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云帆

云帆谈医疗保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8: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易诱发糖尿病的生活方式

       除了家族遗传以外,糖尿病与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不健康饮食、缺少体育运动和肥胖。如果你有以下几种生活方式,要警惕血糖波动了!

       1、吃得过饱

  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简称SREBP-1C)会增加,导致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相对疲劳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特别是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人群,极易诱发糖尿病。另外长期吃过多饮食对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存在胰岛素抵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引起体内的胰岛素过量积存,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2、水果当饭

  天热的时候,即使可口的饭菜摆在面前,也不容易引起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和饮料为主食,常常以西瓜、桃子等一大堆水果来应付一顿饭。医生说,各类瓜果饮料中,很大一部分水果和饮料所含糖分偏高,对一些本来血糖就偏高的中年人来说,不加节制地进食往往容易使血糖直线上升,从而引发糖尿病症。

  3、睡眠不好

  睡眠不好或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瑞典的研究人员在对8000名没有糖尿病病史的中年瑞典人跟踪长达10年后发现,这些人当中竟有500多人已不知不觉地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轻微糖尿病,而且这些人患病的一个共同的主要原因是睡眠不好或睡眠太少。

  4、喜食含糖饮料

  项研究显示,常喝加糖饮料或加糖果汁饮料,都能增加Ⅱ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与每月饮用不超过1次加糖饮料者相比,每天饮2次或2次以上者,Ⅱ型糖尿病发生率增加24%,饮加糖果汁饮料者增加31%。医生提醒说,像有的小孩,平时几乎不喝开水,只喝饮料,这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5、女性铁过多

  体内蓄积的铁过多会导致女性罹患成年型糖尿病,因此及早验血有可能帮助识别有患病危险的人。

  铁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种铁与蛋白质的配合物,是铁蓄积量的标志。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把诸如肥胖和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家族史、身体活动、饮酒和饮食之类的因素考虑进去之后,在研究之初铁蛋白含量较高的女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也差不多是常人的两倍。

  6、抽烟、喝酒

  诱发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抽烟、喝酒是一个明确的原因。临床调查发现,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大都有抽烟、喝酒史,而这些人的血糖往往也是比较难以控制的。”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每天吸烟大于20支者,与不吸烟者相比,糖尿病发病风险上升了70%!英国研究结果是,吸烟男性糖尿病发病风险,比不吸烟者要高74%!

  7、缺少维生素

  人体缺少维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芬兰的研究小组对健康中年男子进行了为期4年的跟踪观察。在观察期间内,其中体内维生素E含量低的男子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4倍。因此,除减肥和加强体育锻炼可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外,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8、爱看电视

  爱看电视的人是较易得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与每周看电视时间不到一小时的男性相比,每周看2至10小时电视的男性罹患糖尿病的危险高出66%;看电视时间在21至40小时的男性,危险增加一倍;看电视时间在40小时以上者,危险提高几乎两倍。这项研究显示,长时间看电视这种缺乏运动的生活形态和患糖尿病的危险有直接关联。并不是电视本身带来糖尿病危险,而是通常看电视越久,代表一种典型的生活态度与习惯,即摄取过多卡路里和运动量较少。

  9、熬夜、压力大

  丧偶、经济困难或其他改变生活的变化,都是使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生活中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因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是发生Ⅱ型糖尿病的普遍现象。研究人员发现,遭到过重大打击的人,比受打击小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大6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 08: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养生:每天“十练”老得慢

       核心提示:买个菜就腰酸背痛、疲惫不堪;走起路腿脚不灵便、遇到沟坎容易绊着;出门后总是想不起煤气是否忘了关、钥匙拿了没……这些情景在不少中老年人的生活中司空见惯。

       虽然岁月会让老人身体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但如果在生活中能常做到“十练”,这些小小的改变就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放缓衰老的脚步。

