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击球的基本要素:角度和力度
击球点即自球球面与球槌端面的接触点,这是球面与平面的切点。过切点与平面垂直的法线,是切点与球心的连线。法线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看作是,槌身的中心线。
当正击自球时,在自球和目标间的方向线确定之后,要求接触点(切点)位于自球的正后方。目标方向线,过切点的用力方向线和过切点端面上的法线,三线相交在切点,且同在一平面内。实际上这时三线应该是重合的。
自球在击出后, 总是在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或多或少进行着滚动。为了控制和减小自球偏离方向的侧向滚动,正确的做法是,让上述三线位于一个“正垂面”内。这个正垂面,由过切点的“垂线”和方向线来确定。这样击出的自球,就只做正上旋或正下旋运动,不容易发生偏离了。
综上所述,击球的方向是由”一面一点三线“共同决定的。在击球过程中,我们首先是以垂线和方向线,找到正确的正垂面(注:横向闪击时,只能是采用斜向平面)。再盯紧“击球点”,它是在击球弧(注:击球弧是正垂面与自球球面的相交线,是半个圆弧)上的一点。最后是挥杆保持三线在同在一个平面。即要求挥杆时,槌身要在正垂面内,不偏离,不偏转。面在正,点要正,线要正,都要对正,不能偏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角度要正。
击球还有一个要素是击球的力度。这里也有许多讲究:临场时,要综合考虑到地面摩擦系数的变化,地面坡度的变化,目标距离的远近等等,调节施力的大小。平时,更要多练,形成动作和动力定型,才能做到熟能生巧。这就是力度要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