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社区广播台

楼主: 门球狂人

门球、酒及其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3 1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的魅力说不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1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魅力就是快乐和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O(∩_∩)O哈哈~远处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道,老道会编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青风山上,老道啊,有好菜就朝外端啊,大过年的,图一个乐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14: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狂总到乐山来举办一个乐山大佛门球比赛,那才厉害啊。今年四川的门球大赛就要在乐山的犍为县搞一次,原因是犍为得过全国的中冠比赛冠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7: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四大秀才之一   朱家托

      把他排在第三位,其理由很简单,狂人和四大秀才都见过面,而与他见面比夕韵风采、青风山上要早。
         2010年,第10届世界门球锦标赛在上海高东举办,狂人等一大帮人住在一家旅店,房间和朱家托住的相邻。在赛场的大凉棚下,我们有过愉快的交谈。
           已进入老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一副秀才麽样。

    他在网上发帖说:我因为热爱文学,几十年来,痴心未改,积久在全国各级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了1780多篇文章,已经出版了6部文学作品集。然而,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小文充其量不过是“造句练习”而已。之所以能够坚持到如今,也完全是因为“热爱”!

         据安徽省作家协会2014年1月26日消息,朱家托被授予安徽省第二届老作家文学贡献奖。


      

点评

相识门球狂人朱家托记得,当年我打开中国门球协会官方网时,眼光落在“门球狂人”这个网名上,便立即放亮:这是何方神圣,竟然如此“张扬”?鲜明的个性,总是最能引起人关注的,至少对于我是如此。之后,我便开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2-4 2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7: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日杯”赛(小小说)



朱家托

“国庆——”
一向精明细心的主裁老洪,不知是瞬间粗心,还是一时激动,点名时竟省略了姓,而直呼其名了。
“到!”1号球员答道。
“到!”5号球员答道。
“到!”9号球员答道。
顿时, A地门球场上笑声轰然腾起……
“老洪,是这样的,”云水庄园一队队长老刘连忙纠正,“1号队员叫王国庆,5号队员叫李国庆,9号队员叫赵国庆。”
“知道,知道,”老洪点点头,笑了,“今天是新中国61岁生日,也是王国庆、李国庆、赵国庆61岁生日!我故意用只喊名字的方式,营造一下家庭式的温馨氛围,给大家留下一点节日的深刻印象……”
老洪后面的话被热烈的掌声淹没了。
真是无巧不成书!云水庄园一队的刘国庆、王国庆、赵国庆三位队员都是 1949年10月1日出生的,都以“国庆”作为自己的名字。王国庆原是农技站的工程师,李国庆原是中学的高级教师,赵国庆原是医院的主治医生,他们在云水庄园买了房子,业余都爱好打门球,志同道合,自然都成了社区一队的门球队员。
“秀才学门球,转眼成高手。”这是观众对王国庆、李国庆、赵国庆迅速成为门球行家里手的评语。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好的悟性,又刻苦练球,仅仅两三年工夫,王国庆、李国庆、赵国庆就越过了门球的初级阶段,成为响当当的主力队员,从社区,打到县,打到省,直至参加全国赛,为社区一队摘金夺银,立下了汗马功劳。
光阴荏苒,岁月催人。眼看国庆节一过,王国庆、李国庆、赵国庆三位球友“退休”都有一周年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当跨上人生的61级台阶时,总该要好好庆贺一下生日吧?
一天,李国庆把王国庆赵国庆邀到家中:“我们该好好庆祝一下生日吧——六十一岁哩。”
“怎么庆祝?”如同在门球场,王国庆打出了一个目标球。
“搞个生日宴会……俗气……举行生日舞会……落套……”赵国庆一边踱着方步,一边自言自语。
“我们三个赞助一次社区门球赛,如何?”李国庆望了他两一眼,“这可是双喜同庆啊!”
“我们的生日,新中国的生日,一块庆祝,好,好!”王国庆鼓起了掌。
“有意义。”赵国庆也立即投了赞成票,“我出一千块钱。”
“我也出一千。”王国庆说,“范围还可以扩大点,如邀县直机关队参加,十几个队参赛,才热闹,才更有意义哩。好在国庆节放了假,大家有时间在一起乐呵乐呵。”
“赛事经费不够的部分,由我负责。”李国庆说,“就叫‘生日杯’赛,如何?”
又是一阵阵掌声响起来了……
就这样,“生日杯”门球赛如期举行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祝李国庆、王国庆、赵国庆生日快乐”的标语,把门球赛的主题揭示得一清二楚。更有一些球友把自家的盆景、鲜花也端到门球场上来了。有一位球友是开糕点作坊的,他特意赶做了一大盘寿桃,放在裁判台上。这一切,又把节日气氛渲染得浓郁热烈。
这是一场特殊的门球赛事活动。全体参赛运动员齐声高唱《歌唱祖国》的歌曲,揭开第一阶段团体赛的序幕。
红球白球,龙争虎斗,竞相在门球场上演绎激烈的画卷;比分,交替上升,写意着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扣人心弦……
第二阶段,李国庆王国庆赵国庆三人单打循环赛,更是把这次比赛推向高潮。比技艺,比战术,比智谋,比心态,三个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看点迭出,喝彩不断……
比赛结束后,全体参赛队员齐唱《祝你生日快乐》,歌声结束后,李国庆王国庆赵国庆三人在大红的标语下合影留念,之后,又给大家发了糖果,
“谢谢这精美的糖果,让我们从嘴里甜到心里了!” 85岁的钱老,是参赛队员中的老寿星,他的一句话激起了全场又一次的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3 17: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802门球队小小说



