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8 14: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1-8-18 14:48 编辑
二十年未了门球情
濮阳市门球协会-----刘培芝、李全玺
在濮阳市门球运动发展的二十多年里,一位耄耋老人,人人赞不绝口,他就是年已八十四岁的濮阳市门球运动的奠基人——史长义同志。
史长义同志1990年离休后,他与几位老同志组建了濮阳市首届门球协会,开创了濮阳市门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从1989年的十几人,迅速发展到各县区、市直各单位上百支门球队,近千人的庞大队伍。二十多年来,他是首届门协的秘书长、第二届市门协的副主席兼秘书长。为了发展壮大门球队伍,他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是濮阳市发展门球队伍的热心人、带头人。每年队伍的壮大,都离不开他的言传身教。他常说,我们门协要当好宣传者、组织者,帮助基层发展组织好门球队伍。1997年他听说市邮电局几位老同志想打门球,立刻到邮电局找领导取得支持,又找老同志宣传鼓励,亲自给他们制订油印训练计划。半年后又亲自带领他们到外地打球,不到二年,使邮电门球队成为一支成熟的门球队伍。2003年公路局门球队刚刚组建,年已古稀的他,不顾劳累,几乎每天陪伴他们练球,讲解打球的技战术,使公路局门球队技战术水平迅速提高。
史长义同志热爱门球,他技术全面,更为提高濮阳市门球的整体水平呕心沥血。他是濮阳市第一批门球国家一级裁判员。他十分重视学习门球竟赛规则,更是积极组织培训,提高广大门球队伍竟技水平的热心人。每逢新的规则和裁判法修订后,他总是带队参加省门协的培训。回市后,马上组织培训班,把新规则和裁判法迅速传授到广大门球爱好者。有的县区门球队不能参加的,他又带领人员上门讲授。十几年来他曾多次深入到清丰县、台前县、驻安阳市办事处、中原化肥厂、石油勘探局等各基层门协举办培训班,讲规则、讲技术。近十年来,先后举办教练员培训班二期,举办裁判员培训班六次。在他的组织培训下,濮阳市已发展门球一级裁判10人,二级裁判50多人。作为门球活动的领导者,他还一再强调不但要提门球的竟技水平,更要树立门球队伍的良好风气。为此他与门协一班人先后制订了门球裁判员守则、教练员守则、队员守则,为树立良好的球风做出了贡献。
门球运动要有活力,要发展,就要不断的组织竟赛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技艺,增进和谐、增加友谊。为使门球运动开展地生动活泼,史长义同志与门协一班人想方设方每年组织大型竟赛活动七、八次,每次少则二十支球队,多则三十余支球队,300多人参加,使四连片的中心广场门球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成为濮阳市中心广场一个生动的亮点。此外,他还动员各大单位门球队,组织小型的邀请赛、友谊寒,把门球运动一浪又一浪的推向高潮,赢得老年人的赞赏。市老年体协,还把市门协赞誉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龙头”。
要搞活门球运动,就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做支撑,经费难是门球发展的又一难题。争取各方财力支持,是史长义同志为濮阳市门球发展做出的又一贡献。二十年来,他为了广大门球爱好者更多地参加竟赛活动,千方百计筹措活动经费,苦口婆心地动员社会上支持门球活动。先后有“润生心乐”、“核糖核酸”、“夕阳美”和农行、邮电、供电、中原化肥厂等多家单位,支持赞助了全市门球竟赛活动。在球队参加全省门球比赛需要更大笔经费时,史长义同志都是多次跑财局申请财政支持。2007年,他大病初愈,为不影响参加省赛,因不便骑车,他就步行或租车到财政局催要经费,使球队按时成行。那一年男女球队,双双在全省大赛中荣获冠军。有了他的后勤保障,十几年来,濮阳市门球代表在全省门球赛中多次获得前几名。在晋冀鲁豫四省十一市老年门球赛中还取得“四连冠”的好成绩。
发展门球运动,离不开热心人、带头人。史长义同志是濮阳市门球运动的奠基人、带头人,广大门球爱好者的楷模。2009年他离开市门协领导班子后,仍然活跃在门球场,关爱着门球运动的发展壮大。真是耄耋老人心系门球情未了,甘做门球奠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