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赵玉书

《老张、老李侃门球》(连载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09: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3-3-8 09:41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
                                                               管道局离退休职工第四届门球赛(二)
        老李:老张啊,接着说你最担心的第四个问题,关于裁判员的事儿吧。
        老张:这次经门协研究,我们一共抽出12名同志不参加比赛活动,做为专职裁判。这些人都是我2005年办裁判员培训班时培训出来的对他(她)们的基本情况我可以说是比较了解:一是年龄都比较大了,体能都明显地下降了,在场上跑跑颠颠就比较费劲儿了。二是绝大多数人在裁判工作上用脑子不够。满足于一般化、能应付,特别在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上下的功夫很不够。我对他(她)们总的评价是:凑凑合合,非常一般。
        老李:老张啊,我觉得有时候你对球员、裁判员要求的有点儿过高过严啊。都是6、70岁的人了,做不到哇!不可能都像你那样 —— 认真、较真儿、一丝不苟、持之以恒。你说是不是啊?
        老张:有的时候我也想:是不是我要求的太高、太严格了?可是咱们无论搞什么活动,总得有个说法、有个章程、有个标准吧?不能干什么都是凑凑合合、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呀!人老了,体能下降是一个方面,但另一个方面也必须认识到:那就是固执己见、认死理儿、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心态在某些人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了!平时门球赛场上经常出现的分歧、争执、赌气、罢赛……等让人不愉快的事件,还不能说明这个问题吗!?
        老李: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人老了往往会更固执、甚至更不讲理,但那毕竟是极少数。接着说关于裁判的事儿吧。
        老张:5月21号那天上午,我们专门搞了一次裁判员赛前培训。
        老李:那你都给他(她)们讲了些什么呀?
        老张:两部分内容:一是学习《规则》,对有关问题做进一步讲解和明确。二是现场教学,剖析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判罚。
          第一部分内容,就是有重点地进一步学习《规则》条文,明确要害,统一认识,并做出必要的规定。比如:
            1、依规执裁,无权“提醒”。比如击球员忘记了续击,开球区放球未压边线外沿儿……等等,裁判员就只能瞪着两眼看着,而不应当也不能提醒。正确的做法是:继续默记10秒、仔细观察犯规与否……,这就叫依规办事,不能“出于好心”小声提醒、偷偷告知。
            2、平分决胜的记录方法及要求。
            3、“闪击成功”与“闪击过程”的定义;如何判断闪击“双飞”。
            4、关于违反体育道德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5、明确本次活动不执行“10秒超时判罚”的规定。
        老李:我也听到了裁判员们在赛前实习中议论关于“闪击成功”和“闪击过程”的关系问题。因为前一段时间在《中国门球网》上对这个问题讨论的比较热烈,而且双方意见有比较大的分歧,你能不能在这儿给我说一说?因为我确实还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老张:我只能说说我个人的见解,对与不对还要靠你个人的独立思考。对待类似的问题,我有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作为一名裁判员,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须以《规则》为依据、为标准。你在赛场上执裁时,观察场上的各种情况;分析场上的各种事态;判断事物的正误与否;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做出斩钉截铁的宣判……唯一的依据和标准就是《规则》的条文规定和精神实质。
            中国门球运动的历史仅有30多年,但修改《规则》的频繁程度却史无前例。平均不到三年就要进行一次“手术”,也就难免造成“伤筋动骨”或“伤了元气”。广大门球爱好者的感觉是:越修越难懂,越修越别扭,越修越烦锁,越修越不好理解,越修越不便执行……!更为奇怪的是:每一个版本的《规则》出笼后,都明明白白地写着:“本书自出版之日起在全国门球比赛中施行,其解释权归中国门球协会”。但是却从来没有明确过究竟是谁有权代表中国门球协会进行解释!
        老李:哎?——,在《门球之苑》杂志上,每一期不是都有专家学者的“释疑解惑”吗?我见在《中国门球网》上转发有关专家解释文章的帖子不少啊。当然,对专家解释表示不赞同、有疑问或发帖进行反驳、说明、解释的也很多。我对这个问题有时就觉得有点儿奇怪:专家学者的解释难道不对吗?为什么每次都会有那么多的反对意见?而且我看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网友摆事实,讲道理,说的头头是道,真是既有理有据,又无可挑剔
        老张:这个问题咱们以前不止谈到过一次,任何人的解释、讲述、介绍、或曰“释疑解惑”,都只是某个个人的见解而已。通俗地说:都是个人看法,不应当、也不能够“强加于人”。我们尊重专家,敬仰专家,信任专家,理解专家,但绝不应该迷信专家,盲目崇拜专家!作为一个门球爱好者,你应当对《规则》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你可以也应该汲取各方面的营养,但最终一定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规则》作出自认为有理有据、无可辩驳的理解和解释。
        老李: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老张:就以“闪击成功”为例,你看《规则》第33页是怎么写的:三、闪击成功    踩住自球,被闪击的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虽然字不多,但却叙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以说是既简练又易懂。但是你再看下面的这道题,见(图一):
          ⑤号球用号球闪带距离号球2米处压线的号球,击球员闪击击球后,两个球双飞出界就在两个球双飞出界的同时,自球在击球员的脚下产生了移动并脱离了脚的控制。问:这个情况应如何分析?如何判罚?
图片1.png
        老李:我觉得这种情况要是判“闪击双飞”好像有点儿说不过去。
        老张:道理是什么?要用《规则》说话才行啊
        老李:《规则》对“双飞”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通常的理解,“双飞”就应当是“同时”或“近似同时”,总不能前一个“出去”几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了,后边儿这个才“出去”也叫“双飞”吧?平时我们不是都说“比翼双飞”吗,那就应当是“一块儿”、“同时”的意思。就这道题而言:击球员闪击击球后,号球移动的距离已经2米远了,而且碰撞压线的号球后双双出界,这个时候脚下自球才移动脱控,我认为不能判“双飞”。
        老张:那么他闪击成功了没有
        老李:按照《规则》的定义 —— 踩住自球,被闪击的他球移动超过10厘米。当然应当算成功。难道2米和10厘米还不好区别吗?他已经是10厘米的20倍了,没有理由说闪击不成功。
        老张:最后应当如何判罚?
        老李:行啦——,你就别老是追着我屁股后面问啦!就我这点儿本事,能给你说清楚吗?我看咱们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吧,剩下的下回再接着说,怎么样啊?
        老张:行,那就按你说的办。等下回咱们再接着聊,再见啦!