  练大脑

  人用脑越勤,大脑各种神经细胞间的联系越多,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越多,脑子就更灵活。慢节奏活动有助于减缓认知障碍的出现。专家指出,散步、做饭、打扫卫生这些简单活动对大脑的影响很惊人,久坐不动的人在认知能力测试中每年分数都在下降;而勤做慢活动的人90%能够保持分数多年不变。大脑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也要常常做头脑体操,多多活动。在吃饭时细嚼慢咽、多嚼几下,能刺激头部血流量增多,保证大脑供血量,常叩齿也有同样效果。

  练血管

  保护心脑血管除了注意清淡饮食外,还需要帮血管做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动,每小时站起来活动10分钟,或不时地抬腿,在脚下垫个小凳子,减轻血管压力。天气渐冷时,还可以做个血管耐寒锻炼。人受到寒冷刺激后,皮肤和血管收缩,大量血液流入内脏和深部组织。进入到温暖环境后,皮肤得到适应,血管再次扩张,血液又从内脏流入体表。如此一张一缩,能使全身血管得到锻炼。

  练动嘴

  老年人多张张嘴说说话能让人逻辑清晰、头脑灵活,而整天沉默不语则容易感到心情低落、孤独。老年人渴望倾诉和陪伴,需要被人关注,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子女多与老人对话,并且要有耐心。

  练双手

  巧做手指运动不仅能让人拥有灵巧双手,还会使大脑反应更加迅速灵敏。平常看电视时,不妨多动动十指,做套简单的“手指操”:双手握拳然后从小指开始逐渐将手指用力伸开,再从小指开始依次内收握拳。还可以打算盘,算算“三下五除二”;做些手工活,如织毛衣、编织塑料花、做针线活等。

  练呼吸

  练习呼吸首先需要挑选空气清洁的地方,如街心花园、树林、河边等,有条件的话还可常到郊区的青山碧水之间锻炼。其次,有节奏的深呼吸才有助增加肺活量,专家推荐给大家“闻花式深呼吸法”:像闻到花香一样深呼吸,使腹部向外鼓起后,胸部微微向上和外扩张到最大限度。呼气时嘴唇缩紧作吹哨状,慢吐气胸腹完全收紧。

  练冥想

  传统医学中一向提倡静养生,只需在闲暇时,静静坐在椅子上,两手放在大腿上,手心冲下,两眼微闭或者不闭,几分钟即可。心平气和、目不旁视、耳不杂听、排除干扰,就能达到心情放松、气血通畅的目的。

  练骨骼

  人过中年后常常腰酸背痛,一不小心摔个跟头就容易骨折,这都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造成的。除了补充足够钙质,强健骨骼也需要适当的运动,慢跑、跳绳、走路等都能对骨骼产生刺激,促进钙质的吸收和利用。

  练关节

  不少人都感到一上了年纪,腿脚就不如从前灵便了,腿脚发沉,甚至步履蹒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膝关节退化。锻炼膝关节,适合老人的运动主要就是散步。平路走路时用手杖能保护膝关节,而爬山时带上双登山手杖可明显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此外,下楼梯也会增加膝关节的负重和损伤,增加股四头肌的力量可以缓解运动对膝关节的损伤,睡前平躺伸直双腿轮流抬起,每次抬腿时保持3至5秒,一组可做15至20个,每天做2至3组为宜。

  练肌肉

  肌肉锻炼能左右全身的血液循环和热量消耗,经常锻炼,体内热量的燃烧率就会提高,身体不易发胖,体型健美,皮肤也会因新陈代谢旺盛而变得润泽富有弹性。锻炼肌肉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慢跑、散步、健美操、太极拳等活动。

  练筋膜

  如果感到弯腰屈膝越来越困难,这时就需要抻抻筋了。可以做踮脚运动,手扶桌椅,脚尖着地,尽量将脚后跟抬起持续10秒钟,休息数秒后反复进行10至15分钟,早晚各1次。此外,不要经常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伏案、开车、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等都会导致筋膜紧缩。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08: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老年人多吃玉米可保护视力

        核心提示:一般来说,预防老年人眼病效果最佳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锌、叶黄素、玉米黄质和欧米伽—3脂肪酸。人到更年期以后五官中最容易衰老的部位就属视力了,人老后眼睛可能出现各种状况。

