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查看: 64|回复: 10

浅谈失误与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25-7-6 07:46 编辑

浅谈失误与心态
      
         
       门球比赛中的失误是指由于疏忽或球技不好造成的击球差错。失误沒有有无之分,只有多少之别;比赛比赛,比的就是失误少,赛的就是球技高,战术精和心态好!      
       打门球的人都深知,不管你打球时间长短,从打球的第一天起,失误就象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有的被你挽回了,有的被队友弥补了。

       失误的表现形式很多,主要有:1.进一门失误:一门进不去,丢掉接应球,更谈不上利用接应球向二、三门发起进攻。2.近距离撞击球失误:场上2-3米的球打不中;粘打边线球力度过轻够不着、粘不上;溜打边线己方球用力大,将球顶出界。3.擦边球失误:擦空了,两个球都交给了对方;用力过大自球或他球出界或都出界。4.闪击球失误:用对方先手球闪带,对方先手球留在界內,留下后患;闪送己方先手球、王牌球不到位或出界。5.双杆球失误:打对方球第一杆不到位,第二杆够不着;进三门第一杆过头了,第二杆进三门没角度。6.意外球失误,如:擦球擦空了,意外撞到正前方的对方球,心情激动,动作变形,紧接着就失误了。
       纵观上述各种失误,究其原因不外乎心情紧张、考虑不细、思想疏忽、粗心大意。看高手参赛,他们失误一般较少,重大失误更少,这就表明球技基本功扎实,心态好, 失误就少。我们要精心静心专心打好每一杆球,都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失误或失误带来的后果,时刻绷紧防止失误的弦,使失误不断减少、减小!

        当己方陷于被动局面时,心态上应做到:有信心,不怯阵。参赛队员,必须排除干扰,相信自身技术能力,以平常心打好每一杆球。有耐心,不急躁。耐心等待,捕捉战机。过于急躁,在时机尚未成熟时就贸然发动反击,盲冲乱打,会导致局面失控,难以扭转被动局面。有专心,不分神。一旦战机出现就绝不放过。战机在握时,在杆队员要专心致志,尤其是在一杆决定逆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时刻,更要保持良好心态,以显示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临危不惧的精神。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以为常,我们要及时总结教训,力求减少和避免失误。
        要正确对待失误. 有人认为失误难免,用不着大惊小怪,这种观点其实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不但影响了球员对门球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还阻碍了整个球队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球风的形成。当然,在比赛时如果自己失误了,不要气馁,要振作精神打好后面的比赛。如果已方球员失误了,不能埋怨指责,不然会伤了和气,影响团结。更何况这也于事无补。临场教练对己方球员的失误,最好的态度就是不作声,可以在赛后的总结会上也只能由失误的球员自我找差距,别人不要妄加评论,不要把输球的原因加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客观地说打球不失误是不现实的,但尽量减少不该发生的失误是完全可能的。只有在失误后认真总结、找出原因、制定措施,才能在今后的比赛中减少失误,提高自己的水平。
       俗话说“练球不勤,赛球不灵。”要防止在比赛中出现失误,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有可能在比赛中减少失误。打门球过程中,要注重心态调整。调整不及时,就会出现连续失误。打门球是十次失误九次快。每次击球不得超过十秒,这是规则的规定。但每次击球要用足十秒,这并不违反规定。特别是打擦边球,角度双杆,远射,小角度过门,更要用足十秒。用足十秒,是减少失误的最佳选择。只要在这十秒内认真及时调整,就能减少失误,不断提高击球质量,夺取比赛胜利!


