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规则 | 2009规则 |
页码 | 内 容 | 页码 | 内 容 |
5 7 | 第一条 场地 一、门球场地 1、比赛区长20米、宽15米(±5厘米),由带状比赛线的外沿圈定。 三、中柱 终点柱改为“中柱”。 | 3 5 | 第一条 场地 一、门球场地 (一) 门球场地为长方形,由限制线圈定。 (二)比赛线(通称边线)长为20--25米,宽为15--20米。 三、终点柱 |
8 | 第二条 器 材 一、球槌 (二) 槌柄长度不小于50厘米。可用胶带或织物等包裹槌柄。 说明:允许使用各种样式的球槌 | 7 | 第二条 器 材 一、球槌 (二) 槌柄长50厘米以上。 槌柄可以是弯曲的。 |
10 | 第四条 教练员和队长 二、队长的职责 (一)代表本队。 | 9 | 第四条 教练员和队长 二、队长的职责 (一)协助教练员行使队伍管理工作。 |
12 | 第五条 比赛准备 二、提交击球顺序名单 选攻后,双方队长应向主裁判员提交击球顺序名单(包括上场队员、替补队员以及队长、教练员)。 | 11 | 第五条 比赛准备 二、提交击球顺序名单 比赛开始前,双方长分别向裁判员提交自上场队员的击球顺序名单。 |
14 | 第六条 比赛方法 五、队员替换 (一)1、队员替换应在主裁判员呼叫该球号前,由教练员(或队长)向记录员申请,记录员在审核并办理完替换手续后向主裁判员报告(不做手势)。
2、主裁判员呼叫到该号时,如果此时替换队员还没有佩戴好号码标志,则本轮不予替换,主裁判可直接呼叫下一号队员进场比赛。 | 71 | 《 09裁判法》第五章“队员替换”,归类到规则中。 三、判断和处理注意事项 (十二) 队员替换 1.队员替换 (1)由教练员或队长向裁判员提出申请。经裁判员(做手式)同意后,由记录员登记并核实。 (2)…呼号后替换队员还没有佩戴好号码标志,裁判员可以让其在10秒钟内完成佩戴。 |
16 17 | 第七条 胜负的判定 一、得分及胜负 (一)有效移动球通过一门、二门、三门,各得1分,撞中柱,得2分,共计5分。
(二)有效撞击中柱后的球可重新进一门继续比赛,得分累计
说明:自球撞柱后须等下一轮次才能重新进一门,他球撞柱后则按正常轮次顺序重新进一门。
(三)比赛结束时,各队每名队员所得分值相加为该队总分,总分多者获胜。 二、同分时胜负的判定 两队总分相等时,按以下顺序判定胜负:
(一)单球高分者获胜。(二)如单球高分值相同,高分多者获胜。(三)如高分不能判定胜负,则比较次高分,并依此类推核对比分时,如得分相等但能分出胜负,则在胜方总分的右下方注明“高”(单球高分);如得分相等但不能决出胜负,则在双方总得分的的右下方注明 “同”(同分决胜)或“抽”(抽签决定)。(四)当分值不能判定胜负时,由比赛结束时的场上队员按1号到10号的顺序依次通过一门、二门,得分多者获胜。若得分仍相同,二门分多者获胜。 (五)当仍不能决出胜负时,则两队的1号和2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二门决定胜负;若仍不能决出胜负时,则两队3号和4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二门决定胜负,并依此类推 | 15 16 | 第七条 胜负的判定 一、得分及胜负(一)通过一门,得1分。(二)通过二门,再得1分,共计2分。(三)通过三门,再得1分,共计3分。(四)撞终点柱,再得2分,共计5分。 说明: ●个人满分为5分,全队满分为25分。 ●比赛结束时,各队每名队员所得分值相加为该队总分,总分多者获胜。 二、同分时胜负的判定 两队总分相等时,按以下顺序判定胜负: (一)撞终点柱多者获胜。 (二)...通过三门多者获胜。 (三)...通过二门多者获胜。核对比分时,如得分相等但能分出胜负,则在胜方总分的右下方注明“柱”(多终点柱)、…;如得分相等但不能决出胜负,则在双方总得分的的右下方注明 “同”(同分决胜)或“抽”(抽签决定)。如得分相等但不能决出胜负,则在双方总得分的的右下方注明 “同”(同分决胜)或“抽”(抽签决定)。 (四)当仍不能判定胜负时,则由两队队员按1号到10号顺序依次击球通过一门通过一门,成功通过一门多者获胜。 (五)当仍不能判定胜负时,则由两队队的1号队员和2号分别通过一门决定胜负;若还不能决出胜负时,则两队3号和4号队员分别通过一门决定胜负,依此类推。 |
