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姓氏百家及其来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 22: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5-2 22:09 编辑

                       545、君姓

君姓——1、源于公邑,是春秋时期周王朝直属国君的郡县之地,其地所产均属周王。
掌管君邑之大夫,由周王直接派任,称君令(后称郡令),令(郡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
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君氏(或郡氏)2、源于爵称,出自战国时期诸华夏侯国之君,
属于以爵位称呼为氏。君氏,在君氏的后裔子孙中,有许多都没有国祚承受权利,因此就
有人以祖上爵位为姓氏者,称君氏,以念先祖之荣,世代相传。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
卫国大夫褚师声子,本名姬比,字声,“子”是世人对他的尊称,褚师,是春秋时期的官
称,负责管理商业市场的官吏,如同今天的商务部部长。褚师声子还有个称号叫作“君氏”,
是一种尊号。所以在褚师声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尊号为姓氏,称君氏4、源于官位,
出自秦、汉时期持节出使者,被称作“使君”。在这些“使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别号
称谓为姓氏者,称君氏。君姓名人:君 旭——(公元1942~今),著名社会学家、书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9: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5-4 19:37 编辑

                  546、衡姓
     衡姓——1、出自伊姓。商汤有贤臣伊尹,在灭夏过程中功劳最大,商汤封他为尹(宰相),并封了个尊号叫'阿衡'(‘阿’就是‘倚’,‘衡’的意思是‘维持’)。后来伊尹的后代子孙就以伊尹尊号
中的"衡"字命姓,称衡姓。 2、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长子伯禽封于鲁,建立鲁国,
他的后代有公子衡,其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称衡姓。 3、三国时,曹操于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袁绍的几个儿子又自相残杀,袁姓部分族人就逃到湖南衡山隐居避难,以居住地名为姓,改姓
衡。衡姓历史名人有:衡 咸——汉朝人,是当时著名学者五鹿充宗的学生,精通经史,辩才过
人。后来当了王莽的讲学大夫。衡毅——汉代有苍梧太守。衡胡——汉代学者。衡 权——北伐
战争后入伍,民国18年任陆军第一军秘书。行宪后,当选为监察院监察委员,监察院国防委员
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台湾,续任"监察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2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5-19 20:47 编辑

                      547、一姓
      一姓——来源:1、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的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古老的商王朝缔造者子履,号成汤,字天乙,其后代子孙便取其字为姓氏,称乙氏。在成汤的支庶子孙冢,有按齿序排行者,取壹为姓氏,称壹氏,后简文为弌氏、乙氏、一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2、出自鲜卑族乙弗氏部,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汉姓娄氏,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3、源于匈奴族,出自西域古匈奴奚王,属于帝王赐姓后改姓为氏。 据史籍《五代史》记载,在后唐时期,后唐明宗李嗣源(李亶,公元926~933年在位)曾赐当时库莫奚王的副使格斯齐宜为汉姓"乙",其后代因而世称乙氏。在该支乙氏族人冢,后有人因避难而改姓为谐音汉字"一",后皆融入汉族,称一氏。4、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一那娄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一姓名人:子履——号成汤,商朝的缔造者。一君豪——(公元1928~ ),原名一夫蔡察,艺名蔡察草堂,别号兰亭;上海人。著名当代书画家、诗人。一鸣——(公元1932~ ),字苦军,号墨痴;河南南阳人。著名当代书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20: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5-19 21:00 编辑

                  548 、
       贰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其来源:1、源于姬姓,出自两周时期贰国王族后裔,在贰国的贵族中,很早即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贰氏。2、源于鲜卑族室韦部中的贰王,即"莫何弗",在莫何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爵号为汉化姓氏者,称贰氏。3、源于姬姓,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贰负——是远古时代负责专除恶兽的武将或猎手的官名,其后裔子孙此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称贰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贰姓名人:贰宗——春秋时晋国著名的大夫。贰广——春秋时齐国大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21: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5-19 21:08 编辑

                  549 、三姓
        三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来源:1、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君主宋桓公子御说。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宋桓公这个君主的宠妃特别多,生有七个儿子:子兹甫、子目夷、子三种、子四鱼、子五荡、子六鳞、子七肸。在子三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序名字为姓氏者,称三氏、种氏。2、源于地名,出自满族古居地叁牲,亦称三姓,即今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所辖伊兰市。居住在三姓的居民以居邑名称为氏称三姓。3、其地女真族赫哲族、蒙古族中多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叁牲氏、叁姓氏、叁布氏等,后多省文简化为汉字单姓,称叁氏,简笔为三氏。三姓名人:三继堂——193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0: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550、电姓
      电姓——源于官位,出自秦朝时期霆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霆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霆氏、电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0: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551、都姓
       都姓—源有二:1、出自姬姓,源于春秋时的郑国,以祖字为氏。据《姓苑》载,
春秋初年,郑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公子阕,字子都。他是当时闻名全国的美男子,而且他
性格勇猛,力量很大,所以很得郑庄公的欣赏。他死以后,他的子孙就以他的字为姓,
称为都姓。2、出自公都姓,以封邑名为氏。春秋的时候,楚国有公子田,受封于都邑
(今地不详),所以称为公都氏,他的那一支子孙,有单姓都的,就成为都氏的一支。
都姓名人有:子都——春秋初年,郑国公族大夫公孙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2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5-24 20:28 编辑

