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军旗 于 2014-10-21 18:48 编辑
双规制或为理想选择
日本门球规则,已经取得国际地位几十年,是各国公认的国际规则。目前,中国要按自己的国情、运动发展的需要,对它进行改造(修改),困难很大。不说日本和其他国家,咱们国内就有很多人通不过,主要是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在一些人的眼里,现行规则完美无缺(很多人认为它是中国的,并不知它是日本的):请看事实,
一边倒——本来是体育运动不允许存在的,却有人说它“有特殊的观赏性”,本来是规则的问题造成的,有人偏偏说是技不如人的结果,本来是门球独有的现像,有人却硬说任何比赛项目都存在;
说偶然性——应该是越低越好,却有人说,门球比赛偶然性大,正是“门球的魅力所在”、门球比赛没有常胜将军,正是“参赛动力的源泉”;
默记10秒——这是最落后的执裁手段,替代的方法多得是,有人却说他是“是唯一可行的、人性化的办法”;
得分封顶——单球得5分,中途退赛、总分25比赛结束,比赛结束的方式还有30分钟,实际又不是30分钟,还有个完整轮次 。这样的不伦不类的规定,早就该改,可改了之后,立即遭到反攻倒算,如说它“破坏了战术设计结构,造成亚锦赛失利”等等。总之,一句话,现行规则改不得,惹不起。
所以,目前最可行的办法是“另起炉灶”,脱离现行规则的架构,可“适当参考国际规则”,根据中国国情,适应竞技型比赛的需要,制定一部竞技型比赛规则,这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这部规则必须解决一些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如比赛观赏性差、偶然性大、留球过多、场上实力经常失衡(一边倒)、技术不能完全主导比赛胜负,以及裁判员力所不及的执裁任务、和主观随意判罚、判罚没有权威等。充分体现“竞技”的特点和与现行规则的重大区别。把这部规则和国际规则(则照译或摘译),一起摆在中国门球人的面前,实行“双规”制,(一国都可两制,门球有何不可?)球场也好,球队也好,镇、县、市、省也好,平时玩也好,各类比赛也好,任意选择,爱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赛就怎么赛,你看哪个好,就照那个玩,比赛规程任意规定,’两规”之外还可创新。各级门协应该鼓励门球玩法的多样性,不要求那个“统一”。这样,就不存在“改的好不好”的问题,只有“是国际规则好玩,还是中国规则好玩”问题。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我就不相信中国人都愿意玩日本规则,会让中国的规则 “坐冷板凳”。这样做,在国内不会有任何怨言。国际门联也无话可说,这种做法不违反章程。
如果还是紧随“国际”随便改几条无关痛痒的规定,就把整个规则当成“中国的”,其实就是贴个“中国”标签,这对全国门球人是很大的误导,这大大提高了日本规则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到了创新的时代,门球也应该创新。习近平最近在文艺座谈会上说,“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 “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