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门球狂人

门球、酒及其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7: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下午的比赛有了一些火药味。输掉一场的球队必须连胜两场才有可能出线,有的领队和教练对队员说话时情绪激动,甚至很不客气,整个氛围跟门球场围栏上悬挂的宣传语“输赢一笑两欢”极不协调。门球啊门球,真没想到,竟然让这些老年人如此认真。不对,这些打门球的并不完全是老年人,更多的是中年人,还有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呢。来自生命科学院的那位戴眼镜的运动员看上去跟我年龄相仿,顶多二十四五岁的样子。门球并不完全是老年人的专利啊?为什么一提门球人们马上想到的全是老年人呢?适合老年人从事的运动,竟然也有年轻人参与,这事值得去探个究竟。

  眼镜的球技极佳,也懂战术,他打10号球,球过一门落位距二线两米处,他没有像其他运动员那样续击自球去占二门一号位或零号位,而是往回撤退了半米。等他退出场,我走上前去问:“你怎么不去打人家反而往回撤退呢?”
  眼镜见我是个观众,就把我当成他的粉丝,详细地为我解释说:“对方1号球打完以后,2号球过一门找我10号
球,落位好的话,就可以擦球去完成目标任务了。这是战术。开局战术。”
  我似懂非懂。按照他的解说,我发现1号球过二门后,去四角找3号球9号球了。
  2号球过一门,恰好落在10号球旁边,但是没有擦向四角的角度,只好擦向二门门柱右侧,闪击10号继续留在原地,我不明白什么意思,接着2号运动员用力击球,只见2号球过二门后直奔向四角方向,差点儿沾上了3号球,眼镜大声叫:“好球!”
  2号运动员开心地咧着嘴满面红光和笑容,像个兔子一样一蹦一跳地跑到四角,用自己的球把人家的3号球、1号球、9号球全都闪到了场外。后来红方就毫无还手之力,除了压线就是满场飞球,最终惨遭失败!
  眼镜赢球之后主动跑来找我,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是不是也想打门球?可能是打门球的年轻人太少了吧,他感到孤单,需要伙伴。他的热情让我无法拒绝。我跟他实话实说,并且提出向他学习打门球的请求。眼镜听后显得有些激动:“那敢情好啊!我求之不得呢!你有名片没有给我一张!”
  他接过我的名片后认真地看了一遍,有些夸张地说:“嚯,郑炜,这个名好,团以上干部啊!”说着,也从兜里掏出一张名字,“我叫,这是我的名片,到时打我手机就行。”
  就这样,我在门球界有了第一个朋友。他叫武进,门球人都喊他小武子。以后的日子我们经常在一起打门球。他是老师,我是徒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7: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虽然不是官,但新换一个部门,应该有自己的创意,给新单位带来新气象才行。在门球世界选题讨论会上,就读者下滑问题,我认为是选题太老化,办刊风格太老实,主旋律没有错,我不反对主旋律,但一派歌功颂德假大空,这那能吸引读者?新闻媒体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有个性鲜明的观点,权威的论述,超前的市场化意识…… 
  我的一番慷慨陈词让门球世界的老编们面面相觑无人响应,我不管他们,继续大发噘词:“你看中国足球,哪家媒体的文章观点尖锐犀利,就像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投枪、匕首,谁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就大,中国门球一样,需要有人去骂,比如十秒超时犯规问题,可以大做文章……”

   不能说我没有私心啊同志们,我转着转着就转到“十秒”上来了,我心里还装着丈母娘啊!

   不过我下面的话说到了点子上,撬开了老编们一直绷紧的嘴巴。

    我说:“十秒已经不短了!你打完球接着跟球跑,不等球停下你已经在哪里等它了,接着挥杆用不了五秒就完活,那来的超时犯规啊?你到好,你站在哪里眼瞅着球停稳了,你才提着杆慢悠悠地走过去,你以为是在你家院子里散步哪?这是在比赛场上,要争分夺秒!我看打门球的人都没有这个意识。裁判判你超时犯规一点都不冤枉,个个都奔20秒去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打门球的大都是老年人,跑不动了,没办法啊。这就是我们新闻媒体宣传的责任了。门球本来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怎么就定位为老年人的专利呢?舆论导向一定要改变才行,或者两条腿走路,老年人走康乐型发展之路,玩节奏慢的五人制;年轻人走竞技性发展之路,玩个人单打,一人打五个球,加大活动量;否则,门球最终将走向死亡!”

