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龙乡濮阳门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19: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5-17 19:32 编辑

努力成为一名优秀门球裁判员
          湖南省慈利县农业局    ————   黎开礼
     门球比赛场上,一名优秀的裁判员,不仅能使一场比赛有序成功的进行,而且还能成为一道使人心神愉悦的靓丽风景。但是,想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执裁实践,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门球裁判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努力刻苦学习。首先要努力学习门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条文要逐章、逐条、逐句、逐字的认真学习。这是确保准确执裁的基础。对这些条文,既要熟记熟背,但又不能满足于机械的死记硬背,更应该领会其精神实质,也就是说,不仅要牢记条文是怎样规定的,而且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这样,既能更好的记往条文原文,又能在执裁实践中灵活运用。其次,要努力向其他裁判员学习,尤其要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资深裁判员学习,学习他们在长期执裁实践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有些东西是书本上没有的,而只能是一种实践知识的积累。第三,要认真学习与门球裁判相关的知识及有关书籍,例如竞赛组织工作、抽签、编排、记录等知识和技能。《门球之苑》也是所有门球人不可不看的期刊,都能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知识。
     二、努力苦练基本功。主要是执场裁判员肢体动作基本功。执场裁判员指令是执场裁判员的口述语言和肢体语言共同完成的。只有这两种语言很好配合、有机的结合,才能很好的发出执裁指令。肢体动作必须符合裁判法的规定,要做到干练、利落、准确,不能拖泥带水,动作要连贯自如一气呵成,并与口述语言节拍吻合。有些动作要对着镜子反复练习。
    三、努力塑造最佳执裁形象。门球比赛场上,只有裁判员和在杆球员同时在三百米的比赛区内“表演”,场上人员很少。裁判员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声令。都处于运动员、教练员和场外无数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因此,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在执裁时必须时时保持最佳执裁形像,以展示自己的风采和魅力。一要注意仪表,做到衣冠整洁、美观大方,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不失庄严之美。执场裁判员的衣着切忌衣冠楚楚高雅华贵,给人一种超凡脱俗故意做作之感,也不可歪衣斜帽衣冠不整,给人一种不会穿戴不修边幅之嫌。衣服最好穿着比较紧凑,以免影响肢体动作。二要注意仪表,做到态度祥和,文明执裁。执场裁判员是参赛运动员某些行为动作的指挥员,也是参赛运动员行为动作是否符合规则要求的执法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在杆球员的精神状态和技艺的发挥。因此,作为执场裁判员,不能老是满脸杀气腾腾令人望而生畏,从而影响在杆球员技艺的正常发挥。要尊重运动员和教练员,并与他们很好配合,以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三要注意执裁口令,做到语言简洁明了,且意思表达清楚无歧义。语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一定要讲普通话。总之,最佳的执裁形像,既能体现出裁判员的最好素质,又能有利于运动员发挥出最佳竞技水平赛出最好成绩,还能增强比赛的可观赏性。
  四、努力做到搞好裁判团队的内部团结协作。搞好裁判员内部团结协作,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配合,是不断提高每一名裁判员的个人素质和团队整体水平,更好完成裁判员工作的有力保证,
  五、努力做到不存杂念、消除私心。执裁时心存杂念,思想就不会集中,极易出现漏判、错判现象。裁判员要恪守职业道德,是公证执裁的基本保证。
  六、努力养成经常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良好习惯。对自己的学习和执裁实践经常性的回顾总结,看自己的学习有无新收获,执裁水平有无提高,言行有无不规范,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积累成功经验,改进不足之处,这都是提高裁判员水平的有效途径。要有不断向更高一级裁判努力的信心和毅力,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通信地址:湖南省慈利县零阳镇金色小岛G栋二单元三栋一号
  联系人: 黎开礼
  联系电话:13907444469
                                     2012年5月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19: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5-18 19:01 编辑

我家的树和花

花红似火的石榴树

DSC05011.JPG

叶茂果丰的柿子树

DSC05014.JPG



DSC05015.JPG DSC05013.JPG






DSC05012.JPG

发表于 2012-5-18 20: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团聚相册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8: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5-19 21:07 编辑

彭城云凤你好;我在官网上给一个球迷注册了个网名,登陆不上,请你登上能发帖后回信,谢谢!
发表于 2012-5-19 18: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5-19 21:08 编辑
濮水龙乡居人 发表于 2012-5-19 18:33
彭城云凤你好;我在官网上给一个球迷注册了个网名,登陆不上,请你登上能发帖后回信 ...


