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云帆

云帆谈医疗保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08: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季须防雨水伤害足部健康

        核心提示:在步入夏季之后,似乎全国各地都在经历一个雨季的漫长洗礼,几乎每个不同地区的人都在抱怨暴雨对生活的不良影响。

     在这种雨水涟涟的日子里,我们该怎样去进行正确的身体保健呢?尤其是我们的双脚,每天都要踩着地上大大小小的积水,更加需要小心防病。

  雨天是我们足部最可能出状况的时间,如果不好好照顾保养,足部疾患往往就从此时开始!

  为什么足部的问题往往从这种雨天开始呢?雨天的足部保养要注意些什么呢?

  1、足癣:就是俗称的香港脚,大家都知道香港脚和潮湿闷热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这样的雨季里,霉菌有很高的机会因你的一时不小心而感染上你的脚。

  在你匆匆忙忙赶着上班、下班、开会的日子里,你的足部在雨水中浸湿过又在室内自然阴干,霉菌很少放过这种机会,它悄悄地爬上了你的脚,慢慢的增殖,再感染上你的趾甲,让你在夏天奇痒无比

  在冬天不痒却因脱皮干裂而痛苦难当,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直到有一天你正视它的存在,下定决心治疗它。所以在雨天好好保养你的脚是重要的。

  2、蜂窝性组织炎:足癣的一个常见后遗症就是蜂窝性组织炎,长在小腿或足背的蜂窝性组织炎往往和足癣脱不了关系,产生此种后遗症是医师很不愿意见到的,因为若不好好处理,严重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险,所以有足癣的病患觉不宜轻忽。

  足癣中又以脚趾缝间白色潮湿糜烂这一类型和蜂窝性组织最具有高度相关性,而偏偏此类型的足癣是所有类型中最容易被一再感染的,往往稍微潮湿闷热或足部泡水就会再度感染,所幸目前医学研究指出它的保养之道能能大大减低它的复发率。

  3、足部湿疹:这是仅次于足癣常困扰足部皮肤问题,包括有汗疱诊、接触性皮肤炎等等问题,发生的原因很多无法一一讨论,但是目前已经知道夏雨天足部潮湿闷热对它是一种恶化因子,病人有可能因为如此而加重病情不易根治。

  所以如果有足部湿疹或容易发生足部湿疹的人,要特别注意以下保养之道。

  4、脚踝扭伤、鸡眼、脚底或脚跟厚皮:下雨天滑倒、溅湿、跳跃式行走,屡见不鲜。偏偏此时一些男性或女性,舍不得他们 的爱鞋遭受风吹雨淋,改穿次等的鞋子,如果将这两项因素加此来,足部伤害发生的机会就相当的高。
 楼主| 发表于 2012-8-8 08: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抗衰老要避免六种心理

        核心提示:正所谓养生重在养心,老年人想要达到长寿就更加需要注意心态问题了。有一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老人的长寿哦,人到老年,脾气会变得古怪,下面六种不良心理会加速老年人的衰老。

       正所谓养生重在养心,老年人想要达到长寿就更加需要注意心态问题了。有一些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老人的长寿哦,人到老年,脾气会变得古怪,下面六种不良心理会加速老年人的衰老:

  1、老人心理——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患者,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见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2、老人心理——抑郁:

  有一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无奈又惧怕,这种心态假如不及时调整,很容易引起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极容易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乏。因此这种人极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经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老人心理——幻想:

  受身体渐渐衰老的影响,有一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经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4、老人心理——怕孤单: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常常对他人不满及报怨。久而久之,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单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单带来的痛苦。

  此类老人既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又希望别人关心照顾,于是经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此会变得行为孤单、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5、老人心理——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常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而而自暴自弃。

  6、老人心理——多疑:

  有一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便自己有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无可救药、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易加重其疑心病。4、老人心理——怕孤单: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常常对他人不满及报怨。久而久之,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单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单带来的痛苦。

