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3-11-7 11:59 编辑
现状是大幅度下滑,由《门球之苑》刊某人口大省、门球大省也是门球强省门协的报告推测,全国经常玩球的不足20万人,且还在快速下滑中。
原因,有人说是领导不重视了,我不赞同此观点。各级门协中,极不负责、毫无作为者,确实不少,但这不是主要因素。从国家层面说,世界各国(地区),由政府官员担当门协负责人的,中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国内各项群体运动项目中,像门球这样领导推动、组织发动、投资建场、公费外出比赛的,恐怕也不多。怎么才叫重视?党政领导天天给你去动员、钱可劲花、再给打球的开工资,才叫重视?现实吗?
那么,人口下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说是门球本身不好玩。进(新增),门槛高,如爬天梯;出,如提决口。门球人口的大起大落,有这样的规律:领导发动——大起,打几天没兴趣,纷纷离开——大落。90年代初的全国,之后的某些地区、单位,都是如此。那些先进县、市,那些门球之乡、村,有几个还在“火红中”?这不能都推给领导。应该从内部找找原因。
最根本的是它“不好玩”,离民众太远,根源是规则不好,不适合中国国情,不受中国人待见。是不是这样,不能只听现在还打球的人咋么说,(现在打球的这些人中,多数人不会说“规则的坏话”,相反,好着呢,连一边倒都是门球的魅力,都有特殊的观赏性,那还有不好的呢)更重要的是,必须接接“地气”,去问问那些已经离开门球场的人,(那些有条件打球,而离开的,自然减员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和打球人比,他们是多数,看他们怎么说,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离开的。
规则不彻底改,不按着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习惯改,门球只能“等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