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硒都门球

关于界外球进场的理解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8 2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讨论围绕两句规则:34页的:
A,(二)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后,球又滚出边线,该球成为新出界点的界外球。  
33页的:
B,(二)界外球被击打进入场内静止时,则成为界内球。
问题是:
击打界外球进场时,球沿边线滚动,过程中有时压线,有时没压线,最后停在界内,问应按A,还是B处理?
分析:本例不符合A的条件,它的条件是"球滚出边线,停在界外”。
          本例符合B的条件,它的条件是只要“球静止时在界内”,不问过程。
          如果认为球触边线后再滚动出界,应立即判出界,则完全否定了B的存在。而按B判,不否定A的存在。(球没有滚出边线)

发表于 2013-6-8 2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心规” 对此问题的考虑是:
有一条说明:

说明: 沿边线滚动的球是否出界,以静止时的状态为准。

此说明包括了界外球进场,和界内球出场。

门球的判定一律以状态判定是有困难的,撞击,得分都是过程判定,难改变。除非门,柱都改为洞。

点评

  球体的碰撞应该由过程判定,球体的位置应该由状态判定。   例如过门,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全可以从球体有效移动前后的位置做出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9 08:02
发表于 2013-6-9 07: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只说进场后又出界,是界外球,没有说出界后又压线是界外球还是界内球,属于“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应按第八章关于主裁的职责办,算界内还是算界外,由主裁决定。

点评

奇卢老师的意见有道理,特指界外球进场,完全可以以球停稳时的结果为结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9 14:06
我们在这里就是要替主裁出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主意。  发表于 2013-6-9 08:29
发表于 2013-6-9 08: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3-6-8 20:56
我的“心规” 对此问题的考虑是:
有一条说明:
门球的判定一律以状态判定是有困难的,撞击,得分都是过程判定,难改变。除非门,柱都改为洞。
  球体的碰撞应该由过程判定,球体的位置应该由状态判定。
  例如过门,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全可以从球体有效移动前后的位置做出判定:有效移动前球的整体在球门线前方且有效移动后球体在球门线后方,则过门成立。球体“有效移动后”的位置应为球体静止时的位置,球体仍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置,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点评

球体的碰撞应该由过程判定,球体的位置应该由状态判定。   例如过门,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全可以从球体有效移动前后的位置做出判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9 08:27
发表于 2013-6-9 08: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3-6-9 08:02
  球体的碰撞应该由过程判定,球体的位置应该由状态判定。
  例如过门,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 ...

球体的碰撞应该由过程判定,球体的位置应该由状态判定。
  例如过门,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全可以从球体有效移动前后的位置做出判定:有效移动前球的整体在球门线前方且有效移动后球体在球门线后方,则过门成立。球体“有效移动后”的位置应为球体静止时的位置,球体仍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置,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过门”不能用位置判定,你的判定方法不能判定球是从门内通过,还是门外通过。

点评

    球由门前从球门外有效移动到门后,显然不能认定为过门有效。   不过经您提醒,如果把我在前面回帖中的“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9 13:18
发表于 2013-6-9 09: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用所谓理论来解释,只能是一种明确的人为的规定。
如果按是否有效移动来解释,主题帖子是没有道理的。界外球进场压线后又出界,此时已经是界外球了,那么他再次移动就是无效的。比如,一面坡的边场的情况下,球体出界后又滚回场内,如果说整体过程有效,肯定判为界内球,但是他已经出界了,再滚回来的移动肯定是无效的。所以我同意林静风闲老师的意见,在什么情况下如何判定,只要在规则中明文规定就行,不要再去理论推敲。比如规则规定,界外球进场以球体的静止状态判定;界内球出界一律以球体的静止状态判定(不包括碰撞界外球、障碍物后的返场球);球体的过门,只要是门前球,过门后一律以球体的静止状态判定。这样规则的条文规定,就可以统一我们的判定标准了。
发表于 2013-6-9 10: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2号球在进场时压线后出界又压线,如判界内球,那么界内球出现类似情况也得要算界内球,规则就要规定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否则就会出现混乱。如1号球在二门前50厘米处送9号球过门,9号球过门后碰撞了门后10厘米处的10号球反弹回到二门前,就不能判9号二门得分,因为9号球最后落在了门前。这样的判法显然不合理。
        所以,我认为还是要按有效移动和无效移动来判罚合理些,2号球应判为界外球。
发表于 2013-6-9 13: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静风闲 于 2013-6-9 13:31 编辑
烨鹤 发表于 2013-6-9 08:27
球体的碰撞应该由过程判定,球体的位置应该由状态判定。
  例如过门,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 ...