  此类老人既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又希望别人关心照顾,于是经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此会变得行为孤单、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8: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季养生重在养阴:7个妙招益肺保健康

        核心提示: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身体也随之而改变,因此,秋天养生首要保养体内阴气,以适应自然界的规律。下面,小编就为你推荐几个秋天益肺养阴的妙招。

      一、养肺先要宁心神

  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

  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二、起居有度适秋凉

  秋季天高气爽,应早卧早起,这样有益于“秋收”。进入深秋以后,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

  因而着衣要随天气变化而增减,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睡觉要护住胸背,因为五脏的腧穴都汇集于背部,如果邪风侵入,容易中风。

  三、秋补宜滋阴润燥

  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贴秋膘”的习俗,每至立秋,家家户户就开始“食肉进补”。对此,在饮食调养方面,要按照《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饮食,以防秋燥伤阴。

  可食用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药膳,因为它们性偏凉,应先调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少吃一点滋阴食品和药膳。

  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注意不能超量运动,且尽量减少剧烈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四、饮食应少辛增酸

  秋季饮食还要注意“少辛增酸”。也就是说,要少吃辛辣的食物,以防肺火太盛。中医认为,肺火太盛会损伤肝的功能。因此除“少辛”之外,在秋天还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火的侵入。

  根据中医营养学的这一原则,在秋天一定要少吃辛味的葱、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酸味的水果有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总之,秋天要适当多吃酸的食物,从而达到养肺同时养肝的目的。

  目前南方不少地区仍然是湿热天气,导致人体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这时如果吃些性温的食物,尤其是粳米或糯米,对健脾胃、补中气均有极好的功效。药典古籍,如《本草经疏》、《随息居饮食谱》及《金匮要略》等,均对此论有记载,并且对其功效赞誉有加。

  五、饮食平衡防秋燥

  传统养生文化认为:以形补形,以物补物。就是吃什么补什么。那么秋季就应吃肺补肺,但肺的功能太强,就很容易伤肝。再加上秋季本身就是肺的当令季节,如果再过补,身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为缓解“秋燥”,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更有人主张入秋应当食用糯米阿胶粥(阿胶搭配糯米)以滋阴润燥。

  总之,秋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胶、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较温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

  六、静坐吐纳利身心

  在此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秋季吐纳健身法。

  首先,清晨洗漱后,在室内闭目静坐,牙齿闭合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中津液充满后,将津液分三次咽下。

  然后稍停片刻,慢慢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头顶住上腭,用鼻子吸气。

  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口四”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做36次。坚持做此养生功,有保肺健身的功效。

  还可将两手搓热,敷在眼部3秒,反复做8次。坚持此功,不仅可以明目,且对肝、肺、心都有益处。

  七、秋季经络养生


     经络养生与于运动养生的核心是相同的。但经络养生的目的在于保持经络的通畅,纠正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具体做法:将脚浸入温水中9分钟;之后,按太渊穴、膻中穴各36次;最后,作6次深呼吸、6次漱津吞咽。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08: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甩腿扭膝 八十不老

        核心提示:如果老年人坚持适宜的锻炼,尤其对下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减缓肌肉组织和骨钙的损失,延缓腿的衰老。

  中国有句俗语叫“甩腿扭膝,八十不老”,说得就是老年人应好好保护下肢的道理。实际上,下肢的衰退的确早于上肢。腿是人体主要承重肢体,它有着人体中最结实的关节和骨骼,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骨钙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丢失,血管弹性也逐渐减弱,因此下肢活动的准确性和速度随之降低。

  如果老年人坚持适宜的锻炼,尤其对下肢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减缓肌肉组织和骨钙的损失,延缓腿的衰老。老人可选择散步、快走、慢跑等运动,使腿脚部位的肌肉、穴位接受刺激,促进腿脚血液循环,调整机体功能。除以上运动形式,甩腿、扭膝也能舒通经络,延缓衰老。

