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商丘门球

商丘门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闪击瞄准问题的探讨
不少球友、网友在平时练习或实战比赛中,闪击瞄准时,总觉得自己瞄得很正,但为什么闪击时他球总是跑偏?带着这个问题,自己也做了一些实验。闪击前瞄准时,有时自认为是自、他、目标球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其实不一定每次瞄准都准确无误。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检验闪击不准的有关环节:1、是否真的瞄准了?放好球瞄准后,可起身后退几步,蹲下正面观察,是偏是正一目了然!  2、换一种方法,只要贴线放球,不瞄也准!也就是说将自、他球和一定距离(5-8米)的目标球沿着平整笔直的边线放置,然后按自己习惯的正常方法进行闪带,若中,说明闪击“一刹那”这一环节没问题;不中,那就是运杆有误或闪击点没找准。3、与球杆软硬度(弹性)也有关系。球杆过软,裆下橫闪时在球槌接触击点的一刹那,球杆会呈微“弓”形,这时击球面向前微倾,所以正常闪击后他球一般会向目标球右方(面向目标而言)偏移。若球杆偏硬,闪击后他球偏移度明显减小,当然命中率也就明显提高。纵观高手裆下持棒闪,瞄准后槌头、槌尾并不完全与自、他球和目标球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槌头槌尾稍向前倾。运杆瞄闪时,瞻前顾后,自他兼顾(即扫视一下目标后,把焦点聚集在脚下自、他球连线外露的两个端点上,目视他球与小脚趾接触处正中最高点进行最后一击),8米左右目标一般都能命中。为什么正瞄斜击也能命中目标呢?这就与前边所说的球杆弹性大小有直接关系了。正是有了槌头槌尾前倾微调,才使得槌面因有一定弹性受力后变形微弓的球杆而得以校正。当然,槌头槌尾前倾调整角度多大为宜,只有靠自己经过多次摸索演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度”!
   以上说的仅就裆下橫闪而言。若是立身侧闪,运杆时球杆与地面近乎垂直,即便球杆弹性较大,但球槌端面受力后球杆所呈“弓”形方向是和自、他球及目标球连接线的方向几乎是一致的,所以闪击后的他球是否会偏移目标中心点,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转自杨门中将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21: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种人不能交
第一种人 (畜牲型)

开口向朋友借钱的时候,恨不得跪下来,拍胸拍脯,表示感谢并承诺按时还钱,到还钱的时候,避而不见,以种种理由推脱,甚至关机躲避,赖账不还。

第二种人 (无德型)

你帮他时高兴,你不帮他时就反脸,涉及到一点点利益就立马黑脸的人

第三种人 (损人害虫型)

不懂得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几年投机倒把,弄到几个钱,认识了几个政府干部,觉得所有人都不如自己,习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人,为了自己利益损害大家利益,在弱者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

第四种人 (白眼毒蛇型)

10件事你对他做好了9件,有一件不如他的意,就翻脸,和人相处,从不记得对他的好,只记得不如意他的地方,对朋友给他帮过忙,为他开销过的,从无感恩之心,认为白捡的应该的。

交到以上的人,你的人生基本毁掉一半了

一定要交四位朋友:

