纯度可以达到99.5%以上,在成为结晶体后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何必多此一举添加其他成分呢?

       辟谣:生吃白砂糖会肚子长虫?

       至于说白糖存放久了,里面会长虫子,而且生吃了这样的糖,螨虫可能会进入体内。这并非制作白糖的过程中导致的,而是储存不当,导致白糖会滋生螨虫。所以国家的食品安全抽检项目里就有白糖不得检测出螨虫。合格的产品是不会存在这种问题的,生吃也不会有事。

       所以,买白糖去正规的大超市,白糖买来后也要密封储存,毕竟自己若是储存不当,也会生虫的。

       糖对人体真正的危害,其实是过量的摄入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成人每天糖的摄入量的上限是50g,最好是低于25g以下。

       若是糖吃的过多,首先就是会引起肥胖。相比于其他食物,糖在进入人体后,几乎能够被直接吸收,这也是为什么人在饥饿感严重的情况下,吃一点糖就能缓解症状。作为重要的能量来源,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源供人体使用,多余的部分呢就会在人体内储存起来。但是人体合成糖源是有限的,多出的部分就会变成脂肪了。如此一来,日久天长就肥胖了。

       而且,糖分的过多摄入,使得血糖水平上升,继而肝脏中的脂肪也会越来越多,最后形成脂肪肝。与此同时,在血糖长期高位运转的情况下,糖尿病也会有更高的发病率。

       随着身体的肥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加大。而且,脂肪肝以及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基础疾病,病情如果发展和加剧的话,会有癌变的风险。所以,吃糖过量带来的危害是连锁效应,而且程度会随着糖吃的过多而加重。

       居民健康的摄糖量标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控制在50g以下即可,这跟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一样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减糖,却把它过分曲解了。比如有的人不吃主食,认为米面之中都是糖。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限制糖分的摄入,主要指的是各种食品中,添加糖的摄入,而水果和粮食中的糖分那是天然性的,只要不超量摄入,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如今,零食以及外面就餐的食物中,或多或少都有添加糖。尤其是吃各种零食的人,不知不觉间就会摄入太多的糖分,而限制糖分的过多摄入,主要也是为了限制这一部分。

       红糖、白糖、冰糖,哪种糖更健康?

       其实,糖的种类只是加工不同导致的外观不同,本质上它们都属于蔗糖,原料都是甘蔗和甜菜。所不同的是,红糖只是榨汁熬炼后就成了,所以它保留了糖的原色。白糖是在红糖的基础上,加入了纯化和脱色的步骤,所以颜色才变了。而冰糖以及白砂糖等等,只不过是经过结晶的再加工处理,换句话说只是改变了形状,并没有改变性状。

       所以,糖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没有哪种糖更健康的说法。比如女生在生理期时,如果没有红糖,喝点白糖水也能够达到暖身子的效果。

       因此综合来看,糖是人体需要的物质,但是不能过量。尤其是现在美食居多,平常的时候,能不吃就别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7: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脉硬化别害怕,远离3个元凶,血管堵塞问题会慢慢缓解!

       核心提示:心血管疾病是很多老年人非常容易患上的疾病,其中动脉硬化就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动脉硬化其实是一个过程,在年轻时已经出现,但是到了老年时动脉硬化的情况加重,就很容易危及生命,因此动脉硬化也成为危害性极高的一种疾病,而很多人都不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不良习惯会导致动脉硬化发生。

       人的生老病死是一个过程,身体也像一台机器,会出故障、也有“使用期”,所以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到了老年的时候,由于身体的各项机能不断出现老化的情况,因此也会患上多种疾病,其中动脉硬化就是很多老年人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

       事实上,很多人都对“动脉硬化”这个词不陌生,因为这一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非常大,而且在老年人身上发生的概率很高,其实,动脉硬化在中年人甚至是青少年时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因为动脉硬化的情况不严重而不被人察觉,到了老年的时候,动脉硬化的病情加深,并且不断导致其他疾病出现,产生危及生命的影响,因而人们才注意。

       动脉硬化的发生其实跟日常饮食等习惯息息相关,如果在平时不注意的话,有很多因素是会导致动脉硬化产生的,今天就向大家介绍几个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原因。

       动脉硬化的三大元凶,你中了几个?

