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速控距打擦顶球 拼音的发声与口型的结合
用拼音的发声来控时速,由于4声发声音韵的不同,利用它发出声波的长短,代出了每1声所需要的时速,拼音的声韵决定了声波的长短,以0.5秒的时速控1声,以1秒的时速控最后一挡张大口,开始读拼音1声比1声的音韵往后排列放慢一点,声波就加长了,0.5秒—1秒之间的挡次,用拼音的发声均云分布,随着口型1声比1声加大,最后张大口读卡字代出1秒的时速。 从100厘米——40厘米,其中排列了5个挡次,就是4声加1秒,由于拼音的发声1声比1声加长,口型自然就会跟着加大,因为读拼音时发声的差别,就会把挡次中的时速,相应的差别(0.5、0.65、0.8、0.9秒)区分出来,根据声波有规律的排列,代出来的时速,同样也是有规律的,最后第4声0.9秒和1秒相接也是很吻合的,第5挡次用1秒控口型,在读拼音时参考口型表,利用发声的声韵和口型,把中间的挡次排列均云,这就是声波代时速与口型微妙的结合,击球时需要哪1声就读到哪1声,然后抓住这1声的声韵的快、慢去击球,只要槌头跟好了声波的起始点,角度合适,操作得当,经过多次的击球,用拼音代出来的时速,证明了这一点,转化的力度是正确的。 2012年2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