1,欣赏你的朋友:  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鼓励你、帮助你。

2,有正能量的朋友: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陪伴你,开解你。

3,为你领路的朋友: 愿意无私引领你,走过泥泞,迷雾。

4,会批评你的朋友:时刻提醒你,监督你,不希望你的人生路走的磕磕绊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21: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人天天在门球场摸爬滚打,自己都有自己的打球经验和体会。我也不例外,经过三年多来的摸索和钻研,我对擦边球的打法也有一定的体会和经验,供网友、球友们批评指正。
      1、一米内的擦边球的瞄准方法:门球界的老师们对擦边球理论的总结很到位,根据都很有说服力,是我们学习擦边球的理论依据。从在球场实践来看,数字的细化给擦边球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很难把握几厘米、几毫米的数字。所以我认为,用球槌的边,瞄准目标球的边,不适为一种很好的擦边球的瞄准方法。如:擦球左边。用球槌的右边通过自球的中心点,瞄准目标球的左边,再用球槌的中心线校对一下瞄准点是否瞄准。球槌的中心线应该在目标球左外边3——3.5厘米,瞄准后即可回杆出棒了。擦球右边,则相反。
       2、一米五以外擦边球的瞄准方法:一米五以外擦边球的瞄准方法应该是用球槌的中心线瞄准目标球的边(左擦瞄左边,右擦瞄右边),反过来用球槌的边校对是否瞄准(用球槌的边看是否瞄准了目标球的中间外偏1——2厘米的样子即可回杆出棒了)。
      个人对擦边球的体会很粗糙,敬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2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向贴脚擦边球打法,这一称谓,球友们都没听说过。
    何谓“双向贴脚擦边球打法”?
    球槌贴左脚,撞击他球,自球向右方向分球;球槌贴右脚,撞击他球,自球向左方向分球。我看球友演示擦边球打法,效果挺不错,两三米的球,擦边球的成功率极高,自球落位极佳。从球友的自述中,这种打法,解决了打擦边球时,一个方向擦得好,另一个方向擦不好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视觉误差。
    在兴头上,我也试着打了几杆,但没掌握到球友所讲的要领,我说等今年球赛“休眠”时期,再尝试尝试。
    中午回到家,我就一直在想,球友的这种打法,以前没听说过叫什么打法?叫什么呢?就象一个人一样,总得有个名吧!冥思苦想,个人认为,就叫“双向贴脚擦边球打法”吧!
    这种打法,现在也没法从理论上去解释,等有时间再细细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2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析竟技门球比赛
           布局的战略制高点
                                                                      (四川蓬安  小 林)
    所有竟技体育中,唯有竟技门球与战争双方作战布局的战术很相似,双方千方百计要抢占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战略制高点。军事战争在冷兵器时代一条路、一条河、一个城就是一个战略制高点;火器时代一座山、一条江就是一个战略制高点;飞行时代天空、大海就是战略制高点;信息时代太空就是战略制高点。门球随着自身技术的不断提高,战略制高点在球场上也在不停地移动。所谓竟技门球比赛布局的战略制高点是指:首先是第一个球进场要占领的点;其次是能控比赛全场的点;再次是能统领整场比赛的点。只有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称得上竟技门球比赛布局的战略制高点。修规之前战略制高点在二门的一号位,次高点在三门的零号位;修规后战略制高点将是三门至四角靠近四线的中点,次高点是二门的一号位。二者刚好换了位置。这位置一换看似简单,其实对竟技门球比赛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手段将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修规前,最早竟技门球比赛布局的战略制高点在一门,只要进了门就有机会去攻击对方;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级阶段),由一门转到了二门,比赛布局1球占二门一号位的战略制高点(曾经也一度到四角,实践证明四角的点没有二门零号位的点灵活),4球占三门零号位的次高点。这个战略制高点和次高点是由一场比赛球的每个球号最高只有5分、角度双杆球、限三杆必进一门决定的。最高分只有5分,球进二门后不原意进三门,特别是在15分钟之前怕进了三门的球被对方抓住闪柱而后15分钟形成五打四,球到了三门也不进而靠边。角度双杆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特别是大角双杆和边角双杆,带来了很大的周旋余地。故此,1号球进一门占二门一号位这个战略要点、进二门后借接应球能进攻到三门最好、不能进攻到三门就龟宿到四角以蓄势,这就形成了先蓄势而后借势得分以确保取胜的战略思想;限三杆进一门也形成了球进一门后无攻击时就靠边被动躲避的无奈。控时控势,以时调势,以势控时;控时控分,以时调分,以分控时;控势控分,调势为主,蓄势伐攻,以势控分。这就是修规前竟技门球最基本的竟技战术思想。这种竟技战术思想抑制了激烈竟争和攻击强度。所以我们的竟技门球门球一至缺乏应有的观赏性。修规后竟技门球的技术要求将更高,强队将脱颖而出会更强;弱队想借偶然机会取胜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修规对比赛战术影响比较深的内容最主要是:得分不封顶、限双和取消三杆进一门的限制。那么,修改的内容对比赛战术有哪些影响呢?
