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龙乡濮阳门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7 21: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濮水龙乡居人 发表于 2012-4-7 18:36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多杆球?
答:在两种情况下会出现多杆球,一种是第一、第二个双杆球直接相连时;另一种 ...

老师说的很精确,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8: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4-9 18:10 编辑

             人生之苦
       人有多少苦,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实,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痛苦之源在哪里?
      人生第一苦是活者苦。一个人往往是先死爹娘,后死亲人,没完没了,死一个亲人,就痛苦一次,痛苦的根源在于你活着。
      人生第二苦是老年苦。青春易逝,少年不在,所有美丽都消隐在日渐深刻的皱纹之中。相对昨天你已经老了。老年苦的根源在于你无法控制岁月流逝。
     人生第三苦是疾病苦。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有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疾病哭的根源在于你必定生病。
     人生第四苦是死亡苦。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痛苦,死亡时的留恋是痛苦的,根源在于人生不会圆满。
     人生第五苦是爱人苦。追爱一个人是追求融合的表现,是追求精神的统一。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苏相许。贪恋是痛苦之源。现实中是,你就是爱死我,我也不爱你。
     人生第六苦是不得苦。人想名想利想地位的欲望不能满足,就像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七苦是感受苦。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到的、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这种苦的根源在于常常为假象所迷惑,深陷其中。
    人生第八苦是理想苦。有菜想吃肉,有肉想吃鸡,有鸡想吃鱼,有鱼想吃虾,有虾想吃蟹。有摩托想汽车,有汽车想飞机。更有人想职务高升,有高薪还想多,有房子还想换房子,有老婆还想换老婆。人生一半是理想,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能实现就痛苦着。
    说了八种苦,仔细想想,如果世界上有朝一日变成天堂,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痛苦,只有幸福和安宁,人们生存的动力会变成什么呢?没有黑暗,阳光还有存在的必要么。
     启示:人生应该忘其苦,知其乐也

点评

谢谢各位观光,我这只能说是“壶说八道,茶品人生”罢了,不成敬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9 18: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8: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濮水龙乡居人 发表于 2012-4-9 08:36
人生之苦       人有多少苦,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实,流离 ...

谢谢各位观光,我这只能说是“壶说八道,茶品人生”罢了,不成敬意。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9: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4-9 19:01 编辑

        人生敌友
      严冬,一只麻雀冻得浑身发抖,一头牛经过,拉了一堆牛粪在麻雀身上,麻雀破口大骂,屋漏偏遭连阴雨,船破偏遇打头风。越是冻得不行,还把臭屎拉在我身上,他娘的。过了一会麻雀躺在牛粪里觉得既温暖又舒服,渐渐高兴过来就不骂了,不久就唱起歌来,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发现了躺在牛粪里的麻雀就把他拽出来吃了。
启示:冻僵时不要失望、温暖舒服是不要大唱
         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敌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4-10 18: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迷迭香煎小土豆


