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球创新改革的探讨(三)
前面我提出了“康乐、竞技并举”,并着重强调了继续抓好康了门球活动的重要性,并不认为竞技门球不重要。就门球今后的发展和最终目标而言,门球创新改革的主攻方向是竞技门球。只有这样,门球才有可能被提升为竞技体育,才有可能进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怎样进一步打造竞技门球?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坚持分数不封顶不动摇。
分数不封顶,使场上的十个球自始至终都充满着活力,有效地加快了运动节奏,增加了运动量,增强了竞争性,同时,也对技艺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尽管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必须坚持不动摇。
二、要凸显个人技术的展现。
同其它球类项目相比较,门球的战术地位最突出,是一项战术、技术并重的体育项目。在保持这一特点的前提下,要进行战术更新,尽量减少一门留球,减少空调球,尽可能多的给击球员展示个人高超技术水平的机会。使远距离穿门、远距离撞击、远距离闪带、高水平擦球以及边球的轻掉等精彩场面频频出现。这样,就使双方的竞争更紧张、更激烈,场面更好看,会有效的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三、进一步加大限双的力度。
国际规则取消了角度双杆,保留了二、三门的门前门后的双杆,我国规则限用两次,加大了限双力度,就竞技门球而言,我认为还不够。一旦某一方,有多球过一穿二成功,就可在三门任意做双杆,这样,高分球和双杆球相结合,就更容易造成一边倒的局面,所以,必须要进一步加大限双力度。可以考虑采用有些网友提出的:双杆、多杆任意做,既不限形成,也不限次数,但要严限使用。打了多、双杆,只能用于得分或接应,不准击打任何球,打了即为犯规,自球拿出界外,它球恢复原位。这样,既保留了多杆球的技术,又使其失去了过强的威胁力。
四、复活界外求。
30分钟的比赛,最多可以打六轮,搞不好只能打五轮或者多一点,这样,如果某球二至三次置于界外,基本上就是个无效球。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如何复活界外球。现在网上提出的建议,我所见到的有三种:1、围绕中心柱设一个小圆圈(称为续击圈),界外球打进这个圈,及可取得续击权;2、撞击对方球,只能“充军发配,不能处以极型”(不能闪出界外,即使闪出了,也算就近压线球);3、以中心柱为点,沿着横竖垂直线,把球场划分为四个区,界外求可以击打本区域以外的它球。我个人意见,倾向与第一种。
五、规则叟身,打法简化。
现行的规则太繁杂,有些问题,不要说打球的人,有些教练、裁判都搞不清。尤其是有关犯规的规定太多、太复杂。有些所谓的犯规,既不影响自方,又不影响对方,也不影响比赛,非要把它视为犯规干什么,纯属人为的浪费时间,建议下决心简化。
(待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