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玉书 于 2023-2-15 10:14 编辑
第三百零二篇 《 我 不 愿 再 见 到 这 种 情 况 》(一) 老李:老张啊,怎么好长时间见不到《门球世界》杂志啦?我觉得那个刊物办的还不错呀,都是与咱们门球运动有关的内容,可读性也很强。 老张:这个你不知道,从2018年下半年起,就改成《新老年》啦。从所刊登的内容看,涉及到老年群体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咱们门球活动的内容。 老李:哦 ——,原来如此啊!这样看来,这个《新老年》杂志就属于一个涉及老年人领域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刊物了。 老张:我看了几期,总的感觉不错。既有各种老年健身体育活动情况的及时报道;又有如何开展好各项老年健身体育活动的经验体会介绍;还有不少各种文体的短篇文章、诗词等等。可以说:形式比较活泼,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面比较广,可读性比较强。 我本来对文学、写作什么的比较外行,像你老李这样爱看书籍、喜好文学的人,可能对这个刊物会更加感兴趣。 老李:看你说的,把我这个大老粗给忽悠的都有点儿晕乎乎的感觉啦!下回把你看过的《新老年》给我带来,让我也看看。 老张:老李呀,今天你提到这个刊物了,我也就顺便给你说个情况。本来不想再提这件事儿啦,可我总觉得“有话想说、有话要说”。 老李:怎么啦?老张啊,你可不是那种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人啊!咱们老球友之间,有什么你就痛痛快快地说出来吧! 老张:你还记得前不久咱们聊过一个《相识门球 相约门网 相互学习 相互尊重》的话题吗? 老李:时间不太长,我还有印象。你一提这个题目《相识门球 相约门网 相互学习 相互尊重》我就想起来啦。当时咱们聊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门球网》上有些网友发的帖子里边儿,大段大段地使用别人发表过的材料,甚至是整篇一个字不错地原封不动“搬过来”……!这种做法不太好,也不恰当!虽然咱们老同志、老球友之间还涉及不到什么知识产权的问题,但这样做却是对别人劳动成果的不承认、不尊重……! 其实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很简单:加个说明,做个注记不就行了吗。要么“引自某某某的某某文……”或是“正如某某某所说:……”不就都解决了吗!这样还可以看出你同意、支持人家的观点,也就真正做到了 —— 相识门球相约门网 相互学习 相互尊重! 老张: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坚持我那个老观点:我们这些人都是七老八十的老同志了,因为热爱门球走到了一起。不少人不仅爱玩儿球,还愿意动动脑子写些东西。可以说,这些人一不想出名;二不想出书;更不可能靠着这个吃饭!只是一种爱好而已。无论他写的水平如何、质量高低,都是一种劳动、一份付出、一分辛苦!理应得到大家的承认和尊重! 老李:没错儿!就这么几句话,说的既实在又诚恳,这是掏心窝子的话呀!毕竟都是老同志吗,都应当有这个起码的觉悟哇!老张啊,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话想说呀?跟我你就再别拐弯抹角儿啦。该说你就说,痛痛快快地说! 老张:是这么回事儿:前边儿咱们刚聊的这个话题,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可是最近我在《新老年》杂志2019年第6期上又发现了这种事情……! 老李:怎么?又有人抄袭你老张的文章啦?! 老张:说实在的,我真是从心眼儿里不愿意再见到这种情况……! 老李:别着急、别着急!慢慢跟我说,到底是怎么个具体情况啊? 老张:前几天我刚刚收到郑 炜给我寄来的2019年第6期《新老年》杂志,我见在目录里面有一个《当好门球裁判四要素》的题目,立即感到挺熟悉。给了我一种“我们好像见过面”的感觉!(注:“我们好像见过面”是20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的一部喜剧影片) 老李:我知道啦!弄不好又有人抄袭你老张的文章啦!这回咱们别客气,别再抹不开面子。你把他的稿子和你写的原文相互对照着让我好好看看! 老张:这个事儿我是这么处理的:我给郑 炜的QQ信箱发了一个短信,指出了这个问题,并把我的原稿也发给了他。