       1、经常吃动物脂肪

       相信有不少人都喜欢吃动物脂肪高的食物,类似肥肉、奶油等,动物脂肪由于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非常高,吃起来固然口感非常好,但是千万不能因为好吃就经常吃,摄入太多的动物脂肪不仅容易发胖,而且经常吃动物脂肪的人出现动脉硬化的概率也会高很多。

       因为过量的胆固醇由于不能及时被消化掉,就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长久下去则会增加动脉硬化的危险。

       2、长期缺乏运动

       现在很多人缺少运动已经成为常态了,上班都是坐着办公,通勤路上都是开车,回到家也是坐的时间多,而到了周末也不爱运动。

       不过,长期缺乏运动,是会增加出现动脉硬化风险的,因为运动不仅能够帮助脂肪的消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反过来,缺乏运动的人患上动脉硬化的概率也就增大了很多。

        3、经常抽烟

       抽烟这个不良习惯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仅会对口腔、肺部造成影响,而且也是诱发动脉硬化的一个原因。这是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对动脉内壁会产生破坏,导致动脉出现损伤,而胆固醇因为不能顺利通过动脉,就会被卡住,慢慢的堆积起来就成为脂肪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硬化出现。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远离动脉硬化,最好能够戒烟。

       以上就是生活中三个容易诱发动脉硬化的原因,动脉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动脉硬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7 09: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两种疾病,二者有好多临床症状相似。比如,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头痛等。秋冬季容易患病,那么该如何区分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普通感冒呢?

  首先可以通过不同的症状区分:

  过敏性鼻炎:典型的症状是会连续打喷嚏,一般是3、4次甚至次数更多。还会伴随着大量的清鼻涕,这种鼻涕清而稀,且量特别多。患者的鼻腔和咽喉会很痒,所以有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去捏捏鼻子,或者想去喝水清清喉咙。一般没有全身症状。

       感冒:打喷嚏的次数一般是一两下而已,不会连续。有较多清鼻涕,但是在初期流鼻涕的量并不会特别大,而不会像过敏性鼻炎那种源源不断的流清鼻涕。感冒一般还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比如:头痛,脖子僵硬,发烧,咳嗽,甚至严重时会出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还有病程长短情况:过敏性鼻炎常常反复发作,很难真正临床痊愈,而且不积极治疗还容易形成鼻窦炎等疾病。普通感冒一般是可以治好的,一个星期左右症状就会恢复良好的。不会反复。

  如果感冒超过10天鼻子还是堵塞或流鼻涕就有可能是鼻炎了,需要去医院耳鼻喉科进一步检查治疗。治疗过敏性鼻炎可以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治疗、中药理疗以及手术治疗。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疾病很快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平时也需要注意加强锻炼改善抵抗力,避免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07: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舌头,就知道你身体好不好

       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常常会让患者伸出舌头,然后根据舌头的颜色、状态来判断你的身体状况,在中医里被称为“舌诊”。那么,舌头呈现出什么状态,说明身体出现问题了呢?

       舌头与健康

       舌头上布满了血管和神经,健康人的舌头自然是血液畅通的,因此舌头正面的颜色一般是淡红的,而且舌面上会有一层白苔,这层白苔很薄,而且颗粒均匀,干燥适中。

       从中医的角度看,舌苔的变化,预示着身体有变化。如果舌苔的颜色没有变,但是舌苔变厚变得黏腻了,那就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舌苔的颜色逐渐变黄了,那正好情况相反,说明身体内正在一点点的聚集热量。

       舌苔的颜色如果继续变化,变成黑色的话,说明某些体内的疾病正在加重。当然,舌苔没了也是问题,有的人舌苔突然没了,舌头上十分干净,这种情况通常是胃气不足和津液不充分的表现。

      舌苔的颜色以及形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身体的各种症状。除了舌苔之外,舌头的一些细微变化,也可以体现出某些情况的发生。

      舌头出现这5个信号,说明疾病找上你

      舌尖主心肺,如果舌尖突然变得很红,那就是心火大的表现。这种时候往往还伴随着口舌生疮、烦躁、口干、睡眠不好以及小便发黄等多种身体症状。针对心火旺,黄连、黄芪、大黄以及黄柏这些中药都有泻火的作用。

       舌头的两侧主肝胆,如果两侧发红,那意味着最近肝火旺盛,往往还有口干、眼发红、大便干燥等其他症状。菊花茶以及苦丁茶都可以去火,如果还有血压高的情况,夏枯草和钩藤草泡水,都有辅助的效果。