一是由龟缩蓄势伐谋将向借势伐攻转变。得分不封顶,谁龟缩蓄势时间长,得分的能力就降低,获胜的机会就将减少;取消角度双杆,给蓄势伐谋带来了相当难度,减弱了周旋的余地和时间,同时也取消了一种蓄势间接攻击的手段;取消三杆进一门的限制,给一门留球借机进攻减少了机会,给一门留球蓄势伐谋带来了难度和风险。因为满分球在第三轮将再进一门。修规后,蓄势伐谋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与蓄势伐谋恰恰相反,必须提高进攻节奏和攻击能力。对此,竟技门球会由龟缩蓄势伐谋将向借势伐攻转变。
二是由控时得分将向率先得分转变。一场比赛时间只有30分钟是恒定的,得分从开始到比赛结束是流动的。30分钟内什么时间得分是根据规则进行战术安排的。修规前一般前20分钟以蓄势攻击对方为主要手段,后10分钟,特别是最后5分钟以得分为主要目的。这种战术安排控制到最后,使对手得分没有反应的时间。修规后将改变这种现状,蓄势时间越长对已方得分越不利。由于分不封顶,一场球打6轮的话,有的球有可能得到15分,那么,如何才能早得分而又确保最后取胜呢。从第一轮一开始就将上演激烈的夺分大战。因此,竟技门球会由控时得分将向率先得分转变。
三是由控势得分将向攻击得分转变。二者看似差不多其实是有较大区别的,控势得分是先控势而且是控住了势才想法得分,一般情况下可打可不打的球在前20分钟左右要打,可冲可不冲的球要冲;修规后,刚好相反可打可不打的球,可冲可不冲的球将不打不冲。比如场上只有1、3、4三个球,对方4球在二门前,自球在一角的1球打到进了二门的3球,修规前比赛到10分钟时就要去打4球,修规后3球就会去进三门然后借1球上柱得分而不会去攻击二门的4球。再比如,比赛场上只有134三个球,1、3在二门前,4球在二门的一号位压线,1球起杆。修规前比赛进行到15分钟时,134球,1球进二门到3球处,3球用1球顶出4球留住1球,坚决守住二门;修规后,1球和3球进二门后到三门等待下一轮进三门后上中心柱,绝对不会死守二门。所以,竟技门球会由控势得分将向攻击得分转变。
从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修规后在比赛过程中双方会千方百计想法先得分。那么,如何才能够抢先得分呢?有三条路径,第一条:1球进一门穿二门后到三门,第二轮进三门上柱;第二条:1球进一门到二门的一号位,第二轮1球进二门借接应球插向三门进三门后上柱;第三条:1球到三门至四角靠近四线的中点,红球根据队员技术确定几号球穿二门后到1球处。第一条机会大风险也大,假若穿不进门就会红球后面球的处理造成困难,就会让2球穿门成功后给白球创造得分先机;第二条技术要求太高,队员操作难度相当大,从竟技比赛看相当多的情况是1球进二门借接应球到四角蓄势;第三条灵活性最大,效果也比较好。
  为什么说第三条灵活性最大,效果也比较好呢。理由有四:理由一、仅管1球自身没有得分但它占领了能尽快得分的战略制高点;理由二、1球与穿二门的球接组能有效控制住10球给二球拉手,若红球穿二门的球接应到位好,1球还能攻到一门打击10、2球;理由三、能较好地控制第二轮以后的这个得分要点,也能较好地控制白球在四角蓄势;理由四、进可攻退可守,接应球好可攻击任何方向的球,不好可靠边守点。
  经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修规后竟技门球比赛战术布局的战略制高点在三门至四角靠近四线的中点。[2011年《四川门球》第四期第1921[2012年《门球之宛》第四期第2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19: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0615_164943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奖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0: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色球.jpg 203610j77g9k81qky0to3z.jpg ps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2: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控”解说
“双控”为门球术语,即为双向控制。多用于开局⑩球接应待进一门的②球。⑩球进一门,在球道上8米往三线方向击打80厘米。就是打双控战术的最佳接应点。教练员下达指令“接双控”,⑩球进一门的落点不见得那么准确,或6米或7米或8.5米,只要击打到接应点上就完成接应任务。①球落杆后,②球进一门到⑩球后面,左擦攻三门右擦攻二门,双向控制。但要依态势定战术。如①球占二门一号位,过二门后擦击门后接应球到三门前,过三门得分再击打到⑩球那就得不偿失了。