       人到更年期以后五官中最容易衰老的部位就属视力了,人老后眼睛可能出现各种状况,专家称,其实眼部疾病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予以避免的。

  美国塔夫斯大学营养和视力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4000名55—80岁的中老年人的日常饮食和其他数据后发现,定期吃些不易导致血糖升高,且能护眼的食物,就能够起到预防老年眼病的作用。这些简单的改变,不仅可以减少医疗费用,还能防止因这些眼疾引发的生活质量下降。

       一般来说,预防老年人眼病效果最佳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锌、叶黄素、玉米黄质和欧米伽—3脂肪酸。

  其中,维生素C可以通过吃新鲜蔬菜水果摄入;维生素E主要存在绿叶植物中;锌多存在于牡蛎、动物肝脏、花生及肉等食物中;叶黄素又称胡萝卜素,它和玉米黄质多存在于玉米中;欧米伽—3属于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体内无法自行合成,需要通过吃鱼肉、鱼油及亚麻油等植物油来摄入。

  我们无法阻档人体的衰老,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预防各种疾病,饮食就是我们预防各种疾病最好的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2-3-5 08: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妙招:气不顺时刮刮痧

       核心提示:长期气不顺,可能会引起胃胀、没胃口、吃不下饭。女性还容易出现痛经、小腹胀痛等多种妇科病以及更年期焦虑、抑郁等。所以及时给自己顺顺气很必要。

     生活中常有人说“今天我气不顺”,心情不好、状态不佳时,总觉得胸口有股气堵着,让人喘不过气来。

  妙招:气不顺时刮刮痧

  生气在所难免,关键是生了气要懂得顺气。下面向大家推荐一套刮痧保健法,可以帮助大家在生活中“顺顺气”。

  具体的刮痧部位是:头部刮三个穴,分别是百会、印堂、太阳;背部也刮三处,分别是膈俞、肝俞至胃俞;腹部从膻中穴刮至中脘穴;上肢从神门穴刮向少府,再刮内关穴;下肢是从太冲穴刮至行间穴。

  顺气刮痧的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先头部,其次背部、腰部、胸腹部,最后上下肢。每个部位一般刮10~20下即可。

  此外,按揉太冲穴(位于人脚上第一、二跖骨接合部之前凹陷处)也有疏肝气、调气机的作用。

  长期气不顺,可能会引起胃胀、没胃口、吃不下饭。女性还容易出现痛经、小腹胀痛等多种妇科病以及更年期焦虑、抑郁等。所以及时给自己顺顺气很必要。

  另外,在进行刮痧保健时,局部皮肤会因不同程度的气滞状态,而出现鲜红、暗红、紫色甚至青紫色的痧,这属正常现象,一般5~7天即可消退,经络淤滞较重者,则延迟到10天左右才消退。同时,刮痧工具应选择专用刮痧板或用拇、食指第一关节屈曲突出部推压。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8: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老心不老的保养

        核心提示:老年人除了身体各个器官的变化。心理也会随之衰老,比如:思维活动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等等。

  人老了不仅身体上会有变化,心理上也有许多变化,有些老人性格方面甚至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己见,情感平常;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速度是很缓慢的,而且情况也各不一样。

  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是不平行的。因为人的心理衰老除与大脑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如躯体疾病、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感染中毒、外伤及个人的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文化修养)等等。因此,心理衰老和躯体衰老并不是同时发生的,而且心理衰老与躯体衰老的速度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老人躯体衰老的速度较快,而心理衰老速度较慢。老人躯体衰老外观上的变化(如白发、皮肤上的皱纹和老年斑等)是比较明显的,而心理衰老在外观上的变化同躯体衰老相比则相对不明显。

  在影响心理衰老的诸多因素中,个人心理特点和社会心理因素,又起着相对较大的作用。人老心不老的保养秘诀,如果想要心态年轻,那么不访试试以下方法。

  1、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积极的精神状态,主要为进取心、希望、理想等,对老年人防止心理衰老、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一个人有了进取心、理想,并充满希望和奋发向上,就能老而不衰,充满活力。老年人最好正视现实,向往未来,少回顾过去,并可以多看一些喜剧性的节目,多参加一些愉快的聚会,“笑口常开,笑脸常驻”保持沉静乐观,愉快知足,莫说人非,避免老气横秋。

