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姓氏百家及其来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20: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8-11 12:38 编辑

                 588、植姓

植姓——1、源于姒姓,春秋时,越国国君勾践,名叫姒菼执,公元前 496~前 465

在位。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 473 年),勾践一举灭了吴国,成为最后一代春

秋霸主。後来越王勾践之后裔,被周王敕封在南越植邑(今广东番禺南部),其后

裔族人以地名为姓氏,称植氏,世代相传至今。2、源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植

(植史:负责建造城池;植人、植令:主力军队的监军者),在植的后裔子孙中,

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植氏,世代相传至今。3、源于,出自古印度

之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4、源于柔然族,出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中的植黎氏

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百越族姓氏,壮族有植姓。植姓名人:植廷晓——

东莞人(今广东东莞),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将领。植以进——广东开建人,著名明朝

孝子。植敏槐——字穉青;四川邛州人(今四川邛崃)。清朝学者、教育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12: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8-11 12:35 编辑

               589、辜姓
     辜姓——1、出自唐朝林正字达中,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甲午科进士及第,授江南观察使(辖今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江南道大旱,民不
聊生。林正悯民饥苦,不及禀奏朝廷,便毅然下令开官仓放粮赈济饥民。当地豪绅乘机
构陷,事闻于朝,唐太宗起初大怒,诏令将林正逮捕下狱法办。江西百姓闻讯,不忍林
正蒙受冤屈,联名上万民表与朝廷,代其辩冤。唐太宗派人调查,方知林正真的是个清
官,是坏人对他罗织构陷,便即下诏放林正出狱,并传他上京陛见。陛见之后,唐太宗
先对林正进行一番抚慰,又自我检讨,说:“卿乃无辜受罪,今赐卿姓为‘辜’。因是帝王
赐姓,全族荣耀,因此该支林氏家族皆改为辜氏,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出自
宋朝时期福建厦门同安陈氏渔民,到陈敦源时,因酒醉失手伤人,为避官府缉拿,携带
家眷远渡南洋,最后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落户,后陈敦源痛定思痛,罪疚之心难以释怀,
于是干脆改姓“辜”,以示悔罪之意,在辜敦源(陈敦源)的后裔子孙中皆以辜为姓氏。
3、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祭祀执疈辜,执疈辜,简称执疈、或执辜,是西周初期就
设有的一种官职,专职掌管在盛大祭祀活动中对牺牲的处置,隶属于春官府司管辖。执
疈辜这一官职多为其后裔子孙世袭,很早即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且非常受社会上
人们的尊畏,称执疈辜氏、执疈氏、执辜氏,后皆省文简改为单姓执氏辜氏、宰氏、屠
氏等。辜氏名人:辜甫——福建泉州人。宋嘉佑年间登科进士。辜朝荐——(公元1598~
1668年),字端敬,号在公;海阳大寨人(今广东潮州金石辜厝村)。著名明末清初明朝、
南明大臣。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进士,授安徽柚城县知县,后任山东道御史、户科
给事中、礼部给事中等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3 17: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8-19 18:09 编辑

                   590 、位姓

位姓——位姓来源于西汉于阗王位侍之后。史称位侍被长兄

匈奴王封为于阗王,子孙为了纪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为氏,

称位姓。位安——明代有担任训导之职的贡士。位志高——

明代名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19: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9-5 20:21 编辑

                             591、丘姓

丘姓——来源:1.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齐国缔造者姜太公之子姜木的封地,属于以

封邑名称为氏。 2.源于姒姓,出自夏帝少康之幼子的后裔,属于因故改姓为氏。3.源

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宛丘齐国籍丘,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4.源于鲜卑族,

出自汉朝时期辽东鲜卑乌桓族和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源于

满族和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高辛氏,出自远古喾帝之臣咸丘黑,属

于以先名字为氏。7.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军制官员丘甲和户甲制度官员丘里, 属于

以官职称为氏。丘姓名人: 丘行恭(586年-665年)唐初将军。丘和子,河南洛阳

人,唐太宗右武侯将军。高宗(650)立,迁大将军。丘处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

人,道教全道北七真之一, 亦为龙门道创始人。成吉思汗尊其为“神仙”。著作有

《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石番溪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11:5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8-17 11:57 编辑