                            552行姓          行姓——源于官位,周朝时有大行人之官,《周礼》: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其后裔中有以祖上官位为姓氏者,称大行氏,后简化为行姓。行姓名人:行海亭——陕西合阳坊镇人,曾与杨虎城等人结拜为《中秋十八弟兄会》,后随杨虎城从军,抗战中中条山一战成名,职至旅长,衔为少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题:“杨门虎将”条幅赠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18:4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6-1 11:22 编辑

              53、茶姓
         茶姓——1、出自上古神农氏炎帝陵寝,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生医病而尝百草,在其过程中发明了茶。

      炎帝逝世后,人们便将其葬于茶陵(湖南茶陵)。其护陵族人以地名
      为姓氏,称茶氏。2、源于子姓、姜姓,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汉
     朝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西周初期,子姓殷商族人中就已
     经有茶氏,后来齐太公姜尚(姜太公、吕尚)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在周
     王室和齐国为茶师者,专职制茶并侍奉国君用茶,后逐渐成为各
     侯国中的茶大夫,史称“茶正”。其后代因为姓氏,称茶氏。茶氏
     名人有:茶昱——福建武平人,明朝洪武中期洛川县训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1: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6-2 18:24 编辑

     554、娲氏
  娲氏——源于风姓,出自远古伏羲大帝之妹女娲氏,属于以先祖名字转意为氏。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她与伏羲是兄妹,她与伏羲结婚而产生
人类,后来女娲禁止兄妹相婚,这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由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
况。又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
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
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
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在史籍《风俗通义》中,记载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
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女娲之后,社会逐渐由母
系氏族社会转向父系氏族社会,其部族民众中有以女娲之名为姓氏者,称女娲氏
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娲氏,世代相传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8: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555、俎姓
         俎姓——为当今中国罕见姓氏。来源于鲍俎氏。清人张澎《姓氏寻源》考证:
“俎”姓为“鲍俎”氏所改。“鲍俎”氏原为北魏时期代北地区少数民族,汉化改革,
复姓“鲍俎”氏改为“俎”氏。俎姓名人有: 俎十三——女,北宋京师、崇观年间,
民间艺人(皮影戏)。俎 琚——明代人,磁州(今河北磁县)人,正德年间进士,
曾任员外郎等职。俎知蕙——清顺治辛丑进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09: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0 12:35 编辑

                 556、工姓

工姓——来源:1、源于赢姓,出自东夷部落首领少昊之子殷,工氏是从赢姓中分离出来的,而赢姓的始祖是中国远古东夷族集团的大首领少昊。少昊是中国远古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据史籍《姓源》记载:"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为氏。"在殷的后裔中,有以其官职"工正"为姓氏者,称工正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工氏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2、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属下的共工氏,共工氏姓姜名垂。共工是官职之名,专掌水、工两责。在共工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将复姓"共工氏"省文简化,称共氏、工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3、源于姜姓,出自西周初期齐国君主姜尚之后。齐国立国七百余年后,姜尚有后裔子孙官承司空(如同商周时的“工正”),名佚考,字子工,在子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子工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工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4、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工官(军制官称),工官之下,隶属有护工、卒史等属员,在工官、护工、卒史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工官氏、护工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工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5、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贵族工娄氏,在工偻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族称"工偻"为姓氏者,称工偻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工氏。6、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司工,在历朝历代司工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工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司氏、工氏。7、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工尹,在历代工尹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工尹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工氏、尹氏等。8、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官吏工师,在历代工师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工师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工氏、师氏;工姓名人:工尹齐、工尹余、工尹赤、工尹麇、工尹商阳等——都是著名的楚国大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19: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0 12:38 编辑

              557、油姓
        油姓——来源:油姓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姓氏,具体起源已经不可考。据了解相传唐朝时期,一位牛姓高官在朝廷上得罪了皇帝,被斩首,而他的子孙为逃脱牢笼之灾就纷纷改姓为"油"。油姓名人:油蔚——生平不详,诗人,曾在淮南幕职,奉使塞北,全唐诗录其诗一首《赠别营妓卿卿》。油凤——明代洪武年间交趾知州谅江知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8: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0 12:40 编辑

                  558、鸽姓

鸽姓——来源:1、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庖人,在典籍《周礼·天官·庖人》中记载:庖人负责掌供六谷(稻、黍、稷、梁、麦、菰;)、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六兽(麋、鹿、熊、麕、彘、兔;)、六禽(雁、鹑、鴳、雉、鸠、鸽)。在庖人、庖丁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六禽之一的鸽为姓氏者,即称鸽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2、源于植物,出自古代蒲鸽种植农户。蒲鸽是古代的一种药用瓜菜名称,也就是今称的瓠瓜,亦称瓠子,后被道家赋予了神意。在古代种植蒲鸽的菜农中,很早即有以其为姓氏者,称蒲鸽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鸽氏或蒲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1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0 12:43 编辑

                559、鸭姓
       鸭姓——鸭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其来源:1、源于动物,出自古代饲养家鸭的农户中,很早就有以动物名称为姓氏者,即称鸭氏,属于以动物名称为氏。2、源于河名,出自中朝两国界河鸭渌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古代挹娄国的住民,后逐渐演化为女真族,其中就有以河流名称为姓氏者,后 汉化称鸭渌乌喇氏,属于满族脱谱姓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鸭氏、绿氏。3、源于地名,出自古代黑龙江省东北部双鸭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明清时期双鸭山地区的女真族叶赫部住民中,很早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为双鸭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鸭氏、双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2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