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姓氏百家及其来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8 12: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7-3-4 18:11 编辑

                           646、刚姓

刚姓——来源:1、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刚邑(即今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春秋、战国之际,诸侯国之间争战频乃,时人确有多以封地、邑地、城池名称为姓氏的历史事实。因此,刚氏之姓源出刚邑,以居邑地名为姓氏,称刚氏。2、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侯伏侯氏(胡引氏)族人侯刚,属于以帝王赐名为氏。侯刚,公元?~525年,字乾之;河南洛阳人,祖籍代(今山西大同),后徙家居庸(今北京延庆),为北魏时期望族,其时门庭荣耀。今河南洛阳地区除了出土“侯掌墓志”外,还出土了一方“侯刚墓志”。侯刚是北魏晚期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参与拥立北魏孝明帝元诩,保护灵太后,又与权臣元叉勾结囚禁灵太后,把持朝政。据史籍《魏书·侯刚传》、《资治通鉴》记载,侯伏侯氏少年以善于鼎俎,有一手好厨艺,因而进饪出入,累迁至尝食典御(防皇帝中毒,先替皇帝试食)。北魏宣武帝元恪以其质直,赐名“刚”,从此称侯刚,侯刚的儿子侯详、侯掌怕被祸及,便取侯刚之名,改本族侯氏子嗣的姓氏为“刚”,称刚氏。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蒙古族哈丹氏,汉义就是“刚毅”,在蒙古民族中,立场坚定且百折不挠的英雄,即被称为“哈丹巴特尔”,就是“刚毅英雄”的赞称,其后裔子孙因以为姓氏,称哈丹氏。到了明朝时期,蒙古族、锡伯族哈丹氏族人中有取其姓氏的汉义为汉化姓氏者,称刚氏。   4、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刚姓名人:刚毅——(公元?~1900年),满族,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著名清朝末期兵部尚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21: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647、神姓

神姓——来源:神姓源自姜姓,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没有出现。古典文集《丹徒县志》中有载:“神农氏裔榆罔失帝位,子孙遂以神为氏。” 根据《帝王世纪》记载,榆罔是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神农氏政权的最后一任君主,后被轩辕部落的黄帝打败。神姓名人有:神曜——汉代骑都尉。神通——汉代中郎将。]神忠——明代济宁左卫军,洪武年间西征陈友谅,作战有功,升任金吾左卫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1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7-3-4 18:13 编辑

                        648、秋姓

秋姓——来源:1、源于子姓(公孙氏),起源于上古。据《路史》记载:“少昊之后有秋氏。”少昊为帝喾之子,黄帝裔玄孙。少昊后裔传至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大夫叫仲孙湫,其裔孙叫胡,世称湫胡,在陈国当卿士,其支庶子孙以祖父之字去三点水为秋姓,称为秋氏。2、源于官位,殷商时期,王朝设置有大司寇之官,时称“秋官”,号称“秋卿”,主要职责就是职掌刑律之法和牢狱。由于古制判戕罪犯皆在秋季(立秋之后执行死刑),因此后世人多称刑官为“秋卿”。在司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秋氏。3、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大长秋,专职负责宣达皇后旨意、管理皇后所居的长秋宫诸般事务。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秋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秋氏。4、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官吏秋官正,在秋官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秋氏。5、源于鄂温克族、满族秋佳氏、满族秋舒哩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称秋氏。秋氏名人有秋君——汉朝官员,王莽时任苏郡太守。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称“鉴湖女侠”。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 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4 18: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7-3-4 18:12 编辑

                      649 、长姓

长姓——来源:1、源于姬姓,春秋时期卫国大夫、武将——宁长牂之后。(宁长牂远祖乃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姬封——卫康叔)。在宁长牂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长牂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长氏。2、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秦国军职官吏庶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庶长——为战国时期秦国军制官名,相当于今师长一职。在庶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庶长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3、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长秋和长水校尉两官职之后。在长秋和长水校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秋氏和长水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4、源于官位,唐朝时期,帝王君侯的宫廷均设有宫甲,是为禁中卫士,负责保护帝王以及王公重臣的安全,又称作长林兵,由军中精锐所组成。在长林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长姓名人有:长子武——春秋晋大夫。长宗道——宋代有宜州知州。长棱——明代参将。长国贤长国贤——清乾隆年间居于贵州省黎平府隆里千户所(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功名贡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 22: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7-4-2 22:14 编辑

