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查看: 7222|回复: 32

“连击犯规”究竟应该怎么判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9 1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击犯规”究竟应该怎么判罚?请大家根据《规则》中《击球犯规》(24页)的条文做进一步推敲!
       我试做了一幅“连击犯规”的动画,不知能否如实表现“连击犯规”的情况(即过程)?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点评

演示的一目了然。  发表于 2013-6-21 18:10
老师自制的试意图非常清晰,但脱离实际,在一平面上自球没借助外力.也就是说球槌头你不往前去.自球是不可能倒退的。椐规则明知故犯的连击和不愿出现的重复撞击.两者的处理都不公平.不合理。老师你说对吗?  发表于 2013-6-19 11:11
发表于 2013-6-19 10: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示意图演示正确。
发表于 2013-6-19 10: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这种连击要把自球那出界外,他求滚到那就在那,因为他是现撞击的他球然后借助他球的力反弹回来碰到了自球,所以要要把自球那出界外老是你说对不对。{:soso_e181:}
发表于 2013-6-19 10: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的动画图制作很清楚,连击犯规一目了然。
我试答:5球移动有效。3球犯规后的移动无效,放回与锤头接触处。请指正。

点评

我们两人的判罚都与规则不同,规则判连击两球移动都无效。复位即可。  发表于 2013-6-23 18:19
因是触移动球犯规,3球(自球)拿出界外.  发表于 2013-6-23 16:42
发表于 2013-6-19 10: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新疆.红柳 于 2013-6-19 10:58 编辑

示意图演示准确。自他球放回撞击前的位置。3球犯规无续击权。

点评

我们过去就是这样判罚的,支持红柳同志的意见。  发表于 2013-6-20 10:34
发表于 2013-6-19 1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图的连击是很少出现的。因为两个质量相同的球正碰撞,自球不会弹回来,而是原地不动。
如果球槌和台球那样,可以击到球的下部,击出的自球会在前进同时逆向旋转,碰撞他球后移动动能消失,转动动能保留,才会滚回来。但是门球的球槌断面尺寸大于37.5毫米,打击球下部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会有台球的缩杆球现象。市售68度坡面槌头,也难有明显的缩杆球现象。
如果自他球很近,击球后槌头继续前进,就有出现连击的可能。实际球槌质量不可能小于球,所以槌和自球接触后,不可能象图中所示那样槌自己就停下来。

(A、B两个球,B静止,A 运动,两球正碰撞,
如果A的的质量大于B,则B比原来A的速度快地前进,A也继续前进,但是速度减慢了。槌碰球就是这样。
如果A的的质量等于B,则B以原来A的速度前进,A原地不动。球正碰球就是这样。
如果A的的质量小于B,则B慢速地前进,A则后退,比原来A的速度要慢。)

点评

您才说错了,这种现象很多!  发表于 2013-6-20 21:15
支持。  发表于 2013-6-20 05:50
老师说得对.是槌向前的惯性再次撞击殏  发表于 2013-6-19 19:10
发表于 2013-6-19 1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红柳 发表于 2013-6-19 10:54
示意图演示准确。自他球放回撞击前的位置。3球犯规无续击权。

老师按规则这样判罚没错。但我根据赵老师的动画,5球有效移动在先,3球回缩后再造成连击在后。还有一说,球槌再次碰到的是移动中的3球,可否判3号触移动球犯规,3球拿出界外。看来连击犯规还有待探讨和完善。

点评

3球两次触及击球面是一刹那时间。  发表于 2013-6-19 13:48
发表于 2013-6-19 15: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示正确。两球不足10公分,正撞他球,就会弹回连击。所以,有经验的教练会提醒队员侧打。
 楼主| 发表于 2013-6-19 15: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修改《连击示意图》如下:
        

         按《规则》24页 四、击球犯规   中的规定,连击犯规的处理方法是:将移动的球放回原位。(即自、他球都放回原位)
     但第8条中说:球槌碰到正在移动的自球或他球。其处理方法则是:将自球放到界外,他球放回原位。
     问题的关键是:槌头击球面第2次碰撞自球,是否是由于自球在向后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如果是,那就应当按第8条处理;如果不是,那就应当说明这第2次碰撞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点评

3球在撞击5球后不回退而是停止,但被没有全停的槌头再次击打。  发表于 2013-6-19 19:28
发表于 2013-6-20 05: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球近距离撞击他球只会停止,不会反弹倒退,槌体不跟进就不会连击。
发表于 2013-6-20 06: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示清楚、准确、明白,非常好。
发表于 2013-6-20 09: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按触及移动球处理
发表于 2013-6-20 11: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3-6-20 11: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后卫 于 2013-6-20 11:59 编辑

引用董振山网友的贴:
       自球近距离撞击他球只会停止,不会反弹倒退,槌体不跟进就不会连击。这种意见是正确的。如用顿击的方法就不会连击。
    两个示意图都不太准确。


发表于 2013-6-20 13: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董振山网友的贴:
       自球近距离撞击他球只会停止,不会反弹倒退,槌体不跟进就不会连击。这种意见是正确的。如用顿击的方法就不会连击。
    两个示意图都不太准确。

    按照实际操作应该是:击球员用手腕向后引槌,连贯又由后向前作钟摆运动,形成球槌向前摆动。在摆动中球槌撞击自球,球槌并未停止,继续伴随自球向前而保持着剩余的惯性。自球撞击他球使他球向作用力方向滚动,同时他球也给自球一个反作用力使自球处于不完全静止状态。再由于球槌的惯性继续向前就造成了二次碰撞自球而形成了“连击”。

点评

他球也给自球一个反作用力使自球处于不完全静止状态。 到底是向前还是向后?  发表于 2013-6-20 21:21
同意您的意见!  发表于 2013-6-20 15:4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