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不准他球及常易犯的错误种种
无论是在康乐型娱乐玩球中,还是在正式比赛中,常常为应该撞击准他球而没有打准而懊悔;又为有时这几天打得准而再一天又打不准了而烦恼,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种种: 1、心不静击球 这是老队员常犯的毛病,心不静则烦躁,躁则不安,不安则乱,乱则失去击球的理性。 2、身不稳击球 心不静则立身不稳,随着心脏跳动,实际上“站稳”的身子一直在晃动,所谓“稳”就是把自身的晃动减小到最小,站稳了身子,使槌头不易偏离正确的瞄准线,击球准确率相应提高。 3、用双眼瞄准的视力偏差 在瞄准过程中,打门球一般是用双眼瞄准,由于双眼的视力不同,尤其是中老年人,瞄准时往往集中不到一个点上或一条线上。实际上在瞄准中分主视力和辅助视力,主视力集中在一个眼上,比如槌头左贴脚,左脚靠前,握杆左手在下,左眼靠前,主视力往往在左眼上。如握杆时右手在下,主视力往往在右眼上。如果视力产生偏差,主、辅视力相反,极易产生瞄准视力偏差。在实践中,这也是采用正身跨线打法易犯错误的一个原因,视力不集中。主视力用不在一个眼睛上,此时往往找不准正确的瞄准线和准确的击球点。 4、后棒不正击球 槌头前端中心已瞄准,但槌头的后端中心与自球和它球不在一条线上,常用语叫后棒歪,自己不易察觉,造成失棒,撞击不着他球或目标点。 5、站位不正击球 有时击球前总感到不管双手怎样握棒杆总有点别扭,实际上是击球前的站位姿势与正确的击球站位姿势或习惯性的正确撞击站位不一致的原因。站位不正时,可能是双脚站位偏左或偏右,造成身体扭曲,发力时易造成偏离他球失误。 6、向后摆棒不正击球 正确的向后摆棒应该是后棒中心不偏离正确的瞄准线,但有时不注意,或忘记了正确的瞄准线。向后摆棒时,后棒中心偏离了四点一线的正确瞄准线。 7、向后摆棒过大击球 在撞击中远球时,为了发力大些,向后摆棒过大,向后摆棒过大就易造成槌头纵向中心线偏离正确的瞄准线,即槌头后中心偏离正确的瞄准线。 8、击球发力时扬棒 击球发力时槌头向前摆动过大或过远叫扬棒,扬棒往往造成槌头横断面接触球过少,或击空脱棒,或击偏自球。 9、抬棒离地面过高击球 球的直径是7.5厘米,半径是3.75厘米。如果抬棒过高,或使槌头的前端下边缘高于3.75厘米,或高于3.5厘米,槌头击不住自球或槌头端面下缘接触自球中顶部,易造成发力线偏离正确的瞄准线。 10、槌头前端面仰角过大击球 槌头前端仰角过大击球,易使槌头端面接触自球过少,或击不住自球而失误。 11、用力过猛击球 用力过猛易造成槌头向后移动过多,使槌头纵向中心线歪邪,尤其是在打擦边球或打远射球时极易擦空或偏离目标。 12、双手用力不均击球 在疲劳时,或思想不稳定时,也就是在心态不好时,双手发力易产生不均的现象,尤其是采用正身跨线打法(两脚连线与两球连线基本垂直)的人极易犯打偏的错误。 13、只看目标球不看自球击球点与发力线击球 只看目标球不看自球击球点与发力线击球,槌头纵向中心线偏离了正确的瞄准线,往往感觉不出来造成击自球失误或击偏自球。沿着正确的瞄准线发力与找准在正确的瞄准线上的击球点发力才是正确的方法。 14、只看自球判不准瞄准线与击球点击球 要撞击准他球,在发力击准自球的正确击球点前有一个短暂记忆过程,记忆就是要记住正确的瞄准线与正确的击球点时再发力。如果只看自球忘记目标点与正确的瞄准线(比赛中常常发生找不到正确的发力线与点,是心态造成的),是不易撞击准他球的或没有撞击准他球的把握。 15、没利用地形击球 比赛场地是没有绝对水平的,同时局部的不平整与不同的粗糙度对击球影响极大,所以要留心不同部位的不同高低与球的运动轨迹以及场地阻力大小,来决定用力大小与击球发力方向。正确地利用地形是一个运动员的经验与信心的体现。 其实,在比赛场上最易犯的错误是什么?是自信心不足与基本功不扎实。增强自信心,永保自信心是撞击准他球与目标点的思想基础。如自卑与自信心不足就会乱了方寸,就会产生没有把握的盲目击球。盲目就不易达到撞击准他球或目标点的目的,盲目就极易犯上述种种错误。正确地练习撞击技术,多练与巧练撞击技术,不断创新,扬长避短,积淀厚基本功的底子,形成正确的击球与瞄准方法的条件反射,就会少犯以上种种类似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