       舌头的前半部分发红的话,这通常意味着肺火旺盛,这时候还有咳嗽、口干、咽干等症状。清肺火可以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尤其是萝卜和梨,润肺清热。此外,萝卜还可以跟芦根、白茅根一起炖汤,是一道不错的食疗汤。

       如果是整个舌头都发红的话,那就是胃火大了,口苦、口臭这就是典型的症状。去胃火清热之外,还应该辅助缓解增强胃的消化功能。

       舌头如果发白的话,则是脾虚和肺虚的表现。一般这种情况下,还伴随着疲惫感和食欲下降,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也比较多。

       对症的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进补,山药、茯苓以及党参都可以吃,但是一定要记住也不能补的太过火。

       当然,舌头的一些表现有时候是疾病,有的时候是身体发出的亚健康的信号。一些腰膝酸软、睡眠质量不好、烦热盗汗的人,舌头也会显得发红而且少苔,这往往是肾脏出现亚健康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服用六味地黄丸或者其他补肾的药物进行必要的缓解。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很多人的身体都处在疾病边缘的亚健康状态。而对于身体的调整和养护,也能随着身体的逐渐好转而在舌头上体现出来,所以舌头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人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

       而对于舌头的呵护,除了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之外,也要尽量避免吸烟喝酒,这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舌头不会受到刺激和损伤。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在饭后或者早上刚起床一些固定的时段,适当的活动一下舌头,也能促进舌面血流的畅通,保证舌头随时处在健康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9-14 08: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检前擅自停药 老人血压飙升到196!体检前药到底能不能停?

       9月1日,广州三元里的独居老人吕奶奶到社区医院体检回来之后,突然头晕目眩、头痛心闷、双脚无力,止不住地抽搐。其儿子马上陪她前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急诊科,发现血压飙升到了196/65mmHg,情况危急。经过微量泵静脉注射治疗,吕奶奶病情终于得到好转。

       独居老人体检前停药  血压飙升发生惊险一幕

      吕奶奶患高血压病20多年了,平时一个人住在三元里,按时吃药,血压控制得还算平稳。

       9月1日是到社区医院体检的日子,那天早晨,她却停用了本应每天必服的降压药,连一口水都没喝,就拄着拐杖出门了。

       在社区医院测血压的时候,电子血压计上竟然显示“180/130mmHg”,血压高得很。吕奶奶当场直呼:“是机器坏了!”明明平时血压控制得挺好的,当时也并没有感觉不舒服,心里还想着回家吃点降压药,应该就没事了。

       谁知下午午觉醒来,吕奶奶突然头晕目眩,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摇摇晃晃的,双脚像踩了棉花一样,轻飘飘的使不上劲,还感觉“头痛、心口不舒服,两条腿控制不住地一抽一抽”。这种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

     此刻感觉到状况不妙,她有点手足无措,便立马打电话给儿子,在儿子陪同下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急诊科。王天舒主治医师第一时间给吕奶奶测血压,血压计显示196/65mmHg,因此考虑诊断为“高血压急症”。

       迅速完成一些系列检查后,王医生使用微量泵静脉注射药物,将吕奶奶的血压控制到了目标值。经过王医生及值班护士的精心治疗,吕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吕奶奶突发高血压急症,就是因为擅自停药造成的。如果不是及时送到医院控制病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擅自停药易致高血压急症  若耽误治疗死亡率高达79%

       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收缩压≥180和/或舒张压≥120mmHg),同时伴有急性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发生靶器官损害时,需要快速检查诊断并立即降低血压,以免发生进行性器官衰竭。如不接受治疗,高血压急症发生后1 年内死亡率高达79%,平均生存时间仅10.5个月。

       那么体检前是否应该停药?这个问题困扰着一些慢性病患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门急诊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刘兴涛说,不少患者在体检前为了做到“空腹”,往往擅自停药,其实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

       以高血压患者为例,每日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容易造成生命危险。服少量降压药对化验的影响是轻微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服完降压药后再去体检。对于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也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体检干扰常规治疗。

       刘兴涛副主任医师提醒各位中老年朋友:即使准备参加体检,也不应随意停用降压、降糖等药物,以免出现吕奶奶这样的惊险一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