点评

老师的《老张、老李侃门球》文章写得太好啦!学习再学习。老师辛苦啦!祝老师快乐健康幸福吉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4-1 11:23
老师的《老张、老李侃门球》文章写得太好啦!学习再学习。老师辛苦啦!祝老师快乐健康幸福吉祥!  发表于 2022-4-1 1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 08: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1 09:12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
                                                          管道局离退休职工第四届门球赛(
        老张:老李呀,还记得上回我问你的那个问题吗?好几天过去了,你也该给个答案了吧!
        老李:这几天我一是看了看《规则》的相关规定。再就是和我们队里的球友们议论了一下儿。
           下边儿我就说说我的看法:闪击成功了 —— 之后自球在脚下移动造成犯规 ……。按照《闪击过程》的定义“闪击过程是指从撞击后各球静止开始,到闪击成功后场上球静止获得续击权为止”。我明白了:这里所说的到闪击成功后场上球静止”,实际不仅仅指的是“球静止”这一项,还应当包括“球出界、球撞柱”。而在此之前的一个关键点是“被闪击的球移动要超过10厘米,你脚下踩的自球不能移动脱控”。这两个东西(规定、要求)紧密相连、互为制约、不能脱节。总之意思是说“按照你闪击的意图,所应该(必然)涉及到的各个球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即:出界、静止、撞柱)了”,从而你才能获得合情合理合法的续击权,这就是闪击过程结束。
           这样一分析,我觉得如果判“闪击犯规”就不对了。理由是:第一、在他球出去2米远以后脚下自球才移动脱控,不能说人家闪击没有成功。第二、被闪击的他球都出界了,就意味着闪击过程已经结束,并获得了续击权。这个时候出现的犯规早已经和“闪击”没有任何关系了,理所当然不能判“闪击犯规”!
         老张:但是,毕竟自球在脚下移动,脱离了脚的控制,到底应该怎么判
         老李:因为闪击过程已经结束(这个“结束”与抬不抬脚没有关系。因为裁判员看到被闪击的他球一静止、一出界或一撞柱,无论你抬不抬脚,他都会开始默记下一个10秒。理由就是上一个情节的结束,恰是下一个情节的开始),击球员已经获得了续击权,那就只有判他“击球犯规”了,也就是《规则》第25页中《击球犯规》的第9项:“闪击完成后,踩球脚抬起时移动了自球”。这样判是正确的,而且自球也用不着拿出界外。怎么样?我分析的还有点儿道理吧?
        老张:行,遇到问题就应当这样进行分析和解剖,一层一层的往下剥,每一层分析都应当以《规则》条文为依据。应当上下联系贯通的就连贯着看,反复对比、推敲(这里应该用到“逆向思维”)没有关联的定义、规定、说明、解释等等,就不要强行把它们扯到一块儿、搅在一起。
        老李:哎呀!——,看来这《规则》实在是太复杂了,应当好好简化才行啊!
        老张:好了,咱们还是回来说裁判员培训的事儿吧。该说现场教学,剖析案例的部分了。我发现咱们的裁判员,大部分人手里没有《规则》这本书,有的有但极少学习研究。在这次赛前培训的事先通知中就已经明确要自带《规则》,而实际上12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带了。特别是他(她)们当中没有一个上网的,平时也见不到、学不到有关门球运动的刊物和杂志,知识面窄的可怜。所以这次我就有意选了几道题,在球场上摆上球介绍有关各球的移动情况,让他(她)们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判罚。
        老李:结果怎么样?都是老裁判啦,问题不会太大吧?
        老张:恰恰相反,我只出了三道题,开始没有一个人能答对,就是经过一番讲解、启发、诱导,还是有些人不是太清楚。下边儿我举一个例子,你看(图二):
3号击球员在中柱南侧,擦击号球攻击二门前的号球和号球,号球运行到二门前恰好碰撞了号球,而后竟然过了二门号球被号球碰撞后向边线移动了大约50厘米停在界内。就在号球移动、碰撞、过门的过程中,被擦击的号球碰撞中柱后反弹回来触到了3号击球员的左脚。
          请你好好琢磨琢磨,分析分析遇到这个情况应当怎么判?为什么?
                      图片2.png
           这道题,一开始所有人都答错了,而且有的人还说得很肯定、很坚决,一口咬定要“如何如何”!
        老李:哎呀——,看来这道题是有点儿复杂。首先我可以确认他是犯规了,因为3号队员的脚触及了号球既然犯规了,那当然号球的移动和所产生的后果也就应该无效了。所以我的结论是:因为击球员触及了移动球,自球就应当拿出界外号球的移动和过门都无效还应当把号球恢复原位。
        老张:按照《规则》的条文规定和精神实质,你再仔细考虑考虑。
        老李:还有什么需要再考虑的呀?不是明摆着吗,触球犯规了,当然号球的移动和过门就都无效啦!
        老张:我之所以出这个案例,就是要让大家认清一个东西:那就是事物的发生发展总是有一个“先”与“后”(或曰早与晚)的顺序这个“顺序”是客观存在的、是既成事实、是已经无法改变的。“先”与“后”的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情况不同,作用不同,影响不同,结果不同……,如果我们不加区分地去处理,就容易一股脑、一锅端、一勺烩,结果必然容易出现错误。
        老李:那你就帮我分析分析吧。
        老张:你看:3号队员是想通过擦击号球向二门前的号球和号球发起攻击。因为号球本身就是一个待过二门的球,所以这种战术意图和技术动作是完全符合场上双方态势和比赛取胜这一最终目标的。实际的运作过程是:3号队员击打自球擦击号球的右侧向二门方向挺进,当然号球被撞击后也产生了(向着中柱方向)移动号球在移动过程中先是碰撞了二门前的号球并使自过了二门,号球被碰撞后向边线方向移动了大约50厘米后静止恰恰就在发生以上这一系列“情况”的同时,号球被号球击产生移动碰撞中柱反弹回来后触及了3号击球员的左脚。
          在分析情况、做出判断之前,首先要把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先后顺序搞清楚,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看《规则》第20页 一、有效移动   有效移动是指击球员合法击球(或闪击) 使球产生的移动。22页 一、击球   1、击球是指击球员用手臂挥摆球槌,使击球面击打自球的行为。
          根据这两条定义,我们首先可以断定3号击球员击打自球擦击号球向二门前的号球和号球发起攻击的行为,是一种完全符合《规则》条文规定与精神实质的正当、合法的行为。既然是正当合法的击球,那么他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也就自然是正当合法的。所以说号球的碰撞号球以及后的自球过了二门应得到承认。裁判员就应当立即宣布:“撞击4号;3号,二门得分!”。
          那么接下来的号球碰撞中柱反弹回来触及了3号击球员的左脚”又应当怎么看待呢?这里就用到了“先”与“后”时间顺序的关系了。这个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非常清晰:3号队员挥杆击球在前,而且他的击球是一种正当合法的击球,所以后续的碰撞、过门也都是合法的,应当予以承认。而“号球碰撞中柱反弹回来触及了3号击球员的左脚”恰恰是在“3号队员合法击出自球”之后。所以,前面合法击球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与后面的“触脚”(犯规)就没有关系了。
正确的处理应当是:承认号球过二门有效号球被碰撞移动到哪里就是哪里,不用恢复原位因为3号队员所触及的(号球)是一个有效移动球,所以要将号球拿出界外,号球放到触脚的位置就行了。
                   (接下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08: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坚持多年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门球领域砥砺前行做学问的人,赵玉书兄如果排第二的话,那么第一得拿放大镜去找。
真的是老曹说的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点评

过讲啦。写这个材料只为记录个人参与门球活动的心得体会,还望与各位球友、网友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发表于 2022-4-1 19: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 09: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1 09:46 编辑