但是我最后说:这个事儿你知道就行啦,到此为止! 老李:那怎么行啊?!应当让他去追究这篇稿件作者的责任呀!这是典型的、明目张胆的抄袭呀! 老张:好啦好啦,你别这么一惊一乍的!我觉得:做为刊物的主办方,人家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你投来稿子,我看着能用、可用,我就用。至于具体的文字内容,每一位作者都应当知道“文责自负”这个道理吧?这也是起码的常识啊!再就是:毕竟我们都是门球爱好者,球友也好、网友也好,都是朋友关系!还是不要捅破这层窗户纸为好! 老李:哎呀,老张啊 ——,我算是佩服你啦!你可真是活菩萨、大善人啊!有人明目张胆地抄袭你的文章,你却总是给他们找理由、留面子……!好啦好啦,我再不多说啦!让我看看具体内容吧。 老张:我把刊登在2019年第6期《新老年》杂志第58页的那篇稿子《当好门球裁判四要素》拍了一张照片,你看:为了咱们球友之间的友情,我把哪位“作者”的名字给涂掉了! 从图片上看不清文字,我把他的这个材料打印了一份,你一看就清楚了:(注:全文使用蓝色字) 当 好 门 球 裁 判 四 要 素 河北 / x x x 门球裁判员是规则精神的体现者,是竞技赛场的执法者。通过裁判员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执裁,能调动参赛队员的积极性,活跃赛场气氛,使比赛在紧张、热烈、规范、有序的氛围中进行。怎样当好门球裁判员?我的体会是: 一要注重形象 俗话说:像不像,七分样。这里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精神状态。 门球裁判员往场上一站 —— 昂首挺胸,端庄威严,两眼炯炯有神。如同京剧演员的亮相,能使人为之一振! 执裁过程中 —— 跑动迅速,手势麻利,口齿清晰干脆。观众嘴上不说,心理也会暗赞:“看这裁判,真带劲儿!”。 可有些裁判员,怎么看也不像个执法者。 论站相 —— 弯腰驼背眼无神; 走起来 —— 慢条斯理踱方步; 发号令 —— 含混不清似虫鸣; 做手势 —— 稀里糊涂像抹泥; 我认为:门球裁判员上场执裁,首先要通过你的形象、精神状态烘托、展示出你的内在气质、修养和风度。让人们觉得“眼前一亮!”,能够吸引人、抓住人、震撼人,并立刻对你产生一种威严感、敬重感和亲切感。这是当好裁判员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二要执裁规范 要求门球裁判员规范执裁包括两方面。 一是语言要规范:要讲普通话。口齿要清晰,读音要准确,声音要洪亮。 二是动作要规范:裁判员在场上要站有站姿,走有走相,立正转体,运臂收势都应当严格按《门球裁判员的宣判和手势》规范动作。该一动就一动,该两动则两动。手、臂、头动作的起始、运行、复位要节奏分明,到位得体,舒展潇洒,举止大方,不应变形,不能偷懒,不得省略。总之,一举一动都绝对不能松松垮垮,凑凑合合,吊儿郎当,应付差事。 三要认真以恒 有些裁判员参加正规的、层次较高的比赛时,比较严肃认真,一举一动还像个样子。而在平时的基层赛事中就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跑动不积极,手势不正规,观察不仔细,宣判不及时……,结果是错判、漏判屡屡出现。可以这样说,基层赛事中但凡出现意见分歧、争吵、赌气、罢赛等不文明、不礼貌、不愉快现象,基本上都是由于这些“二五眼,不认真”的裁判不作为和错作为造成的。 做为一名门球裁判员,无论比赛的性质、规格、规模、水平如何,应当把每一次执裁看作是学习、实践、锻炼、提高的难得机遇,始终抱以认真的态度。如果你“看人下菜,量体裁衣”,首先把自己降了格,不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对参赛者和广大观众的不尊重。 四要与时俱进 我个人认为,门球裁判员应当而且必须成为门球运动的全才。 挥杆会打球 —— 技术全面,又有特长; 持表可指挥 —— 头脑清醒,独具将心; 上场能执裁 —— 挥洒自如,令人佩服; 理论善研究 —— 刻苦学习,博采众长。 因为每次执裁中你与“门球”距离最近,看得最清,听得最多,见得最广。要十分珍惜、好好把握这个学技术、学战术、学指挥、学裁判的绝好时机。真正做一个场上(学习借鉴)场下(总结提高)的有心人,那么你一定会场场有体会,次次能提高,不断得进步,从而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老李:再把你写的这个材料的原文给我看看。 老张:这样吧,今天先聊到这里,下回你再看我的原文。 老李:行,那就这么着。咱们下回再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