  2、多用脑,勤思考

  大脑是主宰人体各器官的司令部,大脑的衰老,必然导致各个脏器的衰老,并且大脑对人类的知识、智慧和思维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老年人更要多用脑,勤思考,使脑细胞和组织器官不萎缩。

  3、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和加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还可丰富晚年生活,增添生活乐趣,使精神振奋,心情愉快,提高信心,增强主动、积极安排好晚年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从而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功能。但是,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适合自己的体质状况,否则害多益少。

  4、处理好人际关系

  对老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乃是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应和睦相处,感情融洽。
 楼主| 发表于 2012-3-9 08: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季老人需要预防哪些疾病?

       核心提示:春季老人需要预防哪些疾病?春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又多大风天气,所以春季一定要注意预防皮肤病,尤其老人的皮肤抵抗能力变差的情况下。

       预防几种常见疾病的建议:

  面部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脱屑、瘙痒、干疼的症状,春季造成皮肤过敏的主要原因是花粉,其次是阳光的刺激。

  有过敏史的市民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避免含激素的外用软膏药物,这样容易使面部皮炎复杂化。

  鼻炎:首先要预防感冒,因为感冒常常会诱发鼻炎。房间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消化性溃疡:应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规律饮食,食用清淡的食物为宜。

  哮喘: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居室不宜摆放花草、羽毛饰品,避免吸入刺激性物质,室内要经常通风。

  知道了春季老人需要预防哪些疾病,另外,吸烟和饮酒会造成食管和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6: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糖长期不稳容易患抑郁症

       核心提示:长期需要血糖监测、吃药和注射胰岛素,大大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加上经济负担,导致许多病人最终患上抑郁症。

       近年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抑郁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5倍,抑郁复发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8倍,64%的糖尿病患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曾有过一次抑郁。更为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不利于血糖控制,甚至会引发悲剧。

  糖尿病患者与抑郁的密切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必须时刻注意饮食管理,经常监测血糖、长期服药,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糖尿病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预示着病情严重,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悲观情绪更严重。

  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在5—10年内可能出现并发症,这时刻威胁着患者,必然使人产生恐惧、悲观和焦虑的情绪。另外,长期治疗产生大量的医疗费用,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心理压力会剧增。糖尿病患者发生抑郁时,皮质醇分泌亢进,大量的皮质醇会降低葡萄糖的利用,并拮抗胰岛素,使血糖升高,发生恶性循环。

  四类糖尿病病人最易患抑郁症

       专家指出,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情况都与糖尿病抑郁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女性情绪波动更大,患抑郁的危险比男性高;中年人承担着来自家庭、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其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血糖长期控制得不好、并发症较多的患者,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更大,抑郁的患病率更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女性、病程长、并发症多、血糖长期控制不良者,尤应注意排查抑郁等心理疾患并及时治疗。

  糖尿病病人患抑郁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患者一旦患上抑郁后,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一开始会闷闷不乐,最终发展到悲痛欲绝;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躁动,严重者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有些老年患者出现严重失眠、便秘、腹胀、食欲下降、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前区疼痛,还会出现诸如头痛、腰背痛、关节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症状,并且服止痛药无效。因此,当家人发现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状况时,要警惕糖尿病抑郁的发生。
发表于 2012-3-12 18: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云凡老师给网友们提供这么多的保健知识。谢谢///{:soso_e18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0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疾病多发老人养生四忌

       核心提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卸下沉重的冬装,感觉整个人都轻爽了。但是春天也是疾病多发季节,在这里要提醒老年朋友四点禁忌。

       起居规律

  春季是一个生发的季节,人体的末梢血液供应增多,中枢神经得到的养分相应地减少,因此人很容易犯困,但是这并不是说人体缺觉。若贪图懒觉,则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春天应该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荫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亲密地接触,养成规律的起居。

