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楼主: 门球狂人

这个“球”真的让人头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后的解读就来了。在这里我要问,规则中白纸黑字怎么说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以上很多转帖中,可以看到网上参与此问题讨论的网友们的观点大部分是一致的,即:判定两个球都得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传来的某个专家的某个培训班上解读,以及在各个地方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以及网友之间在讨论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各自的方式,使得此问题的讨论成了中国门球网“最热火”的话由。后来越扯越远的话刹不住了,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够讲究的话语,激烈的言语碰撞一时觉得好像乱哄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包括狂人自己,一群痴迷门球的庸人而已,我们且不可争的面红耳赤,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何而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这个贴柱球惹的祸。解决办法,罚每个参与讨论的网友们,在门球场一到四线摆上100个球,就当做是已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目标是:让进场球贴在中柱上。你能完成一个吗?!如能完成,请你告诉我,我请你喝酒,喝好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实在完不成这个任务,我们哈哈一笑后,作一个决定:就当是进场的已过三门的球真的贴到中柱上了,反正都是玩呗,可以这么想也可以这么做,没准以后比赛中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了呢。(说实话,我玩了快三十年门球了,我没遇到过,但不能说我再活三十年,能朦上那么一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 10: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15规则》20页写到:“有效移动的球(不含界外球)触及球门或中柱,造成与该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的间接移动为有效移动”。29页“2、若已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撞击中柱,则撞中柱无效。若与中柱接触,其他有效球移动球碰柱造成该球间接移动,则贴柱球得分。”狂人版主讲得非常有道理。按照规则执行,应该得分。这几天看到网上的讨论,我感觉糊涂了,不知孰对孰错,经过您这样的讨论,明白了。尽管实际很少碰到,但理论存在的问题至少搞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 10:5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仟世界无奇不有,过三门的界外球进场贴柱停靠是有可能的,怎么处理规则上有,我们照章执行,球场上我们是规则的执行者,不是研究规则,修改规则。

点评

照章执行?怎么执行?照章执行应判两球中柱得分,按专家解读,贴中柱球不得分,您选哪个?头痛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4-2 22: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0: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这个帖子前面用了“推敲”两个字,而且是想“推敲推敲”----



放松一下,讨论问题时,心态很重要。

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何日发生的事,甚至连何人都不知道,只是听过这个推敲的故事……

一天,有一人登门拜访一个和尚,那人走到大门前,只见大门紧紧关闭着。他在想:我是推着门进去还是敲着门进去好呢?如果是推着门进去的话,可能就不太礼貌,如果是敲着门进去的话,说不定这一敲把睡觉的人吵醒了,这样会打扰别人休息的。这个人一边想着,一边用右手就推着门进去,可是到了一半,那个人又把手缩了回来。于是伸出手似乎又想敲门,同样,到了一半又缩了回来。这样反反复复多次……

这个情况,被来这里遛弯的大名人韩愈看见了,不由地“佩服”,把这件事记进了册子里……这就是推敲一词的来源。

唉!推敲一词为此时优柔寡断、一筹莫展、欲言又止、吞吞吐吐的、感到让人头疼的狂人莫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苏省南京市),路过于京口(令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金陵钟山(又名紫金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舶,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名《泊船瓜洲》的诗:

http://www.oh100.com/a/201205/96231.html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www.oh100.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聊着挺严肃的话题,咋又扯到历史和诗词上去了呢,有必要吗?狂人曰:很有必要。网上谈论问题聊大天的,都是闲人(也可以叫仙人),闲人们就得扯闲话,你不愿意看,翻过去就是了。我倒觉得:把一个 到 改为 过,再到 入、满乃至十多次,王安石也是够扯淡的了,后来,一个 绿 字成为定笔,可见,当年的老王头可不是凡夫俗子,其实还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的。可惜,在当今,这样的闲人不多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 11: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15规则阐明一清二楚:“贴柱球,因有效移动球撞柱引起移动均得分”。却问题出在哪呢?网上有人抬出了周正的理论“过三门的球撞柱原贴柱球不得分!”将我们的思路给整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1: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26#
发表于 16 分钟前 | 只看该作者


赵玉书 发表于 2016-4-2 09:50
《规则》20页写到:“有效移动的球(不含界外球)触及球门或中柱,造成与该球门或中柱接触的球发生的 ...


完全赞成赵玉书老师的观点!      无论怎么解释,总应该以理服人才对。谁的道理说得对,我们应该听道理对的一方才正确。
      我们的理论依据是:
      只要是符合规则中规定的:“有效移动”的球撞击门柱,使贴靠在门柱边的球产生的间接移动,都应该判定为“有效移动”。
      这是判定贴靠在门柱边的球间接移动是否有效的一个大前提。然后才能正确分析、认识后面撞柱得分是否有效的问题。



      据此观点的认识,任何人为、片面、抽象的解释,都否定不了以下一些事实。
      一、都否定不了已过三门球的移动是“有效移动”的事实。
      二、2015新规重新界定了间接移动球。
      其中有一条内容是:有效移动球撞击门柱,使贴靠在门柱边的球产生的间接移动,属于有效移动。
      即:已过三门的球撞击门柱的移动,完全是“有效移动”。他使贴靠在门柱边的球产生的间接移动,完全应该判“有效移动”。
      三、既然贴靠在门柱边的球产生的间接移动,被判为“有效移动”,有效移动的已过三门的球撞柱不得分,是完全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支持的。
      四、所以说:界内已过三门的球撞柱得分有效;同时使已过三门且贴靠在中柱边的球产生的间接移动也有效。故此已过三门、产生间接移动的球撞柱得分应该有效。
      总结:此种现象任何判定得分无效的观点都应该属于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1: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14#
  楼主| 发表于 半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老赤马 发表于 2016-4-2 06:50
支持这样有意义的规则讨论!


   我不是裁判,只是好奇,贴柱球现象非常少见,讨论也没什么实质性意义。我想的是:规则短短的几行文字,引起诸多异议的原因是什么。是文字歧义?还是理解问题?还是规则不科学(唯一性和可执行性)?。
   规则规定:“其他有效移动球碰柱造成该球间接移动,则贴柱球得分”。
这里有几个字令人费解:1、碰柱和撞柱,有区别吗?
                     2、“其他”是指除贴柱球以外的其他九个球吗?(有已进三门和未进三门之分吗)
                     3、规则中是“碰柱”,如果是碰球也得分吗?
                     4、“间接移动”,如果碰柱未造成间接移动呢?(其实所谓移动都是相对的)  
                     5、将非贴柱球碰上柱以后,自球也跟上柱,两球都得分吗?
                     6、如果向与柱相反的方向碰离了球,贴柱球还得分吗?(贴柱与密贴球性质相同?)
                     7、在贴柱特殊角度下,撞柱和撞球,是先撞柱还是先撞球,是同时撞柱和球,是只撞柱 或只撞球是很难分清,球在运动中,现状瞬息万变,有些运动还是非线性的,裁判很难跟踪判断。
   
下图属于“撞柱”还是“碰柱”?贴柱白球移动得分吗?
         

下图是先碰球还是先碰柱还是同时碰到球和柱,虽然移动,是柱的震动力,还是球的撞击力造成的,谁能分得清?



下图红球虽然撞柱,但白球没有移动(相对的),白球算得分吗?




下图两个球都已进三门,白球进场没贴柱,被红球碰上柱以后,自球也跟上了柱,两个球都得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2: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花叫梅花,历来有人咏梅的诗词很多,咱转载两首

虽然都是写梅花,但两个人的视野不一样了啊 ,请看: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