原料:
小土豆、盐、迷迭香。
做法:
1、小土豆去皮洗净,切成如图所示的大块。
2、平底锅烧热,放比平日炒菜量略多的食用油,烧热。把土豆块放进去铺平。
3、煎至两面金黄。
4、撒上盐,迷迭香末翻匀略煎,让土豆入味即可。
PS:
1、土豆如果新鲜,皮够薄,不去皮也行。
2、切土豆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切口大,块儿薄,这样煎的时候才好煎熟煎透煎至金黄。
3、煎土豆的时候,尽量中小火。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2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07: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练临场指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当前门球战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特点是攻防兼备并不断创新,但研究探讨门球战术和比赛时运用战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混为一谈,前者可简可繁,可创造,可借鉴,后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大家常讲的:“有什么技术,打什么战术”。兵家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思想路线,也是门球战术运用的指导思想。任何高明的战术意图,由设计变为现实,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战术上需要,技术上基本可能,就应去争取,战术上需要,但客观上难度大,成功率很小,便不要勉强去打。就是说绝不可离开球队的技术水平,运用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战术,指挥时要力争上策,避免下策,退守中策。衡量的标准是成功率。尽可能减少主观性,我想这应是临场指挥的总的原则。
        另外临场指挥,要有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不到最后一杆,绝不轻言放弃。教练的一言一行,会给运动员增添信心和力量,声音往往是表示一个人情绪的标志,所以不论形势好坏,教练尽量保持自己声音不变调,指挥应是做到,成竹在胸,方寸不乱。不可听球友们善意的支招,造成自己思维的混乱,使原定的战术不能落实而自乱阵角,但确是真知灼见,则应果断采纳,及时调正战术。
         教练应熟知《竞赛规则》和各种战术运用知识,比赛时依不同对手,不断变换战术,扰乱对方思路,使其措手不及,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你千篇一律,对方就会从容应对,这也是兵家用兵之大忌。临场指挥每位教练虽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同时又有一些共同点,既门球战术运用的普遍原则,下面我就说说这些普遍原则:
         一,门球战术运用受制于人、地、势、时等条件的制约,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指挥作战。
           1,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人指己方队员)
        教练的战术安排,靠的是运动员的个人技术去完成,因此比赛中任何战术手段,必须服合队员的技术水平,有些教练只凭自己意志行事,甚至说:“我指挥没问题,打上打不上是他的事”,把自己置于集体之外,我认为这样的教练绝不是一个好教练,常言道:“人得十指不一般齐”,任何一个球队内每个球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各有差异,因此一个好的教练必须因人制宜,扬长避短,把战术上需要和队员技术水平,统一考虑,力争主观符合客观,至少应接近客观。
           2,从实际出发,因势制人:(指场上态势)
       “ 优势而无备,不是真正的优势。劣势而有备之军,常可对敌发动不意攻击,把优势者打败”。教练面对场上态势,优势时,处优不骄,认清优势不等于胜利,头脑要清醒,认清态势,攻防结合,以攻为主,扩大战果,但要注意己方球,应做到联而不密,防范对方奇袭。处于劣势,要处劣而不馁,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精心运筹,保存实力,做到疏而不散,善抓战机,敢用险着出奇制胜,力争扭转乾坤,绝不可消极等待,被动挨打。
          3,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  (时指比赛时间)
    一场门球比赛30分钟,人们习惯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既开局、中局、残局,在不同阶段打法各有测重点,开局重布局结组,保持后劲抢控二、三门。中局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抢夺场上主动权为主,争分为辅,此时只要打掉对方有生力量,争得优势,比分自然就会赶上和超过对方,反之,贪分进门,比分虽可暂时领先,但失势后领先也只是暂时的,但中局也绝非不争分,因之残局也绝非不夺势,这时在战术上,一般优势运用拖时战术,如击闪球每杆用足10秒,场内搬家,大力击球等手段,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力力争多占时间,确保胜利。劣势采用抢时战术,如教练和队员配合默契动作快捷,快击快闪,不反复送球,直接把球送到关键位置,教练这时要以秒来掌握时间,算准收杆球,敢用险球、奇着、险中取胜。