                     592 、来姓

来姓——来姓为多起源姓氏:1.源于虞姓,出自古代舜帝的后代

遏父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2.源于姒姓,出自古代夏王朝缔造

大禹之裔孙伎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3.源于子姓,出自

王族后裔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4.源于子姓,出自商

朝莱侯之后裔,属于以国名因故改姓为氏;5.源于回族,出自蒙

古族札赉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6.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

来默氏、毛忽来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来姓名人:

来军——(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蜀汉将领,为姜维参军。

来嶷——字德山,隋朝大将、荣国公护儿祖父。来恒——江都

(今江苏扬州市)人,唐高宗仪凤元年至仪凤三年出任宰相。来瑱

——邠州(今陕西彬县)永寿人。唐朝名臣,兵部尚书、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为宰相,兼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和观察使。来之邵——

字德高,著名北宋朝大臣。来五魁——字德祥,萧山长河人。明

著名太医院士,孝子。来复——字阳仲,号阳伯,明朝著名

大臣,诗人。来集——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一生著述较

多,有《读易隅通》、易图亲见》、《春秋志在》、《倘湖文

案》、《倘湖诗全》、《南行偶笔》、《南行载笔》等。戏剧作

品有杂剧《两纱》和《秋风三叠》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9 18: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593、畅姓

   畅姓——来源: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祭祀官吏畅月(又称畅令、月令),

是西周初期设置的一种礼仪官,负责专职给灯火添油起捻的内廷侍从小官,保障晚

间宫廷的照明。在畅月、畅令、月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

称畅月氏、畅令氏、月令,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畅氏。2、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

国公族大夫。姜子牙协助周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春秋时期,齐国之公族一支为别

于同族他支,以所迁居之畅邑(今吉林畅邑)为姓氏,改称畅氏,仍尊吕望为其始

祖。畅姓名人有:畅曾——西汉著名学者,撰有著名的《水德经》。畅巩——唐朝

河东人(今山西夏县),著名画家。畅大隐——宋朝洛阳人,著名学者,撰有著名

的《程氏遗书》二十五卷。畅师文——(公元1246~1317年),字纯甫,号泊然;

南阳人(今河南南阳),元朝著名大臣、农学家。畅华——字子实;陕西陇西人

(今甘肃陇西)人。著名明朝官吏。明正德十二年进士,明嘉靖九年,升任山西按

察司佥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0 21: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594 、符姓

符姓——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后稷的后代,以官名为氏。

相传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他的后代便姓姬。

据《元和姓纂》和《姓氏急就篇》载,周文王姬昌和周

武王姬发,打败商朝建立周王朝。周文王的儿子姬旦和

孙子姬伯禽的封国就是东方的鲁国,在鲁国传位三十多

代,至鲁顷公。顷公的孙子公雅任秦国的符玺令,他的

子孙便以祖之官名符为姓。因此说符氏是中华民族炎黄

子孙,是真正意义上的黄帝后代。符姓名人有:符 曾

——清朝诗人。符存审——后晋宛丘(今湖南省淮阳县

东南)人,是一位富有机略的名将。符彦卿——字冠侯,

宋朝宛丘人。出身武将世家。曾大破辽兵于嘉山和击退

围阳城的辽兵,封魏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7: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8-22 17:55 编辑

                   595、嵺姓
       嵺姓——缪姓源出于姬姓。春秋末,鲁国有鲁穆公名姬显,在三十三年,死后谥号为"缪",因为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
以鲁缪公又常常写作鲁穆公。他的支庶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称
缪姓。嵺姓历史名人:缪 生——汉代申公弟子,为博士,官至长沙
内史。缪 袭——三国时魏文学家,著有《魏鼓曲》十二首。缪希雍
——明代医药学者,著有《本草经疏》、《本草诸方》等书。 缪 谟
——清代诗画家。诗文清丽,有《雪庄乐府》等著作传世。 缪嘉惠
——清代女画家光绪年间入宫为供奉给事。甚受孝钦后宠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9: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8-25 15:29 编辑