  养足精神

  季节的更替对人体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冬春交替之际。很多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患精神疾病。因此,春天要注意情致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从而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保暖防病

  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一定不要着急脱掉冬衣,要顺应气候进行保暖防寒。“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变化而形成的养生经验。春天天气转暖,各种细菌、病毒迅速地繁殖起来因而很容易发生流行病。老年人抵抗能力差,因此一定要防寒保暖,防治疾病上身。

  预防哮喘

  春天百花盛开,花粉随风飞扬,过敏性哮喘的老年患者很容易发病。要注意讲究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透气。还要多锻炼身体,到户外运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3-14 10: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春季10食物让您睡到天亮

       核心提示:春眠不觉晓”,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状态势必会对大家的生活造成不便影响,在此,小编为您介绍睡眠5戒律,让您赶走困意,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个清晨。

       睡觉五戒律您遵守了吗

  “春眠不觉晓”是春季不少上班族遇到的困扰,由此导致的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自然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日常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形成春困,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危险。怎样把困意赶走?或许可以参考禅医的睡眠建议,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个清晨。

  第一条:子时之前一定要睡觉

  在少林寺的养生概念中,睡觉是人生第一件大事。如果每天子时(相当于晚上11点—次日凌晨1点)前不睡觉,看病时很多老僧医就会说:“不给你治了。”其实不是不给治,而是治不好了。长年熬夜的人,无论男女,直接伤肝,日久伤肾,逐步造成身体气血双亏,每天照镜子时会觉得脸色灰土一片。这时候就是天天营养品,天天锻炼身体,也不能挽回睡眠不足或者睡眠不好带来的伤害。

  因此,早起没关系,但晚睡绝对不行。许多精神不振的人,多有晚睡的习惯,这往往容易伤肝伤精伤胆。这样的人,眼睛往往也不好使,心情多抑郁,快乐的时候不多(肺气也受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宣发的原因)。还有的人认为晚上睡得晚了,白天可以补回来,其实根本补不回来,要么睡不着,要么睡不够,即使感觉补过来了,其实身体气血已经损伤大半了。

  第二条:睡时宜一切不思

  “视此身如无物,或如糖入于水,先融化大脚趾,然后是其他脚趾,接着脚、小腿、大腿逐渐融化,最后化为乌有,自然睡着”。这是禅医入睡时的理想精神状态。很多时候,失眠源于入睡时有挥之不去的杂念。此时,不要在床上辗转反侧,以免耗神,更难入睡,最好的办法是起坐一会儿后再睡。实际上,对于现代人来说,要想在晚上11点前入眠,早早地上床酝酿情绪也很关键,以便给心神一段慢慢沉静下来的时间。“先睡心,后睡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还是不行,可以尝试在睡觉前简单地压腿,然后在床上自然盘坐或者跏趺坐,两手重叠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觉全身毛孔随呼吸一张一合,若能流泪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觉时倒下便睡。

  第三条:午时宜小睡或静坐养神

  午时(相当于上午11点至中午1点),此时,如条件有限,不能睡觉,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在禅堂打坐修行的禅师都习惯于在午时打个盹儿。其实,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3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5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第四条:睡眠一定要早起

  僧人过的是晨钟暮鼓的生活,即使在冬天,也不会超过早上6点起床,春夏秋季尽量在5点之前起床。对人体养生而言,早起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早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把代谢的浊物排出体外,如果起床太晚,大肠得不到充分活动,无法很好地完成排泄功能。此外,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在早晨7点到9点最为活跃,是营养吸收的“黄金时段”。所以,千万不要赖床,头昏、疲惫不堪很多都是由于贪睡引起的。

  第五条:

  睡眠的起居注意

  环境上,睡觉时注意睡觉关窗,不能开风扇和空调,否则容易损伤气血。所以说晚上睡觉不开窗,不开空调,不开风扇,连房门也关上,效果最好。如果热,就把房门打开,窗户关上,虽然效果差了一点,但是不至于第二天早上起来浑身乏力,后背僵硬。