            4,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指比赛场地)
     沙土地与草坪场地有较大差异,就沙土地来讲有的场地平整程度较差,砂层厚薄不同与沙粒大小不同,场地干湿不同,边线有凹有凸,这些对技术的发挥,战术运用都起到制约的作用,比赛前教练和队员应仔细观察场地因地制宜选用战术。队员也应到场地练球,体验熟习场地和边线情况,增加适应能力。
          二,趋利避害,“利”字当头:
        门球比赛最终以得分多少定胜负,所有的战术   都是围绕此核心做文章,尽管在实战中运用战术奇招迭出,异彩纷呈   ,但万变不离其宗,既进攻与防御,趋利避害这个核心。所以运用战术的指导思想,以“利”当头,遵循:两利相交取其重,两害相交取其轻的原则。
        当前门球战术虽有很多较好的套路,但临场指挥应抓住一个“活”字,再活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必须依实际情况,审时度势,机动灵活,果断处置,绝不可墨守成规,不顾具体情况的变化,而死守某一战术模式,同时做到两手准备,既成功了怎么办?不成功怎么办?做到进可攻,退可收。指挥中还要时刻算清两笔账,即时间和比分的关系,特别接近终局时,更要心中有数,要以秒来掌握时间,优势时,拖时保胜。劣势时,抢时争分。力争比分领先,一切重效益,防止只顾打球不得分的情况。
          三,攻防兼备,积极进攻:
       门球比赛进攻和防守是战术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但该攻不攻, 该守不守或重攻轻守,重守轻攻,都是用兵之大忌。就门球比赛全局来看,攻守总是交替使用,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激,能攻善守,攻守兼备是比赛的总体原则。
       积极进攻是指有条件时要进攻,没有条件时创造条件进攻,指挥上绝不可冒进和保守,保守和冒进其思想根源是相同的,都是抛开客观条件,以主观臆想来指挥。积极进攻。决非冒进、蛮干。那种不考虑队员技术水平、场地条件、不考虑得失关系、不考虑是否必要和可能,见球就打、就冲的蛮干,才是冒进。当然赛场上没有绝对安全可言,风险总是伴随着机遇,所以教练在组织进攻时,要居安思危,留有余地,做好两手准备,这种稳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贵的。
        冒进有时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指的冒进,不是一般情况,而是非冒进就不能扭转局势,非冒进就难以克敌制胜的时候,而采取的“孤注一掷,背水一战”。这种冒进与积极进攻精神是一致的,比赛中以这种冒进而扭转局势,取得胜利的,屡见不鲜的。
          四,联系集结,灵活机动:
       门球比赛特点,联系、集结、分散、展开从总体上来讲,联系集结是正常的,绝对的。而分散,展开是暂时的,相对的,在战术指导上以联系、集结为主,而连号结组则是最好形式,避免失去联系,这是组织攻防战术的关键,否则就无法策划战术。
        场上十个球不停地变位,形势千变万化,双方都极力使己方五个球联系集结以造势,稳定己方的主动形势或设法扭转被动形势,球的活力就来至球与球之间有机联系,集结。界外球、孤球之所以没有活力,甚至是死球,就是因为失去了这种联系与集结,王牌球之所以有威力,就是因有这种有机联系,而对方因断号球失去联系的结果,球失去联系就会出现空挡,为对方提供进攻机会,因此,教练要看清对方球的布局、战术组合、进攻走向、主攻球的作用,及时采用合理战术,控制局势的发展变化。
         总之,临场指挥要牢记。运用战术要合理,成功率高,效果好三原则,战术运用合理与战局主动与被动,战果大与小是栖息相关的,要做到战术的合理运用,首先要对门球理论知识和门球的运动特点、基本规律和结组于反结组,控制于反控制,得分与得势,攻于防有深刻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好对阵方法和原则。
         还要在指挥中,防止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指挥时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只想得分,不管场上态势对己方是否有利,只看本轮打法,不考虑下轮会发生什么变化,因此,教练要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以全局利益出发作出决定。指挥所设计的战术打法,应尽量做到,避难就易,化繁就简。既环节少,技术难度小,不给队员出难题,便于操作,执行起来,简单、容易、顺畅、舒服、切忌打无实际意义的高难度球、技巧球、花架子球、冒险球。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9: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人生完美
      古今中外,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等,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完美的。皇帝的人生不完美,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都是他的,三宫六院,漂亮女人用不完,杀人如踩死一个蚂蚁,但宫廷争斗,腥风血雨,坐宝座如坐针毡。