    我的话讲完后会议室内一片静寂。我能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我想我可能讨不到老编们的好了,他们将来一定不会欢迎我。正当我心存疑虑有些惶恐不安时,掌声突然响起。

    在座的老编们全都鼓掌欢迎起来。

    一位老大姐说:“小郑说的太好了,思路清析!”她叫章德宁,编辑部主任。
  编辑副主任杨力说:“还是年轻人思维活跃,会有发展前途的!”
  姚主编连连说:“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8: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姚主编让我开辟“发展与争鸣”新栏目,这符合我的性格及办刊追求。我捉笔写了一篇文笔犀利的“我看中国门球之现状”。
  在这篇文章里,我把矛头直指世界门球联盟。
   我在文章中指出,门球从日本传入中国已近二十年,号称拥有500万之众,本该早已实现市场化运营,但事实却每况愈下、人员萎缩。究其原因,在于世界门球联盟设在小日本而不是我大中国!国际门球大赛是在天然人工草坪举行,而中国则是沙土地,因此中国门球要想在国际上拿名次,难矣!
  既然中国门球当年的发展壮大靠的是走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那么我们今天也就不必去跟什么劳什子国际接轨。我们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成立自己的国际门球组织。所谓国际,泛指本国之外,中国对日本而言就是国际社会,因此跟国际接轨应该是跟中国接轨。中国的就是国际的!
  我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想到哪写到哪,怎么痛快怎么说,甚至痛骂中国门球受千年沉淀下的官僚体制约束,没有符合门球自身发展规律的生长环境。总之这篇文章火药味十足。
  文章写完后,我自己又看了几遍,感觉比较满意以后,先交给杨副主任斧正。   
    杨副主任很快看完了,右手狠劲往办公桌上一拍,吓了我和章主任一大跳。就听他说:“写的好!骂得也痛快,一改本刊文风,好!”
    章主任疑惑地看着他,脸上挂满不知他又要发什么神经的神情。
    杨副主任把我的稿子递过去,对章主任说:“你看看小郑这篇稿子,写的好,
一定能把中国门球骂火!”
    章主任将信将疑地接过稿子,埋头认真拜读,我看她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笑出声。我内心得意,耐心等待她的指正。章主任看完后,用手推一推鼻梁上金丝眼镜,慈善地对我笑着,说:“小郑,你刚来,还不了解门球界的一些事情,恕我直言,你这篇文章让人看了是感觉痛快,可是会把门球骂
死的!”
    会把门球骂死?我和杨副主任都一愣。
    我是想把门球骂火的,怎么会骂死呢?
    章主任继续说:“你所说的中国的就是国际的,我很赞成,但是世界门联在日本啊!中国对日本而言是国际社会没错,你说因此跟国际接轨应该是跟中国接轨,”说到这章主任又忍不住笑了,“表面上你这话没错,但这是在玩文字游戏,跟律师似的,实际上是蛮不讲理,
或者说是无理蛮缠。”
    听到这话,我不好意思起来,章主任分析的很对,我带着民族情
绪,是在跟人家世界门联较劲。
    杨副主任从旁替我辩护说:“我觉得小郑说的没错,我们应该坚
持走自己的路,成立自己的国际门球组织!”
    章主任说:“这是两回事。再说成立国际门球组织也不是那么容
易的。”
    我说:“中国国情决定一切!”
    章主任说:“对,门球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才行。你说中国
门球受官僚体制约束也没错,但这样的言论不宜发表。”
    我问:“为什么?”
    章主任说:“中国门球不是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不仅挨骂,连足协领导都被指名道姓祖宗八代骂个狗血拼头痛快淋漓,因为足球该骂
也经得起骂,而门球不行。”
    我看着章主任,认真的听她往下说。
    章主任说:“门球是弱势群体,大多是老年人,相当一部分人是从领导岗位上下来的,在管理上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行。门球协会是群众组织,办公没有经费不说,协会领导也没有什么报酬,都是无私奉献。中国门球目前还没有走向市场,还不经骂,一骂就死了!包括中国门球协会的领导,他们对门球非常热爱,就像疼自家的孩子一样小心呵护着,工作上舍小家顾大家,特别是新任秘书长张娜同志,刚到中国门协任职,可谓尽心、尽力、尽责,我们要扶持她,保护她,如果她不是真心热爱门球,不好好为门球人服务,我们再骂也不迟
啊?也许我也写文章和你一起骂呢!”
    杨副主任不屑地撇撇嘴,虽然动作轻微,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我那时根本不了解中国门球现状,竟然斗胆写什么狗屁不通的“我看中国门球之现状”。现在回想起来,我依然对章德宁主任心存感激,要不是她的善意扶持,像我这么一个山东土匪性格的人,不知道要把天戳几个大窟窿呢!
  不过当时我还是有些不甘心,我想中国门球打不得,骂不得,那不成皇后娘娘啦?我年纪轻轻地伺候她啊?年轻貌美还值得,全都是爷爷奶奶级别的,我这不是浪费青春嘛!我不相信章主任的话是真的,因此我专程去找姚主编了解情况。
  姚主编看过我的稿子后,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是对我说:“小郑,下个礼拜我去山西,你随我去吧,到基底看看,也许能对你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8: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的这几天,狂人第一次没有看春晚,没有打麻将,在家里也没有多喝酒,在老伴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面前,是个花甲子了啊,沉稳得很。
            大年初三,一位北京故交在涿州过年,初三是他68岁生日,和几位好友过去助兴,中午喝了一顿后不尽兴,晚又招几人凑过去了。
          有点热闹了,N瓶白酒都干掉了,都喝高了。这是很少有的一次喝高,“津巴布韦”续写了昔日的“辉煌”。
            人生难得几次醉,人到醉时方为真。初四,在家眯了一天,待到踏着初五的满地红色碎花到球场后,感到,这个年就算是过去了。
            2014春节过了,今早,立春了。一篇门球、酒及其它,也该搁笔了。
             谢谢你的浏览。让我们在网坛、在球场再见。