                                                                (接上页
        老李:——,原来是这么回事儿,这回我可明白了。先是合法击球,造成的后果有效后触球犯规。承认前边儿的,后边儿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两件事搅在了一起,但处理的时候却需要分别对待,不能因为一个“犯规”,就把前面的一切都给否定了。
        老张:这个案例容易判断错误的关键点是:一看到触球犯规了,就把前面的一切都给否定了。如果为了让你记忆更加深刻,我甚至可以这样说:“因为合法击球在前,触球犯规在后,经合法击球击出去的这个号球它就是绕场一周、又过了三门、最后撞了中柱,你都得承认”!原因就是因为“合法击球在前,触球犯规在后”!
        老李:通过你这一分析,这回我可就记住了。还有什么典型的案例吗?
        老张:一道一道全讲了就有点儿太多了,反正通过这次裁判员赛前培训,我是深有感触哇!还有两个题目咱们以后再慢慢聊。给你看几张照片吧,这是我随手拍摄的:
(图三)开幕式:
                      图片3.png
(图四)开幕式:
图片4.png
(图五)开幕式:
图片5.png
(图六)开幕式:
图片6.png

(图七)开幕式:
图片7.png
(图八)赛后裁判员合影:
图片8.png
(图九)成绩表:
                   图片9.png
        老李:哇!—— ,漂亮啊,你这个总裁判长还兼职摄影记者啊!还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老张:行啦,聊的不少啦,下回再说吧。
        老李:也好,今天就先聊到这儿?我等着听你介绍另外两个问题的看法,那咱们就再见啦!
        老张:好,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0: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玉书老师您好,俺是门球网。最大真正剽窃集团头子。您每次的侃门球,都是我第一时间,注明出处。剽窃到20多个门球大群去了。
当然,门球网的,技战术。规则案例。一顺手。都在拿走范围之内。
赵老师,辛苦了。谢谢您,

点评

还望多提宝贵意见!  发表于 2022-4-1 19: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1: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老张、老李侃门球》文章写得太好啦!学习再学习。老师辛苦啦!祝老师快乐健康幸福吉祥!

