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2-12 18: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静风闲 发表于 2012-12-12 13:38 
前几年,本人曾提出过在类似楼主提到的问题上,规则(或者是对规则的解释上)是存在双重标准的:球的整 ...
林静风闲提的问题很有意思,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我以为规则目前都是过程判定的,出界球,过球门线都是过程判定,但是由于过程判定稍纵即逝,裁判员所观察到的和双方队员所见不能一致时,就容易引起争议。但是双方都难有证据。如果状态判定,就可以停下来细细观察,错判也方便纠正。这是过程判定的毛病。
那么,门球是不是可以一律采用状态判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门球裁判的几个重要判定不可能采用状态判定,这就是,撞击、撞中柱,过门。 其中过门不会出现似过非过现象,问题不大,但是撞击,和撞柱确实常常引起争议。撞了没有,各执一词。但是又没有办法改为状态判定。只有 将来实现仪器判断来解决。(象击剑一样。)
在球与线的问题上比较容易实行状态判定和减少争议的是沿边线移动的球,我主张实行状态判定。
球和门线的关系只要门线不在凹坑里(突起无妨) 就不会有楼主所说的现象,至于坡面槌头打缩杆球也不难判断,因为那里有一个被撞球在动,不容易引起争议。好在现在没有人能打出不碰他球能滚回来的球。我的沿边线移动的球,实行状态判定的主张不会有问题。我已经写入我的《心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