  甩腿时一手扶树或墙,上身正直,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上翘起,然后向后甩,脚尖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两条腿轮流甩动各20—30次,共2—3个循环。扭膝时两足平行靠拢,双膝并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扭动数10次,然后再逆时针扭动。反复三遍,扭完双膝后再稍事随意地活动活动肢体,如抖抖手腿,或下蹲起立,或原地踏步等。

  经常甩腿扭膝,能疏通血脉,增强膝部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柔韧灵活性。运动时,时间和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以运动时和运动后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宜。腿脚经常疲劳的老人,每天将双脚抬高,与心脏水平或者略高,然后双手旋转揉搓小腿3—5分钟,以改善循环。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08: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不能湿发入睡

       核心提示:对上了岁数的老人来说,养生保健之道不只在于饮食、运动等一些大的方面,就像洗头这样的小事上也不容忽视。老年人高发的中风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有时就与洗头方法有关。所以老年朋友洗头,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对上了岁数的老人来说,养生保健之道不只在于饮食、运动等一些大的方面,就像洗头这样的小事上也不容忽视。老年人高发的中风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有时就与洗头方法有关。所以老年朋友洗头,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头别往后仰。在美发店洗头,都是采用后仰的姿势。有些老年人也采用相同的洗头姿势,以为这样安全又舒适。其实,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后仰洗头容易造成老年人中风。因为仰躺对头部椎动脉造成一定压力,直接影响脑部的供血流量,时间久了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恶心、站立不稳等症状。有高血压、颈椎病的老年朋友尤其不宜仰着洗头。对于老年人而言,采用身体前倾的传统低头姿势更安全。但高血压患者要避免过长时间低头,淋浴时直立的洗头姿势较合适。

  水温要适宜。老人头皮对温度的刺激比较敏感,过冷过热都会刺激人体血管,造成血管收缩异常。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朋友尤其要小心。长期用冷水洗头,会使脑部的神经线受不了刺激,而且会产生头痛、头晕的现象。水温太烫,则易损伤头发,导致烫伤。洗头的水温以40℃左右为宜。这个温度可以起到清洁头皮与头发、改善头皮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作用。

  头发干透再睡觉。许多老人习惯清早起床后洗头,然后精精神神去楼下锻炼;还有人晚上临睡前洗头,然后带着湿漉漉的头发入睡。这些习惯都不好。早晨温度较低,湿发干得慢,湿气笼罩,容易导致头痛。而带着湿发和倦意入睡,会让人第二天起床后,昏昏沉沉,头痛乏力。因为人在睡眠状态中,头部血液供应缓慢,湿发会让头部热量被水分带走。

  因此,洗头最好选在白天温度稳定的时间,或是晚饭后的休息时间,但距离入睡时间不要太短。洗头后用毛巾包头的做法同样导致湿气散不出去,洗发后应迅速擦干头发,或者用电吹风吹干。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07: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云帆 于 2012-8-14 08:42 编辑

                                                             这些中药空腹食用效果更佳

        核心提示:很多人认为,服药都应该在饭后,但是用药分时令和体质,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服用效果都不一样。大黄、海螵蛸、白芨以及部分滋补类药物空腹服用,效果更佳。但是中医提醒,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在空腹服药后出现了胃疼等副作用,就应该考虑改为饭后服药。

  在我们的观念中,一般认为,大多数药物应在饭后服用。其实,药用时令,针对不同体质的病人,不同的药物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季节服用。下小编为您盘点适合空腹服用的中药都有哪些。

  大黄 。一些泻下的药物,如治疗便秘的大黄等中药应该空腹服用。

  海螵蛸、白芨。治疗胃溃疡、胃黏膜糜烂时,常用海螵蛸、白芨等中药,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在胃内壁产生一层保护膜,这类药物应尽可能选在饭前空腹服用。