点评

零零碎碎,啰啰嗦嗦,只为记录个人体会、感想,更希望与各位球友、网友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发表于 2022-4-1 1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08: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6 09:23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
                                                                  战术意识与主观能动性
        老李:老张啊,怎么样?咱们还接着聊聊这次局离退休职工门球赛的事儿吧?上次你不是说还有两个问题没谈吗。
        老张:关于这次的门球活动,我又想起来一件事儿,就是离退休职工管理处与咱们门协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
        老李:人家离退休职工管理处是主办单位,搞活动的钱是人家出的叫咱们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就行了吗?毕竟管理处是咱们这些老同志的领导机构顶头上司啊
        老张:人家是领导,咱们都是被领导,这我不否认。但是组织这样一次活动,毕竟要涉及到好多与门球有关的具体问题。不管怎么说,处里那些工作人员与我们这些长年与门球打交道的人相比,他(她)们可以说基本上还都显得有些外行。三月份就听咱们门协主席说:“五月份处里可能要组织一次活动”,但一直到5月15号才得到一些不太确切的消息:5月24、25日共用一天半时间;外来球队的数量和咱们廊坊基地参加的球队数量还都没有定下来。怎么组织、活动名称、赛制、怎么执行《规则》……等等一点儿都不清楚。
        老李:那就说明人家处里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我看你这就是有点儿瞎操心
        老张:但愿我是跟着瞎操心!这次活动是什么性质,怎么个叫法 —— 是比赛?还是交流活动?怎么执行《规则》 —— 是老一套“四不像”?还是康乐式打轮次?赛制怎么定 —— 是打大循环?还是分组预赛,最后决赛?使用几块场地、还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多少名裁判员?参赛球队的队员年龄有没有限制和要求?廊坊基地究竟怎么组队?各种登记、记录的表格需要多少?……,所有这些事项,有一项没落实、没准备好,都将影响到活动的顺利进行。毕竟是四、五年才搞这么一次,外地的老球友都来了,你要是弄得松松垮垮、乱七八糟、漏洞百出,那还像话吗!
        老李:不过这次的活动我看总的方面还不错,没出现什么大的纰漏。
        老张:这你就不知道了。第一、一天半的时间让我们从13支(有的需要临时调整组队)基层球队中选拔出5支参赛球队。先分组预赛,再通过决赛选出5支队伍,弄得我们好紧张啊。第二、我给他们编排好的场次安排表变了两次,我只得加班儿重画。第三、到23号那天处里拿来的《成绩登记表》(在外加工的大型表格)根本不能用,还得重新制作。第四、这次活动的《秩序册》一直没发下来,到最后的领队、教练预备会上才见到,而且没有各裁判组的份儿。第五、最关键的是这次活动的性质,事先没有明确、肯定的说法,《秩序册》上仍旧印的是“门球赛”。
          这次我之所以敢在17号咱们廊坊基地参赛队的预备会上,在裁判员赛前培训中,在各单位领队、教练联席会上讲明“不执行10秒超时判罚”的规定,确实是形势所迫。
        老李:怎么是“形势所迫”呢?
        老张:无论个人还是单位,你要搞一个活动,首先就要明确这个活动的“属性” —— 即活动的性质。就拿咱们的门球来说,要么是竞技型的正规比赛,要么是康乐型的交流活动,两者必取其一。怕就怕当前中国门球的“四不像”,这个问题咱们谈到过不少次了,还用我再多说嘛?
            究竟这次局里搞的这次活动是什么性质呀?既没见到正式文件,也没听到处领导的正式交待,只听见下边儿的工作人员随便说了说,但最终《秩序册》上还是印的“门球赛”。“迫”于这种形式,做为总裁判长我只有“铤而走险” —— 既没有征求领导意见,又没跟任何人商议,就直接了当、毫不含糊地自作主张,大胆公布,在有关的会议讲明了!
        老李:怪不得你上回说自己是“冒着风险”,原来这里边儿还有这么多的细节啊。好了,这个事儿就说到这儿吧,还是接着聊咱们的正题 —— 战术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吧。
        老张:关于门球战术意识,很早以前咱们就谈到过,不知在你的脑子里还有没有印象?
        老李:因为你平时经常提到这个问题,在我的脑子里好像还有一些印象。让我好好想想啊 —— 好像咱们专门谈过关于门球战术意识的问题,如:球位意识,王球意识,时间意识,边线意识……等等。我说的对吧?
        老张:不错,看来你还有印象。确切地说,应该是术位意识、边角意识、王球意识、时分意识和自助意识。当然,门球战术意识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是这五个方面。
          究竟什么是门球战术意识?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和说法。回忆一下我们第一次谈到门球战术意识的时候是这样定义的:门球战术意识,是指队员依据场上态势和自身技能,遵照教练员的总体指挥意图而优选的技战术实施方案并贯穿于动作全过程的一种思维活动。门球战术意识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在临场状态下的能动发挥,是球队整体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球战术意识统领并指导场上队员的思维和行动,对于技、战术手段的组合、运用及后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老李:其实要是说的直白一点儿,就是作为参赛的每一名球员,都应当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有见解、有能动的活跃的人。不能当机器人儿,更不能当绊脚石!
        老张:重点就在于一个人有了战术意识,你就能成为一个有着无限主观能动性的人。结合这次的门球活动和裁判员队伍的表现,我觉得裁判员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缺乏门球战术意识。
        老李:唉?—— ,门球战术意识不是针对每一名门球球员说的吗?裁判员又不打球、不参战,这门球战术意识跟他(她)们又有什么关系呀?
        老张:你这个看法就显得有点儿片面儿了。以前我也曾有过类似于你的这种认识,觉得所有直接参与场上竞争、拼搏的人都具有较强的战术意识就行了,这球就好打了,也就比较容易取胜了。通过这些年的反复实践、体会、琢磨、总结……,使我逐渐认识到:门球战术意识不仅是场上队员的事,所有直接参与赛事活动的人(当然包括裁判人员)都不能例外。如果有根本不懂或战术意识比较淡薄的人参与其中,这场赛事活动就会在某些方面显得不那么精彩、不那么圆满、不那么周全、不那么协调!原因就是这些人的言行可能会对行云流水般的博弈场面带来干扰甚至破坏。
          这次活动中,我自始至终特别注意观察咱们裁判员的执裁情况,更加坚定了我关于“裁判员也必须具有强烈的门球战术意识”的观点。
        老李:那你就结合实际用具体事例给我详细说说吧。
        老张:首先,通过这次活动实践,使我对“战术意识”的定义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要是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儿那就是:门球战术意识,就是门球人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思维状态、思维过程、思维意境既是一种义务,又是一种责任和享受它的最大特点是潜在性、连贯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我们首先通过一个战例,看看主观能动的战术意识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见(图一):
图片1.png
               你看:场上双方态势就是这样:比分是11:8 白方领先时间是只剩下最后5分钟了。轮及红方号球起杆,红方教练的指令是:“想办法!要千方百计攻击三门前的白球,挽回败局!”
        老李:这个教练有意思啊,不告诉人家5号队员具体怎么打,就要求人家攻击三门前的白球,还要挽回败局!而且是要“千方百计想办法”!你总得给队员提个醒啊,具体指点指点呀!让我看,5号队员这个任务够艰巨的!
        老张:事后的最终结果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每一名队员都有着非常强烈、坚实的战术意识。通过比赛全程教练的简练果断指令和队员主观能动、机智灵活、细腻认真的操控,完全验证了这一点。如果你是5号队员,先说说你会怎么打?怎么完成教练的指令?
        老李:哎呀 ——,这可得让我好好琢磨琢磨……。我看只有一种打法,那就是球先轻轻撞击球,用球给位于三中的球往三门方向接力然后自己轻过二门,找好角度擦门后的球向三门前挺进到位后连打带闪先把三门前的白球处理掉,再过三门打掉白方的如果自球过三门后落位合适,就擦球上柱,弄个满分。怎么样?我的打法还可以吧?
        老张:不错,这是一种方案。但是我要问你:凭你的技术水平,轻过二门后能一杆直接擦到三门前吗?另外送球接球,角度距离你能把握恰到好处吗?这里面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如:轻过二门后打擦边球的距离角度不合适怎么办万一擦攻不到位、接下来打不上白球怎么办?万一你擦空了怎么办?你没能成功攻击三门前的白球,而给球接应制角的球的送又很不理想,球也很难发挥威力怎么办?……等等等等。任何一个细节出现纰漏,都将是前功尽弃!
        老李:我可没那个把握,我只是根据你的这张图,想了想具体怎么打而已。还是你给我说说人家是怎么打的吧。
        老张: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打法。你刚才说的可以做为其中的一种打好了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但关键是自球过二门后的那一杆擦边球,对角度力度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稍有闪失就不好说了。但是有一种打法是行不通的,那就是有人说:球可以不管球和球,径直过二门后取球送往三门前,自球跟进。那么我就要问了:难道白方的球是“吃醋”的?本来三门前就已经有了三个白球,你红方两个球再去凑热闹,那不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密集错位的“球群”了吗!这样做无怪乎就是提醒、号召、指点、逼迫白方的球实施强攻,那么大的一个目标群,击中的可能性可想而知
        老李:那人家5号队员实际是怎么打的呀?给我介绍介绍吧。
        老张:行了,今天咱们就先说到这儿,等下回再给你做详细地介绍吧,怎么样?
        老李:行,那就这么办。我回去也再好好琢磨琢磨,这个题儿还真是挺有意思。那咱们就再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1 0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11 09:30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四十篇