“双控”战术也可在其它态势中应用。如①球在二门零号位,⑨球接在球门之间,①球左擦控制球道,右擦控制三门前;再如⑥球在三角半三线压边,④球接应在⑥球与中柱连线的80厘米处,⑥球左擦控制二门、右擦控制三门等战术实施。如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2: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球派遣战术

    双球派遣战术,是指主打球撞击到两个连号结组球,分两步连环派遣的打法。即首先将两个连号球闪送去攻击对方某球,然后再由在杆球撞击并闪送下号球去对方另一球处,再次攻击对方球的战术。所以,又称连环派遣战术(或子母派遣球)。

    目前,有的指挥员指令主打球闪送一球去看守或打掉对方一球,即使主打球撞击到两个连号球也是这样实施单独派遣战术。这种战术至少有两个弱点:

    1、己方先手球与对方球同归于尽变成界外球,对方后手球进场变成先手球。如①球顶撞压边线②球同归于尽,结果①球成为界外球,②球则进场成为先手球。如果己方出现两次这样的球,就会由优势变成劣势。

    2、己方控制不了局势,反为对方夺势制造了机会。如将对方清场后,第一个进场压边线的是⑤球,经运行调度派遣④球去看守。由于④、⑥两球没有结组派遣,⑥球没有看守⑦球,对方其他球可去接应⑦球。当④球打出⑤球后,⑤球亦可去接应⑦球,有两球接应的⑦球,⑦球有可能打成双杆球或运用擦边等手段夺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战术的原则
门球战术原则是指在制定和运用战术时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是制定和运用门球战术的基本出发点。即根据场上局势、双方技、战术水平的实际及场地的实际情况,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才能制定和运用好战术。

(二)服从全局的原则
制定门球战术,必须服务战略的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组合运用各种技术,制订攻防谋略,绝不能因小失大。即便是突出重点战术,也要服从全局,服从整体。

(三)保存自己的原则
只有保存自己,才能攻击对方,才能战胜对方。只有场内球才有攻击力。自球都被打出界或自杀出界,就失去直接攻击对方的能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凡是场内的球都不会绝对安全,只有相对安全。所以在技术组合、战术组合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保存自己,安全第一。

(四)密切配合的原则
门球比赛是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整体对抗,决定胜负要靠整体实力,只有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赢得胜利,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默契配合是制胜之道。

(五)攻防兼顾的原则
门球的攻防战术是一对孪生兄弟,贯穿于比赛的全过程。正确处理攻防关系是门球战术的核心内容,也是比赛胜败的关键。要树立进攻第一的思想,只有以攻为主,才能打跨对手。以攻为主,攻中求势,攻以求生,攻以取胜;以防为辅,只有防得住,才能攻得成。要积极进攻,攻防兼顾,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以攻为守,防中待攻,这就是门球攻防的辨证法。

(六)机动灵活的原则
机动灵活的原则可以归纳为十六个字:“势变法变,以势定法,随机应变,变中取势”。要做到前变后要变,你变我也变,有漏必拣,有空就钻,自误要补,转危为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造用好王牌球
  在门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战术指导技术,技术完成战术的要求,战术指导技术不断提高,从而开拓新的领域,这是无止境的。在门球竞赛规则对双杆球限制之后的门球比赛中,如何运用战术智慧和技术技巧,精心安排完成赛场夺优取胜?是教练员指挥艺术和运动员击球技术的重心转移,也是对教练员的素质、击球员的技能的检验。还有什么高招能风行赛场?我想打造用好王牌球是重要的技战术手段之一。列举两例供参考:

    一、打造王牌球

    门球比赛中生成的王牌球主要有两种:一是击球失误,将自球击打出界或将己方球闪送出界,使对方的后号球成为王牌球。二是主动出击,将对方球击打出场外,己方后号球就成为王牌球。总之,只要有界外球,场内的后号球就是王牌球。所以,比赛中要时刻注意双方的界外球, 及时发现寻找场内王牌球的战机。如图一,红方⑦号和白方②号球都是王牌球,白方⑩球起杆擦②球边攻打③球出界,④号又成为王牌球……等。

    二、防护王牌球

    发现对方有了王牌球, 就要有防范应对的措施;主要是用先手球抢先攻击或送先号球出击、闪带、顶撞等方法将对方王牌球打出界外,如图一中,用⑩球起杆擦②球打③球,再用③球闪带⑦号王牌球出界;如果③球未能带出⑦球,还可以用②球送④球去二门前打⑤球闪带⑦球;仍未带出⑦球,④球进二门后可将⑦球顶撞出界外。莫有办法攻击时,就要将己方球分散靠边躲避,如红方的⑤⑦⑨球都是远距靠边线落位不结组,以防白方送②、④球攻击,这样可以减少损失。

    已方有了王牌球时,要做好保护防止对方攻击。主要是采用轮次顺号结组联防,结组球要靠边线或利用球门柱作掩体落位,防止对方的先手球攻击。如图一中:⑩球打③球出界后,白方④球成为王牌球,⑩球就应将②球送到三门前边线与④球结组……。