                            596、筍姓

筍姓——来源:1、 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

25子,分姓12姓,荀就是12姓之一。2、黄帝时,有个大臣叫荀始,是个手巧心灵的

艺师,专门负责为大小官员制作官帽。其后代以筍为姓。3、出自姬姓,据《姓苑》

所载,周文王第十八个儿子被封于古郇国(今山西省临猗县,一说在新绛县),建

立姬姓国。春秋时被晋国武公所灭,其后代子孙遂以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

头为荀姓。4、出自晋国大夫原氏黯。春秋时,晋国大夫原氏黯受封于荀邑(今山西

正平县西),其后后代以邑名“荀”为姓氏。筍姓名人有:荀况——战国时思想家,

上著名的思想家韩非李斯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著有《荀子

32篇。荀爽——字慈明,东汉经学家,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荀爽兄弟八人俱有

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爽是“荀氏八龙”中的第六位,若论才学,则数第

一,著有《》、《易传》、《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汉语》、

新书等。荀悦——仲豫,东史学家、文学家。荀彧——三国时曹操谋士,官至

尚书令荀慧生——艺名白牡丹,现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16: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597、商姓

商姓——源于:1、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

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王朝被周武王所灭,商氏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商氏

后代子孙以国号“商“”为姓,称商姓。2、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

《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祖先原为

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

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⑵.乌库

理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

一,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鱼氏等。3、源于

,据史籍《姓纂》记载: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法家名士叫公孙鞅,是卫国国君

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为卫鞅,后被秦孝公嬴渠梁封于商邑(今河南淅

川),后人称之商鞅,在商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族封地名称、或名号为姓氏

者,称商氏。商姓名人有:商高——周代数学家,他写了中国第一本数学著作

《周髀算经》。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为秦奠

定统一基础的功臣。商挺——元初大臣,字孟卿,曹州济阴(今菏泽)人。元世

祖至元元年(1264年),召入京拜为中书参知政事。历任同佥枢密院事、佥枢密

院事、枢密副使等职。仁宗延佑初年,追封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

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著有《藏春集》6卷。商景兰——清初女诗人。字媚生,

著有《锦囊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1: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598、蒙姓

       蒙姓——来源:1、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上古时候,

人文始祖黄帝是著名的氏族联盟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后来也是著名

的部落首领。到了夏王朝时候,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

(今山西交城),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蒙双氏,后省文简

改为单姓蒙氏。2、源于风姓包氏,《百家姓·东》载:包羲伏羲氏后裔掌管蒙

山(今山东蒙山)之祀,建立东夷蒙国,世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裔子孙中,

世代居于蒙山承袭东蒙主之职,遂以山名为姓氏,称蒙山氏,后省文简改为单

姓蒙氏。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

八旗姓》记载: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蒙古尔济氏多冠汉姓为蒙氏。

4、出自明朝初期巫氏族人,属于避难改姓为蒙氏。蒙姓名人有:蒙觳——春秋

时期楚国大夫。蒙骜——齐国人,战国后期秦国名将,官至上卿。蒙恬——秦

朝著名将领,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

并且奉命修筑长城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

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

叫做“苍毫”。蒙古纲——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

定都天京以后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6: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599、迟姓

迟姓——源于:1、源于子姓,商汤王朝初期有个大贤人叫迟任。其后人遂以其先祖

名字为姓氏,称迟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2、源于姬姓,西周晚期,鲁国

主鲁孝公姬称有个儿子叫公子展。在公子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

称辗迟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迟氏、展氏等。另外,据史籍《姓谱》记载,孔子弟

子樊须,字子迟,世人亦称为“樊迟”。在樊须的后裔子孙重,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