                                                                战术意识与主观能动性
        老李:老张啊,快给我说说上回的那个战例,人家究竟是怎么打的呀?
        老张:你看下面的(图二)就清楚了。
图片2.png
            你看,人家打得有多么巧妙!首先定位撞击球,用球轻轻侧闪球,使球移位到门后恰好正对着门前的球,然后过门撞击打了一个名副其实、既巧妙又漂亮的双杆球。闪出球后第一杆到达球附近,轻擦球靠近球,把球送给球,再轻击球也送给球使用。接着轻擦球到三门前,闪球出界,自球过三门正好到球外侧,擦球靠向中柱,把球闪送给二角的球使用,最终自球一杆撞柱。
        老李:哇!这球打得简直神了,真是行云流水,手到擒来呀!
        老张:还有一种打法,你看出来了吗?
        老李:还能怎么打呀?
        老张:刚才的打法突出表现了5号队员的“自助意识”很好,而且打得非常巧妙,一击一闪操作的都是那么到位、那么细腻。还有一种打法,就是直接擦击球后自球形成“侧撞分球”的过门双杆。
        老李:那样打的难度可就更大了!
        老张:这就更加显示出“自助意识”的重要性了。在这种关键时刻,一是要看得出来 —— 即怎么打才能确保出现双杆。这个战例就存在着两种出双杆球的可能性:直接侧撞分球过门双杆和移球门后再过门双杆。二是细腻操作、自助成双 —— 你看人家5号队员做得有多细腻、多到家。
        老李:刚才介绍的这个战例,充分显示了击球员的战术意识在比赛中的重要性。那做为裁判员,又应当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呢?
        老张:通过咱们自己组织的这次活动,使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即:我个人从长期实践中发现并逐步形成的一个认识), 那就是:门球战术意识是所有门球人都应当具备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教练员、击球员、裁判员……都不能例外。
        老李:你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呀?
        老张:我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证实这个观点的。对于这次活动中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的表现(指的是不足的方面),我概括出了三个问题 —— 首尾难顾,跑冤枉路,当障碍物。
        老李:首尾难顾,跑冤枉路,当障碍物 —— 这是什么意思呀?你得给我挨着个儿介绍介绍。
        老张:先说“首尾难顾”。我发现咱们的裁判员在场上执裁时很认真,很卖力但是两个人之间的配合却非常不科学、不默契、不规范、不协调、不到位。要么是两个人跑到了一块儿去了,丢下了一头儿没人管要么是各奔东西,又都弄错了方向,在“跑位、到位”的问题上总是给人一种“乱”的感觉。
        老李: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呀?是年龄偏大了,腿脚不利索,跟不上趟?还是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跑、往哪儿站?
        老张:你后面这句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原因是“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跑、往哪儿站”!你看在赛场上,他(她)们不是消极怠工,而是在积极跑动。但是为什么跑动的方向、地点(位置)又不对呢?原因咱们留在后面一起说。
          再说说第二个“跑冤枉路”。这和前面的第一个问题“首尾难顾”是一种直接连带的关系。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当、必须跑和往哪儿跑,所以你就必然要多跑许多冤枉路。本来击球员向左移动了,你却向着相反的方向(右边儿)跑去了本来击球员撞击到对方球以后,按照战术要求应当向二角方向闪出,你却自以为他会向四角方向闪出并开始向四角方向跑动结果是180度的大调角儿,等你再跑回来,“黄瓜菜都凉了”!就是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不知一场球下来要跑多少冤枉路!有的裁判员下来就喊累,你想想:他(她)能不累吗!?原因是什么?也等到最后一块儿说。
          说最后一个“当障碍物”。通俗地讲,就是击球员在场上操作时,总觉得裁判员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是个“障碍物” —— 碍手碍脚,挡着我的视线,挡着我的球路,影响我的操作,耽误我的宝贵时间。所以在赛场上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请裁判员挪一挪!”或“你往那边儿点儿,我要送球了!”……等等。
        老李:说到这个事儿,我可是深有感触哇。你一闪击闪送球,就发现裁判员总是围着你身边转,当然他(她)们观察你是否犯规是对的,但是几乎每次都会挡着你的视线和球路。没办法,只有请他(她)们往旁边儿挪一挪。你说的“当障碍物”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这三种具体表现都说了,下边儿就该分析分析原因啦?
        老张:虽然具体表现不同,但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缺乏门球战术意识。记得过去咱们谈裁判问题的时候,我曾提出过五个基本观点。其中一条就是《不摸杆、不上场、不打球、不懂门球技战术的人,没有资格当门球裁判员》。现在我更加坚信:不懂门球技战术和没有门球战术意识的人,绝对当不好门球裁判员!
        老李:那作为门球裁判员,又应当怎样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门球战术意识呢?
        老张:合格的门球队员是要经过严格正规培训的,而不是“打”出来的、“玩儿”出来的。训练过程中“战术意识”是一个必训的内容。作为裁判员,首先你就是一名门球队员。在练习技战术的同时就应当注重自己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另外我觉得:裁判员上场执裁,绝不仅仅是跑位、到位、观察、分析、判断、宣判、处置……等等的具体工作,当裁判的过程恰恰是一个极为难得、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
        老李:学习什么呀?跑一场下来就已经累够呛了,哪还有心思学习呀?
        老张:你的观点是基于“累”。那么为什么会“累”呢?还不是刚才我说的“首尾难顾,跑冤枉路,当障碍物”吗!根子又在哪里呀?还不是因为缺乏门球战术意识嘛!要想提高自己的战术意识,在执裁实践当中用心学、认真学、刻苦学是最直接、最简便、最真、见效最快的好方法。
        老李:那你就给具体说说怎么学。
        老张:第一、向你的搭档学。你当主裁也好,副裁也罢,应当注意观察你的搭档是怎么执裁的。人家怎么跑位、到位,怎么观察、分析,怎么判断、判罚,怎么宣报、处置。哪些地方比你自己做的好,应当学习借鉴;哪些地方你认为尚有缺欠,应当怎么改进……。每一场执裁下来都应当有一个小结,不能总是“一身汗、两腿酸”,其他都是稀里糊涂一锅粥!
          第二、向参赛队员学。有的队员因某种原因经常出现失误,你就应当注意观察“原因是什么?”。这里面既有技术问题更有心理因素,经常注意观察分析你就会有所收获。对那些技术发挥超常的队员,你就应当注意观察人家的击球方法、要领、动作、特点。如果情况允许,下来后你还可以当面请教。还可以根据场上的某个情况,分析某个队员为什么要那样打?结果为什么会是那样?……等等。这些通常不为别人所重视的小事、细微的情节都直接涉及到战术意识问题。
          第三、向球队教练学。每个裁判员在执裁的过程中,都应当用心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双方教练员的基本战术套路、用兵特点、个人性格和指挥特长。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想不到更做不到,就是因为你的战术意识太薄弱,对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怎么懂或没有兴趣。如果你强迫自己这样想、这样做、坚持不断地做下去,久而久之在你逐步增强了战术意识的同时,定会感到乐趣多多,收益多多,而且感到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学头。作为一名老裁判员,如果为一个球队连续当上两、三场裁判,就理应把教练的基本思路、战术基本套路和用兵特点了解得差不多才行
          所以我的基本观点是:裁判员执裁的过程,就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学与不学、学得怎么样全凭你自己。击球员战术意识的强弱,直接关乎着比赛的胜负。裁判员战术意识的强弱,同样直接关乎着一场球赛的紧张有序、条理分明和精彩纷呈与否。
        老李:听你这么一说,使我对门球战术意识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看来这门球战术意识对门球运动太重要了。你看:对裁判员都提出了那么高的要求,更不要说我们这些直接上场参赛打球的人了。这样看来,如果说我们过去上场打球大都是迷迷瞪瞪、稀里糊涂真是毫不为过呀!我记得你曾经多次说过:要做明白人,要打明白球。现在让我理解这句话,恐怕这战术意识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老张:你说的很对。平时人们都说:门球,准是根本力是魂。这是就门球运动的特点和对技战术的要求、比较而言的。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门球队员,基本技能、技术、技巧、技艺都是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要求和指标。唯有战术意识才是那种无声、无形,难以言表,不易形容,而又无时无刻不在指挥、干预、支配着你的言行举止的一种潜在于个人头脑深处的强大无比的能量和动力。
        老李:看来我们以前对门球战术意识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太不够了,今后可得注意从点滴学起,逐渐积累。也请你老张今后多找机会给我们这些人上上课,讲一讲。
        老张:说实在的,我自己有不少的想法很想和球友们交流交流,切磋切磋。但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举办门球集训班都是不了了之,无果而终的结局,也让我太伤心了!有的时候我就问自己:你一个马上就80岁的人了,还是那么高的心气儿。图的是什么呀?行啦,每天玩儿玩儿球,活动活动,图个健康长寿就行啦!别人有别人的想法、兴趣和爱好,别老是那么较真儿,更不能强求别人如何如何。
        老李:你说的都是大实话。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老同志们做什么事都得量力而行。就像咱们刚学打门球一样,只要入了门儿,有了兴趣,尝到了甜头儿,接下来就必然是乐此不疲,风雨无阻。好啦,今天聊得时间可不短了,下回再接着往下聊吧,你看怎么样?
        老张:行,那就先到这儿吧。咱们下回再见!