多谢指教!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9: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5-19 22:10 编辑



濮阳城市简介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外。周边与山东省的聊城市、菏泽市,河南省的新乡市、安阳市、河北省的邯郸市相邻,地处北纬35度20分0秒~36度12分23秒,东经114度52分0秒~116度5分4秒之间,东西长125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全市土地面积为426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7% ,市区土地面积255平方分里,全市总人口340.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32万人,非农业人口57.31万人,市区人口41.19万人。全市有30个少数民族成分,百人以上的为回族,满族,土家族,壮族,蒙古族。
  濮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上古时代,五帝之一的颛顼及其部族就在此活动,故有“颛顼遗都 ”之称。濮阳夏代叫昆吾国、春秋时期称卫都、战国后期始称“濮阳”,秦代设置濮阳县,宋代称澶州、金代叫开州、民国时复名濮阳。秦汉以来,这里一直是黄河中下游市商繁荣、农事发达的地方,也是南北要津、中原屏障,为兵家必争之地。
  漫长的历史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传说和金戈铁马的风云,如仓颉造字、晋文公退避三舍、柳下惠坐怀不乱等历史佳话,春秋时期诸侯14次会盟、晋楚“城濮之战”、齐魏“马陵之战”、宋辽“澶渊之盟”等历史遗迹。许多历史名人如兵家之祖吴起,一代名相商鞅,天文大师僧一行,治黄名师高超等均诞生在这里。1987年在濮阳西水泊出土了距今6400年的珍贵文物蚌塑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据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龙乡”。


发表于 2012-5-19 20: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云凤 于 2012-5-19 21:15 编辑
濮水龙乡居人 发表于 2012-5-19 18:33
彭城云凤你好;我在官网上给一个球迷.