者,称迟氏。3、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尉迟氏族,属于汉化改姓

为氏。在隋朝时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又进行了第二次汉化过程,许多贵族称单姓

平民多称单姓迟氏。至唐朝初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即已经完全成为汉族,为

唐盛世做出了重大贡献。尉迟氏一家后来遭难,惟有二子逃出。为避人耳目,于是

将姓氏“尉迟”拆分为二:老大乃改单姓尉氏,老二乃改单姓迟氏。兄弟相约以此为

相认之证,然后洒泪而别,各奔东西。该支迟氏族人尊奉尉迟恭为得姓始祖4、源于

满族、蒙古族迟佳氏: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蒙古族迟佳氏多冠汉姓为迟氏、张氏、

池氏等。迟姓名人有:迟任——商代贤人,在《尚书》中有关他的记载。迟昭——

南朝时人,官淮东太守。迟大成——号之莱;山东莱阳人,明天启五年进士,监察

御史,有铁面之称。迟凤翔——著名明朝大臣。曾任兵部职方武选司郎中、陕西洮

岷兵备副使、都察院右佥都御使、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为官清正,不阿权贵。

著有《四书说》、《易经说》、《朐冈集》等。迟维坤——字简堂;满洲汉军正白

旗人,著名清朝官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2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600、宇姓
宇姓——来源:1春秋申国国君之后,祖字得姓 。2.宇文氏后有改姓宇氏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9-9 11:34 编辑

                            601、艾姓
艾姓——来源:1、远古时期发明艾刀的氏族,以艾为氏。/2、辅佐夏朝少康帝中兴夏朝的大臣汝艾,因其功高,少康帝赐姓艾,汝艾为文字记载的艾姓得姓始祖。/3、商朝修水艾
侯国,其子孙以国君姓艾为氏4、春秋时期宋国大司马孔父嘉的第6世孙季梁(孔子之
叔),隐居于齐国艾陵(今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东南),更姓改名,以隐居地名艾为氏,
以原孔为名,取名艾孔。后世以艾为姓5、春秋吴王僚之子庆忌于公元前515年避难
于艾城(一说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县,一说是卫国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汤阴
县),其子孙中的一支以其避难地地名艾为氏。6、少数民族改性:北魏鲜卑族去斤氏于
公元496年改为艾姓;回鹘族爱里八都鲁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率部归顺宋朝,并改
爱姓为艾姓 另外回族、满族、蒙古族、白族、苗族等民族也有该自己原姓为艾姓的。
艾姓名人有:——祖籍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夏朝少康帝中兴大臣。艾朝——唐镇
军辅国大将军 艾敬直——唐御史大夫,被授予上柱国艾居晦——唐文宗初明经,书法
家。著有《开成石》。艾高——(1009-1064),北宋五迁岭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
御史中丞,授上柱国。艾元英——。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元朝名医,著有《如宜方》二卷
刊行于世。艾旭——明朝,曾出使琉球王国,赐名仪凤,赐一品服还朝,改任吏部给事
中。著有《艾丰文集》。艾能奇——(1579-1649):陕西米脂县人,明崇祯年间大将军、
安王。艾元徵——(1624-1676):字允洽,号长人,清康熙年刑部尙书。著述主要有
《易经会通》等。艾肇昌——陕西米脂县人,清镶黄旗副都统,诰授武显将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0 17: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9-10 18:12 编辑

                            602、敖姓
       敖姓——来源1 源于上古,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      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2 出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
     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熬姓名人有:1、敖陶孙——字器之,宋朝时期福清人,进士。官至温州通判。从小聪
     明好学,志向远 大,著有《寀庵集》。2、敖山——字静之。明朝莘县人。成化进士,
     由翰林院编修升任 山西提学副使。工诗文,诗才雄爽,文章豪放,与当时的王越齐
     名,人称江北二杰。晚年 的时候专心研究数学。著有《石绫传》、《灿然稿》、《先
     天手册》。3、敖英——明代正德进士,字子发,清江人。官至江西右部正使。工于
     诗。的诗路独辟蹊径,很有特点,流传于世的有《绿学亭杂言》。4、敖家熊——
     字孟姜。 浙江平湖人。清光绪二十九 年入上海爱国学社学习。曾编写《新山歌》
     书,宣传革 命。次年加入光复会,光绪三三年与秋瑾共谋在大通师范学堂起义,光
     绪三四年在嘉兴被仇敌杀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2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