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门球狂人

这个“球”真的让人头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5 21: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只争朝夕 于 2016-4-5 21:30 编辑

各位大侠,我认为周正老师讲的只是一种情况,那就是:有效移动的已过三门球撞柱的瞬间即成死球,之后造成贴柱球的移动是无效移动,故该贴柱球不能得分;我认为大家都忽视了还有另一种情况存在,有效移动的已过三门球撞柱时,柱子不会完全不动,这时是柱子主动碰了贴柱球,完全与刚才说的有效移动的已过三门球撞柱的那个球毫无关系,难道贴住的球不得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5 23: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6-4-2 10:58
我在这个帖子前面用了“推敲”两个字,而且是想“推敲推敲”----

这个“球”真让人头疼,我就转载一下“推敲”的又一说: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想用“敲”字(来替换“推”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因为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示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

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点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新解: 这扇门是铁门,门里面有一个人是把鼻子贴在铁门上、通过猫眼窥测外边的。准备推门的或者敲门的是一个电工,就算是阿芳吧。阿芳手里拿的是一根电线,把有电流的电线的一头直接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6 11:43
从 健康快乐门球老师的“推”与“敲”故事,但又是另有完全不同见解的,不知对否。如果这个僧人是访友的话,就应该用“敲”字贴切,但如果这个僧人是回家的话,就应用“推”字贴切。因为这是僧人的家,进门时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6 0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00: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门球 发表于 2016-4-5 23:13
这个“球”真让人头疼,我就转载一下“推敲”的又一说: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

     从 健康快乐门球老师的“推”与“敲”故事,但又是另有完全不同见解的,不知对否。如果这个僧人是访友的话,就应该用“敲”字贴切,但如果这个僧人是回家的话,就应用“推”字贴切。因为这是僧人的家,进门时就应要推啦,虽是月夜,所以他早就知道池边树有鸟宿了。一字之差,可有完全不同的解读。例如规则中“球放开球区左侧端线上”,就带来不同的解读,制则人应要表白指的是什么地方才对。正如这个僧人,是半夜访友?还是半夜回家?谢谢健康快乐门球老师的故事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明 发表于 2016-4-6 00:45
从 健康快乐门球老师的“推”与“敲”故事,但又是另有完全不同见解的,不知对否。如果这个僧人是访 ...

黄醉关注点评.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0: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则规定的就是我们执行者必须执行的。学习规则理解规则是认真的,我认为门球比赛就是要执行门球规则。一切以规则为准,谁说都不算数的。所谓头疼的“球”很简单,已过三门的界外球入场贴中柱,不管什么球撞击中柱使贴柱的他球产生移动都为该球中柱得分。因为该球移动有效所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1: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快乐门球 发表于 2016-4-5 23:13
这个“球”真让人头疼,我就转载一下“推敲”的又一说: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新解:
这扇门是铁门,门里面有一个人是把鼻子贴在铁门上、通过猫眼窥测外边的。准备推门的或者敲门的是一个电工,就算是阿芳吧。阿芳手里拿的是一根电线,把有电流的电线的一头直接接触到铁门上。
这个问题好回答了,连电吗?里面的人电不死吗,谁敢试一试?!

“推敲”搞到如此程度,我觉得贾岛和韩愈估计答不上来了,他们生活的年代还没有电这玩意,金属的连电问题他们还需要学习。


狂人要问一句了:阿芳,你怎么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3: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6-4-6 11:43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新解:
这扇门是铁门,门里面有一个人是把鼻子贴在铁门上、通过猫眼窥测外 ...

    如果是电工他应该知道电的危害,否则他就没资格当电工!里面的人是不知情的,也可能是无辜受害者!阿芳要真用电他就摊上大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3: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健康快乐门球 于 2016-4-6 14:30 编辑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6-4-6 11:43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新解:
这扇门是铁门,门里面有一个人是把鼻子贴在铁门上、通过猫眼窥测外 ...