老师您好:在官网华奥星空网我也登陆不上,显示密码错误太多。
在中国门球网可以登陆上。
发表于 2012-5-21 18: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濮阳的历史沿革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在此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北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6年,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上古时期 濮阳一带地处河济平原,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今台前县。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邑于顿丘(今清丰南),次子昌意在南乐筑昌意城;黄帝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有造书遗址及仓颉陵、仓颉庙。中原地区继黄帝之后由颛顼统一治理,都帝丘(今濮阳东南高城,史称“颛顼之墟”)。颛顼时,其氏族集团实力强大,打败了以共工为首的集团,活动范围“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颛顼之后,帝喾继位,初都帝丘,后迁都伊洛平原。帝喾赐颛顼玄孙樊为己姓,封邑昆吾(今濮阳东南)。帝喾之后,尧继位成为祁姓集团首领,以冀州为活动中心,死后葬于城阳(今范县东)谷林。范县原有尧母庆都庙,今辛庄乡北有尧子丹朱墓遗址。舜生于姚墟(今濮阳东南),住南河。他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到雷泽(古泽名,在今范县东南)渔猎,去历山耕作,还贩于顿丘(今清丰)。舜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后代尧而立,成为姚姓联盟的首领。尧舜之时,水患频仍。以秦(今范县)为活动中心的东夷首领伯益协助大禹治水,两大集团在联合抗洪斗争中进一步增进了民族融合。 夏朝时期 帝仲康六年,因昆吾氏有功于王室,故封昆吾氏为“夏伯”,位居五伯之首。昆吾氏自此在濮阳建立昆吾国,至帝廑四年迁许,建都时间近300年。夏启时于昆吾铸九鼎,并视为国宝。夏帝仲康的儿子相为羿所逐,奔依同姓邦国斟灌氏。后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在今濮阳范围内,当时还有顾(今范县城东南)、观(今清丰南)等封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濮阳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 殷商时期 以契为始祖的子姓集团至相土时迁至商丘,即帝丘(今濮阳境内),活动于今豫北、冀南和豫东一带,势力发展到东海之滨。汤征服了昆吾、韦(在今滑县东南)、顾等邦国,后灭夏建商,以帝丘为其陪都。 西周时期 帝丘一带为管叔封地。周成王四年,周公旦东征,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建立卫国,帝丘一带受其节制。西周时,帝丘一带的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实力较强。厉王时,卫武公曾带兵入朝平定叛乱,稳定政局。 春秋时期 濮阳一带仍属卫国,为当时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60年,狄人入侵卫国,占领卫都朝歌。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388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大改道流经濮阳,给这里带来水利之便。这一时期人们用桔槔提水灌田,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纺织、皮革、竹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兴旺,涌现出一批城镇。如临黄河的戚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仅公元前626年至前479年的140多年间,春秋经传中关于戚的记载即28处,诸侯来卫国的14次会盟中,就有半数在戚举行。其他如咸(位于今濮阳市东南25公里)、铁丘(位于华龙区)、顿丘(今清丰西北)、五鹿(今清丰南)、清丘(位于市东南30公里)等城邑商旅不绝,异常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思想的活跃,精神的解放,文化的发展,劳动人民于“桑间濮上”创造的诗歌“卫之新声”,风靡华夏。先进的卫文化既培育了中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也激励工奴于公元前478年掀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奴隶暴动——百工起义。同时,因帝丘“据中国要枢,不独卫之重地,抑亦晋郑吴楚之孔道也”,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铁丘之战等都发生在这里。 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普遍推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争夺霸权竞相改革,大批优秀人才应运而生,仅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儒商子贡、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战国后期,大国争霸,帝丘一带战争频繁,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更加式微,最后仅剩濮阳城(今濮阳县东南)一弹丸之地。公元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公元前240年,东郡治濮阳。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亡。 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后,为束黄河之水,曾修金堤(即原黄河大堤,顶宽20丈,兼作御道。谓其坚固无比,故名金堤)。秦末,濮阳人民助项羽大败章邯,加速秦朝灭亡。汉时,濮阳仍为东郡治所。西汉武帝曾于元封二年(前109年),亲率官吏、将士数万人到濮阳堵塞瓠子河决;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秋,河决东郡,朝廷遣官发众来堵,并增筑金堤;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濮阳人民修渠筑堤,固河道于濮阳城南,黄河安澜700余年。西汉时期,濮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大增,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濮阳人口已达37?87万人。成为中国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今戚城遗址丰富的汉代灰层出土的大量陶器、汉铜镞、铜釜、犁、铁镬、石器及水井等文物,表明当时这里十分发达。汉初,戚曾是将军李泌的封邑。汉时濮阳经济文化发达,人才荟萃,名臣汲黯、经学家索卢放、京房等濮阳人均为一代俊杰。 两汉之间短暂的新朝,曾把东郡改名治亭。 东汉末年,濮阳再次成为军阀逐鹿的战场。194年,曹操与吕布大战濮阳相持百余日,战乱、旱灾、蝗灾相互交织,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370年间,魏、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割据者曾先后在濮阳地区称王道孤。这里的行政建置朝立夕废,变化频仍,几个辖县分别隶属过濮阳郡、东郡、魏郡、顿丘郡、昌乐郡、武阳郡等。西晋时还曾建濮阳国。南北朝时,濮阳更是兵连祸结,干戈纷然,大量居民被迫迁徙,边塞游牧民族陆续入居濮阳,与汉族融合,同时把大片耕地改为牧场,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至北魏时,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农业才有所恢复。综观此期,乱多于治、毁多于创,濮阳地区经济萧条,文化衰退。曹魏、前秦、北魏时,曾有过短期的稳定,濮阳经济有所恢复,也产生了一些有贡献的人物,如书法家窦遵,文学家董微,名臣李彪、李谐、李崇、王观、吴隐之等。 隋唐时期 据炀帝大业八年(612年)政区划分,今辖区分属东郡(治白马)、汲郡(治在今滑县城西北)、济北郡(治在今东阿西北)、武阳郡(治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隋文帝实行节俭政治、轻徭薄赋,大开漕运,使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大业四年(608年),永济渠过濮阳后,便利了交通,濮阳日趋繁荣。不久,隋炀帝的暴政迫使濮阳人民纷纷参加东郡法曹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反隋,这支起义军在推翻隋朝统治中起了骨干作用。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今南乐县属魏州,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郓州。唐大历七年(772年),割顿丘、昌乐4乡于清丰店置清丰县,属澶州。初唐时,濮阳一带地旷人稀,均田制实行程度较高,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恢复较快。唐朝中期,黄河安澜,濮阳的农业、手工业等得到长足发展。丝绢业闻名全国,丝织贡品列为上三等。唐代濮阳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张遂),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最先发现了恒星运动。还产生了勤政廉洁的杜暹,拒重贿名留青史的李义琰,唐辅臣张公谨、杜鸿渐,抗击安史叛乱的名将南霁云等名人。唐末至五代,濮阳一带又成了血雨腥风的群雄逐鹿之地,仅后梁、后唐就在濮阳征战20余场。长期兵燹战乱,使唐代前期100多年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宋元时期 入宋以后,属唐河北路为澶州澶渊郡镇宁军节度,俗称澶渊。熙宁十年(1077年),州城为大小所毁,改筑州城于濮阳(今濮阳)为州治。宋徽宗崇宁初,濮阳一度纳入京畿路,成为京师北辅。1106年升为开德府,辖濮阳、观城、临河、清丰、卫南、朝城、南乐7县。同年,契丹兵临澶州,濮阳军民奋起抵抗,在寇准力谏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宋军射杀辽主将萧挞览,迫辽言和,双方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此后百余年,两国相安,宋时濮阳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到神宗元丰年间,澶州一带已相当富饶,人口回升,有55989户,比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增长42%。纺织业发展更快,成为当时“衣被天下”的地方。这一时期,濮阳名人辈出,著述家晁迥、晁宗悫、晁永之,名将赵延进,清官王赞、张田,治黄专家高超等彪炳史册。北宋后期,朝廷腐败,濮阳不少人被逼上梁山,参加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1128年秋,金兵占领开德府,复名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县、清丰县。此时,今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濮州、今台前县境属东平府。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第五次大改道而南迁,经延津、封丘、寿张(其辖区部分为今台前境)入梁山。1222年,成吉思汗派兵占领开州。金元统治时期,虽注意生产,但因破坏太重,加之黄河屡决,经济难以恢复。终元之世,开州的经济文化都未达到北宋鼎盛时期的水平。唯戏曲艺术有所创新,濮阳人宫天挺的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本人成为元代杂剧大家之一。 明朝时期 濮阳仍称开州,辖清丰县、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东昌府,今台前县(寿张一部分)境属兖州府。明初,因受战争破坏,这里景象极为荒凉,“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土著只余七姓,丁不满千”。