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门球卫士 于 2013-11-3 12:05 编辑
(一) 进一门。 1、只有第一轮允许用手放球选点,开球点在四线上,距距角1——2米处【改为2——3米】。第二轮起,进一门必须先进入“一门区”(一角内长方形,四线边长200厘米 ,一线边宽50厘米【改为四线与一门右柱垂线的左区——为减少其杀伤力】。),再从一门区进一门。(包括他球闪送进一门,也必须在一门区内,方为进门有效。) 2、撞柱得分后,球停在界内的,还有一次续击权,但续击只能接应或进一门区,(若撞击他球,自他球移动有效,停杆)成功,还有一次续击权,但只能撞击一门区内的球或进一门,第一次进一门失败的球,从界内进入一门区后,还有一次续击权,但只能撞击一门区内的球或进一门【太复杂,垂线左区较简单】。 3、一门区内的球 ,不论是否已经进一门,可以被他球撞击,也可撞击他球。 4、 进一门不论成功与否,就成为界内或界外球。 5、 第一轮进一门的球,不论成功与否,撞击他球,自、他球移动均有效,其中,通过一门后,撞击门后他球,有闪击权,但只有一次续击权。 6、不得申请“临时移开”门前、门后球 【开球点从2米——几米都行】。 7、 首轮进一门犯规,该球放选点处界外, 下一轮可进一门区,进入一门区后,没有续击权。 (二)、进门得分的判定。球体一次运动,整体从门前移动到门后,并停在球门线后,为进门得分。凡压球门线的球,经再次击打,越过球门线的,一律不得分【这样统一规定很好】。 (三)、球体是否压球门(比赛)线,以球体是否与线接触为准,不以投影为准【容易判定吗?】。 (四)、成功撞击的判定。撞击他球,他球虽没有产生动态,但自球已经与他球成接触状态,亦为成功撞击;但击球前自他球虽然成接触状态,击打自球后,他球没有产生动态的,则不为有效撞击【好点子!】。 (五)、取消申请裁判员临时移开球、击球员自行移开球 、裁判员确认等规定【有没有例外?】。 (六)、违例,即一些意外触及或移动他球,或以获利为目的故意移动自、他球的行为。 1、击球员身体触及静止球,使他球移位 ; 2、闪击后抬脚时,自球脱脚移位; 3、踩球时或闪击后自球在脚下移位,有不当获利; 4、手中球掉下(含捡球时,被捡球移动他球)造成他球移位; 5、捡错球、踩错球; 6、闪击时因自球在脚下移动,造成被闪击球以外的他球移位。 裁判员宣判“违例”后,击球员立即停止击球,待裁判员处理球后,再继续比赛。裁判员处理球所用时间,计入击球员用时。 上述行为中,球只动并未移位,不需回复的,不判违例,比赛照常进行。 (七)、犯规。 1、将对方球闪出、带出、顶出(含间接顶出)界外,均犯规,停杆,对方球放回出界处界内(压线); 2、击球员身体或球槌触及移动球;(含被动触及)自球放界外,他球放触及处。如犯规方仍有不当获利时,他球也可放界外。 3、连击、推球,击球面两次触及自球或较长时间接触自球;(自他球距离较近,击球后自他球同步、同向前行【没连击、推球。为什么击球后自他球不能同步、同向前行?我自吹有这个击球技术。】) 4、闪击时自球脱脚或他球没有离开脚;(停杆) 5、重复撞击;自球放界外,他球复位。 6、用非击球面击球。 7、球不停稳可以捡球、击球。但捡球、击球后,若出现移动的球出界、撞击、得分等需要裁判员宣判的情况,则为闪击、或击球犯规,自球放界外,被移动的球复位【前几十年早该定了!】。 除以上所列犯规条款外,再无犯规行为。 (八)、续击权只有一次。 (九)取消10秒,实行累计计时制,各方单独用时15分钟,一方时间用完,时间到立即停杆,场上局面不动。另一方再单独打一定时间。【可否另试?——16分十5轮制十宽松10秒。先得16分方胜。双方低分打5轮。】 说明,笔者拿不准的问题: 1、续击权是规定只有一次好,还是多次好【肯定一次简单】。 2、设立一门区,取消现在的开球区,主要是想解决撞柱球再进一门的问题,增加技术含量,会不会带来其他问题【彼此哪种好,可一试。】。 3、必增的犯规条款。【楼主的伟大工程可敬可佩,希更多网友参与讨论。】 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