17 | 第八条取消比赛资格 三、犯规上场
(一)未列入球队参赛名单者,或虽列入参赛名单但未列入击球顺序名单者。
(二)使用或穿着赛前检查不合格的器材或服装上场比赛。
(三)被替换下来的队员再次上场参加比赛。
(四)不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的参赛者(如年龄、职业、性别、跨队等)。说明: (1)球队被取消比赛资格后,均判对方球队15∶0获胜,个人得分分别填写为:5、3、3、2、2。 (2) 按照有利无利原则,不使被取消比赛资格方及相关球队获利(当发生被取消比赛资格方球队获利吋,可取消该队的所有得分)。 | 17 18 | 第八条取消比赛资格 三、无资格人员上场比赛 说明: 无资格人员上场比赛是指: ●未列入球队参赛名单者。 ●虽然是参赛队员,但未列入本场比赛击球顺序名单者。 ●不符合竞赛规程规定的参赛者(如年龄、职业、性别、跨队等)。 四、球队被消比赛资格后,均判对方球队12∶0获胜,个人得分分别填写为:5、3、2、1、1。 |
18 | 第九条 击球员 三、比赛中击球员可以请求确认的事项(合并为5项)。
说明:(1)如果击球员未申请确认,裁判员应据实判定。 | 20 | 第九条 击球员 三、比赛中允许击球员要求确认的事项(共7项) 说明:球与球是否接触,必须先请裁判员确认。 |
20 | 第十一条 球体移动 二、无效移动
(四)与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间接性移动。
说明:指击球员身体、球槌及有效移动的球触及球门或中柱,造成与该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间接移动。 | 22 | 第十一条 球体移动 二、无效移动 (七)击球员身体触及球门戓终点柱而造成与之接触的球产生的移动。 |
22 23 24 | 第十二条 击 球 二、开球 (二)开球时允许放弃击球。放弃击球时击球员回答“放弃”即可。将P63《09裁判法》(四)6. 修改后,转移到此处。 三、续击权
在下列情况下,待场内球静止时,续击权产生:
(一)自球有效通过球门后,获得1次续击权。
(二)闪击完成后(不论闪击几个他球),获得1次续击权。
(三)自球在成功通过二门或三门时,又有效撞击了他球,闪击完成后获得2次续击权(通称双杆球)。
(四)每场比赛只限双方各打成不超过两次双杆球(以闪击完成为判定标准),此后若再打成双杆时,只有1次续击权。 将P63《附则》“哏双” 修改后,转移到此处。 四、击球犯规 (一)9. 获得闪击权后没有闪击而击球。按(二)3.将自球放到界外,他球放回原位。 | 25 26 | 第十二条 击 球 三、续击权 在下列情况下,获有续击权:
(一)自球成功通过球门停在界内。
(二)闪击过桯完成,有效移动的球静止。
四、击球犯规 (一)7.获得闪击权后,没有闪击而击球。按(二)2.将移动的球放回原位。 |
25 | 第十三条 过 门 一、球过门
(六)若界外球从门前通过球门时停在球门线上,即使在随后的有效移动中通过了球门,过门依然无效。 | 27 | 第十三条 过门 一、球过门 (七)若界外球从门前通过球门时停在球门线上,在随后的有效移动中过门,过门有效。 |
27 63 | 第十四条 撞击中柱 撞击中柱(通称撞柱),是指已成功通过三门的球,经有效移动后触及中柱。(二)已过三门的界外A球进场停止时与中柱接触不得分,被未过三门的球碰撞中柱,A球仍不得分(柱撞球)。P63示例二。