朱元璋下诏鼓励无田农民辟荒造田,并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数次将山西黎民徙居濮阳一带置屯垦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鸹窝”移民。洪武十八年(1385年)修筑了黄河、卫河等堤岸。至明中叶,开州经济得到恢复且有较大发展。英宗天顺元年至4年间(1457~1460年),仅开州3县即垦荒6万公顷,植棉0.07万公顷,栽桑133公顷,上缴租粮4万余担,比明初增加近两倍。达17100户、8.86万人,成为“天雄之上游,河朔之名区”。嘉靖五年(1526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百余年间,濮阳发生水、旱、蝗、风、地震等较大灾害逾百次,大灾年徭役负担却有增无减,农民被逼起而抗争。崇祯十三年(1640年),濮阳人民以范县榆树园为根据地发动起义。他们联结豫东、鲁南农民军,连破濮、曹二州及梁山、东明等县,继而西进开封,北伐大名,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清朝时期 濮阳称开州,与清丰县、南乐县隶属于大名府。范县属濮州隶曹州府,台前境(寿张一部分)隶兖州府。清代中期社会较为稳定,生产得到恢复,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这里荒地开垦率达80%,人口增至50多万人。清代末叶,封建帝制已处于没落阶段,成为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加之黄河水患时发,濮阳灾情不断,经济逐渐萧条。特别是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将濮阳大半变为泽国,为害29年。这次大改道后,黄河经濮阳、范县及今台前境奔东北入海。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濮阳才有了第一条电话线路;宣统三年(1911年)始建邮局;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开办了官营铁厂、机织厂、针织厂、石印厂、草帽厂之类。文化名人寥寥,留有著述者也不过李建勋、鲁世英、高惠民等数人而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的政策激起反帝反封建浪潮的不断高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濮阳人民奋起参加捻军反帝反清。咸丰三年(1853年),其队伍发展到八九千人,向开州、范县、清丰、内黄、浚县、滑县、延津等地的官府进攻,打击清军。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丰县义和团首领韩大申、韩顺江高举清邑义和团大旗,聚众数万,劫富济贫,烧教堂、废洋教,把濮阳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向高潮。 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曾改开州为开县,但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复称濮阳县。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归河北省大名府管辖,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属山东省东临道。1926年,范县改属曹濮道。 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震醒了濮阳人民,这里开始成为革命运动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24年,在北京俄文法专读书的濮阳人王亦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濮阳地区第一个中共党员,后回乡宣传革命。1926年10月,濮阳县黄楼村党小组成立,为境内最早的党组织。1927年4月,南乐县佛善村建立了濮阳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党的组织逐步发展壮大。1927年10月建立了中共濮阳县委,1931年5月改为中共濮阳中心县委;1929年春建立了中共清丰县委;1929年秋建立了中共南乐县委;1934年秋建立了中共濮县县委;1936年6月建立了中共范县县委。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濮阳地区群众运动蓬勃发展。1929年的濮阳“二一五”农民革命斗争(即“温邢固事件”),1932年的濮阳盐民斗争和濮阳县、清丰县小学教师增资运动,1933年的濮阳姚家暴动,1935年的濮县农民斗争、平原游击战争和濮(阳)内(黄)滑(县)农民革命斗争等,都先后取得了胜利。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商民协会等组织。1936年国民政府设河北省第十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濮阳,1939年改称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濮阳、东明、长垣、南乐、清丰5县。1936年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属山东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奔走救亡,先后在濮阳地区建立“冀南文化界救国会”和“抗日救国十人团”。到1938年底,濮阳各县、区、乡、村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女联合救国会”等抗日群众组织,形成了群众抗日救亡高潮。1938年2月,日军进攻濮阳。国民政府濮阳县县长丁树本弃城而逃,县城沦陷。日军在濮阳烧杀抢掠,用飞机轰炸濮阳城,使许多村庄变为废墟,许多居民丧生火海。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1939年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进驻濮阳,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至4月,濮阳地区先后建立了清丰、南乐、濮阳、濮县、范县各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大名、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6县代表在清丰县安庄(今属华龙区胡村乡)召开党、政、民代表大会,成立冀南六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归运西专署。此后,濮阳一带一直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中心。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中、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向盘踞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固势力石友三、孙良诚等发动讨逆战役,在半年多的讨逆反顽作战中,共歼灭顽军2.2万多人,扭转了被动局面,巩固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6月至1942年夏,日军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进行了多次大扫荡,其中著名的有“五五”大扫荡、“四一二”大扫荡、“九二七”大扫荡,敌人共出动兵力4万多人。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共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冀鲁豫军区、分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从1943年12月至1945年初,先后对日伪发动了八公桥战役、清丰战役、南乐战役。在3次战役中,共歼灭日伪军85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10月,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军区进驻濮阳县城。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决定设立濮阳市,机关驻濮阳城内,直属区党委领导。 1946年6月8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将所属的抗日政府一律改为民主政府。1946年11月,冀鲁豫区划再次调整,撤销濮阳市建置,成立八专署(机关驻清丰)。八专署辖清丰、南乐等县。二专署(机关驻范县一带)辖范县及今台前县境域。四专署(机关驻两门一带)辖濮阳等县。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濮阳地区各县根据中共中央和冀鲁豫行署的部署,从1946年6月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至1947年5月,濮阳地区各县基本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实现平分土地的目标。1946年12月,濮阳地区所属各县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紧密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新五军的进攻,巩固了解放区的胜利果实。 解放战争开始后,濮阳地区掀起一次又一次参军热潮,从1945年11月至1949年2月,濮阳地区参军人数近10万人;共出动担架3.7万多副,民兵民工37万多人,车3.64万辆,牲口4.989万头;提供粮食2944万公斤,草料647万公斤,木柴16515万公斤,食油7.5万公斤,食盐3万公斤;从1947年至1949年濮阳地区共抽调干部4760人,战勤人员2027人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1949年5月,豫北全部解放。1949年8月20日,冀鲁豫边区撤销,建立平原省,并成立了平原省濮阳专署(驻濮阳县城)。濮阳专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昆吾、尚和、卫南、高陵、漳南、卫河等17个县和濮阳城区、道口区两个区。同年9月,昆吾、尚和与濮阳县,卫南与滑县,高陵、漳南(一部)与内黄县,卫河与清丰县分别合并。此时濮阳专署辖濮阳县、滑县、内黄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濮县、长垣县、封丘县、观城县、朝城县及濮阳城区和道口区。 在民主革命时期,濮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伪顽势力、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濮阳专员公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11个县和濮阳城关区、道口区2个区。1952年11月24日,濮阳专员公署所辖的濮县、范县、观城、朝城4个县划归山东省聊城地区。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销,濮阳专区划归河南省领导。1954年6月,濮阳专区所辖的濮阳城关区、道口区分别划归濮阳县、滑县。9月25日,濮阳专区与安阳专区合并为安阳地区。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56年3月,撤销濮县。1958年3月30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合并为新乡地区。1961年12月18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分设,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64年4月1日,为便于黄河治理,经国务院批准,寿张县撤销,一部分划归范县。范县由山东聊城地区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1973年12月16日,范县东部的9个公社划出成立了范县台前办事处,系县级机构,直属安阳地区。1975年3月14日,范县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办事处。1978年12月,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县。
发表于 2012-5-21 20: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1.jpg
龙.jpg
发表于 2012-5-22 11: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城云凤 发表于 2012-5-21 20:27

