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使”左“倾错误延续更长时间,国民经济开始出现严重困难。
|
|
| |
| |
| | | | 大庆石油工人举行了石油勘探大会战,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结束了中国没有石油出产的历史。
|
|
| |
| |
| | | | 面对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正式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继续进行大规模调整。
|
|
| |
| |
| | | | 这一年,是国民经济开始恢复的一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既承认了过去工作中的失误,又总结了在经济工作中的许多经验,为国民经济的回升、战胜困难奠定了基础。
|
|
| |
| |
| | | | 苏联政府公然背信弃义撤走在我国的专家,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苏的分歧、分裂是国际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
|
| |
| |
| | | |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促进世界和平,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核垄断,为全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
|
| |
| |
| | | | 这一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前一年,尤以意识形式领域的过分批判突出,这次意识领域上的批判,把政治斗争引入文化领域。在文艺界掀起的这股狂风是”文化大革命“到来的预兆。
|
|
| |
| |
| | | | 这一年,是”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
|
| |
| |
| | | | 这一年,正如《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的社论中指出那样,是”全国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极”左“思潮进一步泛滥,斗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
|
| |
| |
| | | | 1968年底掀起了一股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党和国家号召知青去边疆,去艰苦的地方工作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以便将青年”锻炼成钢铁“,从而”大有作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