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17 22: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历来反对规则限定一人指挥。我以为那是中国门球人的怪癖。现把老帖抄在下面。
限制多头指挥没意义,做不到。
09规则里教练的职责有一条是:(三)在比赛时担任指挥,或指定一名本队成员代行指挥。这就是 “一人指挥” 的全部根据,很多网友颂扬说球场安静了,好得很,我完全无法理解这些门球人所爱,我以为“禁止多头指挥”没什么好。
首先我们看一下哪些运动禁止上场运动员之间交流打法的,篮、排、足都没有规定,场上实际有人在替教练指挥(如排球的二传手)。台球没有教练的职务,乒、羽教练只能在停球时教练,在进行中根本来不及教练。冰壶和门球在此问题上最相近,也是一方打,另一方休息,他没禁止场上运动员讨论怎样打,也没有禁止队员喊叫。同样的门球,过去可以多头指挥,国际比赛可以多头指挥,何以中国到了今天不可以?
有说“取消多头指挥是英明之举,否则场上总是争吵不休,有失文明,既影响团结又影响成绩,这样的教训不少”。其实多头指挥取消以后,球队内部争吵根本不能解除,场上不说,赛后还是要说,尤其是教练的失误,事后说已经晚了,反而成为一个内部的心结。有人说多头指挥影响气氛,影响团结,但从比赛来看只要不妨碍对手打球,影响的是自己,用得著干预吗?网上就出现过教练一时观察不周造成抹不去的遗憾的例子。
要处罚多头指挥,就得界定什么是多头指挥,我请问下列情况是不是多头指挥?
# 本队球员提醒击球员还有一个球没闪击,两次击球进三门或注意身后有球等。
# 击球员和教练对话,不同意教练的意见。(这也是在参与指挥,指挥的是自己)
# 教练员看不清远处的球号,问远方队员,形成对话。
# 队员发现教练明显失误,及时提醒。
# 教练身边有队员参与讨论
无论上述情况是不是算多头指挥,只要规定不能多头指挥,裁判员必须时刻注意听队员和教练之间的对话,队员和击球员之间的对话,发现可疑还应追问你说什么!否则就可能漏判!这还不够,裁判员还应懂得参赛队的,方言,少数民族的语言,和外国队比赛也必须懂得外国语言,否则语言都懂,无法判别是否多头指挥。这还不够,还要防止队员用暗语、手势指挥。到此大家都会感到裁判人数不增加不行了。
上述这些裁判都做到,也还有一个难题,观众参与“指挥”,裁判如何判,判听指挥方犯规?那好,有倾向性的观众可以利用这一点专门“指挥”对方,使得对方被处罚。你奈何这样的观众?
综上所述,我以为不许多头指挥是可笑的规定,还是回到国际门球规则和99、 04门球规则为好,我们的门球规则制定者过去(09年以前)也多次解释过,教练员不一定是现场指挥员,指挥员也不一定只有一人。还是教练员身边有几位队员做参谋,能及时提醒为好。总之放开些,如何指挥是队内事务无需外界干预。也没法干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