点评

5号的这杆球打得真棒!值得点赞!  发表于 2022-5-6 09: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6 0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16 10:25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
                                                                裁判员要能做到“四个说服”
        老李:老张啊,今天咱们该聊最后一个问题了吧?我记得题目好像和裁判员有关系。
        老张:题目是《裁判员要能够做到“四个说服”》。
        老李:怎么一下子出来“四个说服”呀?都说服谁呀?
        老张:事情是这样的:通过平时的门球活动实践,特别是这次咱们自己搞的这次比赛中裁判员们的表现,我觉得咱们这些基层裁判员,按照“热爱本职、主动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的要求实在是差的太了。绝大多数人就是满足于自己能够上场“应付应付差事儿”。“反正都是老同志,大伙儿凑在一起玩儿一玩儿,谁也不会那么较真儿”—— 这种基层“四不像”的门球模式已在他(她)们的头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老李:有什么具体事例说明存在这种严重的情况吗?
        老张:平时咱们自己单位组织的或参加市里的各项赛事活动中,裁判员们的表现就不用细说了。你看在七、八个场地上,能找出几个丁是丁、卯是卯、像模像样、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正正规规执裁的?!这真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四不像”赛事和“四不像”裁判的混合体!
          再看看咱们自己组织的这次活动吧:事先通知赛前培训要自带《规则》,12名裁判中只有两个人带了2015规则》颁布施行一年多了,若问平分决胜应当怎么填写?都不知道二次进一门的球在开球区应当怎么放置?一半多的人不知道闪击成功、闪击过程的定义说不清道不明现场教学中所举的例题,开始全部答错,经讲解后还有的人仍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我反复强调“回答问题要用《规则》说话”,可一议论起来都是“我看这就是怎么怎么着”或“就是犯规”、“不犯规”等等这些既不讲清道理又不引用《规则》条文的习惯用语。
          依据以上这些常年存在的“老大难”的问题,我这次才提出了《裁判员要能够做到“四个说服”》的命题。
        老李:要说这些基层裁判员,普遍基本素质比较低,业务水平比较差,执裁时不认真、不严肃、不正规,问题频出,我们这些打球的人都有切身感触。让我看呀,可能主要原因就是普遍年龄比较大了,无论干什么事儿都没那么大的心气儿了!那你提出来的“四个说服”都是些什么内容啊?详细说一说,我也跟着学学。
        老张:我的主要思路是:深入学习规则,真正理解规则,执裁运用规则,判罚依据规则,解释不离规则。具体落实到裁判员身上就是“四个说服”:
         第一、要能够用《规则》的条文说服自己
         第二、要能够用专家的“解释”说服自己
         第三、要能够用自己的“理解”说服自己
         第四、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服他人。
        老李:呵!——,有意思啊!我还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四个命题看来你是早有所思、深有感触,可谓是深思熟虑了。那就一个一个地给我详细说说吧。
        老张:要说深思熟虑谈不上,以前只是有所感触,通过这次的活动才使我感到:应当作为一个严肃的问题正式提出来。那我就按着顺序给你说说有需要补充的,你就随时插话。
          先说第一个、裁判员要能够用《规则》的条文说服自己。记得以前咱们专门探讨过一个问题,叫做《学用《规则》的五步法》。是讲的作为一名门球裁判员,应当怎样学习《规则》。当时归纳成五个步骤:
        第一步、粗读文字 ——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第二步细读章节 —— 发现问题,产生疑问。
        第三步深入研读 —— 融会贯通,释疑解惑。
         第四步执裁应用 —— 实践检验,又生疑点。
         第五步反复研读 —— 领会精神,抓住实质。
        如果一名裁判员真的能够按照以上这五个步骤去学习《规则》,最后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领会精神,抓住实质。那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老李:肯定什么呀?
        老张:他(她)就应该完全有把握能够用《规则》的条文规定说服自己。也就是说,他(她)真正学通了、学懂了,达到了完全使用《规则》的相关条文规定,而不需要旁征博引或借用其他的东西来解除自己头脑中存在的各种疑惑。
          无数实践证明,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观念,阅读任何一部书籍,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为了解除这些疑问,可能需要查阅好多相关的资料,参考不同的见解等等。理由就是原材料、原著述不能说服你,不能令你信服。原因往往是原材料、原著述不够完备、不太系统或存在某些缺欠。
          说到我们的门球《规则》也是一样,因为是人制定的,所以必然存在某些缺欠和不足之处。如果你真的认真学、反复学、前后对比、连贯串通着学,肯定能发现有些地方显得不顺当、不合适、不确切、不协调、不严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自己就能够用《规则》的相关条文规定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说通了、理顺了、化解了那就真的可以说:你学的精、学的细、学的深、学的透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活学活用抓了要害,融会贯通领会了精神实质。
          遗憾的是,我们绝大多数基层裁判员不怎么认真学习《规则》,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学《规则》。你随便从《规则》中找出一个问题问问他(她),让他(她)们给你解释解释,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就“吱吱呜呜”或“一问三不知”!
        老李:这么说裁判员要做到这第一条,还真不容易呀!
        老张:不信你可以拿着《规则》去当面请教。为什么网上有网友在探讨问题时总是一再强调要“用《规则》说话”呀?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
        老李:那要是用《规则》条文规定说服不了自己,或者是越看越学越糊涂,把自己“绕”到里边儿出不来了,那可怎么办呀?
        老张:这就需要从主、客观的两个方面寻找原因。
        老李:这么复杂呀?那你就详细给我说说吧。
        老张:我看这样儿吧,今天咱们先聊到这儿,下回再具体给你解释,怎么样啊?
        老李:行,那我就下回再听你的详细解释。再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08: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21 09:08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
                                                    裁判员要能做到“四个说服”
      老李:老张啊,咱们接着上回我提出来的那个问题继续聊吧?你不是说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寻找原因吗?
      老张:没错儿。像你上回说的种情况,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主观方面的。你的学习方法不对头或是学的不深不细,原本就写在书里的道理和答案你没能找到。二是客观方面的。可能是《规则》本身有瑕疵,有不足之处。如果真的属于后一种原因,那你就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利用网络工具和网友们共同研究探讨,这在网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好了,咱们说第二个、裁判员要能够用专家的“解释”说服自己。中国门球的《规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频繁修改,越修越歹”!我曾在网上发过一个帖子,题目是《让《规则》跳出“修”→“释”的怪圈》。意思是说:频繁修规,没有必要专家学者的释疑解惑纯属“马后炮”—— 上一部《规则》还未真正落实、执行,专家的释疑解惑兴趣正浓下一新的《规则》又出笼了接着又是没完没了的办班儿、辅导、讲解、说明……。中国的门球《规则》就始终处在这样的一个反复无常的“怪圈儿”当中不能自拔!