      当官的人生不完美,不管当多大的官,在上级面前都是奴才。我们普通人更是更是悲观离合古难全。就说学生吧,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那一年不得考考考,刚刚上幼儿园就三岁学跳舞,四岁学钢琴,五岁学书法,六岁有上学,没有玩的时间,没有快乐的童年。普通劳动者更累,一年到头离不开岗位。工作压力让人崩溃,为了工作食夜难寐,屁大点事就得开会,稍不留神就的得罪,逢年过节家人难会,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工资不高还装富贵,身心疲惫无处流泪,不敢奢望社会地位,全靠傻傻自我陶醉,身在其中方知其味。你看有多不完美。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他就是释迦摩尼。
      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恐慌,为了欲海难填而烦恼。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真正完美的没有几个。
      古人曰:他人骑马我骑驴、自觉无颜叹不如、无意回头一察看、道旁还有赤脚夫。
启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家有难念真经    人有烦心之事
发表于 2012-4-13 20: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是人就有错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对任何发生的是都看做是自然现象,不能太在意,笑对人生。
发表于 2012-4-13 20: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云凤 于 2012-4-13 21:03 编辑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坎坷曲折,喜怒哀乐,我感觉退休后一切都放下了,无论任何事情我都不太在意了,只想好好玩锻炼身体,只要健康快乐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12-4-14 20: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老师,自球撞击他球停止时,自球与他球接触,请求裁判确认,拿他球时,自球移动不犯规。
如果自球与他球接触,不请求裁判确认,拿他球时自球移动,这犯规吗?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多杆球?
答:在两种情况下会出现多杆球,一种是第一、第二个双杆球直接相连时;另一种是间接相连时。
直接相连的情况,比如:2号球在二门一号位,斜进二门直奔四角并直接撞击了4号球,闪击结束后,获得本场比赛的第一个双杆球。接下来第一次续击就准确的通过三门并撞击了门后的5号球,又打出该队的第二个双杆。因为这两次双杆球没有超过限制,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所以,这两次双杆累计计算,击球员可以获得三次续击权(统称为或者自称为:多杆球)。
间接相连的情况,比如:2号球在二门前起杆,进二门直接撞击了门后的4号球,闪击结束后,获得本场比赛的第一个双杆球。接下来第一次续击撞击了三门前的5号球,闪击结束后(还有两次续击权),第一次续击进三门的同时又撞击了三门后的9号球,又打出本队的第二个双杆。因为这两次双杆球也都在限双范围内,所以,规则允许累计计算,击球员获得三次续击权。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2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犯规?如何理解?
答:我们说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犯规,一定是在同时撞击到两个以上球的时候发生的情况。这里有三个行为动作,属于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犯规:
    一是捡起了一个要闪击的球后,又改换另一个被撞击的球进行闪击。比如,击球员在拣起一个被撞击的球后,教练员说先闪击另一个,击球员把已经拣拾在手里的球放下,去换拾另一个被撞击的球,这就形成了“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犯规了。
    二是“同时拾起多个被撞击的球”犯规。(允许自行暂时移开的球除外).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击球员在拣拾被撞击的球时,要拣一个,闪一个,不要把两个被撞击的球同时都拣起来。二是在撞击后,若自球同时与两个他球接触时,经裁判确认后,击球员可以自己先临时移开其中的一个,再拣拾另一个进行闪击,不能把两个球同时拣起,必须留下一个与自球接触的球。当自球与两个以上他球接触时,经裁判确认后,可一个一个的临时移开,也可以同时将两个他球临时移开,但必须留下一个与自球接触的球,留下的一个是要首先闪击的球。
    在这里,击球员和裁判员都要注意的是,不要将临时移开的球放在对闪击方向有影响的位置,如果临时移开的球对闪击方向有影响时,裁判员要给予再次移开,这时击球员就不要自己去移开了。
    三是自球与一个被撞击的球接触,击球员却拣拾起另一个未与自球接触的被撞击的球。这是说,击球员没有先闪击与自球接触的被撞击球,而是先去拣拾没有与自球接触的被撞击球。这同样形成“同时对多个他球进行闪击”犯规。
出现上述情况都是闪击犯规,取消击球权,自球放到界外,将他球放回撞击后的位置。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21: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判员应该懂得战术

