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oomie 于 2013-2-28 19:46 编辑
论撞击第一技术 撞击,在门球基本技术中,是最活跃的一项技术。撞击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技术,就在于撞击与门球其他技战术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重要。撞击离开其他技术,则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同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 撞击,是门球战术中运用的基本技术 没有撞击就没有战术行动。撞击不成功,战术就打不起来。进攻与防守,就是由多次撞击和无数次变位构成的。每一次撞击,都担负着一定的战术任务。无论是进攻还是回避防守,没有高质量的撞击保证,就难达到战略战术目的。 1,撞击是战术攻防的基础。撞击和闪击是门球的基础技术。其它多项应用技术,皆有这两类基本技术派生出来。门球战术中,每一个战术单元的组合和完成,都是运用撞击——到位——撞击或到位(自球)——撞击的技术过程来实现。在战术行动过程中,阵型的排列,结组的依存或变换,都须先使用撞击,否则难以完成。欲使己方球不被对方打掉,就撞击先手球派遣到位给与保护。造形双杆,制角擦边,要撞击一个或多个副球为主球配合,形成方位,角度和距离都合适的战术形式。实现多球进门得分,就得将撞击后的王牌球传送到门前,由该球逐一地把他球闪送进门。由此可见撞击是战术运用的基础技术或首要战术球。战术没有撞击给予奠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2,撞击是打活战术的依据。门球战术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固定的模式,依据场上变化而变化。赛程中的进攻和防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机动灵活,转换迅速。场上风云变幻的局势,由进场击球员的撞击技术所左右。技术精湛的运动员,往往关键性的一击,牵动和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变化,由被动转入主动,无胜望转换成胜局在手。在“秦晋豫”三省金三角黄河杯门球赛中有一场球:红方⑦球在三线中腰处, ①球在三门前,都是过三门球, ③, ⑤, ⑨球均在界外.白方五个球都在二角, ⑥球起杆,将五个球布置在二角距一线和二线30公分区域,各球间距1米排开,待⑦球击球完毕,将用王牌球⑩球打击①球,而红方则无还手之力。在这危难之际,⑦球队员遵照教练员指令,瞄准①球约10米的距离撞击成功,斜进三门到二角将白方球全部清场。红方⑦球这一击,就成了打活全局通路的关键。赛场上,战局突变的战例屡见不鲜。运用撞击技术依战术安排时而变化各球方位,以利战术攻防;时而派遣先手球坚守要塞,遏制对方,阻断连接;时而选准时机,向对方发起进攻;时而远离敌方,隐蔽蓄势,待机反攻。这就不难看出,撞击是改变战局的钥匙,是打活战局的锐利武器。在错综复杂的战局变化中,唯有撞击是开拓通路最后取胜的法宝。 3,撞击是战术和成功战术的前提。一切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得场上主动,控制场上局面,直到最后的胜利。要取得这种优势,就用准确的撞击增加更多的续击权。哪一方获得的续击权越多,哪一方场上的形式就越好。通过续击,打掉对方先手球和关键球,使其无机会进攻和得分。利用续击时机,为己方制角,接应,送球,摆杆等,组织多元化多层次战术。实战中,战术运用是否成功以及最后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撞击的好坏。撞击准确,打得细腻巧妙,成功率高,就能按照战术层层推进,使己方处优而张势。欲达到战略目的和实现战术行动,其基本手段就是撞击。可见,没有撞击这个前提条件,不但组织不起战术,更没有成功的战术,也就不能歼敌致胜。 二, 撞击,是闪击应用的前提条件 撞击是闪击的前奏。没有撞击就没有闪击,闪击离不开撞击。撞击和闪击,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他们相互关联,彼此依存,互相制约,互为补充。根据《规则》,除击球员击送自球外,场上其他球的变位和移动,必须是先撞击后处置。依战术设想,摆布各球方位,充分发挥撞击作用。撞击的功效从两方面看:一方面,通过撞击是否为续击创造了机会和准备了条件;一方面,通过闪击检验处置被撞击的战术效果。尤其是在闪击阶段对球的处置,弄不好就会出现负效应。例如,闪击犯规或传送球时不是滚出了线外就是成了“半路球”。这个战术过程就像一出剧目,撞击是序幕和前奏曲,而闪击才是大戏的高潮。