(三)撞柱球应拿出场外,放置在限制线外待进一门的位置 | 29 68 125 | 第十四条 撞击终点柱 (一)撞击中柱(通称撞柱),是指已成功通过三门的球撞上终点柱,称为“满分”。(四)已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停止时与终点柱接不得分,但被未过三门的球碰撞终点柱,该球为满分。P125示例二。
二、满分的球应立即拿出场外。 |
31 32 | 第十六条 闪击和闪击过程 三、闪击成功 (一) 被闪击的彵球移动后距离自球达到10厘米及以上。 四、闪击犯规(一)1.脱手球触及到场内的自、他球(不包括踩在脚下的自球)。 3.改踩时,未踩位自球,而手触及到自、他球。
(二)闪击过程中出现犯规,取消击球员的闪击权和续击权,自球拿出界外,他球作以下处理:
1. 放球前,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2. 放球后,他球放在放球位置。3. 闪击成功后,他球移动有效。4. 被闪击的球反弹回来停止后与自球接触,他球位置不变。5. 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进行闪击时,他球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 33 34 35 | 第十六条 闪击和闪击过程 三、闪击成功 (一) 被闪击的彵球移动后离开自球的距离超过10厘米。 四、闪击犯规 (一)1.脱手球触及到场内的球。 (二)闪击犯规均取消闪击权和续击权,并垵以下方式处理 1. 放球前,自球与他球均放回撞击后停止的位置
2. 放球后,他球放在放球位置,自球拿出界外。
3. 闪击成功后,他球移动有效,自球放回原位。
4. 被闪击的球反弹回来停止后与自球接触,自球拿出界外,他球位置不变。
5. 被撞击的球放在边线外进行闪击时,自球与他球放回撞击后的位置。 |
36 | 第二十一条 裁判用时 裁判用时主要是指裁判员处理有关比赛事所用的时间。 (一)裁判用时包括:……. 将P72《 09裁判法》第五章 “裁判用时”修改后,转移到此处。 | 39 | 第二十一条 裁判用时 裁判用时主要是指裁判员处理有关比赛事所用的时间。 |
39 40 41 | 第二十四条 裁判员 二、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
(二)主裁判员的职责 1.主持掷币选攻,确认先攻方与后攻方。 三、记录员和司线员 (一)记录员的职责 3.办理替换手续并报告主裁判员。 8.判定和宣布球出界并做出处理。
(二)司线员的职责 1.判定和宣布球出界并做出处理。 四、对裁判员失误的处理 将P73(09裁判法)第五章对裁判员失误的处理 转移到此处。 | 41 42 43 | 第二十四条 裁判员 二、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 (三)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的共同职责 3.确定先攻后攻。 三、记录员与司线员 (一)记录员的职责 1.记录替换情况。 6.协助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处理界外球。 二、司线员的职责 1.协助主裁判员和副裁判员处理界外球 |
42 | 附则 一、国际交流用国际规则。二、1.可比赛满30分钟或满25分时比赛结朿。2.可釆用5轮制。3.可实行上、下半时制。全场比分累积计算,比分相同时,罚点球过一门,冲二门。 说明:若弃权以30:0 判对方获胜。三、三棒不关。 | 44 | 附则 一、三棒关 二、限双 四、可实行上、下半时制。 |
| 2011裁判法 | | 2010裁判法 |
7 | 第二章 裁判组织及其人员的职责 四、裁判组长的职责
(六)协调和处理本组执裁工作,如有重大或疑难问题要及时向副裁判长、裁判长报告。 | 50 | 第二章裁判组织及其人员的职责 四、裁判组长的职责 (六)遇有疑难问题及时向裁判长报告。 |