       老李:其实打门球的老同志们都说:“瞎折腾什么呀!那《规则》至于三天两头的修改吗?眼前的还不太清楚,就又出来一部新的,而且越修越复杂、越难懂、越不好执行!”。
       老张:修不修,多长时间修一次,咱们管不了。要说每次新规出来后,专家学者们也确实忙得够呛 —— 先是办全国性的学习班接着分赴各省、地、市、县办班在《门球之苑》(每一期必有的内容)杂志上一篇连着一篇讲解、辅导、分析案例、总结讲评……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专家学者们确确实实是出于一片好心,想让所有的门球爱好者都能尽早了解、懂得《规则》的相关规定,领会它的精神实质。我觉得,对他们这份热情、这份好心应当给与肯定。你说任何一次辅导、讲课,任何一篇讲解材料,不都需要事先做认真过细的准备吗!
       老李:可问题是你专家学者的辅导讲解能解决基层的问题吗?你能保证自己的观点就完全正确无误吗?我见网上怎么老有网友对某某专家的解释提出异议呢?而且人家一篇一篇地发表不同见解和个人观点,让人读了感到确实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呀!
       老张:对于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咱们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任何专家学者的解释、辅导、讲课、文章……,都是一种个人见解、个人看法、个人观点。既不能代表中国门协的官方意见,更不能强加给任何人,令其遵照执行。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参考还可以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探讨更应该通过学习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老李:那你怎么提出来“裁判员要能够用专家的解释说服自己”呀?这不有点矛盾吗!
       老张:我的意思是,不要以为那只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观点,我们就可以不重视、不学习、不借鉴、不研究。恰恰相反:首先应当很仔细、很认真地学习人家的文章。看能不能“借专家学者的光”把自己心里存在的疑难问题解决掉。如果听了专家学者的讲课、辅导,看了他们的文章、讲稿,真的能够帮助我们释疑解惑,让我们心里豁然开朗 —— 找到问题的症结,打开心里的疑团……,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这不就是“能够用专家的解释说服自己”吗。
          当然,在学习借鉴专家学者“解释”的过程中,你可能发现他们的个人见解也会有不足之处,有的观点也不一定就那么完全正确。你如果能够就此提出个人新的观点,并发帖到网上与网友们共同探讨,那必将能进一步加深你对《规则》的理解这其实也是用专家的“解释”说服自己的一个必要途径。
       老李:——,我明白了。你是说如果能够用专家的“解释”一下子就说服了自己,就把疑难问题解决了,当然最好。如果不能被专家的“解释”说服,甚至还会产生与专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那就提出来和球友、网友们一起切磋探讨这样做必将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理解大有好处。
       老张:这个问题清楚了,咱们就说下一个:第三、“裁判员要能够用自己的“理解”说服自己”。你看:前面我们说了两个“说服” ——让《规则》的条文规定说服自己用专家学者的解释说服自己。如果这两关能够顺利地过去了,那就说明你对《规则》的条文规定和精神实质已经学习、理解的差不多了。但是,你在这个时候、这个阶段、这种情况下的所谓“理解”和“被说服”,都是基于《规则》“书面语言”、专家学者“文人语言”这种带有极其浓重的“官样文章”语境氛围下的一种“理解”和“被说服”,仍旧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之所以我要提出来“裁判员要能够用自己的“理解”说服自己”,意在你需要换一种方式、或曰换一种思路,能够完完全全使用自己平时惯用的“接地气”的“平民语言”,以聊天、叙事、闲谈、甚至调侃的方式,真真切切、毫不夸张地把问题讲明白,把道理讲清讲透,用以说服自己。因为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再去说服其他人就会容易得多。
       老李: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说光用《规则》里生硬呆板的条文和专家们惯用的“文人语言”说服了自己,还不能说是真正的理解。必须使用咱们老百姓的家常话、大实话以聊天、叙旧、闲扯甚至调侃的形式通俗易懂地把那些“字儿话”中所包含的道理讲清楚、说明白才行。这样看来,做到这一步也确实是不太容易
       老张:就像咱们平时给一些老球友介绍《规则》有关规定一样,你总是像宣读圣旨一样地照本宣科,大家就不爱听。有的人还会说:“这是什么玩意儿啊?都是些个弯弯儿绕,比懒婆娘的裹脚布还长还臭!”。特别是针对老同志,用咱们平时聊大天儿的家常话,既便于大家接受,也更容易把那些深奥的道理讲清楚。
       老李:行,这一条的基本意思我清楚了。接着说最后一条吧。
       老张:最后一条是:“裁判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服他人”。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平时与球友、上场执裁搭档等交流切磋裁判工作、有关《规则》涉及到的问题时,能够把自己所学习、理解的内容用很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让别人听了心服口服、产生共鸣。
           二是按照《规则》规定,“队长或教练员对判罚结果有疑问时可向裁判员提出询问”。由于广大的基层门球爱好者很少接触《规则》,因此对其中的某些规定和要求大都处于一种不知道、不明白、不清楚、不理解的状态。再加上老同志当中有一些人“争强好胜”而又喜欢“较真儿、认死理儿”,所以基层赛场上经常出现因为一球、一杆、一动、一判、一秒等等问题而引起分歧、争执的不良现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裁判员公平公正执裁,判罚没有错误,而是某些球员对《规则》不知晓、不理解所致,那就要看你的真本事了。你能不能头脑清晰地理清场上运作事实和《规则》的相关规定,有理有据地讲清楚相关的道理,斩钉截铁地肯定判罚结果,让所有在场相关人员心悦诚服,最终平息赛场风波,那才是作为裁判员的真本事
       老李:你别说,这个时候还真是考验裁判员有没有真本事的关键。遗憾的是平时基层比赛,每逢遇到类似问题大都是以“稀里糊涂”、“不欢而散”、“不了了之”、“一肚子气”……的结果告终。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与你裁判员基本执裁技能不过硬、不扎实、不熟练,嘴上的功夫(当然是以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做为基础、后盾)也不过硬有着直接的关系。
       老张:在这里我还要再次强调,裁判员在赛场裁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以《规则》为依据、为标准。张口说话要尽量使用《规则》中的“语言”(即相关条文规定)分析事物的对与错要“亮出”《规则》中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说服有异议者要循循善诱,用《规则》条文与其“观点、意见”进行对比分析……。总之,做为裁判员始终不能忘了一条:你是在执行《规则》,维护《规则》,落实《规则》,宣传《规则》。
       老李:哎呀 ——,听了你老张介绍这四个“说服”,给我的感觉是:做一名合格的门球裁判员可真是不容易呀!其他方面的要求咱先不说,就说这本《规则》吧。反正要让我自己真正学通弄懂,还要能给别人讲清楚,无论如何我也做不到。就拿“闪击成功”、“闪击过程”、“闪击犯规”当中一些具体问题来说,我见网上的争论好像从未间断过。特别是不少网友对专家的文章发表不同看法,用事实和《规则》条文反驳专家的解释意见我看人家讲得真是有理有据、无可辩驳呀!到底哪个对哪个错?没人能给下个结论呀所以弄得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是脑子浆糊,不知如何是好。
       老张:前面咱们不是早就议论过这个问题了吗,当前这种情况应当看作是一种正常现象。事物总是不断发生发展变化的,有些东西我们一时半时认识不清、把握不准不足为怪。但是最主要的是自己要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经过认真学习得出自己的结论,要有自己的主见。同时吸取别人观点中合理、正确的部分,这样就能在学习中不断丰富、提高自己。
       老李:那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个人的努力还不够。好,听你的!好好认真学习,按照自己的水平争取自己先能说服自己,别人怎么认识,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吸收人家的合理部分
          行了吧?今天这时间又不早了,咱们下回再接着聊吧。
       老张:行,今天就到此为止,咱们下回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6 08: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2-4-26 09:41 编辑

