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0-4 10: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狂人这个专题有点晚了。把我的帖子转过来,也算是表明一种意见吧。
(一)想想胡总的“不折腾”吧
1、 得分不封顶,又是一个09规则的“限双”。不遵守门球规律的改革,只能是越改越乱。想一想门球有哪些基本特征,如果这些基本特征都改了还是不是门球?希望权威们不要让一些所谓的改革建议所左右,完善规则是我们大家都赞同的,但是要对门球的一些重要的、基础特征性的东西进行改变,还是应该慎之又慎。在“修规”上,想想胡总的“不折腾”吧。
2、主张改革的大部分理由是门球的“看头”。请大家认真分析一下,什么是门球的“看头”,门球的看点到底在哪里?是“你方唱罢他登场”你一杆他一杆来来往往好看,还是一方得势后为控制局面所采取的擦、跳、磕、调等等技巧好看,还有失势一方为了翻身,轻压线,巧接力,声东击西的战术更为好看。即使在目前的规则下,高手过招不到最后一刻分不出胜负的比赛仍然是层出不穷,我们是愿意欣赏一场各种技巧都能展示、双方教练精巧调度、巧妙布局的比赛呢,还是愿意欣赏一场猛打猛冲、毫无章法的比赛呢?
我有一个观点,有看点的比赛一定是一边倒的比赛。不知道能有多少朋友认可?
3、赞同路凡版主的“胡总书记告诫大家'不折腾',不是叫大家不要'改革'”的说法,其实我不反对改革,我只是说要慎重,任何不慎重的改革都会变成“折腾”。09的限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我赞同完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能够把已有的知识和历史完全融会贯通,才能够发现其中的不足,才能够谈到改革。正因为现实中发生了很多打着改革的旗号,把优秀传统改丢了、改糟的事,胡总才提出了“不折腾”。假如09限双能够把后来网友们提出的问题多考虑那么一点,还会出来网友们那么多的负面评价吗?
不要用改革就会有失误的官话回复,现实中很多官员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都是这么说的。
4、门球的最大特点是集球类的技巧与棋类的智慧与一身。除了与台球有相类似的地方以外,与其他球类皆不相同,其他球类的对抗是同时的,而门球和台球则是非同时的,一人击球九人看,一方击球的时候,另一方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只能作壁上观。如果一方击球时由教练调度的不给对方一线机会,哪怕对方是绝世高手,可能也只能望球兴叹(我说可能是因为哪怕是20米距离,对方也有把球击中的可能。这就是那句名言“门球场上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门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门球场上没有长胜将军(但是要承认高手的胜率要比其他人高);第二,只有技术不懂战术只能是草莽,算不上高手。第三,正因为低手偶尔也能战胜高手,所以门球最能给人错觉,只要有一定球龄的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高手(这一点归纳起来说就是:很多人,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过高估计自己实力的倾向)。第四,门球是一项集体力(技巧)和脑力于一体的运动,对战术的要求要远高于其他球类。签于此,门球的技术就是一项熟练运动,但是技术与战术相结合就是一项博大精深的学问。
门球场为什么设三个门而不是四个门?为什么设一个终点柱而不是柱门等设?为什么进场球一定要通过一门且停在场内?为什么一定要一门、二门、三门顺次进才算得分?为什么闪击权和续击权要等同?犯规处罚为什么要有轻重?触及滚动球和静止球、闪击一阶段和二阶段犯规处罚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99规则》循环赛计算成绩要规定胜场次(当时是得失分率)相同,要以多柱、多三门、二门来决定名次?为什么当初的门球场是方的而不是圆的?
(二) 改革这个词在中国流行了几十年了,可谓是所向披靡。我们不反对改革,但是,几十年来,打着改革的旗号把事情越改越糟的情况,我们也是司空见惯,为什么?当我们仔细研究这些现象时发现,所有这些改糟的,都是不成熟的改革,有的甚至就是根本没有对原有事物进行深入了解,就瞎改一气的。
看看我们的门球现状吧,有那一个项目天天有人想着改规则的?我们门球就是这样。有那一个项目是三天两头改规则的?我们门球就是。有那一个项目是谁当裁判长谁决定用还是不用那一条规则的?我们门球就是。有那一个项目修改规则不是特别慎重,起码要基本达成一致才真正实施的?我们门球就敢把随便一个(或几个)人的想法写进规则。有那一个项目的论坛,讨论修改规则比讨论技战术还多的?全年有这么多的比赛,每一次比赛使用的规则都不一样,都要临时规定。门球之如此乱像,什么时候能结束?什么时候门球才能恢复到正常发展的轨道?
今天你想吧“双杆”改掉,明天他想把闪带改掉(已经有人提出界外球就地压线了),我的很多朋友开玩笑,照这样发展,2011年取消双杆,2012年取消闪带,2013取消擦球,2014年不过二门不许撞击球,2015年8米以外球不许撞击,保证10个球全在场地内,你来我往,你下我上,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傻子也能看明白,白痴也能上场打。到那时门球就真正在中国普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