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音淖尔 于 2025-8-3 15:38 编辑
套路战法在比赛中的运用
文、图/董作明(北京市)绘图、编辑/高永祥(北京市)
门球比赛中,教练员根据态势的进展,运筹和使用各种战术,用以夺得优势和控制优势,其最终目的是夺取比赛胜利。在施用战术中,做好层与层的套路战术显得十分重要。
一、层与层的组合套路战术
在门球比赛中,在杆队员连续运用多种以及多个基本战术手段,为下号队员就势造势,组成上号球与下号球的有效组合,使待杆球员及其己方下号球员,发动连续高效地进攻,或过门得分、撞柱得分,打出一个战术小高潮,这种战术被称作是层与层的组合套路。
层与层的组合套路战术,是“5个球为一体”的团队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球队争取胜利的根本保障。
二、层与层组合套路在比赛中的运用
层与层的组合套路,也被称作是球与球的组合套路,是各种战术运用的基础,用途极其广泛。
战例1、在动中组合,造“王”派“先”
在201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康乐杯”门球赛的决赛中,上届冠、亚军再次相遇。比赛进行到第4轮,①进场为③制角,向左擦击可攻二门前,向右擦可派⑤为先手球,解救⑦、⑨。但②的打法出乎红方教练员的预料。轮及②起杆。②擦击⑥奔⑤,闪送⑥到二角与④结组,再撞闪⑤出界,自球到四角与⑩结组。②的层次分配,迫使③避难就易,擦击①奔三门,闪送①过三得分,自球过三门得分后,续击撞柱得分。④撞送⑥到二门前,正对着门后的⑦、⑨,续击到二门前接应⑧。至此,白方完全控制了场上的主动权。见图1。
接下来,⑤就近进场。⑥过二门得分后,撞闪⑨带⑦双出界,续击在二门后接应⑧。⑦就近进场。⑧撞送④到四角接应⑩,自球过二门得分,擦击⑥奔三门前,闪送⑥到三门前为⑩过三门接力,自球过三门得分,再撞闪①出界后,在三门后接应⑩撞柱。⑨进场到二门零号位。⑩先后撞送②、④到三门前,再撞送⑥过三门得分,自球过三门得分后,撞送⑧撞柱,自球撞柱。见图2。
简析:在此战例中,白方教练员顺势而为,熟练地运用层与层的组合套路,科学地对各球进行了层次分配,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其中,②舍分夺势,擦⑥攻⑤,送⑥与④结组,是这套“组合拳”的核心。②打掉⑤后,④派⑥为本轮次王牌球、⑥打掉⑦、⑨后,⑧、⑩均为绝对先手球、⑧打掉①后,②也成为绝对先手球。使得白方各球得风顺水。相反,红方的③虽连得4分,但有“单打独斗”之嫌,有悖于层与层的组合;当②送⑥与④结组后,③应舍分夺势,擦①奔二角,奋力一搏,一旦攻破④、⑥的结组,红方将获得场上的主动权。
例2迷惑对方,造打双杆。
如图3所示,⑩进场为②制角,使②既能攻打三门前又能攻击三门后,给红方以威慑,迫使①不敢送③过三门,自球也只能到四角隐蔽。②起杆,定位撞击⑩,轻送过二门得分,自球接应④。③过三门得分后,无奈远冲②、④无果,自球出界。④撞送②到三前,自球过二门得分后又撞击了⑩,打成双杆球,闪送⑩去四角控制①,用双杆过三门得分后,再撞闪⑤带⑨双出界,撞闪⑦出界后,续击到三门后接⑩撞柱。详见图3。
简析:白方施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计法迷惑对方,独具匠心、耐人寻味。可见,白方教练员对层与层的组合战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由此证明,层与层的组合应用广泛,方法多样、效果明显,是不可或缺的战法。
例3相互接应,连续得分。
距比赛结束还有1分20秒,双方比分为15:10,红方领先。
轮及①起杆。①远距离撞柱得分。②起杆。②撞送⑧过三门得分后,再擦击④奔③,闪送④回到三门前,再撞闪③出界,续击到中柱旁。③进场。④过三门得分,再撞送⑧撞柱得分,撞送②撞柱,自球撞柱。白方连得8分,反败为胜。详见图4。
简析:当①远距离撞柱得分后,双方分差己扩大到7分,还有③跃跃欲试,撞柱再得分。白方要想取胜,必须打掉③,还需再得8分。白方教练员对此计算准确,层次分配得当。令2号队员撞送⑧过三门得分后,再擦④进攻③,让④收杆。这招高明、果断,使白方连得8分,最终以1分优势获胜。倘若②送⑧过三门得分后,再擦④奔柱,不打掉③,既使②、④、⑧都撞柱共得8分,③若能撞柱,白方仍将以1分之差输掉比赛。
灵活地运用层与层的组合套路,还能使待杆球及其己方的下号球层次或轮次前抢、用前号球的制角擦击奔袭对方、派遣先手球攻击对方、“压先打后”控制对方、以及前号球为后号球在门前“搭桥”巧接待杆球过门得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等等。都能获得极佳的战术效果。
关于轮与轮的组合套路,层次多、路数长、难度大,稍有不慎易夭折,必须有强硬的技术作保障方可实施,万不可“纸上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