          北 京       王 志
裁判工作是门球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实践证明,裁判工作水平的高与低、好与差,会直接影响着比赛能否顺利进行和参赛队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门球运动在蓬勃发展,技战术水平在迅速提高,裁判工作更应该与时俱进,基此,要求裁判员在执裁过程中,不仅要精通门球竞赛规则,全面系统地掌握裁判法,而且还应该懂得门球技、战术,脚踏实地读懂门球,真正成为门球运动的全才。

裁判员懂得战术的意义。
裁判员应该懂得战术,且必须要做到这一点,门球人应该有一个共识和认同,其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创建和谐门球,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作指导,为门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技战术水平迅速提高做贡献
二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门球运动只有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战术的创新离不开裁判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否则,一旦抱有“应对”的态度,再好的战术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基此,裁判工作一定要适应和满足不断提高的技战术水平需要。
三是要建设一支形象良好的裁判队伍,为创建和谐门球提供服务和保障。裁判员是为比赛服务的,裁判员能读懂球,明白战局的变化和指挥员的战术思路,才能在比赛中准确把握执裁环节,才能在预防和判断犯规行为时做到心知肚明、得心应手,进而不仅提高裁判员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准确把握执裁行为

1、准确把握呼号时机。
裁判法对裁判员的要求是要及时呼号,何为及时呼号,国际级裁判周正教授多次指出:“一是要掌握击球员与自球和甲裁与该球的距离大致相等。二是要掌握击球员到位准备击打自球时,场上其他的球应该均已停稳。这就是呼号的时机”。用两句话简单概括就是“同时到目标”“场内球静止”。举例如下:
当今门球比赛,一般把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战法,裁判员应该针对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明确判断战术球的走向,准确把握好呼号时机。
(1)、开局阶段。开局阶段参赛双方多以布阵为主,而且双方的布阵是针锋相对的,下一号球的进场必须是根据前一号对方球的落点来采取应对措施的,所以在临场执裁时,应该把握好对下一号球员进场的呼号时机。例如:红方①球通过一门后去二门占据隘口要塞,②球必然要依据①球的落点才能决定下一步,也就是说,在①球没有停稳时,②球就难以决定进场后的去向,假如①球占位时出界,②球就有可能通过一门占据二门零号位;若①球占位时不到位,停在了二门口,②球则可能进一门后远攻①球;若①球占位非常好,则②球可能放弃进一门。
由此可见,呼叫2号队员的时机,要看①球的滚动情况,呼号时要准确预测出在2号击球员步入开球区后,①球要确保在预定的位置停稳,只有这样,才是恰到好处、两全其美。
(2)、中局阶段。中局阶段是参赛双方斗智斗勇、激战正酣的阶段,双方依据部署调兵遣将、谋划战机、制造杀机会接二连三地出现,此间,对球的落位更要做出准确判断,这点对正确判罚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应该提及的一点是要对界外球进场倍加关注。例如:击球员将二角附近的界外①球向四角的③球方向击打过去,一般情况下,众多裁判员认为在界外球进场肯定无撞击、无过门现象出现时,立即呼叫2号,其实不然,①球进场是有战术目的的,主要是接应③球威慑或攻击对方②④球,迫使②球不敢轻易妄动。在①球没有停稳的情况下,②球根本无法决定是否去三线中接应压线的④球,自投罗网去送死的傻事白方绝对不会选择,显然①球刚刚进场裁判员就呼叫2号,等于是给2号队员出了一个大难题。
对于这样的球,裁判员同样应该采取看准球的落点再进行呼号。
(3)、终局阶段。比赛进至终局阶段,胜负趋势基本明朗,参赛双方依据己方的球势大多采用时间战术,其焦点在于抢时与耗时截然不同的表现上。此间,最值得注意的应该是对超时犯规的判罚,做为裁判员一定要不卑不亢、宽严适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务必要认识到提前与延误一秒就会使胜负移位的厉害关系,此间,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快慢节奏,及时准确地实施判罚。尤其对待耗时一方不可冷眼相对,要明白享受10秒是击球员的权利,剥夺击球员的权利是违规。想方设法进行“应对”的行为,无疑是在偏袒一方。