     一个“推敲”就有几个版本,十个门球十万之众有多少版本你们去算?
     一辆装有“火药”的列车,被“搬道工”狂人用一篇主题帖,不知不觉间引向轻松愉悦的轨道!我就不点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5: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狂人 于 2016-4-6 15:11 编辑

贾岛和韓愈不在了,我们还活着。他们的推敲事,已成为一段佳话。我们的贴柱球的推敲还在继续,畅所欲言啊,推也行,敲也行,旁观也行哦

点评

从有争议的古诗“推”与“敲”,想到现在门球规则的“得”与“不得”的争议,最关键一点,就是作者和制则者之责任,是他们交带不清所造成的矛盾争议。如果作诗人说是僧人回家的话,就应用“推”字为佳,因为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6 22: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15: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门球人也要博学,数理化都要懂,否则,是搞不好门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6 22: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6-4-6 15:09
贾岛和韓愈不在了,我们还活着。他们的推敲事,已成为一段佳话。我们的贴柱球的推敲还在继续,畅所欲言啊, ...

      从有争议的古诗“推”与“敲”,想到现在门球规则的“得”与“不得”的争议,最关键一点,就是作者和制则者之责任,是他们交带不清所造成的矛盾争议。如果作诗人说是僧人回家的话,就应用“推”字为佳,因为是自己家门,就不用敲门了,也深知门池树上有
鸟,诗应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完全恰当无错。但如果是僧人访友的话,诗应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完全恰当无错。       回想到2015规则得分与不得分之争议问题,如果制则人写明:“已过三门球撞柱,贴柱球移动无效或不得分,这就不需争议了。总结一点,是制则人自己带来的矛盾,交代不清的矛盾,因此到处“救火”火不灭之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2: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我要说话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等只有把皮球踢回去了,那个该接呢?当然是制定规则的、解读规则的人了。

点评

我认为: 皮球的传踢传递,迂回式的运输,救火与灭火,比不上规则的用词精准,易明,然后是制则者有专人在网上根据网民提问作答,最好是在人气顶旺,得人心的扎营啦。如果是真心想发展门球,这本来是件很容易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7 0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07: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6-4-6 22:34
因此,我要说话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等只有把皮球踢回去了,那个该接呢?当然是制定规则的、解读规则的人 ...

    我认为:  皮球的传踢传递,迂回式的运输,救火与灭火,比不上规则的用词精准,易明,然后是制则者有专人在网上根据网民提问作答,最好是在人气顶旺,得人心的<<中国门球网>>扎营啦。如果是真心想发展门球,这本来是件很容易的亊,就看中国门协的态度与工作能力了。

点评

有哪位专家学者敢在、愿在中国门球网“扎营”啊? 发表于 2 小时前 IP:219.148.154.192:13713 这就要考验中国门协的勇气与工作态度了,特别是考正中国门协是否真正愿意为发展门球而工作的试金石,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7 10:51
有哪位专家学者敢在、愿在中国门球网“扎营”啊?  发表于 2016-4-7 08: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7 1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山明 于 2016-4-7 10:53 编辑
中山明 发表于 2016-4-7 07:17
我认为:  皮球的传踢传递,迂回式的运输,救火与灭火,比不上规则的用词精准,易明,然后是制则者有 ...

      有哪位专家学者敢在、愿在中国门球网“扎营”啊?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发表于 2 小时前 IP:219.148.154.192:13713

      这就要考验中国门协的勇气与工作态度了,特别是考正中国门协是否真正愿意为发展门球而工作的试金石,现在周正做不到,王鲁西更做不到。解璀林老师如身体好会做到,因为我发现解老师为人正直,前年也曾来中国门球网“札营”的,只因身体有点不适而暂时没能坚持下去就是了。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9: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已成为本届政府的一项治国方略。
中国门协是较早使用互联网的社体社团之一,2006年,时任中国门协秘书长的张娜在当时的华奥星空官网门球论坛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
时至今日,时过境迁,中国门协利用互联网宣传推介门球的举措上,已经全面落后于民间,而且还在呈现越来越落后的趋势。

点评

张娜已东山再起,张娜你怎么看?怎么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7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