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楼主: 门球狂人

谈门球规则的修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5: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规则做个结论吧:
      留存了很多版本的门球规则,我现在需要留存的的是一本什么样的规则呢?
      第一部分,原汁原味的国际最新版门球规则,现在说那就是即将从2015年4月1日实施的国际规则了。
      第二部分,有着适宜老年人开展的中式元素,可以列一个章节或一个附则,在国内重要赛事上执行,供基层门球活动选择执行。
      第三部分,适宜中青年中开展的,中式元素多一点,其运动量、观赏性要有质的提高。

      第一部分很好做,有几个翻译和文字方面的人员就可搞定。
      第二部分不难做,有关人员和部门搞掂这些实在是挺容易。
      第三部分需要做,这方面不可求之过急,用好一些资源和试验场就可以了。比如搞了十年之久的某俱乐部赛事活动,即将推出的中国门球俱乐部联赛以及一些基层赛事中等,认真总结很重要,把实践中的东西梳理、研究进而上升到理论,形成一套完整的东西。中国门协在这方面有责任也有任务做好它,以便指引好门球项目的开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1 16: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你谈的这是啥??既是修规建议,又看不出实质内容,什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只看清了什么老年青年什么的。既是《谈门球规则的修改》,就应条理清晰,别让大家釆想才对,也可能是我不理解其意吧?

点评

你看的是这个主题帖的第七个页面了,前面还有很多啊,最好从头看一看,看你对那些感兴趣,欲解其中意,还需身入其中哦  发表于 2015-2-11 1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1 18: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5-2-11 15:34
给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规则做个结论吧:
      留存了很多版本的门球规则,我现在需要 ...

        三个部分的设想很好,第三部分难度大是正常的,因为要创新。但我相信只要广大的门球人的积极性起来了,各种不同的打法层出不穷,不断地试行、实践、总结经验,总有一天会成为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1: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接送球1 于 2015-2-12 21:20 编辑

    中国的门球规则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这无可厚非。但中国的门球规则也不要搞复杂化,规则中加几条附则,让康乐、竞技赛事都能用就可以了。
    竞技门球规则在现规则的基础上如能做到判十秒以表为准就是一部很好的竞技门球规则。只要让门球比赛的节奏加快,让运动员在场内跑起来,我想比赛的观赏性一定能提高。门球没有观赏性主要是让慢字给影响的。如果再能实行得分封顶,先满25分比赛就结束、但单球得分不封顶,让比赛抢分更激烈些,这样观赏性可能更强些。如一方时间未到先满分,比赛就结束,这样也减少了无观赏性的垃圾比赛时间。
    门球规则制订出台后,在无大问题的情况下,应保持她长期的稳定性,因门球比赛是靠技战术的,有什么样的规则就用什么样的技战术,成熟、精彩的技战术是出自于长期规则的稳定,如规则不稳定,就使门球的技战术长期处于探索阶段,这样不利于技战术的发展提升。
    国内最高级别和正规的门球赛事,其规程最好要与规则一致,让最成熟、精彩的技战术在这样的大赛中发挥出来。如果加进了一条与规则不符、影响技战术发挥的条款,使比赛中的技战术又处在探索的层面上,让大赛成为了试验的性质,我认为这是对重大赛事的态度不严慎,不可取。   个人想法,不当请批评。

点评

小郭您好!在得分不封顶的基础上再加限三,这个比赛怎么打?其战术怎么安排?确实需要重新探讨。  发表于 2015-2-13 14:15
吴老师说的是!此次在11规则基础之上的限三与很多年之前的限三不同,没有可比性,是需要更多的探索,不然仓促迎战就亏了。  发表于 2015-2-13 0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拇指老喽 于 2015-2-12 11:52 编辑

        老师;我认为照抄的国际最新版门球规则,不太符合我们中国的国情咯。那么按第二部分,是我们现在正在运行的门球规则,可以说是目前门球市场通用规则。第三部分是如何完善我们中式化的、多元素的、质量更高的规则。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做出努力来完成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1: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慧养心 发表于 2015-2-6 09:51
我对三杆过一门的看法  对于平时训练,三杆五杆过不过一门无所谓,反正就是训练基本功,尤其是初学者。但对 ...