点评

刘帅家乡的金秋10月,将会和去年5月中网网友赛一样,定让你不虚此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4 20:49

评分

参与人数 1票数 +2 收起 理由
夕韵风采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19: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4-2-4 18:20
过年的这几天,狂人第一次没有看春晚,没有打麻将,在家里也没有多喝酒,在老伴和儿子、儿媳、孙子、 ...

      余兴未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20: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4-2-4 18:20
过年的这几天,狂人第一次没有看春晚,没有打麻将,在家里也没有多喝酒,在老伴和儿子、儿媳、孙子、 ...

刘帅家乡的金秋10月,将会和去年5月中网网友赛一样,定让你不虚此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21: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朱家托 于 2014-2-4 21:34 编辑
门球狂人 发表于 2014-2-3 17:15
三、四大秀才之一   朱家托

      把他排在第三位,其理由很简单,狂人和四大 ...


相识门球狂人
朱家托
      记得,当年我打开中国门球协会官方网时,眼光落在“门球狂人”这个网名上,便立即放亮:这是何方神圣,竟然如此“张扬”?
      鲜明的个性,总是最能引起人关注的,至少对于我是如此。之后,我便开始“注意”“门球狂人”这个人物。这,或许是一个“写作者”惯性使然吧。
      从“博文”或报刊上的“文章”“认识”门球狂人,仅仅只是一个初步的理性感受,“百闻不如一见”,零距离接触才能加深印象呀!
      终于机会来了!
      第10届世界门球锦标赛于2010年9月17日至19日在上海浦东新区高东镇门球主题公园举行,13个国家和地区的92支门球队将同场竞技,演绎友谊门球之歌。我县将组织观摩团前去欣赏这门球盛大赛事。
       9月16日,我们住进浦东新区东靖路交叉口高设路73号上海金麒麟商务宾馆。在办理入住手续时,老板看过我们的身份证后,笑容满面地说:“欢迎老乡光临!”
       他递给我一张名片:王庆兵!
      老板又说:“我是枞阳县人。”
      啊,枞阳县与太湖县,同属安徽安庆市所辖,这不是老乡吗?千里之外遇老乡,两眼泪汪汪!
在得知我们是来观摩第10届世界门球锦标赛时,王老板告诉我:“来自河北涿州的刘会军就住在二楼,与你相隔两个房间。”
       刘会军,就是大名鼎鼎的“门球狂人”。我来上海之前,在网上已经告诉他我的行程,并且相约在世锦赛上握手相识,殊不知“提前”在宾馆就相识了。
       我来到门球狂人房间时,里面床上早就坐了许多球友,正谈笑风生。门球狂人坐在椅子上,桌子上放着一排小酒瓶。第一印象告诉我,这“酒”也许先入为主告诉我“狂人”的“个性”吧。
       我自报家门后,门球狂人也自报了家门,送给我名片,还把其他球友一一做了介绍。
       之后,在球场上,我目睹了门球狂人的“现场解说”,其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令我对他肃然起敬。
       之后,我还在2012年5月10日至13日于河北霸州举行的“候鸟回归杯”门球友谊赛上见到了门球狂人。特别是5月12日晚举行的门球网友座谈会上,我又一次见识了门球狂人的组织能力和醉心门球运动的敬业精神。
相识之后,我与门球狂人的交往便日益增多了。
      我曾先后给门球狂人写过5封信,我主编的小报《太湖门球》,我写门球的小书《风景》、《擦出精彩》,也都先后寄赠给门球狂人,恭请他指教。
       门球狂人曾给我打过15分钟的电话,建议我在中国门球协会官方网的论坛上开设门球专贴,于是我遵命开设了“安徽门球”与“安徽太湖门球”两个专贴,及时报道太湖县和安徽省的门球信息以及门球研究的文章。专贴的开设,为我结识更多球友、网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只可惜后来中国门球协会官方网论坛关闭了。在门球狂人担任中国门球网总版主后,我又成为安徽门球版主之一,继续不忘老网友,结识新网友,为了门球的发展,为了发展的门球。
       怀着对门球狂人的钦佩,我曾写过《从门球场回来读点书——由门球狂人工作室所想到的》(载《门球周刊》报2012年总153期)、《一缕墨香知情深》(载《门球周刊》2012年总153期)、《有欲也刚——由网名门球狂人所想到的》(载《门球周刊》报2012年总160期)等文章。
              
                                                                                                                          2014年2月4日夜
++++++++++
       字符数:13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21: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213541dv6gf6u6g03zu6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21: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213648ymlhzu38rsrrbh2r.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