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姓氏百家及其来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0 11: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9 12:45 编辑

                            633、苁姓

    苁姓——苁姓是我国百家姓中的一个罕见的姓氏,古老的多源流姓氏。其来源: 1、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小儿子精英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东周平王小儿子名叫精英,被封在枞国(今安徽桐城),为侯爵,史称枞侯。楚汉相争时,刘邦属下将军枞公驻守于荥阳城,后城破被项羽斩杀,枞侯的后代就以国名“枞”为氏,汉朝以后,去“木”字偏旁改为“苁”姓。 2、出自古代宫廷御医,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历史上,许多正直的王公大臣,对那些助纣为虐的御医、方士痛恨入骨,蔑称其为苁医(阳痿医师)、苁士(阳痿道士),久之,其即成姓氏,称苁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9 12:55 编辑

                   634、宝姓

宝姓——1、源于官位。西汉时期,王朝为管理内宫,设有专门的处所,起先负责为宫中女子有病就室治疗,称“宝室”,后逐渐演变成掌管皇后、贵人获罪而囚禁之所,称“暴室”。设有宝室令(暴室令)一人,位七品。宝室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宝氏,2、也是源于官位,东汉时期,宫中有专门的布帛印染晾晒之处所,称曝室,实际上就是染坊,设有掌管官吏一员,称曝室丞,后仿照西汉时期宫内定制,也将有罪的后妃囚禁于曝室,故而曝室又成为宫内附设的监狱,由于多关押的是贵人、嫔妃,因此又称为宝室。宝室丞多由君王亲信的宦官担任。宝室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位姓氏者,称宝氏。3、出自宋朝时期孔子后裔。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字子庄,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公元1038年)封为文宣公兼知县事,其庶支后裔中有以先祖为官之年号“宝元”为姓氏者,称宝氏。4、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宝氏。5、源于改姓,明朝洪武年间,钱塘人于宝奉命到云南腾冲地区征粮,恰逢兵变,粮薄丢失,为避祸而弃官流落迤西云南县,即现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以名为姓易为宝氏。宝姓名人:宝 声——(公元1941~今),北京人。著名现代画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1: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635、暴姓

暴姓——来源:1、源于子姓,出自殷王朝时期诸侯暴公,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的记载,当时有殷商王朝有许多各据一方的诸侯,其中有一位叫暴公的,据于今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其国即为暴国(今河南修武)。其后裔子孙有暴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暴氏。2、源于姬姓,西周时期,有王族姬幸被封于暴邑(今河南郑州),建立了暴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公爵,所以称暴幸公,世为周王室卿大夫春秋初期,暴国被郑国吞并,纳入郑地,其故国之民以原国名为姓氏,称暴氏。3、源于满族、蒙古族: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宝勒格沁氏多改汉字姓暴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氏。暴氏名人:暴谴——战国时韩国有相国。暴胜之——西汉御史大夫。能干而心胸广阔,颇有知人之誉,人们都誉他像伯乐识别千里马一样,识别人才。暴显——北齐时候的大将军,马上功夫极好,骑马射箭百发百中。又勇敢善战,立下许多战功,被朝廷任为骠骑大将军。后来又封为定阳王。暴昭——明朝初年名臣,潞州(今山西省长治)人,洪武年间由国卫生授大理司务,曾任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终被篡位成功的燕王诛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3 17: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636、板姓

板姓——来源:1、源于羌族,出自汉朝时期古羌族板循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氏族典》、《姓氏大观》中记载:“汉桓帝时,巴郡板循寇掠三蜀,太守曹谦,宣诏论之,皆降服。板循蛮的后裔在历史演进中逐渐融入汉族,或苗族、瑶族、土家族,其子孙中有以原氏族称谓汉化为姓氏,称板氏。2、源于职业,出自先秦时期工匠板人。板人,是先秦时期的建筑工匠中的一类工种,就是制作木瓦的工匠。在板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板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板氏。3、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时期官吏诏板史,在诏板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板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09: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7-1-9 09:53 编辑

                        637、茶姓
茶姓——来源:1、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炎帝陵寝,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为民生医病而尝百草,在其过程中发明了茶。炎帝逝世后,人们便将其葬于茶陵(今湖南茶陵),其护陵族人以地名为姓氏,称茶氏。2、源于子姓、姜姓,出自西周初期齐太公姜尚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汉朝时期学者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茶氏,殷旧姓。齐太公之后有茶氏。”西周初期,子姓殷商族人中就已经有茶氏,后来齐太公姜尚(姜太公、吕尚)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在周王室和齐国为茶师者,专职制茶并侍奉国君用茶,后逐渐成为各诸侯国中的茶大夫,史称“茶正”。其后代因以为姓氏,称茶氏。3、出自唐朝期茶圣陆羽,陆羽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创造了中国绵延上千年而不朽的四大文化之一的茶文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在陆羽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茶仙、茶圣、茶神”为姓氏者,改称茶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 11: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638、种姓