图一

    三、派送王牌球

    己方有了王牌球等于有了导弹头,只须对准目标发射出去才起作用。所以,王牌球要由它的先号球作为运载火箭送到对方阵地,还要因势、因时准确无误的送到目标位置,才能发挥最大效力。派送过早可能被对方先手球打掉,迟一步就会遗误战机不起作用反受其害。如图二中红方⑦号是王牌球,由③球送到三角看守⑧球就过早,易受对方④球攻击,由③球击⑤球与⑦球结组,等待④球起杆击打落位之后,再由⑤球送⑦球去三角攻击⑧球最合时宜。所以派送球要特别注意对方先手球,要先靠后送,切勿操之过急。

    四、使用王牌球

    王牌球的攻击对象主要是选择对方的先手球或结组关键球,这样收效最大,可以为己方连续造王夺势得分。其功效不比连续双杆球的续击权差,而且省时、省力、竞技观赏性强。如图二中,由⑤球击⑦球和③球送到三角区,再击⑨球送到二角区看守⑩球,红方就完成了严密的怖防。待⑦球打掉⑧球后,⑨球成王牌再打掉⑩球后返回二门前,①球又是王牌球且无后顾之忧,就可聪容送⑤⑨球和自球进二门得分。在后局的格斗中,红方只要在三门前后结组造势不失误,就可固势得分稳操胜卷。

图二

    王牌球是每场见,既开心,又皱眉的问题。它是门球比赛中夺势得分和扭转战局的关键战术技术。 在新规则实施限双之后,教练员必须增强王牌球意识, 在比赛中及时发现、打造、用好王牌球是教练员的重要职责。

    上述两例给我的启示:

    其一、王牌球和双杆球一样可以连续造、打、用。

    其二、运用好王牌球战术技术,比赛态势也会“一边倒”。

    其三、界外球莫有击球权是“一边倒”的劣根,使比赛失去公平竞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2: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术与技术的关系

    门球技术与战术的关系,具有一体性,是同一体中相关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技术是基础,战术是关键。
    一、门球技术的定义
    所谓门球技术,泛指人们在门球活动中,进行击球和闪击动作的操作技巧。它体现了操作者具有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的基本功底,技术娴熟,技艺精湛。它既是完成战术组合的手段,又是实现战术目标的保证。
    二、门球战术的定义
    门球战术是在门球竞技中,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既是实施战略部署的具体措施,展现攻防的主要手段,也是门球技术得以发挥的重要方法。门球战术是以计谋和策略制胜对方,善于发现对方的弱点,并能及时抓住战机,调整部署、组织己方的力量,充分发挥本队群体技能、智慧和特长,避其强项,攻其弱点,破坏对方进攻的意图和阻止对方夺势得分,而保己方优势得分取胜。
    三、技术与战术的关系和区别
    两者的关系和区别在于:战术有确定的攻防目标与配合,而技术只是完成战术组合的手段。同时,必须明确技术是基础、战术是关键。它们是同一体中相关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因为门球战术是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没有门球技术就没有门球战术,战术要靠技术做保障才能得以实现。只有每个队员的击球结果均能达到战术的目标和要求,战术才可发挥作用。当然,没有战术的具体指导,技术也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威力。比赛场上,完美的战术要靠每个队员去完成,精湛的技术也要靠正确战术来指导,才能充分发挥技战术的优势和作用,不讲战术光凭一时打的痛快,只能输球。门球战术的发展是随着门球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门球技术的提高而形成目前用之不尽的诸多战术,并且要求各种技术动作与之相适应,相匹配。
    进而从临场实战来看,战术离不开造势,如,结组球、接应球是战术组合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即己方在杆球通过巧妙的接应、制角、缩距、搭桥、摆杆为己方待杆球造势,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战术能力和威慑作用。一般来说,孤球一个组不成综合战术,但它可进行孤注一掷远冲。所以,对孤球也不能掉以轻心。基此,指挥员在实施调遣运作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不使己方的球成为孤球,否则,没有外援,容易造成单兵挥戈,远冲跑单帮必遭殃的后果。因此,要及时造势,有效接应,给予保护,还要隐蔽结组,构成攻势,形成实力和威力,适时攻击对方取得胜利。
    两者之间的关系简言之:
    战术与技术,彼此相继兴。
    技术是基础,战术取胜经。
    技随战术变,战术由技生。
    战术讲造势,技术显神通。
    技术不过硬,战术将落空。
    技战稳准变,取胜在其中。
    上述两者关系实质上是人与技战术的关系,并涉及到人与人的关系。众所周知,技术是由人掌握和操纵的,同样战术也是由人制定和实施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以指挥员为主导,以队员为主体,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在明确两者关系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指挥员的主导作用在于统观全局,正确决定战术和策略,队员要有全局观念,在服从指挥员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指挥员和队员要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起互敬互信、和谐宽容的人际关系。
    总而言之,但愿执著于门球事业的指战员们,能在门球技战术的研习和运用中,发挥聪明才智,展开创新思维,在门球舞台上施展才华,在未来的竞技中演绎出富有观赏性的技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2: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打双杆球的五条基本原则:
1、造双夺势的原则,
2、依势行事的原则,
3、善抓关键的原则,
4、发挥威力的原则,
5、弃难求易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三个阶段的技战
现在大家公认把门球比赛的3O分钟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局阶段(一、二轮)、中局阶段(三、四轮)、残局阶段(五、六轮)。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指导思想,要打不同的战术。把一场门球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时间战术。
    1、开局。开局前5分钟为布局,就是一各就各位。后5分钟围绕争夺二门为主,小试锋芒,创造攻击力。没有攻击力就没有主动性和机动性,就谈不上成功。如造成二门空档,既丢门,又丢球。万事开头难,开局要讲究科学性、针对性,还要克服盲目性、随意性。
    开局首先要着眼夺势,在得分与夺势两者的选择上应以夺势为主。为了夺势,红方就要抢先控制球场上的“制高点”;白方就要运用后发制人的战术,控制三门,与红方平分秋色,并组织高手抢夺一二门,寻找自己落足之地。
    比赛双方的开局都要留有余地,不能“断档”,更不能孤立无援。开局布局既着眼当前得失,更要考虑为中局留有后劲。没有后劲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有无后劲是决定中局主动与被动的关键。