中华第一龙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文物部门配合引黄调节池工程队,在濮阳县城西南隅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砌龙虎图案。第一组45号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身长1.84米 ,仰卧,头南足北。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似遨游苍海。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二目圆睁,张口龇牙,如猛虎下山。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在此墓东、西、北三小龛内各葬一少年,其西龛人骨长1.15米,似女性,年约十二岁,头有刃伤,系非常死亡,像殉葬者。
    距45号墓南20米外第二组地穴中,有用蚌壳砌成龙、虎、鹿和蜘蛛图案,龙虎呈首尾南北相反的蝉联体,鹿则卧于虎背上,蜘蛛位于虎头部,在鹿与蜘蛛之间有一精制石斧。再南25米处第三组是一条灰坑,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内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这与传说“黄帝骑龙而升天”、“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相符。另外,飞禽、蚌堆和零星蚌壳散布其间,似日月银河繁星。其人乘龙虎腾空奔驰,非常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另外,在三组蚌砌图案周围,还发掘出仰韶时期房基和大量墓葬、器皿及圆雕石刻人像残块,内含十分丰富。
    龙的传说很久,是古代人崇拜的由多种动物特征组成的图腾,几千年来,人们把它视为权势与威严的象征,雕于梁柱,塑于墙壁,绣成龙袍,成了真善美的统一体,故有“真龙天子”、“乘龙快婿”、“望子成龙”诸多称谓,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愿望和追求。1987年,濮阳县西水坡出土的龙虎图案,目前在全国考古发现的龙图案中年代最早,据科学测定在距今6460±135年前,故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此次重大发现,轰动了全国新闻界和史学界。1988年《人民画报》曾用19种文版发行120个国家。国内主要报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物报》、《文物》、《华夏考古》等都先后作了报道。
    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发现,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龙的起源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美学史、宗教史、天文历法等都有重要意义。考古学家邹衡题词:“华夏文明,渊源有自,龙虎俱在,铁证如山”,对此作了高度评价。1995年10月中旬,“龙文化与中华民族”学术研讨会在濮举办,在这次会议上,濮阳市被命名为“龙乡”,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把刻有“龙乡”二字的铜匾赠送给濮阳市。从此,“龙乡”就成了濮阳的代称。  