          部分滋补类药物。滋补类药物也多建议空腹时服用。

  中医提醒,由于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在空腹服药后出现了胃疼等副作用,就应该考虑改为饭后服药。
发表于 2012-8-13 08: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帆老师的忠告 141山东.gif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14 08:43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8: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2-8-13 08:35
谢谢云帆老师的忠告

谢谢您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进行音乐训练可以提高思维和记忆力

       核心提示:据说音乐可以抚慰野蛮的野兽,但如果你亲自演奏乐器,它可能有利于开发你的大脑。另外研究表明,老年人进行持续的音乐活动可提高思维能力,消除因年龄甚至因缺乏教育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美国《健康日》网站8月2日报道称,据说音乐可以抚慰野蛮的野兽,但如果你亲自演奏乐器,它可能有利于开发你的大脑。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学习演奏乐器并不断练习可以对心理有很大的好处,听音乐也被证明是有积极的影响的。

  最新的研究发表在七月期的《人类神经系统》杂志上,表明音乐训练可减少因老龄化而造成的记忆的下降,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学过音乐的人,老了后在记忆和认知能力方面的测试要推迟十年老化。

  研究也表明,老年人进行持续的音乐活动可提高思维能力,消除因年龄甚至因缺乏教育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还不清楚,音乐训练是否对成年人提供任何的心理优势。

  “行为可以改变你的大脑。”该研究的作者埃默里大学的布伦达助理教授说。

  这项研究证实并提炼了以住的研究结果,曾经发表在2011年4月份的《心理学》杂志上。

  童年时,大脑仍在发育中,学习一种乐器,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推迟十年的好处,而且,在中年开始玩也有好处。

  在这项研究中,70名59岁至80岁的音乐家和非音乐家进行了神经心理测验和调查。在心理测试、视觉空间的判断、言语记忆和回忆和机动灵活性方面,音乐家得分更高。

  布伦达说:“为什么不去学习微积分或者历史而学习音乐呢,原因之一是,评价的影响,音乐学习是相对容易的,因为大多数人可以数年如一人学习一种乐器,相比于其它活动如填字游戏、看书或者玩游戏,花在音乐上的时间也比较容易量化,而音乐需要多年的实践,这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认知活动。”

  加拿大的罗特曼研究院科学家请谢丽尔则认为,该研究证实,教育可以防止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

  她研究了学习第二语言对大脑的影响,学习音乐就象是学习语言,对大脑进行刺激。
发表于 2012-8-14 08: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帆 发表于 2012-8-14 08:47
老年人进行音乐训练可以提高思维和记忆力

       核心提示:据说音乐可以抚慰野蛮的野兽,但 ...

谢谢老师的讲评,我也非常喜欢听音乐。 欣赏了.gif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8-15 07:54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07: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玉灵芝 发表于 2012-8-14 08:58
谢谢老师的讲评,我也非常喜欢听音乐。

谢谢您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07: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老虎”来了 谨防皮肤病

        核心提示:“立秋”之后,“秋老虎”肆虐。阳光依然强烈,紫外线照射量大,气候比夏季更闷热,人们常常动不动就一身汗。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病原微生物侵扰,蚊虫叮咬等,成为秋季皮肤病多发的原因。

     日晒伤

  日晒伤常由过度日晒造成,表现为日晒后3~6小时于日晒部位出现红斑,严重时可形成水疱,有明显灼痛、可能有全身不适。

  防治措施:平时多参加户外运动,提高对日光的耐受性,日光过敏者外出应打遮阳伞或涂防晒霜。已晒伤者应避免再次曝晒。

  湿疹

  夏秋季,有些人的手和脚会因为汗腺发达而分泌很多汗液,特别是脚部,如果长期穿不透气的鞋子,闷热潮湿,脚就会脱皮、痒、长水疱,很多人误认为是脚气,其实是湿疹。

  防治措施:防治湿疹,局部要保持干燥,用皮炎平涂抹患处,一天两至三次。要穿透气的鞋子。因为湿疹的症状和脚癣相同,所以,治疗前要做一个真菌试验,判断到底是否属于真菌感染。