2、准确把握界外球摆位。
击球员闪球出界是有战术目的的,因此,界外球摆位准确与否,对该球进场和落位会产生很大影响。关键球摆位不准确,就会不自觉地形成偏袒一方,造成比赛成绩不够属实。
界外球摆位有以下三种情况。
(1)、闪击己方球出界的界外球。
击球员在场上撞击己方球后,依据球势需要,有时为了防止对方击打,或者为近距离做接应,提高成功率,便有意识从己方界内球旁闪出界外,待轮至该球从界外进场时,接应己方球就简单易行。应该说这是有战术目的的闪球出界,因此,裁判员要看准球的出界点,将界外球准确摆放在出界点的边线外10厘米位置,要求必须准确无误。
(2)、闪击对方球出界的界外球。
击球员在场上撞击到对方球,会依据该球情况或球势需求,选择不同的出界点将球闪出,例如:为防止对方球就近结组,可将对方球象仙女散花一样,七零八落地分散在场地四周。为防止对方球轻而易举进门得分,可将球闪向球门后,为防止对方球压线进场,可将对方先手球从己方后手球旁闪出,迫使其不能就近压线进场等。同样,这种闪球出界依然是具有战术目的。裁判员在摆放上述两种出界球位置时万不可随意,一定要摆在出界点外10厘米处。
(3)、判处自球放到界外的界外球。
依照规则规定,由于击球员犯规,有五种情况需将自球拿出界外。凡属这五种情况的犯规,裁判员要将犯规球准确放到距离犯规地点最近的边线外垂直距离10厘米处。
距离犯规最近的边线当然是犯规地点与边线的垂直线,摆球前裁判员应该是先看点后定位,然后在抓紧时间进行摆放。

3、准确把握犯规行为
2004《门球竞赛规则 裁判法》颁布实施后,广大门球人求知若渴,鉴此,中国门协于2005年1月在北京密云举办了学习班,在对话会上有同志提出:“击球员撞击后,在对本队有利的情况下放弃闪击该如何处理”?专家回答:“自他球位置好,对方下号球在界外。本队球占有非常好的位置,采取超时犯规的做法达到目的,只能按犯什么规就怎么判罚,不能确认是故意犯规”。
对于专家的这一讲话,其实理解起来并不难,然而,在执行起来却千奇百怪,引起不少争端,产生不和谐局面。例举如下:
白方②球界外,红方③球在三门前1米,已通过三门的①球在三门后撞击已通过二门的⑨球,⑨球恰好从三门后滚到门前与①球相对,击球员见此况正符合按原临场指挥员指令在三门前后为③球造双杆球的意图,便放弃闪击,结果裁判员判故意犯规,为不让犯规方占到便宜,还把①球拿出界外。
这样的判罚符合专家解答问题的精神吗?明明应该判闪击第一阶段的超时犯规,自他球应该放到撞击后位置,为什么又将①球拿出界外呢。显然,裁判员是认定该队员的犯规属于故意犯规所至。
那么击球员出现什么行为才是故意呢,我们再举一例与上例加以区别。例如:②球界外,①球通过二门后,擦打门后接应的③球去攻击对方三门前的④⑥两球,结果①球落点极佳,既能通过三门,又能击打④⑥两球,指挥员令闪③球看守④⑥球,自球通过三门。不幸的是击球员闪送③球时施力稍大,估计有出界的可能,便急忙用球槌拦截,把③球挡在了界内。我们把这种行为可称之为故意,类似这样的犯规表现可称故意犯规。在判罚上,为不让其占到便宜,应该将③球按出界处理摆在边线外10厘米处。再由于击球员触及滚动球,还要将自球拿出界外。
还有界外球进场,击球员为了占有所剩无几的时间,有意识撞击界内球等,毫无疑问当属故意犯规。

三、下决心补好战术课
笔者大胆提出,裁判员应该懂得技战术,当务之急是要裁判人员首先读懂门球,要补好缺乏技战术理论知识这一课。笔者认为,这是门球运动蓬勃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培养裁判队伍的需要,是创建和谐门球的需要,是裁判员做好临场执裁的需要。
当然,裁判员读懂门球,补好战术理论不可能一朝一夕即可实现,要求在短时间内做的完美无缺也是不现实的苛求。但是,就基层门协组织和裁判员自身而言,应该严于律己,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补好这一课。具体做法一是基层门协办好学习班,请有经验的教练员讲有关的战术课,二是在执裁过程中认真学习、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三是要亲自到球场练球,在实践中探索战术的形成与运用。
总之,裁判员懂得战术,判罚结果既符合规则规定,又适应击球员的战术意图,不仅参赛双方满意,能打造出和谐门球,而且还增加了赛场紧张激烈的气氛,使比赛更具有观赏性。
期盼着裁判员成为门球运动的全才。
期待着门球运动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08: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濮阳庆“五一”暨龙乡杯门球赛于23日开赛,届时将对申请二级裁判员的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执裁考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0 0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