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门球狂人 于 2014-2-1 08:05 编辑
一、四大秀才之一 夕韵风采
把他排在第一位,其理由很简单,狂人和四大秀才都见过面,而与他见面认识是最晚的。
已进入老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一副秀才麽样。
2013年5月,狂人和几位网友乘火车南下,于23日凌晨2.00抵达万州。
出站口,一位只在网上闻其名,从未见过面的人向我招手。
夕韵风采,重庆版块兼开县版块版主和狂人见面了。
夕韵风采文稿:
吾本不是开县人,璧山藉贯蓉城生。盖因随父迁此地,算是半个深扎根! 盛山以盛字命名的山、迎仙山的美丽传说、大觉寺和岩观音的晨钟暮鼓、两广总督兵部尚书李宗羲李大人的乌龟神碑……开县优秀的文化遗产万万不可遗忘呦! 求实说,开县我历来对其脍炙人口的别称——“举子之乡”、“帅乡”、“柑桔之乡” 耳熟能详,其他人文地理却知之不多。但毕竟来开县已有半个世纪了,就我印象最深的谈谈。 吾自幼在长江边长大,泳技精进。一到开县,就被那一清一浊、绕城交汇而东去的两条河流所吸引。尤其是发源于东北部喀斯特地貌山区的清江(东河),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冬暖夏凉。那时,河里鱼类资源之丰,令人咋舌:常见鳡鱼过处,鱼儿惊逃上岸,路人俯拾而去;一根刷(吆)牛条子,结上钩线,一会儿就钓起一大串。自此,令我对刷滩(川溪游钓)痴迷了一生。 1995年,我偶见《人民体育出版社》旗下、中国钓鱼协会主办的期刊《中国钓鱼》杂志,从而产生兴趣,立撰“情寄溪流”(载《中国钓鱼》1995年8月期)一文以笔名试投而去。没承想,不久就收到了时任编辑部副主任兼主编的袁海娜女士来信鼓励。就这样,我走上了一条我钓、我吃、我拍、我写,如醉如痴已近20年的不归路(“刷滩人的世外桃园——白甲溪”,获“天下好钓场”2010年度征文三等奖);溪钓,也成就了幸福我一生的姻缘,由此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人和事的素材! 开县属长江流域小江水系,物产十分丰富,过去公路不通,唯有经云阳县可通达长江的水路(改革开放,陆路渐盛,水运业终于废止,退出舞台)。那时水运盛极一时,帆樯穿梭,舟楫密陈,古渡口东河老关嘴大、小基头、北门粮库米码头、南河狗头桥客货码头,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炎炎夏日,船板凳(船工俗称)周身精赤,布块系腰以捂羞。但凡急流、险滩处:纤拉、背扛,豪情号子震天际;古铜、亮色,健硕肌体赛罗马(雕塑)!壮哉,美哉!
古城开州,群山环绕中的一颗明珠。然暑天奇热,堪称长江真正火炉!海拔不足170m——东有迎仙山,南岭为屏障,宝珠山西堵,北倚靠盛山:(不论老城、新城)如置一口大锅于锅底,上下蒸腾汗如雨。全球变暖,三伏天气温在36度以上长达1个多月。记得小时候,大人细娃儿、男男女女,大街小巷,满是凉板过夜。我家无竹凉床,则拆床板、下门板睡觉。我们几个小点的,热得委实难受,因熬不住而啼哭。 现在消暑条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全然没了过去那种感受。是否为三峡成库以后所调节,不可妄断,因专家曾有过气候更加极端之说。
开县还有一种别开生面、别具一格的风俗——县城正月初九,盛山、迎仙山登高,古已有之。究竟始于何时,无从可考,反正我家迁来此地即有。每年这天,万人空巷,盛山左右两径人山人海,高潮之际,人流阻滞;遍山炊烟,愉悦游玩。曾记得,儿子高考后会离家的那一年,一家3口这天去迎仙山玩儿,留影珍藏至今。 咱谢家后来因人多拥挤不堪、水源不济也不洁,则反其道而行之,人家上山我们下河边、去溪沟,带上渔具、炊具。河里、沟里鱼鲜,几弟兄立等可取,父亲邀来知己同事杨叔(已仙逝),阖家欢聚,其乐融融(上世纪90年代,建行赞助竞登,推波助澜至今。县城南移,依托南山,打造公园,步道加宽,登山更盛,摩肩接踵,歌舞升平,国泰民安)!
然,好景不长。1959年始,天灾人祸,一拖3年。天灾为表象,人祸为其实。其景之惨,难以名状。商贾不兴,百业凋零。关门插户,路断人稀。(吾)豆寇三姐,肿病魂消。农村更甚,随见路倒。青壮毙多,绝户不少。历史教训,警钟长鸣(如“难忘夜半那顿饱餐”载《开州文史》2012年第2期)! 这期间的1960年,开县也曾发生过一次震惊中南海、著名的狗儿坪暴乱(采访了当事人老门球人李大寿,撰文“虎穴侦察记”载《开州文苑》2010年第3期)。
眼看年成刚有好转,10年文革动乱又起。且不说古迹文物扫荡殆尽,单是这武斗,惨烈空前。那年万县专区读中专的我,无一例外参与派性组织,主编兼刻字、印刷一条龙办战报。武斗初起,夹裹驻入专署据点。年纪轻轻,何曾见过亮晃晃钢钎藤帽队军号震天响阵仗,吓得约上几个同学,连夜翻过大垭口逃回开县。万幸县武装部支“左”坚决,武装一派轻而易举扫荡了对立派。巴人生性梗直火辣,否则势均力敌后果难以想象。如重庆,双方动枪动炮动坦克,伤亡惨重,震惊全国。 开县武斗死人虽不多,但对立派被横遭镇压、疯狂报复伤残不少。我曾在现场目睹了这一骇人场面:对立派头目等7人,五花大绑背插标子跪地,在人山人海围挤下执行枪决。幸亏地区学生总头头及时赶来,高呼“枪下留人” 才幸免于难。 前年,其中已退休的x,经动员接受了我的采访,讲述他文革武斗中的惨痛经历。已成文“文革——人间炼狱”,不是铭记仇恨,而是希望这惨痛教训让世人永远牢记,绝不能让它重演!
……俱往矣,天翻地覆慨而慷。 勤劳朴实帅乡人,千载机遇紧抓住,一张白纸绘新图;靓丽新城拔地起,建设民生两不误,一心一意奔小康。 2006年春,早已因机改从机关走人的内人,我也退居二线无所事事,盛山公园门球场离家近在咫尺,早晚打太极拳。先是内人被口耳相传入了门,半年后耳濡目染也有了兴趣,我的门球人生由此起步。尤其涉足宣传,挖到了金矿一般,因缘际会,余生充实快乐。在以罗绍轩主席为代表的帅乡门球人无私奉献精神的激励下,在《开县门球》1亩3分地儿上,辛勤耕耘,无怨无悔。 截至目前为止,纵观我辈之人,也算是“在红旗下长大”, 或多或少都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人生如戏在舞台,戏好戏孬在自己。言之灼灼,不再啰嗦,最后: 素描自我 贫寒出,励志助。人谦和,个性酷。途不顺,精神富。妻贤淑,子秘书。中专生,多著述。欣逢盛世:别样人生,一样精彩。
夕韵风采的故事很多,5月23日,狂人亲眼所见这位秀才是如何的人物。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