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94|回复: 10

剖析《门球竞赛规则·2011》中一幅插图存在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1 17: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静风闲 于 2013-8-24 11:05 编辑

剖析《门球竞赛规则·2011》中一幅插图存在的问题
  《门球竞赛规则·2011》(以下简称《规则》)中配有不少插图,这些插图和文字相互配合,在对规则的表述以及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规则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里面有的插图存在着绘图不够规范、文字说明存在严重瑕疵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裁判员、运动员对规则的正确理解。下面对《规则》第31页图10-D(及其说明文字)进行剖析,并给出新的插图以及配文。
  《规则》第31页图10-D及文字说明如下:
   搜狗截图_2013-08-23_20-34-19.png
  例: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将B球暂时移开后,如果发生闪击犯规,裁判员要将A球、B球都放回撞击后的位置,再将自球拿出界外。
  图10-D是配合规则关于闪击过程中“同时撞击数个他球后,如果自球静止时与数个他球接触,击球员应先临时移开第二次及以后需要闪击的球,再依次进行闪击。”的组图之一。从文字说明中可以看出,该图表示的是当暂时移开待以后闪击的B球后,击球员在闪击A球过程中发生犯规,裁判员处理(放置)A球、B球以及自球的方法。
  但是,图10-D及其文字说明中出现了不符合规则的问题:
  1.图10-D及其说明文字中只表明击球员在闪击A球过程中发生了犯规,但在什么时段具体发生了什么犯规却没有说明,因此给出的处理方法(文字说明)及其示例图也就是不正确的。
  根据《规则》第十六条四(二)的规定:
  “闪击过程中出现犯规,取消击球员的闪击权和续击权,自球拿出界外,他球作以下处理:
  1.犯规发生在放球前,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2.犯规发生在放球后,他球放在放球位置。
  3.犯规发生在闪击成功后,他球移动有效。
  ……”
  从图10-D左图可以看出,闪击A球过程中的犯规,只可能发生在放球后、或闪击成功后。在这两种情况下,A球都不应该放在撞击后的位置,而应该放在放球位置或不予处理即A球移动有效。所以无论图10-D还是该图的文字说明都是错误的。
  图10-D的文字说明中,B球从临时移开的位置放回撞击后的位置是正确的,将自球拿出界外也是正确的。
  2.图10-D中自球拿出界外后放置的位置是不正确的。
  闪击犯规后,裁判员应将自球拿出界外,放置在距犯规点最近的边线外10厘米处,成为界外球。从图10-D可以看出,自球放置点明显是不正确的,给人一种裁判放置界外球很随意的感觉。
  另外,图10-D中的用一条线段表示边线的画法也不是很好。我第一次看到图10-D时,还真不知道那条线是什么意思,琢磨以后才明白原来那表示的是边线。
  图10-D存在的问题应该说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这幅图最早出现在《国际门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指南·2003》中,如下图(图中×表示自球)。
   搜狗截图_2013-08-23_20-35-13.png
  ※主裁或副裁将暂时移开的他球(B)放回移动前位置后,处理犯规(将自球放到界外)
  国内《门球竞赛规则 裁判法·2004》中没有该图,《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09》中首次出现该图,《门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2011》重绘了该图,对09规则中该图的文字说明未作变动。
  台湾翻译出版的《2011槌球比赛规则暨裁判实施要领》中有国际规则中的上述插图,和国内《规则》中的插图比较后不难发现,国内《规则》中的插图里没有闪击后自球脱离开脚下(俗称双飞)的情节体现,这就扩大了可能的犯规范围,也为A球的放置增添了不确定性。
  下面是我对《规则》图10-D及其文字说明的修改建议,供参考:
   搜狗截图_2013-08-23_20-36-27.png
  ※例:自球与A、B两球接触,击球员将B球暂时移开后,如果发生闪击犯规,裁判员应将B球放回撞击后的位置,将自球放到界外,然后根据规则第十六条四(二)的规定处理A球。
发表于 2013-8-21 18: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指出的问题准确,纠正方案可行。
但是,这太复杂了,应该从“根儿”上简化。
发表于 2013-8-21 18: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细心,值得大家学习。
发表于 2013-8-21 20: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3-8-21 20:26 编辑