如果是个人单打比赛,3杆不过门怎么办?难道规则还要制定两种吗?一个5人集体、一个个人单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1: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狂人先生的讨论之二是“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规则。”我的看法是首先要搞清楚门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中的定位和定性、然后再说。因为这个问题不搞清,不管是改良还是创造,都可能会搞成“姜太公的坐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1: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5-2-6 08:06
【资料】狂人发表于 2009-12-9 00:03:57 |

非常赞同狂人老师关于球进1门与进2、3门的规则享受一样待遇的观点,但对“自球整体一旦越过一门后7.5厘米后即告过门有效”的修改有不同意见,因为这样规定球过1门7.5厘米才算过1门,又与过2、3门的规则不一样待遇了,我感觉还是“自球一旦越过一门球门线即为过1门为好,以便球过1、2、3门的规则要求完全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一门限三的问题,没有一点意思。前面都说了,只要战术上需要,留三棒很有必要。 还有就是留球,也不会产生时间上的问题呀,留球也不会带来观赏性的影响!相反更有战略上的思考、更多的回味。

点评

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15-2-12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2 1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闪半利刀 于 2015-2-12 19:59 编辑
接送球1 发表于 2015-2-12 11:32
中国的门球规则应该符合中国的国情,这无可厚非。但中国的门球规则也不要搞复杂化,规则中加几条附则, ...

      我非常赞同《接送球1》网友说的:只要让门球比赛的节奏加快,……,比赛的观赏性一定能提高。门球没有观赏性主要是让字给影响的。但让击球员在场内跑起来,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现在打门球的绝大多数都是爷爷、婆婆辈的人,能让这些真正的爷们、婆们动作快点、麻利点那是可能的。

点评

爷爷、婆婆辈的人可打康乐门球。能打竞技门球的人跑起来是可能的。  发表于 2015-2-12 21: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讨帖整理的观点


研讨: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规则

                                                                             撰文 门球狂人
      

       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规则?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说几个名词。
       第一个是拿来主义。
       第二个是改良。
       第三个是创造。
       我觉得,在事关中国门球的发展问题上,弄清以上几个名词很重要哦。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文章深入浅出、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文章赏析

拿来主义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改良,原指去掉事物的个别缺点,使更适合要求之义,暗含在现有的基础上修改,不包括推翻重来。

     创造,是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或想出新的方法,创建新的理论,创出新的成绩和东西。是建立在自己创新的基础上来制造新事物。

     把上述一些东西翻腾翻腾,琢磨琢磨是有益处的,至少会使我们的研讨不走弯路。记得有人说过:没有XX的理论,就不会有XX的运动。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当然,我们分析研究问题也是先要把理论的基本问题搞清楚的哦。

    现代门球到中国后,一段时期是盲从,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犹如圣经一般。
    后来,执行得不坚决了,一段时间内还比较混乱。
    第四届中国门协制定的2004规则有过了一次“全面接轨”的时期。
    第五届中国门协在自己的任期内搞了两次修规,一是2009规则,二是目前还在执行的2011规则。
    很多人说,第六届中国门协在自己的任期内还会搞修规的。

    原来是说过的,不再频繁的修规了,计划2015再统一搞修规。
    实际上,很多人也期望这次能把规则再修理一次。

     人是不断变聪明的。
     中国门球人以及中国门球也是不断得以发展的。

     在门球规则制定问题上,狂人经历了门球引进以来的全过程。
     结论有了:
     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的越具体越激烈越好。
     一旦成文,就要维系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不能以中国门协人员的更迭作参照物。