9 11 | 第三章 赛场裁判员 一、比赛前的工作
(一)赛前30分钟,裁判组长检查临场裁判工作各种用具的准备情况。为准确判定比赛中的有关数据(7.5厘米和10厘米),提倡裁判携带测量工具上场。
(七)每场比赛由主裁判员集合双方队员、教练员(包括替补队员)在场地外列队,举行入场仪式。 三、比赛结束的工作
(二)宣布比赛结束时,主裁判员应面朝开球区站立。 四、对妨碍 比赛言行的处理
(一)对下列妨碍比赛言行的处理:第一次违规给予警告;再次违规,停止犯规方的击球权(若行为发生在闪击过程中,按闪击犯规方式处理)。 | 51 54 55 | 第三章 赛场裁判员 一、比赛前的工作
(一)赛前30分钟,裁判组长检查临场裁判工作各种用具的准备情况。 (七)每场比赛由主裁判员集合双方队员(包括替补队员)各自列队,举行入场仪式。 三、比赛结束的工作
(一)主裁判员…,宣布“比赛结束”…。 四、对妨碍比赛言行的处理
(一)对下列妨碍比赛言行的处理:第一次违规给予警告;再次违规则停止犯规方的击球权,直至取消其比赛资格。 |
16 | 第四章 执裁人员的配合 三、执裁人员的配合示例
(三)闪击时的配合。
1.甲裁应站在击球员对面或侧面,正对击球点1.5~2米处。
3.记录员一般在距离乙裁远的边线外,防止击球员将球闪向乙裁不易及时跑到的位置。或在闪击球出界的方位站位,以便拦截和处理界外球。
4.如估计可能闪带另一个他球时,记录员应与乙裁配合处理各个出界球。 | 59 60 | 第四章 执裁人员的配合 三、执裁人员的配合示例
(三)闪击时的配合。
1.甲裁应站在击球员对面,正对击球点1.5~2米处。
3.记录员一般在距离乙裁远的边线外,防止击球员将球闪向乙裁不易及时跑到的位置。如估计可能闪带另一个他球时,应与乙裁配合处理各个出界球。 |
17 | 第五章 场上情况的裁决和处理 二、裁决和处理的方法
(二)击球超时 判定击球超时时,裁判员用默记的方法计10秒,在到达规定的时间必须报“8秒”、 “9秒”、 “10秒”,报时结束后后若击球员还未击球或闪击,应判犯规。 | 61 | 第五章 场上情况的裁决和处理 三、判断和处理的注意事项 (一)超时 裁判员用默记的方法计10秒时必须报“8秒”提示,如果击球或闪击未在随后的2秒內进行, 裁判员要宣布超时犯规。 |
22 | 第六章 记录员的工作 二、填写门球记录表
(五)记录进门、撞柱情况。即在球门和柱对应的格子里按照“正”笔画记分。
(六)记录替换情况。即替换某号时,在该号队员相应的格子内填上替换球号以及替换顺序。如表2中王晓、金政先后替换6号,则在王晓姓名前填“ 6-1”,在金政姓名前填“ 6-2”(七)打成双杆球时,在双杆球号的格子里对应球号上打“√”。 警告时,在先攻或后攻有关队名旁打“△”。 (八)统计得分情况....,并在胜队总分上画圈。
(十)核对比分时,如得分相等但能分出胜负,则在胜方总分的右下方注明“高”(单球高分);如得分相等但不能决出胜负,则在双方总得分的的右下方注明 “同”(同分决胜)或“抽”(抽签决定)。(十一)同分决胜时,对只通过一门的球,在对应球号栏内打“√",对通过一门二门的球,在对应球号栏内画“〇”(等进二门有结果后再记录)。当10号完成击球后,核对总分并判定胜负。
如需进行第二轮比赛,分出胜负后,在决胜球号栏内写明 “×轮×号”(填写胜出球号)。 | 76 77 44 | 第六章 记录员的工作 二、填写门球记录表 5.记录进门、撞终点柱情况,即在通过的门和柱对应的记事格子里打“√”。6.记录替换情况,即替换×号时,在该号队员的格里前部画一竖线“1”,并在其替换球号栏内记入被替换队员的球号,将其过门、撞终点情况均记在竖线“1”后。7. 记录从门后来的压线球,即在该门格里左上角画“○”,球离开后在“○”上画一橫线“○”。8. 比赛结束时,在结朿球号上打“√”。9.统计得分情况....,和两队的总分。11.核对比分时,如得分相等但能分出胜负,则在胜方总分的右下方注明“柱”(多终点柱)、“三”、“二”(多门);如得分相等但不能决出胜负,则在双方总得分的的右下方注明 “同”(同分决胜)或“抽”(抽签决定)。 12.记录同分决胜的得情况,即在第一轮中,某号过了一门,在主裁宣布后,在同决胜栏内该号码上打“√ ,未过门者不打。当10号完成击球后,核对总分并将比赛结果报主裁。