种姓——来源:出自仲姓,周代王室重臣仲山甫(一作仲山父)的后人,为避仇改为种氏。种姓历史名人:种 暠——字景伯,河南省洛阳人,仲山甫之后。益州刺史,庙号敬宗。种 放——字名逸(?-1015)自称退士,河南省洛阳人。咸平中(1001年左右)征赴阙,累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种师道——字彝叔(1051-1126),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10: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639、玉姓

玉姓——来源:1、据传燕王扫北后,中原饱受战乱之苦,人口凋零,急需大量移民。有弟兄两个张玉刚张玉和,不忍分离,遂改名为张刚、玉和,结伴来到河北省永年县姚寨村。玉和就是本村玉姓始祖。2、回族中的玉姓原为闪姓,后被赐姓玉。3、满族中的玉姓,传说来自“哈斯”,满蒙文的含义就是“玉”。4、傣族中的玉姓,是傣族现在的四大姓之一。5、朝鲜王姓原是大姓,传说后来高丽被李朝灭亡,李成桂迫害王姓国人,于是王姓族人大多改姓,加一点变“玉”。玉姓名人:玉宗焕——1931年出生,朝鲜族。出生于朝鲜庆尚南道,1933年移居吉林通化。1946年5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1年8月离休。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对姓氏来源地介绍。
史料考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您不辞辛苦,细心介绍,值得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20: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牧马 发表于 2017-1-18 19:32
谢谢老师对姓氏来源地介绍。
史料考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您不辞辛苦,细心介绍,值得敬佩!

谢谢草原牧马老师关注和支持!
54_副本.jpg.thum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8: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640、玄姓

玄姓——来源:玄”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文初祖黄帝,其两个源头来源都与黄帝有关:一说是“玄”姓为黄帝之子玄嚣的后代,二传为黄帝时臣子玄寿的后代。查中国历代“玄”姓名人,皆出生于宋代以前,究其原因是:1、北宋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叫玄朗,就下令天下凡姓玄的都改成元姓,不能与他父亲同姓,遇“玄”字改作“元”,“玄”姓因此改为“元”姓;2、清代时,康熙名玄烨,“玄”姓因此改为“元”姓。玄姓名人:玄俗——西汉名医。玄贺——东汉九江太守、大司农等职,以清正严谨著称。玄览——南齐人,是当时有名的政论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0: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9 12:56 编辑

                               641、达姓

达姓——来源:1、出自姬姓,为颛顼帝之后,以祖名为氏。古代部族首领颛顼帝的后代高阳氏有子弟八人,都是治国安邦的贤人,称为高阳氏“八恺”,依次分别是:仓舒、颓恺、梼戭、大临、厖降、庭坚、仲容、叔达。其中老八叔达,他的后代有的以其名达字作为姓氏者,称为达氏,形成了一支达姓。2、出自回族中有达姓:① 回族达姓主要源自皇帝赐姓。据《元代泰不华族源初探》载,元初,成吉思汗西征时,波斯人母把拉沙随父塔不台入华居台州(今浙江临海),拜南宋遗民周仁荣为师,刻苦攻读汉语文,于延佑七年(1320年),在乡试中考取榜首。次年廷试赐进士及第,授集贤院修撰,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文宗建奎章阁,擢为典签,拜中台监察御史,帝赐蒙古姓名达不华,后裔遂以‘达”为姓。② 据《回族人物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西北名将达云,“出身于凉州卫(今甘肃武威)武将世家。其先为西域回回贡使,留河西不归,渐为凉州大族。”这应是达姓回族的又一支达姓名人:达 云——字腾霄,号东楼(1551-1609),始祖恪纳牙,达云为其六世孙,勇猛强悍而有谋略,万历中,承袭世职为指挥佥事,后提升为守备,又晋升为肃州游击将军,后病卒于军中,赠太子少保,谥英烈武侯。达普化——元代浙江省台州人,曾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重要官职,后在平海贼中战死,封魏国公,立庙台州,赐额崇节。达奇勋——明代边将达云的次子,任镇守居庸关总兵,功绩至伟,加封太子太傅,特授光禄大夫、右军都督。达浦生——当代杰出的少数民族人士、著名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是辛亥革命以来我国内地回族穆斯林中享有盛名的四大阿訇之一。1956年,82岁的达浦生先生担任周恩来总理的顾问,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965年6月21日病故,享年97岁,葬于北京西北旺回民公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8: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642、死姓
死姓——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ҁ氏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拓拔部中有(𠑾)、自、独、膊四个氏族部落,其部族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后汉化分称ҁ氏(Ѿ氏)、自氏、独氏、膊氏,并世代沿传至今。在古代,“𠒁(𠑾)”字就是“死”的古体字,因此,𠒁氏(Ѿ氏)就是死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年~496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之后,𠒁氏(死氏)与大多数鲜卑民族一样,皆逐渐融入汉族。
以后,有𠒁氏(Ѿ氏、死氏)族人嫌其姓氏用字不雅,遂改为谐音的思氏、肆氏、𦉭氏、亖氏等,但原本的𠑾氏(Ѿ氏、死氏)仍世代相传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9: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4-29 12:54 编辑