闪击是撞击的继续,也是撞击成功后出成果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指挥员和击球员充分运用闪击技术处置被撞球。闪击的作用,一是派遣先手球,打掉对方的关键球和对己方威胁最大的球;二是结组布阵,伺机攻防,用接力,摆杆,制角和其他造形等战术手段,打出战术章法;三是夺取球门,占据要地,扼守咽喉,控制关口,使己方的攻防由难变易,顺序推进,无路变通途;四是将对方球开出场外和闪带对方他球。事实上,撞击仅是获得了处置他球的权力,而这种权力的使用,则在闪击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可以说,闪击是撞击的继续,闪击是撞击的补充。 三, 撞击,用的数量最多技术性最强 撞击,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技术。所谓简单,凡是能进入球场的人都可以拿起球棒打几杆。从不会到能够和大家一起同场参加康乐比赛,并不需要多久的时日就可以做到。技术复杂是指对于撞击的诸多项技术,能够操作熟练,运用自如,达到炉火纯亲的高度,绝非易事。一些征战多年的高手队员,经过“十年寒窗”,攀登到“高精尖”顶峰的也为数不多。撞击技术在比赛中应用范围之广,作用之大,难度之高,是任何一项技术都不能与其相比。撞击技术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种类多。正撞击分为正击正撞,正击侧撞,正击擦撞和正击微撞(粘,贴)。斜击撞击分为斜击斜撞,斜击侧撞和斜击正撞。此外,用撞击技术,还可打出复合技术球。其二,难度大。撞击的核心是“准”,以此检验击球员近,中,远距离的撞击效果,是衡量撞击水平高低的唯一尺度。欲撞击压线球,既要撞上压线球又不让压线球滚出边界,这就要求击球员用微撞技术,轻粘轻贴。若没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很难完成撞击压线球任务。打擦边球战术也如此。有一战例,红方球分布在四角到三门之间,白方先手球在二角二线。用微擦技术长距离奔袭红球获得成功,一举将红方球清场。这种擦边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若是擦厚了,就不会到达四角只能落位中柱到二门的区域,对于下杆续击不利,反之,擦空了就失去战机,不能歼敌致胜。其三,含金量高。撞击技术的含金量,比任何一项技术都重。首先是技术的复杂性。除正撞击之外,其他技术诸如擦边,擦顶,微撞,远撞以及撞击后对球的处置技术,都是非常复杂的操作。其次是实用价值大。战术的组合与完成,城池的防御与反击,号球的配合与协同等,不管哪种情况,都要用撞击作为先驱开拓者。撞击是冲锋陷阵的尖兵。再次是观赏性。撞击中高难技术的应用,不但取得了良好的战术效果,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例如中,远距离的正撞,不但击的正而且撞得准,杆杆成功,打出满场飞。这种高质量的顶尖技术的运用,使观众看后心旷神怡,振奋赞叹! 撞击用的数量最多。开局时先向对方发起进攻,中局打破对峙由劣变优和终局收杆球操作,都由撞击完成。实战中,不管胜队或负队,撞击在该队的战术活动中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2005年本市一次门球比赛中八场球用杆情况的统计数据来看,撞击用杆居第一位,使用几率占35%,见列表。 基本技术的数据,不一定每次比赛都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然而,它说明一个事实,即撞击在用杆数上多于其它技术的用杆数。质量寓于数量之中。这就从一个侧面证明撞击技术同其它技术相较,占据首要位置。 四, 撞击,是得分的基本手段 门球比赛时,得分多者为胜,少者为负。一门得分,不受场上双方态势的影响,是靠击送自球获得的,这是门球得分的特定形式。二,三门和撞柱得分,都是红白方经过激烈的对抗而实现。每一分的获得,皆凝聚着双方队员和教练员的智慧结晶。这种得分的基本手段,就是撞击。只有撞击,才能获得处置对方球的权利,削弱对方的有生力量,剥夺对方对我方的攻击和阻止我方得分的行动。将对方球闪击出界,为己方顺利得分清除障碍,铺平道路。赛场上实际操作中,你不撞击对方,对方就撞击你。谁撞击次数多,谁就得势,主宰场上局面,获得场上优势。得势者,多得分,分值高。有的人只顾盲目追求得势而忽略得分;有的人一门心思得分而不注重得势。这两种倾向都是未处理好得分与得势的关系,使撞击出现了负效应,最后不得分。总之,撞击为了取得优势,有了优势才能得分,而得分是撞击结出的硕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撞击是得分的先导,撞击是取胜的同义词。 陈云深 电话15991133016 渭南市站北路军干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