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姓氏百家及其来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 10: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531、森姓
       森姓——森姓是中国汉族稀有姓氏。来源有二:1、是黄帝的后代,
曾在"森国"封地。人称森国公,其后人以森国中的森字为姓氏,称森氏。
2、周天子遇难,大臣护架有功,赐其"晟"(封地)后被灭, 其后人改姓"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8: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4-7 20:05 编辑

                         532、木姓

木姓——木姓源:、1、出自春秋,宋国有大夫孔金父,字子木,其支孙有的以

祖字“木”为姓,称为木氏。2、出自端木姓,据《元和姓纂》上记载,端木姓是

孔子弟子端木赐的后代。端木赐字子贡,其后世子孙以端木为姓。为避仇改称为

木氏。3、出自唐代时,百济国中有木氏。4、出自回族中有木氏。5出自明朝

云南纳西族贵族阿甲阿得,由朱元璋赐姓木。木姓名人有:木 楹——宋代人,官

浙东帅府参谋,百姓称颂其德政。木 增:明代诗人。历授云南、广西、四川等布

政使司的左、右参政头衔。著有《芝山云过集》、《山中逸趣集》等。木待问—

浙江省永嘉(今温州市)人,字蕴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状元,

任礼部尚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2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4-7 20:35 编辑

                       533 、鬼姓
   鬼姓——1、出自炎帝衍支鬼氏的母系任姒之后鬼臾区,鬼臾区的后裔子孙,就以其先
祖所出部落名称为姓氏,称鬼氏,是非常古早且神圣的行姓氏之一属于以氏族名称为姓氏。
2、出自时期居于西北方戎狄族之鬼方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姓氏。鬼姓名人有:
鬼臾区——又名鬼容区,号大鸿。鬼姓始祖,著名黄帝之臣,五行医学创始人。鬼力赤——
元朝败撤中原后的“北元”鞑靼领袖。建文帝四年(1402年)杀元朝的坤帖木儿汗,被
拥立为大汗(可汗),废元朝的国号,称鞑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9 18: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534、火姓
      火姓——1、源于燧人氏,出自远古时期发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燧人氏之后裔中有世袭为掌火之官者,后分衍有火师氏、大火氏、鹑火氏、西火氏、北火氏、
中火氏等,多省文简化为单姓火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2、源于口传历史,出自远古时
期人类朴素自然辨证思维,属于以五行氏说为氏。远古人类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
水五物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与
水氏的出现,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与水神。3、源于苗族,东汉末期有“南蛮”
(罗匐人)火济,在蜀汉时期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国国王(今贵州大方),其后代
子孙有以先祖名中的“火“为姓氏,称火氏。火姓名人有:火源洁——蒙古族,郭尔罗斯氏;
内蒙古科尔沁人。著名明朝初期大臣,古代民族文字学家,火氏鼻祖之一。明朝洪武年间官
至翰林侍讲,与编修马沙亦黑等编有著名的《华夷译语》、《元朝秘史》等,还著有《涵芬
楼密籍》第四集等。《华夷译语》中收录了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包括蒙古、女真、高昌(畏兀
儿,即维吾尔)、西番(藏)、倮倮(彝)、壮、百夷(傣)等,古蒙古文。火忠礼——(公元1954

~今),蒙古族;内蒙古包头人。著名防疫医学专家、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1: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4-11 11:19 编辑

               535、神姓

神姓——1、出于炎帝神农氏之后。据记载,神姓源出姜姓,神农氏裔孙帝榆罔失帝位,

子孙以祖先神农氏名号为氏,称神氏。2、据姚薇元先生《北朝胡姓考》记载,北朝时期的鲜

卑族有豆卢族部落。在晚唐文宗执政时,有神策军都虞侯豆卢著,与权臣宦官勾结在一起,引发了

“甘露之变”。武宗即位后,权臣鱼弘志乘机诛戮引发“甘露之变”的一干人等,豆卢著的族人四散逃亡,

其族人弟子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神策虞候”为姓氏者,称为神氏。神姓名人有:神曜——汉朝