发表于 2012-5-23 07: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山东省菏泽市体育局老年门球协会承办的第二十六届[人防杯]鲁苏豫皖老年门球赛圆满成功!祝濮阳三个球队在赛会中取得好成绩!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判员应做到:
            
1:严肃——裁判员的工作表情。                    
            2:认真——裁判员的执裁态度
            3:公正——裁判员的职业品德
            4:准确——裁判员的执裁水平

转网友的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分析(转帖)
        前几天,在市门球比赛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二门前8号球准备过门,3号球在二门后稍偏一点的位置,8号球没有两杆球的希望,就在8号球轻打过门的同时,正好吹来一阵风把3号球吹动了,在滚球中正好碰到过门的8号球, 一个有效滚动球,碰到了一个无效滚动球,这种情况怎么裁判?为什么?
(分析)此题中8球的移动为有效移动,3球的移动为无效移动,规则规定:如果一个有效移动球被无效移动的球碰撞,则该球移动仍然有效。据此可以认定,8球碰撞3球后移动有效,但是,不能算有效撞击,8球碰到哪里是哪里,就在碰撞后停止的位置续击。3球需要有裁判员将其恢复原位,8号击球员是否再击打3球由自己决定。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5: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禾火老师拍的照片,抢抓的镜头真好看,谢谢啦!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1: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濮水龙乡居人 于 2012-5-29 11:06 编辑

闪击时球槌与自球接触怎么判?
     下面三种情况都是球槌与自球接触的情况,是否犯规,如何判罚?一,脚踩自球后,放球前。二,放球后闪击前。三,闪击球后又一次碰到自球。
     按照2011门球规则,(一)和(二)是闪击犯规,自球拿出界外,对他球的处理:第一种情况他球放回撞击后位置,第二种情况他球放在放球位置。(三)是:分抬脚前和抬脚后,闪击他球移动有效,抬脚前自球拿出界外,抬脚后又一次碰到自球属于完成续击,击球员应退出场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7-10 1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