                                     标题.png



                                                           第二百
                                          网上研讨门球战术  必须学会电脑绘图
         老李:老张啊,最近我在网上看到军旗网友发的一个帖子,说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门球网》显得有些萧条:一是发帖量下降,有分量的帖子更少二是过去网友们对有关《规则》的问题争论比较热烈,现在这种争论和探讨也少了。
        老张:军旗网友的帖子我看到了,他所说的现象确实存在。我对网上的发帖量和帖子的质量早就有一些看法。
        老李:那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老张:应当说。《中国门球网》总的发帖量还不算少,关键是有质量、有内涵、有看头的帖子太少了。你平时注意到了没有,好多帖子都是几十个字、多的也不过百十来个字。要说明一个问题,但又没能说清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往往三两句话就下一个结论,得出一个结果。这样的帖子让人看过之后,不知道发帖人究竟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总给人一种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感觉你想和他继续探讨,却又不知从何下手!
        老李:那你们的《门球战术》版块怎么样啊?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呀?
        老张:《门球战术》版块,历来就比较萧条。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完全属于正常现象。
        老李:那怎么讲啊?难道你负责的版块就特殊
        老张:你想想,就门球战术而言,究竟有多少东西能够拿来天天在那里论来论去呀?中国门球的历史30多年了,真正成型的、配套的战术又有多少哇?咱们总不能主观臆想、人为编造吧?
        老李:这倒也是啊你说所谓门球战术,不就是那么几个老套儿吗?打这么多年球了,也没见谁能够创造出一个什么新的战术。就说比赛开局第一轮,绝大多数的球队不还是二门占位的老一套吗!后来得分不封顶,就出来一个“进一冲二占三”的打法。可技术如果不过硬,特别在咱们基层,有几个球队敢那打呀!?
        老张:目前网上的情况,和球场上的实际情况差不多 —— 队伍老化,缺乏活力,没有后劲儿。
        老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都有哪些具体表现呀?
        老张:刚才咱们说的发帖量少和有质量、有内涵、有看头的帖子更少,是一个方面,而且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表现在好学上进的欲望和认真刻苦的劲头不足上。
        老李:能不能再具体一点儿呀?表现在哪些方面?
        老张:你还记得前不久咱们曾经谈到过“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就真的那么难吗?”。提到这个话题,我的感受太深了!这样吧,咱们进入正题,也就是我最近刚发的一个帖子,题目叫做《网上研讨门球战术   必须学会电脑绘图》。
        老李:那你就把前前后后的情况和经过给我详细地说一说。
        老张:好吧,我的帖子开头是这么写的:
            先给大家推荐一条消息:下面是《河南门球》——《新乡门球》版块 海兰网友于2017年7月2日发到网上的门球战术图。
试发门球战术图。。。。。。。。。


<span] 图片1.png

<span] 图片2.png


<span] 图片3.png
      ▲下面是我给海兰网友发的回帖:
          首先表示祝贺!  没想到海兰老师学的这么快!         
          记得我把有关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的材料发到网上后,应邀给将近20位网友发去了Visio2003版绘图软件但是前不久我在《门球战术》版块发帖《请您配图》后,只有两位网友帖作了回应,不知其他网友出于何种原因没能做出回应?         
           我不是在这里埋怨、指责那些曾想学、愿学的网友。毕竟我们大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除了个人身体条件外,家里外面乱七八糟的事儿都需要我们操心出力。再就是这个年纪了,再重新像小学生一样学习掌握一样新东西,确实不容易。         
            我不清楚海兰网友的年龄,但她绝不是60岁以下的“年轻派”(就我们当前门球人的现状而言)。从我建议她学习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到今天,只不过两、三个星期的时间,而且这期间只向我提出过一次需要商讨的问题现在她亲手绘制的门球战术图就已经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虽然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我觉得可以说是“已经不错了,已经很像样儿了!”
            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网上研讨门球战术,必须学会电脑绘图”(我将择期发帖详述)。      
            最后给海兰网友发的图提几条建议:        
               一、绘制门球战术图最好先从使用铅笔、尺子、橡皮的手工作业开始,做到熟练自如了,基础也就扎实了。                 二、针对您发到网上的图:              
                  1、可以先画黑白的,再画彩色的。场地的长、宽比例要调整好。              
                  2、注意球门、中柱的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              
                  3、标注的“杆号”不要压住球体,线段不要与“杆号”重叠。            
                  4、球进了场就应标注“得分”情况。            
                  5、发到网页上的图显得大了些,一是在发之前再把尺寸缩小一些,再就是发到网上后还可以调整。                         再一次表示祝贺,希望很快能看到您绘制的美观大方的门球战术图!
        老李: ——,你是拿一位网友在短时间内学会画门球战术图的实际例子作为开头,然后再详细叙述你的观点和想法目的是要论证你的观点 —— 网上研讨门球战术,必须学会电脑绘图。那后面又是怎么说的呀?
        老张:接下来我是这么说的:
            我回忆了一下:
        ▲ 我在《中国门球网》的《门球战术》版块发第一个帖子《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之一)的时间是2016年1月1日,每隔一周发一篇,最后发完第9篇是2016年2月26日。
        ▲ 我发《请您配图》帖子的时间是2017年4月21日。按《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最后一篇发完的时间计算,中间相隔将近一年零两个月。
        ▲ 2017年6月14日我把Visio2003版绘图软件发给海兰网友,7月2日海兰网友就把她试绘的门球战术图发到了网上。从接触软件、安装试用、个人摸索、反复实验,到最后画出比较像模像样的门球战术图,前后仅仅用了18天的时间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请诸位网友各自思量 —— 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到底是难?还是不难?
       老李:好,这就叫做用事实说话。人家一个老太太,能够在短短18天的时间里,而且是从零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摸索、实验、体会,最后竟然学会、掌握了电脑绘图的基本技能。另外的那么多的网友,早在一年多之前就都要去了绘图软件,可到现在极少有人学会并及时回帖配图。所以你最后问的那个问题:学习使用电脑软件绘制门球战术图,到底是难?还是不难?太及时、太有力、太深刻了!
          说到这儿,我倒是想起来一个问题。我觉得:之所以有那么多网友,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学会电脑绘图。除了你在上面讲的如年纪大、身体条件不同、家里外面杂事儿多等原因外。我估计对于学习、研究、探讨门球战术的重要性、紧迫性还是认识不足这和大家学得慢,不见成效恐怕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你说呢?
        老张: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考虑到了。所以在帖子中,我就谈了一些自己对于学习研讨门球战术和门球战术图的问题。
        老李:说说看,我倒是正想听听
        老张:这样吧,这个事儿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还不少,咱们下回再接着聊吧?一会儿我还得去买点儿菜,怎么样?
        老李:行,今天就先到这儿啦,咱们下回再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7 15: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您好!有个问题向您请教,电脑作图中给球标注得分,点击《文件》《打开》,出来一个对话框,图中显示的是《门球素材库》,内面有《表格形状》,问题是我的电脑里不会显示《门球素材库》《表格形状》,那这个标注球号得分还有其他路径找到《表格形状》吗?谢谢了!

点评

我刚找了找,发现在我的D盘还有些原始资料(自制的基础模具),请告知您的信箱,我发给您看能不能用。  发表于 2022-4-28 09:32
实在对不起!我的电脑出故障,有关软件大都丢掉了。我也有两年多没画图了,目前一是年龄大了,再就是老伴儿是个重病号。。。。。。我记得在那个绘图软件中有可以标注得分的图形材料。实在不行,请您找河南新乡的海兰   发表于 2022-4-28 0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7 15: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能加您微信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8 11: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赵老师的回复!我的邮箱yctgai_wnh@163.com,另请告诉我海兰的电话好好吗?

点评

刚刚给您发出有关资料,请查收。  发表于 2022-4-28 18:51
我没有海兰老师的电话。请在咱们门球网上直接与她联系。  发表于 2022-4-28 18:44
可以参考一下我的: 和 用 Visio 做门球战术图 的网友交流 但是因为我好久没用它,可能难于答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4-28 16: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8 16: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者 发表于 2022-4-28 11:43
谢谢赵老师的回复!我的邮箱,另请告诉我海兰的电话好好吗?

可以参考一下我的:


和 用 Visio 做门球战术图 的网友交流


但是因为我好久没用它,可能难于答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