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傲然挺立

姓氏百家及其来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2 0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起百家姓,人人皆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2 20: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广元大漠 发表于 2017-6-22 08:34
谈起百家姓,人人皆知。

谢谢四川广元大漠老师光临和关注!
22.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3 1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661、居姓
        居姓——居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出自杜姓,以祖名为氏。相传周大夫杜伯的儿子在晋国作官,被封在先邑,他的子孙于是有以邑为姓,称为先姓。晋文公提拔他的后人先轸为中军元帅,职掌国政。先轸曾经率领晋军在崤山一带打败秦军,他的儿子先且居后来继位中军元帅,在彭衙再一次打败秦军。先且居于是变得很有名,他的子孙于是有以他的名字中的“居”字作为姓氏的,称为居氏,世代相传。
     居姓名人:居 股——汉朝人,武帝时,被封为东城侯。居 翁——汉代广西人,为壮族祖先。任南城桂林监时,劝谕瓯骆民40余万归汉,而被封为汀成侯。居 仁——清代画家。居 廉——清末画家,广东省番禺人。他擅画花鸟、草虫及人物,曾画过二十四番花信图。居 正——湖北省广济人,清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并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一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政府内任内务次长,代理部务。“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的时候任吴淞要塞司令。民国十三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司法院院长兼最高法院院长、司法行政部部长等职务。著有《辛亥礼记》、《居觉生先生全集》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5 10: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662、欣姓
        欣姓——来源:1、春秋时曹叔支庶公子欣时之后。2、元时忻都亦作欣都,后有欣氏。欣姓∶主要分布于今黑龙江之嫩江,山东之鱼台,浙江之余姚,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另外在河北乐亭,甘肃临泽,安徽淮南,贵州赤水,江苏高淳和武进,浙江宁波、余姚及江山等地也有分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18: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663、嘉姓

嘉姓——来源:一、源于姬姓,1、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嘉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记载,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晋国的“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成为可以匹敌晋庄伯(曲沃庄伯)的势力。晋国人后来也称晋(翼)侯姬郄为鄂侯,自此作为晋(翼)侯姬郄权臣的嘉父的后裔有以其名为姓氏者,称嘉氏。2、出自西汉时期原燕太子丹玄孙姬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燕太子丹(公元前?~前226年),是战国末期燕王喜的太子。秦国灭韩国前夕,燕王喜送其入秦国为人质,以结好于秦国。到东汉王朝建立后,姬嘉后人有的则以嘉字为姓氏,称嘉氏。二、源于女真族,出自宋朝时期金国特嘉氏,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金国时期,有女真贵族特嘉氏部族,居住在张皇堡一带地区(今山西忻州五台山七级岭),遂以部族名称为姓氏,称特嘉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嘉氏。三、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孔父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宋殇公时,宋国四处征战十一次,民不堪命。太宰华督偶尔见孔父嘉的妻子“美而艳”,欲谋夺其妻,遂借安宁人民为名,鼓动宋人哄乱,将孔父嘉杀死,顺利夺取了孔父嘉的妻子。此次事件之后,孔父嘉的家人子孙四处迁逃,有一支逃至随国(今安徽六安寿县),以先祖之名为姓氏,称嘉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21: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傲然挺立 于 2017-6-28 21:47 编辑

                        664、哲姓
         哲姓——单一姓氏来源,满族老姓为哲尔德氏。哲尔德氏,Jerde Hala,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语“红色的马”,世居界凡(辽宁省抚顺)、乌拉、哈达(辽宁省开原)、长白山等地,后改汉字姓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17: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665、中姓

   中姓——来源:中姓的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支相传与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有关,是由国名而来的姓氏。据传中山国原在今河北正定一带,至战国时被魏国侵占,用以分封公子年的儿子尚。后来尚受封于此而被称为中尚,其后代因此而姓中。另外,相传周朝还有一个叫中旄父的人,他的后代也姓中。中姓历史人物主要有周朝秦国人中期、汉代少府中京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666、里姓

里姓——来源:1、来源理氏,春秋时改为里氏,后居相城(故城在今鹿邑东15里)。2、满族镶蓝旗之后,满族镶蓝旗的舒赛公为大清建工功臣,姓萨克达。约至清未年间改姓里。里姓名人:里克——晋大夫。相里金(里季连——里克之子)——字奉金,并州人。为人勇悍,而能折节下士。事晋王,为五院军队长。晋高祖天福五年赠太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 1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667、无姓