  “凉席皮炎”

  患者睡于凉席,躯干、四肢等接触凉席的部位出现分布不均的红斑、丘疹,奇痒难忍,有的搔抓后还出现红肿等感染症状,医生们称这种病为“凉席皮炎”。

  “凉席皮炎”的发病原因大致有两钟:一是因凉席材料而导致的凉席过敏症,一般来说,用绳、苇、草编成的凉席容易使人过敏,而使用竹、藤编制的凉席过敏者少;第二就是受螨虫的叮咬而导致皮肤炎症,出现这样的病症,从皮疹上常常可以觅见针头大小的咬痕或淤点。

  防治措施:首先须选择好凉席。草席既容易生螨虫,也常常是过敏源;凡是有过皮肤过敏史的人,要慎重选择。第二,要保持凉席的清洁卫生,要经常对凉席进行高温消毒(开水烫洗),放到阳光下暴晒,这样才能将肉眼不易看见的螨虫及其虫卵杀死。一旦发生“凉席皮炎”,不可随意搔抓,可先根据皮肤特征,分清是过敏还是“螨害”。如是过敏,要脱离过敏源(如更换凉席或不用凉席),如果是“螨害”,则在杀死螨虫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局部外用药进行治疗。

 楼主| 发表于 2012-8-16 07: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致折寿的十大惊人发现

        核心提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十分正常且无害的事,却可能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日积月累不断地吞噬着人的预期寿命。美国世界新闻网近日载文,总结了“导致折寿的10大惊人发现”,提醒民众当心日常生活中的“10大长寿杀手”。

     1.大男子主义

  美国爱特网报道称,研究发现,性格顽固和坚持大男子主义(比如,一味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等)的男人比性格相对较随和的男人长寿几率低46%。原因是前者更容易选择不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而早亡危险会更大。

  2.爱吃爆米花

  美国《探索健康频道》刊登最新研究发现,爆米花的黄油味来自化学物质双乙酰。经常吃爆米花会导致该物质过量摄入,增加严重肺病危险,缩短寿命。

  3.乳房太大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最新研究发现,乳房太大的女性寿命会缩短5年。原因是体重超标更容易导致关节疼痛、头痛、整形手术、肥胖症和糖尿病危险。

  4.过早退休

  美国“网络医学博士”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与65岁退休的人群相比,55岁退休的人群10年内死亡危险增加89%。研究人员分析指出,两大关键原因是:身体活动量明显减少和生活失去目标。

  5.忽视牙健康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项新研究发现,不经常用牙线清洁牙齿,不仅增加牙病危险,而且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可能会折寿6年。

  6.服用安眠药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服用安眠药的患者比不服用安眠药的患者早亡危险增加4.6倍。

  7.看电视太多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关于“久坐行为”的新研究发现,长时间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会增加早亡危险。每天看电视2小时会导致折寿1.4年。

  8.爱睡懒觉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报道,加州大学一项为期6年涉及110万患者的睡眠研究发现,每晚睡眠8小时的人比每晚睡眠6—7个小时的人早亡危险更大。

  9.长时间乘车或开车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上下班长时间乘车或开车会导致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缩短寿命。长时间乘车或开车导致的压力和久坐最容易导致腰围变粗、血压升高和身体质量指数上升。

  10.吃红肉太多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网报道,每天摄入至少4盎司(约合114克)红肉或加工肉食,会导致早亡危险增加30%。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揉腋窝能治疗肩膀疼痛

        核心提示:腋窝和胭窝都分布有淋巴结以及多条神经,经常按摩此处,可以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防病的养生功效。