  
 球体的碰撞应该由过程判定,球体的位置应该由状态判定。
  例如过门,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全可以从球体有效移动前后的位置做出判定:有效移动前球的整体在球门线前方且有效移动后球体在球门线后方,则过门成立。球体“有效移动后”的位置应为球体静止时的位置,球体仍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置,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

“过门”不能用位置判定,你的判定方法不能判定球是从门内通过,还是门外通过。

  球由门前从球门外有效移动到门后,显然不能认定为过门有效,即便是用“过程”判定,也不可能认定这种情况下过门有效。
  不过经您提醒,如果把我在前面回帖中的“
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全可以从球体有效移动前后的位置做出判定:有效移动前球的整体在球门线前方且有效移动后球体在球门线后方,则过门成立。”修改为:
  规则规定;‘球从球门前方经有效移动后,整体通过球门线移动至球门的后方。’上述事实是否成立,完全可以从球体有效移动前后的位置做出判定:有效移动前球的整体在球门线前方且有效移动后球的整体通过球门线停在球门后方,则过门成立。”您也许就无懈可击了。

点评

球是否过门,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以球停稳后的位置判定,而不问过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9 14:37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4: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奇卢 发表于 2013-6-9 07:23
规则只说进场后又出界,是界外球,没有说出界后又压线是界外球还是界内球,属于“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 ...


         奇卢老师的意见有道理,特指界外球进场,完全可以以球停稳时的结果为结果。
发表于 2013-6-9 14: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能进入场内的界外球的移动”为无效移动(规则第20页)。
    已经出界的球由于地形原因又滚回界内,应判为出界球。
击打界外球进场,球进入场内又滚出界,接着又进入场内,静止时停在界内。滚出界之后的移动就是无效移动,不论静止时停在哪里,都应判为出界球。
    击打界内自球,球沿边线移动过程中,由于地形原因出了界之后又滚回界内,该球即为出界球。
发表于 2013-6-9 14: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3-6-9 13:18
  
  球由门前从球门外有效移动到门后,显然不能认定为过门有效,即便是用“过程”判定,也不可能 ...

球是否过门,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以球停稳后的位置判定,而不问过程。
发表于 2013-6-9 15: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振山 发表于 2013-6-7 06:18
对楼主的案例规则有明确规定,见34页界外球进场(二)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后,球又滚出边线,该球成为新出界点 ...

见34页界外球进场(二)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后,球又滚出边线,该球成为新出界点的界外球。   出界后的移动就无效了,不能说只要是合法击球后的整个过程都有效。出界、撞柱、与犯规有关的移动就无效。
        我完全同意董振山老师的意见。

点评

奇卢老师说得好: 进场后,又出界,规则有规定;出界后又进场,规则没有规定。只要承认这是“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就应按第八章由主裁决定没商量。 2号球进场,从边线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9 20:34
发表于 2013-6-9 20: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场后,又出界,规则有规定;出界后又进场,规则没有规定。只要承认这是“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就应按第八章由主裁决定没商量。

点评

进场后,又出界,规则有规定;出界后又进场,规则没有规定。只要承认这是“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就应按第八章由主裁决定没商量。 说得好!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9 20:23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0: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奇卢 发表于 2013-6-9 20:10
进场后,又出界,规则有规定;出界后又进场,规则没有规定。只要承认这是“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就应 ...


            进场后,又出界,规则有规定;出界后又进场,规则没有规定。只要承认这是“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就应按第八章由主裁决定没商量。

            说得好!有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20: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高头 发表于 2013-6-9 15:38
见34页界外球进场(二)击打界外球进入场内后,球又滚出边线,该球成为新出界点的界外球。   出界后的移动就 ...


          奇卢老师说得好: 进场后,又出界,规则有规定;出界后又进场,规则没有规定。只要承认这是“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就应按第八章由主裁决定没商量。
            
         2号球进场,从边线外滚动中压线、离线、又压线,问题就在于2号球又压线(规则没有明确规定——属“规则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因这是击球员合法击球的结果,所以应该承认其进场有效。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