神英——字景贤,寿州人,右都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2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536、琚姓
           琚姓来源——琚,通璩、蘧,为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后为避难,改为璩(琚),取不忘伯玉之意。琚姓名人有:蘧伯玉——河南长坦县伯玉村人,璩氏的先祖,
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琚景云、琚天贵:(生卒年待考),山西阳城人,著名抗日战争英烈、英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20: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5-24 20:42 编辑

              537、桓姓

桓姓——来源:1 源于上古。黄帝有一个大臣名为桓常,被认为他就是桓姓的始祖。 2 出自姜姓。齐国国君齐襄公的弟弟有一个儿子叫小白,在齐襄公被杀害以后,他从莒国进入齐国,成为齐国的君主,后来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死后得到谥号为“桓”,历史上称为齐桓公。他的这一支子孙于是以桓作为自己的姓氏,称桓姓。 3 出自子姓。宋国有国君叫卿,他死后谥号也为“桓”,历史上称他为宋桓公。他的后代以祖上的谥号作为姓氏,称桓姓。 桓姓历史名人: 1 桓容——字春卿。东汉时沛郡龙亢人,光武帝的时候被拜为议郎,授太子经,累官太子少傅,后迁太常。明帝即位,因为他是皇帝的老师,所以被拜为五更,封为关内侯。 2 桓温——字元子。晋朝龙亢人,明帝的女婿,官至大司马。3、桓谭——东汉学者,特别喜欢古文,写书写了二十九篇,取名叫《新论》 4、 晋朝十一将军:桓石秀、桓石虔、桓尹、桓冲、桓雄、桓云、桓涛、桓温、桓霍、桓谦、桓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17: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4-21 17:41 编辑

                  538 、姒姓
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修己)因梦食薏苡而生禹,
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自大禹至今已传至146世,
虽为名门,却非旺族,据2000年统计数字,姒世族人为700多人姒姓名人有:大禹——
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是被世人千古
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华夏民族杰出的圣祖。勾
践——越王,大禹的第44世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8: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4-22 18:15 编辑

                              539、天姓
          天姓——天姓为中国百家姓之一,相传是黄帝之相天老的后裔。天姓虽古老,
   分布也较广泛,但人稀少,属于稀有姓氏之一。目前天姓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卫辉、
汤阴、浙江上虞、余姚、广东顺德、四川中江、安徽淮南、河北乐亭、香河、江
西宁都等地。天姓名人有:天福臻——1927年6月生,辽宁庄河人,一级美术师。
          天志义——1934年生,河北肃宁人,二级演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4 12: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4-24 12:49 编辑

                       540、妫姓
妫姓——单一渊源:源于有虞氏,出自上古高阳氏后裔舜帝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
为姓。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因舜帝出生于姚墟所以以姚
为姓。当舜还是个平民的时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领尧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
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于妫水之边。后舜帝随父亲后母迁居妫水,
舜就以妫为姓,之后舜帝部分后代也以妫为姓。妫姓为黄帝支系有虞氏的后裔,帝舜
为黄帝曾孙颛顼的六世孙,他继帝尧之后,登上了中原地区黄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领
之位,跻至五帝的行列,成为中华文明的先祖之一。妫姓名人有:妫昌——王莽建国
初,封妫昌为如睦侯。妫昆——吴郡余杭人(今浙江余杭)。著名西晋朝大臣。时为
南郡太守。妫皓——字元起,妫昆之子;吴郡余杭人(今浙江余杭),著名西晋朝大
臣,官至尚书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12: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541、姞姓
        姞姓——姞氏是中华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单从“女”字旁就可以断定,
姞氏是带有非常明显的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标志的姓氏。姞氏也是黄帝姬轩辕
的直系后裔,据司马迁著《史记·五帝本纪》中云:“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
者十四人。”又《国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
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这十
二姓里的姞姓即由黄帝所赐,而姞氏后人去女傍而改成简写吉氏,才成为今
天的吉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0: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542、妘姓
        妘姓——是中国最早的姓氏之一。妘姓是中国传说时代祝融八姓之一,
即己、董、彭、秃、、曹、斟、芈等,周朝的鄅国、夷国、逼阳国都是
妘姓。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1: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6-4-27 11:24 编辑