                       650、招姓
    招姓——来源1通志氏族略:春秋晋步招之后,以名为氏。汉有大鸿胪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2、一支出自春秋时陈国,其地在今河南淮阳县一带,本为帝舜的后人,陈
国初为周王室诸侯为侯爵,世称陈侯,陈侯的弟弟招而来,因卷入一场内乱被放逐到越国,从此
在当地居住下来,他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招姓名人有:招 父 ——春秋时术士,招猛
——汉代大鸿胪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18: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651、鬼姓
鬼姓——来源: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衍支鬼氏的母系任姒之后鬼臾区,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鬼”字的古义,就是精灵。实际上,古人认为“鬼”是人死后的灵气,可以为神祉,可佑后人。最早的“鬼”,就是母亲死后的遗留形象,是母系氏族社会中的精神支撑文化之一,后来,逐渐延伸为对所有死去之人灵魂的称谓。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鬼”逐渐演变为人类族群的象征,典型代表就是象征炎帝衍支的鬼氏部族,即苗裔鬼娃部落,该部族的女酋长任姒即为其代表,在史籍《古今人表》中所记载的名人鬼臾区,都是该部族的典型人物。鬼臾区,一作鬼容区,是传说中的上古医家,黄帝之臣,他擅于五行之说。鬼臾区的后裔子孙,就以其先祖所出部落名称为姓氏,称鬼氏,是非常古早且神圣的行姓氏之一。2、源于鬼方氏,出自时期居于西北方戎狄族之鬼方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鬼方,是商、周时期居于中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中有“鬼方易”的记载,即鬼方氏族向远方迁徙走了。据史料记载,当时居于匈奴以北和康居之北(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东至乌孙,西达奄蔡,南接大月氏,东南临大宛)。春秋时期,汉史中多称这一族人作“鬼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中国、前苏联、蒙古等国考古工作者的发掘与研究,证明了鬼方氏族人后来迁徙到了南西伯利亚,分布于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地区,世人称之族人为鬼氏鬼姓名人有:鬼候——殷诸侯。《礼记·明堂位》:“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战国策·赵策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鬼力赤——(1325年—1408年)蒙古帝国之中央汗国元朝败撤中原后的“北元”鞑靼领袖。建文帝四年(1402年),杀元朝的坤帖木儿汗,被阿鲁台拥立为大汗(或可汗)。废元朝的国号,称鞑靼1408年(明.永乐六年),为知院阿鲁台所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9: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652、咸姓

咸姓——来源:1、出自高辛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子咸丘黑,其后代以祖先名字为为姓氏,称咸氏。 2、出自巫者。商代有贤臣名咸,因为以卜祝巫事为职业,故称咸巫,其后代以祖先名字为姓,称咸氏。 3、出自姬姓。春秋时,晋献公的王妃骊姬发难,欲立奚齐为嗣,驱逐公子重耳和夷吾,导致晋国内乱。后废晋国公族,称为咸氏。咸氏名人:咸丘蒙——战国时亚圣孟子的得意门生。 咸 冀——唐朝开元学士。开元年间共有十八位学士以学问、品行、诗文、谈论等方面出名,称为"开元十八学士",咸冀就是其中之一。咸 唯一——明代鸿儒。他勤奋学习,精通五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7-5-15 18:54 编辑

                          653、杰姓
        杰姓——原于吉姓,清咸丰年间,由吉良栋、吉良友二兄弟为首,改“吉”姓为“杰”姓。 杰姓一族,现以居住在四川省苍溪县文昌镇金魁村为主,其祖籍系湖
北孝感麻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10: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654、盘姓

盘姓——来源:1、源于盘古氏,出自上古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2、源于姬姓,出自上古传说中帝汤喾之女婿盘瓠,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3、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君王盘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盘姓历史名人:盘 巧——(生卒年待考),瑶族,女,湖南江永人。著名“女书”创造者。盘桂兴——(公元1934~今),瑶族;广西富川人。著名中国画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5 21: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655、静姓

静姓——来源:1、源于风姓,出自上古伏羲帝之妹女娲,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2、源于芈姓,出自后晋时期,楚王马希范属下将领刘勍之后,属于因故改刘姓为静氏。3、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陈厉公儿子敬仲之后,属于因故改陈姓为静氏。4、源于满族,出自满清王朝他他拉氏部族之庄静皇贵妃,属于以谥号汉化改姓为静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656 、自姓

自姓——来源:自的本义为象鼻。舜的弟弟为象,部落训象为职业。象的子孙有姓自的。出现年代不详,明洪武年间由山西太原迁至山东滕州东南,名为自家庄,现名自庄村,自姓数百人,至此传至二十八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09: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657、纵姓

   纵姓——来源:出自姬姓,以封邑为氏。周平王之子三,长曰精,封于纵,其后人以纵氏,称纵氏。周平王叫姬宣臼,故出自周平王的纵姓,显然是黄帝后裔。纵氏名人:纵文——明朝正统时期任日照训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658、南姓

南姓——来源:南姓起源较为复杂:1、相传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者。2、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夜梦赤龙入怀,怀孕十二月生一子,手握“南”字,长大后主管荆州,号“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在周初时为大夫,其子孙以南为姓,为南姓主源;3、春秋时卫国公子郢,字子南,其后代有以南为姓。4、周朝楚国有子南氏,也称南氏。南姓历史名人:南季——汉代算学家。南霁云——唐代名将。南企仲——明末南京吏部尚书。南天祥——清代江南提督、南天章——清代湖广提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22: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659、子姓

子姓——来源:子姓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契开始的。契在尧的时候出生,在舜的时候成长,并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大禹治水成功,舜对他进行表彰的时候,大禹就说这里有稷、契、陶等人的功劳。于是,舜还专门下了命令,任契为司徒,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 契在自己的封地传了一代又一代,到了他第13代孙汤的时候,在毫建立了统治中心,成为与夏朝抗衡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最后,汤向夏王朝发动了进攻,一举打败了夏桀,推翻了夏朝,在西毫定都,建立了商朝。以子为姓的契的子孙们,既有汤、盘庚、武丁这样的杰出人物,而商王朝也时盛时衰地延续了500多年的时间,最后终于亡在第31位君主纣王帝辛手中。子姓名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1 21: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660、合姓
       合姓——来源:1、源于子姓,出自战国时期宋国君主微子之后裔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2、源于突厥族,出自元朝时期古突厥族合鲁温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3、源于回族,出自元明朝时期哈拉王族,属于以帝王改姓赐姓为氏。4、源于国名,出自汉朝时期西域古子合国,属于以国名汉化为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