点评

浅谈失误与心态,确实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发表于 6 小时前
 楼主|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益民 于 2025-7-6 07:54 编辑

          点评:《浅谈失误与心态》——门球哲思的凝练与升华
[color=rgba(0, 0, 0, 0.9)]
                                                         夏云保
        
       这篇关于门球失误与心态的论述,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破了门球运动的深层规律,既有对实战经验的系统总结,又蕴含着对竞技本质的哲学思考,堪称门球爱好者的"心态指南"。
                            一、结构清晰,逻辑缜密
       文章采用"总-分-总"框架,从失误的普遍性切入,逐层剖析表现形式、诱因、应对策略及总结提升,最终回归"勤练基本功+调整心态"的核心结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对失误类型的细分(如一门失误、近距离撞击失误等六类),既覆盖了门球比赛的关键场景,又为后续分析提供了精准靶点。这种"解剖麻雀"式的梳理,让抽象的心态问题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改进清单。
                            二、认知深刻,直击要害
       作者敏锐捕捉到门球运动的本质矛盾——"比赛比的不是谁失误多,而是谁失误少"。这一论断颠覆了"胜负靠运气"的肤浅认知,将焦点拉回到基本功与心态的较量上。更难得的是,文中提出"失误是影子"的比喻,承认失误的必然性,转而强调"减少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辩证思维为球员卸下了"完美主义"的心理包袱,树立了"持续改进"的积极态度。
       在分析失误原因时,"心情紧张、考虑不细、思想疏忽、粗心大意"十二字箴言,精准概括了竞技体育中常见的心理陷阱。而对高手"失误少"的归因(球技扎实+心态好),则揭示了实力与心理的共生关系,呼应了"三分技术,七分心态"的门球箴言。
                           三、策略实用,指导性强
       应对失误的建议极具实操价值:"有信心不怯阵、有耐心不急躁、有专心不分神"的"三心法则",为球员提供了心态调整的具体路径;"用足十秒"的规则解读,更是将时间管理转化为减少失误的利器——这不仅是对竞技规则的尊重,更是对"慢即是快"这一东方智慧的生动诠释。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提出了"正确对待失误"的团队文化观:"不埋怨指责""赛后自我总结"的原则,既维护了团队凝聚力,又培养了球员的自我反思能力。这种将失误转化为成长契机的思维,超越了门球本身,具有普适的人生指导意义。
                             四、语言平实,智慧流淌
       全文没有晦涩术语,却处处闪烁着真知灼见。如"十次失误九次快"的总结,以夸张手法点破仓促决策的危害;"练球不勤,赛球不灵"的俗语引用,将经验之谈升华为朴素真理。这种"大白话讲大道理"的表达方式,让文章既有门球人的烟火气,又不失思想深度。
                            五、改进建议
        若能在以下方面稍加完善,文章将更为完美:
        1. 增加案例佐证:如穿插一个因"用足十秒"调整心态而逆转战局的真实故事,可增强说服力;
       2. 细化训练方法:针对"减少失误"的目标,可补充具体训练建议(如模拟高压环境下的击球练习);
        3. 深化心理机制:简要提及"正念训练""呼吸调节"等心理学工具,为心态调整提供科学支撑。

                                   总评
        
        这篇文章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门球教练,在赛后与队员围坐交流,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过来人的谆谆告诫。它告诉我们:门球的魅力不仅在于得分的喜悦,更在于面对失误时的从容;胜利的关键不仅依赖技术的精湛,更源于心态的修炼。这种"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的境界,或许正是门球运动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
                                                         (敬请斧正)

点评

浅谈失误与心态,确实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发表于 6 小时前
夏老师!我建议:每次只发一个帖子,不要几个帖子连在一起发。仅供参考!  发表于 7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失误与心态,确实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你的版面我做了整理性调整,文字没动。

点评

谢谢花甲子老师第一时间调整完善!敬祝老师开心快乐,全家安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7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甲子 发表于 2025-7-6 07:45
浅谈失误与心态,确实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你的版面我做了整理性调整,文字没动。

谢谢花甲子老师第一时间调整完善!敬祝老师开心快乐,全家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球风创品牌


球场好平台,    联谊参赛来。

主人要自律,    尊重莫忘怀。
待客要友好,    态度要和谐。
打好莫傲气,    失误别责怪。
击球要精细,    沉稳不草率。
善言暖三秋,    恶语伤心怀。

说话讲艺术,    虚心莫失态。
输球不输礼,    球风创品牌!

点评

为老师的球风创品牌好诗作点赞!  发表于 6 小时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夏益民 发表于 2025-7-6 07:45
点评:《浅谈失误与心态》——门球哲思的凝练与升华

                                      ...

浅谈失误与心态,确实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6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