     腋窝:极泉穴

  腋窝,其间皮层多汗腺。分布有支配上肢的神经和血管,窝内还有淋巴结群,汇集了上肢胸壁和背部浅层的淋巴,被医家称为“人体三大保健特区”(其余两处指背间和脐部)。

  从解剖角度看,腋窝内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并有支配上肢的重要神经和血管通过。窝内还有淋巴结群,上肢、胸壁和背部浅层的淋巴汇集于此。如果上述 这些部位有炎症甚或发生癌肿时。腋窝的淋巴结常会肿大起来,因此。平时检查一下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实有及早发现病变以便及早治疗的意义。

  研究者认为,经常自我按捏腋窝,可起到舒筋活血、调和气血、强身抗老的作用。具体说来。一可促进全身血液的回流通畅,提高气体交换能力,从而使机体获得更多的养分和氧气;二可增强诸多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代谢能力:三可刺激各种感觉器官,使之对外界的反应更加灵敏。

  按捏的方法是: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用力不宜重,每次按捏约3分钟即可。最好早晚各按捏1次。

  按摩腋窝的方法简便易行,在工作、休息之余可随时随地进行。但是,孕妇、严重心脑血管病患者、肿瘤有淋巴转移患者等最好不要采用。

  腋窝正中,腋动脉博动的地方对应着手少阴心经的极泉穴,经常按揉此处,对心脏方面的疾病,以及咽干烦渴、胁肋疼痛、肩臂疼痛都有一定的疗效。

  按捏腋窝的6个作用

  ①调气和血,解痉止痛;

  ②促进神经体液循环,使全身器官享受更多养分和氧气;

  ③增强食欲,提高消化能力,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延缓衰老。

  ④增强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⑤使体内代谢物中的尿酸、尿、无机盐及多余水分顺利排出,增强泌尿功能,并使人体内外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更健康,提高性功能;

  ⑥还能缓解“心痛”,对肘臂冷痛也有一定疗效。

  应注意的是:人到了青春发育期,无论是男是女,都会在腋窝部长出腋毛来。腋毛属第二性征,能使异性起到视觉 刺激作用。从生理上说,它有一定的保护皮肤的功能;腋毛的“隔离效应”,可减轻上臂和肩关节运动时腋下皮肤的摩擦。人身上的器官与附属物都是有用的,腋毛 亦不例外。有些演员除去腋毛,是舞台上演出的需要,那属特殊情况,一般人则不必这样做。某些年轻女子以为腋毛很不雅观,总在想方设法去“拔”掉它们,是不 妥当的,我们应善待腋毛。更不必非要敞胸露肩不可。

  胭窝:委中穴

  胭窝胭横纹中央对应有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经常按摩此养生穴位,对治疗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此按需长期坚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8: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季最宜练气功调养肺气

        核心提示:燥为秋之主气,秋季烦躁最易犯肺伤津。秋季养生,不妨常练气功,能调养肺气,预防感冒。气功利于治疗肺部诸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在秋季可多练。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秋令主肃杀,而秋季肺气旺,故秋季既是养肺之际,又是伤肺之时。

  燥为秋之主气,也是致病的原因之一。肺善清肃濡润,烦躁最易犯肺伤津,使人出现咽干鼻燥、干咳声嘶、皮肤枯涩等症。

  故秋季宜多选食一些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品,如芝麻、银耳、藕、梨、龙眼、蜂蜜、鸭肉及新鲜蔬菜。

  早加衣添被,适当冻些可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有的人鼻黏膜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伤风不断,如果从初秋起坚持用冷水洗脸,并经常按鼻部,能改善这种病态。方法是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沿鼻两侧按摩30次,再按摩迎香穴20次。

  秋季也是练习气功的黄金季节,常练气功,能调养肺气,预防感冒。早晨择空气清新处,调息后缓缓吸入清气至最大限度,再牙关轻闭,慢慢呼气全部吐出,如此一呼一吸连续30次。此功也有利于治疗肺部诸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宜在秋季抓紧治疗,以减轻入冬后的症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