所论完全正确。
我以为规则编写者喜欢用图例来说明实质问题,是不好的做法,图例只能帮助对规定的理解,是实质性内容一定要在条文里规定,不能只在图里说明。
例如:球的界内界外的判定只有30页的图,
jienei.jpg
这个图没有说明大内容很多,例如:
      所画的球是不是指球的垂直投影,(排球就不以球的投影论出界与否,只以和地的接触部分算。)
      所画的球是不是指所有球(是不是5到10号同样处理。)
      所画的的线是什么线 (限制线吗?)
所以只用图来说明问题是不严格的。

回到本题,30、31页的三个图,都是29页最后条文的说明,但是图里面有好几个条文里没有的实质性规定。
条文说:
(三)同时撞击数个他球后,如果自球静止时与数个他球接触,击球员应先临时移开第二次及以后需要闪击的球,再依次进行闪击
但是,1,图10-c规定了裁判有责任帮助击球员移动可能被被闪球碰撞的临时移开球,(合理与否另论)2,图10-d规定了闪击犯规时的处理。
如果,条文改写为:
(三)同时撞击数个他球后,如果自球静止时与数个他球接触,击球员应先临时移开第二次及以后需要闪击的球,再依次进行闪击。临时移开的球在闪击中被碰撞,为闪击犯规。如果闪击阶段发生犯规,应将临时移开球放回撞击后的位置。
这样就是没有四个图,规定也是清楚的。也没有楼主所指出的画蛇添足了。
发表于 2013-8-21 20: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细心,值得大家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21: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规则发布后不久,我就想写这篇文章,但一拖再拖直到现在。11规则附录2中也有几幅插图存在问题,本来想放在这篇文章里一起论述,但发现如果这样做文章可能会很长,所以只好分开讨论,但以后什么时候才能成文,实在没有底。
  我认为插图还是有很好作用的,但要绘图精美,表述准确,真正做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11规则中的好几副插图,以前是放在裁判法里面的,其作用是指导裁判按规则进行执裁,现在放在了规则里面,这种变化好像也没什么必要。

发表于 2013-8-22 09: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老师分析很好,支持!
建议您的绘图中,将自球后面再画出一个虚线球,表示⑧球的撞击后的位置,然后用一个弧线带箭头指向图示的⑧球,表示临时移开的意思。这样,就和其他图形表示的方法一致了。妥否?

点评

重绘了一幅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2 15:22
建议很好!谢谢!  发表于 2013-8-22 11:10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静风闲 于 2013-8-22 20:21 编辑
泰虎 发表于 2013-8-22 09:17
林静风闲老师分析很好,支持!
建议您的绘图中,将自球后面再画出一个虚线球,表示⑧球的撞击后的位置,然 ...


重绘了一幅图:
搜狗截图_2013-08-22_20-20-56.png

点评

老师 您如果把A的移动改成虚线箭头就更好了,表示该球是闪击移动的(现在的实线箭头好像是“撞击”)。恕我没能一次提出建议。对不起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2 19:04
发表于 2013-8-22 15: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8-22 16: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学习透切,分析很好。学习了。
你说的对.gif
发表于 2013-8-22 19: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泰虎 于 2013-8-22 19:08 编辑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3-8-22 15:22
重绘了一幅图:

老师 您如果把A的移动改成虚线箭头就更好了,表示该球是闪击移动的(现在的实线箭头好像是“撞击”);您改B的虚线箭头还是用实线箭头好,表示是用手拿的,和用手恢复原位是一样的概念。恕我没能一次提出建议。对不起了!

点评

已经修改。  发表于 2013-8-22 20:17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