如进行第二轮比赛,分出胜负后,在决胜球号栏内写明 “×轮×号”。 P44.在执行附则二时,双方打成双杆球或多杆球,毎打成一次,在记录表该队员姓名后画一个“△” 。 |
31 35 36 40 | 第七章 裁判员的宣判和手势 六、裁判员的宣判和手势图 (四)过门得分 第二动:展前臂由胸前侧向伸直,成侧平举指向过门方向,目光随时注意击球员的行为,同时宣报“×门得分”,如图11所示。
根据自己站位,可使用右手或左手,使一动、二动连贯自如
说明:过一门的宣判,可适当移到门后宣报,过二、三门的宣报,应在二、三门的位置立即宣报。 (七)警吿 手势同撞击第一动,当拳至肩高时宣报 "警吿"如图15所示。要求:屈臂的动作要迅速、有力。 (八)中柱得分 面向中柱,两臂伸直,五指并拢,前挥,掌心向内斜上举成60°角,同时宣报“×号中柱得分”。 要求:两臂不能弯曲,伸直至最高处。 (●取消了“队员替换”手势)。 (十二)比赛结束 第一动:面向开球区站立,两臂伸直… | 97 102 103 108 | 第八章 裁判员的宣判和手势 附录一 门球裁判员的宣判和手势
四、过门得分图24
第二动:展前臂由胸前侧向伸直,成侧平举指向过门方向,目光随手转向门的方向,同时宣报“×门得分”。
根据自己站位,可使用右手或左手,使一动、二动连贯自如
注意:过一门的宣报,可适当移到门后宣报,过二、三门的宣报,应在二、三门的位置立即宣报。 八、满分图28 面向中柱,两臂伸直,五指并拢,前挥,掌心向内斜上举成60°角,同时宣报“×号满分”。要求:两臂不能弯曲,伸直至最高处。 九、队员替换图29 面对替换队员立正,两手握拳屈肘于胸前绕环2--3圏。 十三、比赛结束 第一动:两臂伸直… |
43 至 85 | 门球竞赛手册说明: 门球竞赛手册内容涉及门球竞赛的方方面面,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除“门球竞赛抽签、编排和记录”为原裁判法P79--90內容外,其余均为新增内容): P44--53竞赛组织工作、P54--65门球竞赛抽签、编排和记录、P66--67比赛噐材和用具、P68--69门球竞赛仲裁条例、P7073全国门球竞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P74誓词、P75--76门球裁判员管理办法、P77全国门球竞赛活动裁判员纪律规定、P78--81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P82--83全国门球竞赛纪律规定、P84--85全国门球活动突发性疾病防范处置办法。在上列內容中,“竞赛组织工作”和“门球竞赛抽签、编排和记录”的內容区门协已经印发过资料。
| 79 至 90 | 第七章 抽签、编排和记录 |
| 余晓琳 2011-10-16 10:07:17
张老师你好! 1、击球员可以离开自球去捡拾掉在地上的他球; 2、重放时,击球员拿起他球后,抬脚重踩不犯规。
余晓琳 2011-10-16 10:45:10
修改这条规则是:为防止“不踩住自球后,在自他球呈接触时的状态下,由于地形或不正确的动作,会因重新捡拾他球而造成自球的移动”。 这一修改,旨在要求大家在重新改放他球时,须踩住自球,避免不必要的犯规动作。从理解的角度讲,不让自球产生移动是本条的基本原则。 | | 秘书长: 我们这里学习新规则,对闪击中的重放一条,理解产生 了分歧,特向你请教。
1.捡球后脚已踩住自球,此时球脫手掉在地上并滚离击 球员1.5米远。此时击球员能否离开自球去捡拾掉在地上的 他球?
2.重放时,击球员拿起他球后,抬脚重踩是否犯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