  饮食上,晚上不能暴饮暴食,否则肚子胀鼓鼓的,翻来覆去也睡不着,既影响胃的功能,也降低睡眠质量,得不偿失。
 睡觉时四肢要暖。四肢不暖,肯定是肾阳不足,应该在睡觉之前把手脚捂暖,尤其是手脚、肚脐和背后的命门都要盖好。这里教肾阳虚的人一个好方法,就是睡觉时穿上棉袜子并戴上手套睡觉,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慢慢就好了,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会非常明显。

  关于睡觉的姿势,入睡快的人可右侧卧,右手掌托右耳。

  几种食物让您一觉到天亮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大部分人会遭受失眠的困扰。因长期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发失眠症。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晚上能够踏踏实实地睡上7至8小时的秘诀是什么?

  美国健康专家说:前往厨房,享受下面10种食物中的一两种。因为它们能缓和紧绷的肌肉,平稳紧张的情绪,让人获得平静,可诱导睡眠激素——血清素和褪黑素的产生。

  香蕉

  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还含有可具有让肌肉松弛效果的镁元素。

  菊花茶

  具有适度的镇静效果,对无法放松的神经或身体来说,它是完美的天然对抗手段。

  温牛奶

  含有一些色胺酸(具有镇静作用的一种氨基酸)和钙,钙有利于大脑充分利用色胺酸。

  蜂蜜

  往你的温牛奶中或香草茶中放入少量蜂蜜,一些葡萄糖能促使你的大脑停止产生进食素,进食素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保持清醒有关的神经传递素。

  土豆

  它能清除掉对可诱发睡眠的色胺酸起干扰作用的酸。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你只要将烤马铃薯捣碎后掺入温牛奶中食用即可。

  燕麦片

  能诱使产生褪黑素,一小碗就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如果大量咀嚼燕麦片,效果会更佳。

  杏仁

  它既含有色胺酸,又含有适量的肌肉松弛剂——镁。

  亚麻籽

  只要向你就寝前喝的燕麦粥中撒入2大汤匙这种有益健康的亚麻籽就能起到预想中的效果。它们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

  火鸡

  它是最著名的色胺酸来源,在下午吃的全麦面包上放上一片或两片火鸡肉,你将会获得由食物诱发的最好的一次睡眠。

  常见的失眠原因包括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躯体原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症状。

  然而失眠症往往为众多患者所忽视,认为是常见的失眠问题,直到意识到失眠症带来的危害时又病急乱投医,严重阻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

  有以下症状的人群,需注意失眠症的危害:

  1、困倦却睡不着,无法入眠。

  2、睡眠不真实,意识清醒。

  3、黑白颠倒,作息混乱。

  4、睡眠较浅,噩梦连连。

  5、睡眠障碍,睡后依旧疲劳。

  患有失眠症怎么办?

  失眠症状发生后,患者要引起重视,及早治疗。但是不能病急乱投医,正确的做法是冷静对待,树立信心,认真分析,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好的治疗能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并且减轻家人和个人的负担。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8: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春天锻炼的四个注意事项

       核心提示:春风拂面,广场上、公园里,众多的老年人又开始了春季锻炼。适量运动确实能起到延年益寿、愉悦身心的功效,但专家提醒,鉴于特殊的身体条件,老年人在春季锻炼时应有“四注意”。

       首先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幅度不要太大

  冬天的活动量较少,因此,刚进入春季的锻炼,应当以恢复为主,做一些活动躯体、关节的活动。

  其次应注意不要太早

  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的气温都很低,空气中的杂质也比较多,不适合锻炼。太阳出来,气温回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减少,这时才是比较适合的时间。

  第三是要注意在锻炼前适量进食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在锻炼前适当地进食一些热牛奶、麦片等,可以补充水分,增加热量,加速血液的循环,也可以使身体协调性得到提高。但要注意一次进食不要太多,而且在进食后应该有一个休息时间,随后再锻炼。

  第四是要注意保暖

  春寒料峭,人体在运动后发热,这时如果不做好保暖措施,就很容易受凉感冒。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应多注意。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8: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年人要有高血压自我护理常识