作者   朱家托



A市少儿门球赛的颁奖仪式开始了……
“冠军,B校802门球队!”
大赛裁判长的话音刚落,暴风雨般的掌声就响起来了……
这时,带队的杨老师长长舒了一口气,有一种湿漉漉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起了转转。思绪在杨老师的脑子里迅速闪回……
说起B校的802班,真是“高山打鼓——名声在外”。这些在初中念了两个学期书的少年,历练成了校园的“老油子”,把个班级搞得乱成一窝粥。原先的班主任老师带完一年级后,就休产假了。进入初二,将新开一门物理课,由刚刚从C校调来的杨老师授课。同时,学校还把班主任的重担放在杨老师的肩上。中途接管802,可谓“受命于危难之中” 。
杨老师仔细打量这“闹事不断”的802班,呵呵,有三个“名人”扑入眼帘——
一个外号叫“小麻烦”的精瘦男孩,成绩中等,但歪歪点子多。譬如,不知从哪儿逮着了一只麻雀,神不知鬼不觉地放进某某女同学的位子里。等上课铃响拿书时,里面突然飞出一只麻雀,女同学惊恐万状,小麻烦却目不斜视,一本正经坐着,心里可乐开了花。
另一个叫曹前冲。其实,该同学大姓真名叫曹文文,才13岁,身高就窜到1米69,成绩虽差,但有力气。曹文文的经典口头禅是“朝前冲”。只要校园出现“情况”,他一声“朝前冲”,便箭离弦一般飞去“英雄”了。好在“朝”字与“曹”字的音近,后来,有人干脆就叫他“曹前冲”。
还有一个叫红麻雀。这位女同学本名叫张燕,一年四季都穿红色衣服,对其它颜色不屑一顾。张燕引领女生服饰新潮流,谈穿论戴可谓见缝插针,譬如,上课传纸条,自习课叽叽喳喳……教室里永远响着张燕的一张麻雀嘴,真让人耳朵都起了茧。见此,同学就把“红麻雀”的雅号送给她。
怎样把这样一个“多事之班”管好呢?
杨老师很快发现,说802班是个乱糟糟的班,也不完全准确。譬如,上体育课时纪律就很好。
恰好,这时刮来一阵“春风”——市教育局和市门球协会联合发文,每年要举行一次少儿门球赛。
杨老师心想,门球能培养团队精神,是个很好的球类运动,何不借此“春风”,来扫除班级中的陋习,建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文明班风呢?
俗话说:“车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杨老师又想,要想树立好的班风,首先要做好班上“名人”的工作,让他们通过学打门球,培养起团队精神来。“名人”行动起来了,跟在“名人”后面的人,自然也就行动起来了。
认清了路,哪怕天上下刀子,也要坚决走下去!杨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802门球队成立了。
教练员呢?杨老师从市门球协会请来了王老爷爷李老奶奶。
每天课外活动铃声一响,杨老师便把学生带到门球场。
“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王老爷爷李老奶奶在教队员们动作之前,要求大家把这句话齐声朗读三遍。然后,两位教练员做完示范动作后,就一一手把手单独辅导学生了。
练球时,队员们把教练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认真打好每一杆球,生怕失误在自己手里。
王老爷爷一声喊:“3号球接应5号球——”
曹前冲乖乖当起了“铺路石”的角色,不敢“朝前冲”了。
李老奶奶一声令下:“4号球与8号球接组,给6号球制造双杆球。”
小麻烦老老实实遵命行动,不敢使花花点子。
进入球场,红麻雀的嘴也“屏蔽”了。因为吵吵嚷嚷是要扣分的,而扣了分,体育道德风尚奖也就没有了。红麻雀规规矩矩站好,静观球场布局,静听教练员指令。
杨老师想,同学们学会打门球,还仅仅是第一步,还要学会当队长,当教练员。这样,802门球队才能真正有生命力。
王老爷爷李老奶奶也十分赞成杨老师的想法。于是王老爷爷培养小麻烦做教练员,李老奶奶培养红麻雀做教练员。
班委会还决定增加一名副体育委员,主要负责门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杨老师提名曹文文后,全班同学一致鼓掌通过了,因为而今的他与“朝前冲”“拜拜”了。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跑大路。尝到了打门球的甜头后,同学们越打越有劲。一周之内,班上还举行一次小组赛哩。
往常课外活动,是802班“惹事生非”高发时间段,告状声,哭泣声,常常搅得班主任如坐针毡。而今大不一样了。打门球的,看门球的,全都融进“团队”中去了。门球场像一块磁石,把全班学生的心“凝聚”在一起了。杨老师看到这一切,欣慰地笑了。
打这以后,802班的班风走上了正轨。
几个月后,市少儿门球赛开赛,802门球队不负众望,喜登领奖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20: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的语言要有文学味才是小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20: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这话没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3 2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心有余 发表于 2014-1-30 14:19
球与酒科学配合,換来健康加快乐。

