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3-6 1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主所述情况的判罚往往会引起争议。
判罚的关键是确定自球是在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原因脱离开脚下的。
如果是发上在闪击动作后、抬脚前,由于球槌击打的原因造成自球脱离开脚下,则应属于闪击第二阶段的犯规,属于闪击不成功的例子。取消闪击权和续击权,他球放回放球位置,自球放到界外。
如果是发生在他球运动超过10厘米、抬脚时,由于抬脚的原因造成自球脱离开脚下,则应属于闪击第三阶段的犯规,取消闪击权和续击权,他球移动有效,自球放回踩球时位置。
如果他球静止时到自球的距离未超过10厘米,即便是抬脚时由于抬脚的原因使自球脱离开脚下(此时自他球的距离可能超过10厘米),也属于闪击不成功的例子。取消闪击权和续击权,他球放回放球位置,自球放到界外。
这里有一个对规则中“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离自球的距离超过10厘米”属于“闪击成功”条文的理解问题。这里的“闪击成功”是对于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静止时离自球的距离不超过10厘米属于“闪击失败”而言的,并不表明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离自球的距离超过10厘米都属于闪击成功。
个人认为:如果自球脱离开脚下不是因为抬脚的原因,而是因为球槌击打的原因,那么即使“被闪击的他球移动后离自球的距离超过10厘米”时自球才脱离开脚下(这种情况往往是很难判断准确的),仍然属于闪击第二阶段的犯规。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作“闪击双飞”。“闪击双飞”的特征是:闪击击球动作后,自他球同时开始运动,但由于脚对自他球的压力不同,所以自他球受到的脚和地面产生的阻力不同,因而自他球离开脚时的速度不同(速度的大小一般是相差很大的),所以就造成了他球已经运动到很远(远超过10厘米)而自球运动到刚离开脚下很近的的现象。但实际上自他球是同时离开脚下的(忽略球的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