       核心提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调节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防止血压过度升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老年患者一定要重视积极采用以上这些调理措施,避免自身健康受到进一步侵害。

       高血压自我护理常识。生活中老年人遭受到高血压侵袭的人非常多,由于老年人的体质特点,高血压在发病后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给老年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因此,老年患者要重视高血压自我护理常识,避免血压急剧升高,给自己造成难以挽回的健康后果。

  老年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降压效果平缓,副作用小的降压药,同时还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安排上要做到生活规律,保持充分睡眠时间,不做力不能及的工作。

  老年患者还应在日常积极避免一些不良的精神刺激,尤其要防止心情过分激动,避免血压骤然升高。在血压不稳定和上升阶段要尽量少参加引起心情激动的社会活动,有指导地适当进行运动是很重要的,原则是运动量宜逐步增加而且以不引起气短、胸闷、胸痛等不适为限。

  重视发挥饮食的调理血压的作用是老年患者需要在日常注意的,在饮食上适当限盐,但不要过于严格,对老年人无需严格限制动物性蛋白和脂肪,蛋白质每日宜在80~100克左右,脂肪在50克左右,动物性蛋白与植物蛋白之比以1:1为宜,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是很重要的,除能补充维生素外有较多的钾盐,对患者有益,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戒烟。

  在平时生活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调节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对防止血压过度升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老年患者一定要重视积极采用以上这些调理措施,避免自身健康受到进一步侵害。
发表于 2012-3-18 06: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好帖子,推荐加精华












仙剑江湖

点评

谢谢您的支持!祝您健康长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3-19 08: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08: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的猫 发表于 2012-3-18 06:45
的确好帖子,推荐加精华

谢谢您的支持!祝您健康长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08: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常老人 开车需谨慎

        核心提示:汽车的普及给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随着汽车社会的来临,许多老年朋友也追求时尚,学起了开车。专家提示,开车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健康状况,手眼耳的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方可驾车。

       汽车的普及带来了便利也带来越来来越多的伤亡。据统计,道路交通伤在各类创伤中占90%以上的比例。道路交通伤造成的原因包括: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和老年驾驶。专家提醒,开车需要一定体力和应急能力,老年人要视自己的健康状况量力而行。

  身体机能下降易出事故

  现在国家对驾驶员年龄限制的放宽,让很多老年人有了学车、驾车的可能。但毕竟岁数不饶人,近年来,各大医院老年道路交通伤患者都在不断增加。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发生创伤后住院率高、恢复期长、肺炎等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与其他群体相比,身体机能直线衰退,感觉和运动能力下降,特别是视力、听力减退,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在老人中有较高比例,使老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

  当出现情况时心慌意乱,犹豫不决,判断不准而发生交通意外。另外,老年人耐力下降,难以坚持长时间的驾驶。随着年龄增大,人体肌肉弹性降低,肌肉变得松弛,容易疲劳,而疲劳驾驶又是诱发事故的突出原因。

  四大方略提高行车安全性

  尽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能与年轻人相比,但只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准备,是能够安全驾驶的。为最大限度减少老年道路交通伤的发生,他建议如下四点:

  首先老年人适合驾驶自动挡机动车。因为自动挡车操作相对简单,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怎样处理路面的复杂情况上。而且不用频繁换挡、踩踏离合器,减少左下肢、右上肢一半以上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开车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此外,这样的简单操作可以减轻老人的心理压力,令驾驶更加自如。其次,老年人应避免高速行车和连续长时间驾车。老年人的应变能力较为迟缓,体质相对年轻人要差一些,对车速、车距的判断能力要低于年轻驾驶者。高速和长时间行驶,一旦出现险情,难以果断采取应变措施。

  第三,要避开高峰段出行,减少夜间和恶劣天气出行。

  第四,有慢性病的老人,车上一定要携带常用药物。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要立即靠边停车及时吃药并寻求帮助。开车是一项耗费大量体力的活动,建议经常开车的老人,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睡时将小腿和脚稍微垫高,以保证下肢的灵活不受影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