    2、中局。中局是争夺最激烈、最精彩阶段,是比赛高潮。中局是真正意义上的冲杀,球场上刀光剑影,刺刀见红。在这场搏击中,教练员与队员都在冷静观察场上形势的变化,以便审时度势,斗智斗勇。谁智高一筹,勇中有谋,谁就与胜利结缘。教练员和队员都要有及时转换“阶段”的思想。就是说从开局布局准备阶段,转到中局出击阶段。中局宜夺势就夺势,宜得分就得分,夺势与得分并重。随着比赛进入白热化,双方争夺的重点在二门,并逐步把战火烧到三门。
    中局要采取各种战术手段,如擦边奔袭、造打双杆、送球接力、派遣王牌球等,去攻击对方。因此中局是各种战术球用得最多、最广的阶段,双方各显神通,场上反复曲折,形势瞬息万变。这时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掌握场上主动权,控制场上局势上。优势队要抓住有利条件,要压住对方,继续扩大战果。劣势队要稳定情绪,不急于向对方“乱放炮”,搞好配合,积蓄力量,巧妙进攻,力争创出奇绩,扭转被动局面。
    中局战术着眼点,主要还是攻防问题。中局的攻防,每一杆球几乎都与门有关,也就是与得分有关。得门既得势又得分。得分才能为胜利奠定基础,但不能因贪分而丢势。为夺势少得一分值得,为得一分而失势则是因小失大。我们在中局争夺战中最突出的一点是都在想方设法让己方得势让对方失势,而不特别计较你分多我分少。阻止对方多得分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势压人”,压住对方,己方才能多得分,也就是说只有狠狠打击对方才能保存自己,发展自己。
    3、残局。后1o分钟是“丰收季节”,是决定胜负的阶段,又曰残局。
    进入残局双方争夺的焦点是从二门转向三门。后5分钟除打好三门战术外,还要把争夺的焦点延伸到终点柱。残局阶段的目标就是得分、抢分,只有自方多得分,对方少得分,才能取得最后胜利。我们在比赛中,胜在残局、败在残局的战例并不少见。在比分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后5分钟,最后一杆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主动的一方不能掉以轻心,由于一时疏忽大意,一个球处理不当,有时就会让“煮熟了的鸭子飞了”。被动的一方稳住阵脚,坚定信心,不急不躁,抓住机会,就有可能转败为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5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