{:soso_e183:}!

点评

你这表情,似乎发得有点不对.对自己发?  发表于 2014-2-4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4 10: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人喝酒的多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7: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四大秀才之一   郑炜

      把他排在第四位,其理由很简单,狂人和四大秀才都见过面,而与郑炜见面认识是很早的了。那是,他是门球之苑杂志的编辑,大家叫他郑编。他有一个网名叫孔鸣。四大秀才中,只有他到过涿州。
      已步入中年了,一副眼镜、文质彬彬、有时一头长发,有时一个和尚头,无论怎样装扮,还是一副秀才麽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7: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孔鸣长篇小说】

    因为我最终妥协同意调去《门球世界》,茹雅竟然答应带我去见她的父母,说是为了我到《门球世界》以后能够很快进入角色。茹雅冰雪聪明,他要我以登门求教门球知识为由,先去拜访她的爷爷,然后再以约稿为由,让她爷爷引荐我去见她爸爸妈妈,这样顺藤摸瓜,最后才能毫无障碍地摘下她这个小甜瓜。
  
茹雅之意不在门球啊!她是在想法讨好她妈妈,以便为我得以顺利“转正”创造良好条件。茹雅的爷爷是军队离休干部;爸爸是军干所所长,受爷爷影响及工作需要学会了打门球。妈妈原系某军医学院教授,内退后受父亲影响,也学会了打门球。现在他们全家都打门球,就差茹雅了。按现在的发展趋势,茹雅成为门球人只是时间问题,因为我即将成为一个门球人了。

    鉴于茹雅用心良苦,所以我先去《门球世界》编辑部借来几本过期杂志,我想我得先弄懂门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至少懂点皮毛,否则见到老爷子没有话题聊,聊不到正点上也不行,至少给他老人家留下一个门球后继有人的良好第一印象吧。

    门球嘛,没啥难的,我想。我随便翻了几页《门球世界》,也懒得认真去看,就那么翻翻,翻着翻着,一些门球术语引起了我的注意,什么撞击啊、闪击啊、压线啊,我一下就懵了。我弄不懂这些术语。我想这才是关键所在啊。你连这些基本的术语都不懂,怎么以一个门球记者的身份去跟人家约稿?

    我赶紧去请教《门球世界》的老编们,他们对我讲解了半天,我还是不明白。后来姚主编干脆对我说:“这样吧小郑,你明天去地坛找我,N市会员杯门球赛明天开赛。”

    我对姚老师千恩万谢:“谢谢姚老师指点,我一定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7: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说实话,这打门球的动作姿势真不敢恭维,各式各样都有,不过也挺有意思,很有情趣。有的握杆很低,弓腰弯身撅腚,两目瞪得溜圆锃亮,像猫看见一只硕鼠,蓄势待发的架式。当我真正成为一个门球记者以后,我发现浙江的甄小卯就是这种样子,于是我把这种打法命名为“猫式打法”。再后来我发现采用“猫式打法”的不止甄小卯一人,陕西省的也大都这个姿势。其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西北狼”刘长春,还有邓前进、蒋宝民等人。在2008年“江津杯”门球王争霸赛上,蒋宝民过关斩将夺得了门球王的桂冠,令我再也不敢嘲笑这种打法了!