                    643、伯姓

伯姓——来源:1、出自嬴姓,起源于夏朝初年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人。伯益起初在舜的属下作官,以调驯鸟兽出名,受赐姓“嬴”。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伯益的后人有的以祖名“伯”字为姓,称伯氏。2、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裔,始祖是伯夷。武王伐纣时,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曾经扣马拒谏,请求停止武力伐纣。武王不听,一举攻灭殷商,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食野菜树果,终被饿死。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称伯氏。3、出自荀姓,起源于春秋时期荀林父,荀林父字伯,世称荀伯。其孙荀阁,以其祖父功高,遂用其祖父之字“伯”为姓,称伯阁,世代子孙乃成伯姓,称伯氏。4、出自柏氏所讹改。远古时有“柏”氏,后讹传为“伯”氏,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伯姓名人:伯 益——禹之大臣。伯 嚭——姓伯,名嚭(Pǐ 音匹),故亦称伯嚭(或作“帛喜”、“白喜”、“帛否”、“伯喜”),字子余。楚大夫伯州的犁之孙,出亡奔吴,以功任吴国太宰。伯 乐——春秋时人。或说姓孙,名阳,亦称阳子。善相马。伯 达——西周成王进人。伯达与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称周之八士。伯 夷——商末人。孤竹国君初之子。相传其父遗命其弟叔齐为君,叔齐让伯夷,伯夷遁去。叔齐亦不立而相与往归西伯(周文王)。周武王伐纣,两人叩马谏,以为不仁。及周灭商,夷、齐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遂饿死。伯 宗——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公元前?-公元前576)。贤而好直言。晋景公六年以“鞭之长,不及马腹”谏止晋攻楚。其含义为“虽然晋国强大,也无力战胜楚国”。现代汉语的成语“鞭长莫及”由此而来。每上朝时,妻子常规劝他:“您好直言,那些行为不端的人都厌恶您,一定有祸到您身上!”他不听。后来在栾弗忌之难中,果然被进谗言而遭杀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5 2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644、鬼姓

鬼姓——来源:1、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衍支鬼氏的母系任姒之后鬼臾区,鬼臾区的后裔子孙,就以其先祖所出部落名称为姓氏,称鬼氏,是非常古早且神圣的行姓氏之一,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2、源于鬼方氏,出自时期居于西北方戎狄族之鬼方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鬼方,是商、周时期居于中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鬼氏名人:鬼候——殷诸侯。《礼记·明堂位》:“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战国策·赵策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纣 。以为恶,醢鬼侯 。”按《史记·殷本纪》作“九侯”。鬼力赤——(1325年—1408年)蒙古帝国之中央汗国元朝败撤中原后的“北元”鞑靼领袖。建文帝四年(1402年),杀元朝的坤帖木儿汗,被阿鲁台拥立为大汗(或可汗)。废元朝的国号,称鞑靼,1408年(明.永乐六年),为知院阿鲁台所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6 18: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645、贵姓
贵姓——来源: 1、源于姬姓,出自颛顼帝的玄孙陆终之后,有分封于贵邑(今陕西咸阳渭城区周陵乡马家窑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称贵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贵氏正宗,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八天官之第六,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典籍《周礼·天官·大宰》记载:"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六曰尊贵。"后有后裔子孙以其尊号为姓氏者,称贵氏。3、源于姜姓,出自苗族先祖蚩尤之后裔,属于以贵族身份为氏。在史籍《路史·蚩尤传》的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与蚩尤均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同属农耕部浇联盟。4、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公族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在春秋时期,楚国公族中有被分封于贵邑(今江苏江阴、常州、丹阳一带)者,其时,治所在今江苏省的镇江市丹阳市延陵镇,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贵氏。5、源于嬴姓,出自少皞(昊)金天氏后裔伯益的后代造父。传说,造父的后裔赵匡胤为该支贵氏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农历10月20日一夜之间猝然离世之后,即位的宋太宗赵光义逼杀了三十岁的赵匡胤长子赵德昭,其二十三岁的幼子赵德芳后来也神秘地暴病身亡,随后,宋太祖的族人纷纷设法避难,其庶支后代之一就改名叫"中一贝".在中一贝的后裔子孙中,有人将先祖的名字合了起来,成为"贵"字,然后以"贵"为姓氏,以悼念中一贝。贵姓名人: 1、贵迁——(生卒年待考),着名汉朝庐江太守。2、贵霸——(生卒年待考),着名晋朝中郎将。3、贵中孚——(生卒年待考),湖南常德人。着名清朝官吏。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举人,仕至广西桂平梧郁道,撰有《丹图县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