      一部规则的制定最起码要保持4---5年不变,不能太频繁。换句话也可以说是:不要太折腾。

       认真分析门球、对一些东西做必要的研究,我们有责任给门球一个宽松和发展的空间。

       海外门球统一中式门球看起来不会成功,同理,中式门球让外国人都学进而统一世界也是很难做到的,连个场地标准都统一不了,再奢谈大一统就没啥意思了,怎么办,有句老话咋说来着:随他去吧。
      海外门球会按照目前的路子走下去,70年了,也发展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了,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哦,慢慢去做就是了。
      中国人接受了门球,但没有接受海外的门球场地,没办法,实在是国情不同,这也不能强加于人啊,所以,中式门球会按照现在的的路子走下去。
      中式门球和国际门球,虽然都叫门球,但其实质是有变化的,不一样啊。不会有人把这两种东西做成一锅饭的哦。

     我以为:
1、在天然草球场上,无论内战和外战,采用国际规则。中国门协举办的全年门球赛事,要有一项或两项赛事使用天然草场地和国际规则。我认为,中国门球锦标赛和中国门球公开赛(部分地方)可以这么做。这方面有点拿来主义的意思了。

2、老年赛和有着广泛基础的地方康乐型的门球活动,在国际规则前提下,附加几条临时规定是可以的,比如,打轮次等,这也算是一种改良吧。

3、以基层门球俱乐部做依托,以中国门球俱乐部联赛作样板,大大方方的对中式门球做出全新的定义,拿出一部像样子的中式竞技门球规则。这方面,力度要大一些,要使门球的观赏性、运动量及参赛主体有一个较大的变动,将其称其为创造也不为过。

      国际规则不是圣经,它适合天然草场,有着很多偶然性和休闲娱乐的成分,它的观赏性以及对参赛者身体的锻炼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中国是亚洲和世界门球组织的成员国,适当的设置一些此类赛事是必要的。
     中式门球规则不是法律,及时看成是法律法规也不能认为其一成不变,最近一段时期,成百上千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成批的废止,是在提醒着我们,思想上和行动上不能僵化。           

     中式门球发展空间很大,但会向竞技和康乐两个方向发展。用一部规则左右中式门球,是缺乏认知的,这方面需要做的文章还很多,亟需展开研讨。

       留存了很多版本的门球规则,现在看来都不能令人满意,那么,我们现在需要留存的的是一本什么样的规则呢?
      第一部分,原汁原味的国际最新版门球规则,现在说那就是即将从2015年4月1日实施的国际规则了。
      第二部分,有着适宜老年人开展的中式元素,可以列一个章节或一个附则,在国内重要赛事上执行,供基层门球活动选择执行。
      第三部分,适宜中青年中开展的,中式元素多一点,其运动量、观赏性要有质的提高。

      第一部分很好做,有几个翻译和文字方面的人员就可搞定。
      第二部分不难做,有关人员和部门搞掂这些实在是挺容易。
      第三部分需要做,这方面不可求之过急,用好一些资源和试验场就可以了。比如搞了十年之久的某俱乐部赛事活动,即将推出的中国门球俱乐部联赛以及一些基层赛事等,认真总结很重要,把实践中的东西梳理、研究进而上升到理论,形成一套完整的东西。中国门协在这方面有责任也有任务做好它,以便指引好门球项目的开展。

     门球,还是一个并不成熟的体育健身项目,虽然传入30年了,其规模、影响力远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康乐门球要搞,这关系到老龄化社会的和谐和发展,马虎不得。
     竞技型门球要搞,而且是下大力气抓紧搞,这是关系到这个项目发展的大问题。

     笔者曾多次表示,最适宜中国人玩的项目有四个,即:麻将、象棋、乒乓球、门球,前三个的“从业”人员基数相当的庞大,而第四个项目---门球,现在和它有紧密关系的人员基数还不够大,项目规则的繁琐和运动量啊、观赏性啊、刺激程度啊等方面,门球有着很多的文章要做。

    为了门球的发展,为了发展的门球,制定一部简单可记便于操作的门球规则,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3 12: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篇幅虽长,但很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3 17: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狂人的诸多修改意见中有一条肯定能站住脚:只要球过了一门都算一门得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3 20: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定一部简单可记便于操作的门球规则,是必须的。 ------- 这个说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