           无姓——来源:1、以国为氏。《郡国志》记载:“古无国,在颍川。”其国民以无为姓。2、出自姬姓。《姓考》记载:“郑公子后。或云:无氏出尧臣之后。” 《郑世家》记载:“有无公,出于许。”为郑国吞并许国旧地后,郑公子以封地许姓无。无姓名人:无光胄——宋淳化年间判南康军。无能——明阳曲人,洪熙年间任淳化县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11: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668、朝姓
朝姓——来源:1、源于姬姓,出自上古周朝时期周景王的幼子王子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周景王姬贵于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21年)逝世后,所生的几位王子争权夺位,小儿子王子朝以失败告终。此后,王子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朝氏。2、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史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史晁,为政卓著,他的后代就以先祖的名字作为姓氏,称晁氏。晁氏一族在西汉朝时期出了一位名臣晁错(公元前200~前154年,颍川人即今河南禹州),他锐意大汉帝国的政治改革。刘启即位为汉景帝以后,晁错位列三公。他向汉景帝进《削藩策》而被诸藩王怨恨,是故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藩七国藉口“诛晁错,清君侧”,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晁错遭朝内三公九卿弹劾,将晁错不分家族亲人无论老幼统统砍头弃市。当时晁错的许多后代子孙家人为避此冤祸而纷纷改晁为朝氏。3、源于蒙古族朝鲁图德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朝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1: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669、午姓

午姓——来源:午姓人士据传是战国时期公子午的后代 ,但也有人认为是逃避官兵的段姓所改,主要集居在山西省稷山县太阳乡西小郝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2: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670、仵姓
      仵姓——仵氏在古代极为罕见,主要有两支来源,一是春秋时楚国公族有仵氏,二是明代“午”姓所改。仵姓主要分布于今甘肃省正宁县习仵有几百姓仵的。仵姓名人有:仵副瑜——明代浦圻人,正德年间进士。仵璪——明代凤阳人,本姓午,明初为翰林学士,赐姓“仵”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21: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671、肇姓

肇姓——来自爱新觉罗氏。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皇族旁支爱新觉罗·阿塔受命回兴京任永陵副尉。他携带十三个儿子中的七个儿子离京赴任,一路风尘仆仆,晓行夜宿,走到腰站地方,见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觉得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便对家人说:“这个地方很好,我们要占!”儿子们也附合说:“要占!要占!”于是,这里从此便被称作了“腰站”,阿塔遂将其六个儿子及其家小留在腰站,只带第十二子巴图赴永陵上任。阿塔的六个儿子在腰站村繁衍生息至今,由是逐渐形成了今日以肇氏满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7 10: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672、芳姓

        芳姓——来源:1、源于姬姓:西周后期周宣王姬静(姬靖)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属下有个大夫叫姬方叔,主持周王室的对外军事事务。被周宣王封赐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姬方叔逝世后,还被周宣王追封为“豫章伯”,其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中的“方”为姓氏,称方氏。在方氏族人的后代中,有人因避祸难将姓氏加“艸”字头改为“芳”,称芳氏。2、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北周静帝宇文衍大定元年(公元581年),隋国公杨坚簒夺了北周政权,改国号为隋。杨坚建立隋朝之初,立即下诏禁止各部鲜卑族再用旧姓,对自称鲜卑族旧姓的人们完全采取了灭绝全族的残酷杀戮的政策,因而一时之间无人敢称鲜卑旧姓。于是,居于常芳县的鲜卑人就以县名为姓氏,称芳氏。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扎日夫氏,汉义“麝香芳子”。“芳子”,就是“香包、香囊”的意思,是蒙古民族专业蒙医、猎户采集、制作的名贵中药炮制品,这些人后来就称扎日夫氏。后有扎日夫氏族人以姓名的汉义为汉化姓氏者,即称芳氏,世代相传至今。
        芳姓历史名人:芳乘——(生卒年待考),字垂敷。汉朝幽州刺史。芳丹——(生卒年待考),著名的两汉之际农民起义军赤眉军将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9 1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673、静姓
           静姓——来源:1、源于风姓,出自上古伏羲帝之妹女娲,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伏羲帝逝世后,其妹女娲称帝。女娲部族在民族分衍过程中,又分衍出一支迁居于南济洲郡静邑(今朝鲜半岛韩国首尔济洲),侯以地名为氏,称静氏,世代相传至今。2、源于芈姓,出自后晋时期楚王马希范属下将领刘勍之后,刘勍——静江指挥使,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静氏,世代相传至今。3、源于满族,出自满清王朝他他拉氏部族之庄静皇贵妃,属于以谥号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在庄静皇贵妃的族人中,后有以其谥号中的“静”为汉化姓氏,称静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4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