                  543、千姓
       千姓——1、出自春秋末期鲁国闵损、字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德行很高,
为孔门七十二贤士之一。后来,世人奉闵损为骞王,其孙子就以祖父的字为
姓氏,称骞氏。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的文字简化改革,使骞氏族人在户籍
登记时被简化讹改为“千”氏,至今其族皆用“千”为姓氏,其祖居地骞王村易
名为千家村(今陕西户县),但老一辈人则多是“骞”、“千”互用。2、出自东
汉杨腾,属于以迁居地名为氏。杨腾原为西域氐族部落中的一员大将,勇健
多谋,在东汉建安中期(公元196~219年),占仇池方圆百顷地而立国,据
《水经注》记载,仇池山“上有平田百顷,煮土成盐,因以百顷为号。杨腾因
此自号“百顷氐王”。至三国曹魏时期,杨腾的继承者以“百顷氐王”王位迁徙入西蜀地区
(今四川西昌),改杨氏为千氏。3、出自明朝大将千岩,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据史籍
《大明遗民史渊源补遗》记载:千岩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武科及第,因出生地为
西(今四川西昌)终北山千高峰万切岩,故而明太祖朱元璋赐其姓千,名岩。千姓名
人有:千献——蜀郡人(今四川成都)。著名汉朝蜀郡都尉。千岩——著名明朝
将领。千万里——千岩裔孙;河南登封颍阳镇人。著名明朝将领,朝鲜、韩国
千氏鼻祖。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定居朝鲜半岛(今韩国),任正二
品资献大夫,封花山君。千家驹——浙江武义人。著名当代经济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544、仙姓
       仙姓——出自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王仙芝(仙姓始祖)。唐朝末年,农民“冻无衣,饥无食”、
“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在长垣聚众数千人,举兵反唐起义。
自称“夭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传檄四方,号令天下,民众群起响应。次年,攻克濮州、
曹州,发展到数万人。公元875年黄巢率众响应,与王仙芝合兵,接连攻下很多州县,势力发展到
淮南地区。三年汝州大捷,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时,王仙芝暗中接受了唐朝招安,遭到黄巢等
斥责,并被打伤头部。从此与黄巢分兵作战,南下占领蕲州、鄂州(今湖北武昌),转战于今河南、
山东、安徽、湖北、江西等地。乾符五年于黄梅大败,逃亡途中为躲避官兵改称仙姓,后仙姓从此
流传下来,今分布于山西省永济市境内。仙姓历史名人有: 仙立——宋时宁国人,建炎时以功援殿
前都虞侯,仕至右武大夫惠州刺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30 18: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8-5-19 19:48 编辑

                                             545、 五姓
       五姓——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其来源有:1、五姓来源于伍姓。宋郑樵《通志·氏族略》载:"五氏,本伍氏,避仇改为五。"2、据《姓氏考略》中记载:"黄帝臣有五圣,配下台,是五姓之始。"3、源于妫姓,出自汉高祖刘邦强迁原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公族时封的编序,即第一氏、第二氏、第三氏、第四氏、第五氏、第六氏、第七氏、第八氏共八个复姓,后来大都改为单姓第氏、五氏、伍氏。4、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桓公子御说,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宋桓公子御说宠妃甚多,生有七子:子兹甫、子目夷、子三种、子四鱼、子五荡、子六鳞、子七肸。在宋第五子子五荡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五氏氏,后有以汉义为汉化姓氏5、源于蒙古族他包者,即称五氏、或伍氏6、源于满族,出自满族鄂岳氏部落,其部族中鄂岳·五格,满洲镶黄旗人,在平三藩、征噶尔丹过程中有功,晋授骑都尉。在鄂岳·五格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称五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1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