   有的把球杆提得老长,高过胸部,跟怀抱猎枪打兔子一样一瞄二调三扳机,当一声,打得还挺准,老远的球都能命中!

    更多的是“贴脚打法”。这种打法是一看二站三贴四瞄五试六击,命中率极高,特别适合老年人。后来我知道这种打法是胜利油田的徐卫国发明创造的。

   还有一种侧打,门球杆放在身体一侧,贴着左腿或者右腿挥杆。我看着也不美。我当时想为什么不能像打高尔夫球那样呢?

     我被门球各种各样的打法姿势分了心,一时忘了自己真正看门球的目的。我可是为了讨好未来的岳母大人才来看打门球的,要不我吃饱了撑的啊?我看打门球是肩负重任的,意义非同寻常。但是我怎么才能知道这些门球人当中哪个是我的丈母娘呢?这里面爷爷辈多的是,爷爷好找,大哥大妈叔叔阿姨也好找,就是丈母娘难找!茹雅对我说了,关键就在她妈身上,只要过了她妈那一关,就等于过全家的关,因此我只有找到她妈才不负茹雅一片苦心!可我怎么才能找到她妈我未来的丈母娘呢?
     现在想来我真是笨的可以。猪八戒他老奶奶是怎么死的?笨死的!我就是猪八戒他老奶奶!我不好意思明着打听军休系统有没有姓茹的,完全可以从秩序册里找啊。去跟姚主编要本秩序册就什么都解决了!可我那时愣没想到这一点。这也不怪我,我当时还没入门呢,隔行如隔山啊,不服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7: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中午刘主席请客,姚主编高兴,要了一瓶小二(北京二锅头白酒)。我爱喝啤酒。因为下午要继续看球,只要了一瓶普通燕京。一瓶啤酒下肚,那感觉恰到好处,爽心开胃不说,对门球也敢指手划脚评头论足了。

    我首先拿这击球姿势开炮。我说:“门球这五花八门的击球姿势可真难看啊!为什么不规范一种固定动作呢?比如像尔夫球那样……”
话音未落,刘主席首先摇头:“你说的是侧打,小日本发明的,一
开始就学他们,后来咱们发明了正打,他们不承认,费了好大的劲才算争取过来,现在他们也学咱们这种正打了,咱们不能再倒回去啊。”
  我没想到这小小的门球还有这么一段复杂的发展史,并且溶进了深厚的民族情结。但我们发明的打法真的不好看啊!学习高尔夫的那种打法并不等于学习日本人啊!就是学习人家日本人又何妨?因我没见过日本人打门球,所以不知道日本人的侧打什么样。后来我真正成为一个门球人之后,在中国门协举办的中日韩对抗赛上看到了他们的打法,比正打有一定难度,姿势也好看,只是这门球的槌头让我心里堵得慌。我至今还在想将来的门球槌头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中国门球一定要改成高尔夫式的侧打,并且门球棒也一定要改头换面。
  想是这么想,真格推广起来难度极大。面对刘主席的那番话,我当时就不知如何跟他对话了。我总不能跟人家讲历史在发展,民族主义是陕隘的,鲁迅先生主张拿来主义……我有病啊?
  好在姚主编时世洞明人情练达,他举起酒杯对我和刘主席说:“来来来刘主席、小郑,喝酒!”
  “我敬您!”我忙举杯在姚主编的酒杯腰部轻轻一碰,“姚老师,祝您身体健康!”又在刘主席的酒杯腰部轻轻一碰:“刘老师,祝您身体健康!”
  姚老师和刘主席都很开心,连声说:“谢谢!谢谢!”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我也喝干杯中的啤酒,先给姚主编和刘主席斟满白的,才给自己倒啤的。

    刘主席说:“小郑啊,我不是老顽固,你刚来,还不了解门球啊!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是拿门球当命根子一样看待啊!”

    我连连点头,说:“那是那是!"我知道我言不由衷耍滑头。可我有什么办法?我又能说什么?
  刘主席接着说:“我们也提倡过侧打,还是黄帼慧任中国门协秘书长呢,她在全国大赛中要求必须有一个人采用侧打才有资格参赛,这下好,中国人就是聪明,就不用你小日本的那种打法,有人把球杆调得短短的,侧打时身子蹲下,跟拉屎一样,更难看!还有把球杆贴在身体一边的,是侧打不假,可击法还是正打,你说这叫侧打呢还是正打?叫人哭笑不得!”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门球杆放在身体一侧,贴着左腿或者右腿挥杆的打法原来是这么发明的!与其说是说明出来的,到不如说是被逼出来的更为恰当。我们中国人就是聪明啊!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看你能拿我怎么着?你能说我这样不是侧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