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

社区广播台

楼主: 胡杨

规则研讨意见汇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6 06: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5-2-24 07:21
2015年第1期      说明:由于版面紧张,2014年第1 ...

门球的特性是依次轮流上场击球,所以门球比赛要采取轮次制才合理,才符合竞技规律。如打多局制,可以规定每局打4轮,这样也能紧凑精彩。如果要解决一边倒的问题,可以规定每个球号每轮里打5杆球(如进一门,就算一杆,撞击到球,又算一杆,完成闪击又算一杆,再撞击到球或进门又算一杆,这样此球号还有一次击球的机会了),这个限5办法就能解决清场或一边倒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08: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敢于动脑很,也很会动脑。门球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动脑人。
但是,我不赞成规则里出现任何  "限"  的条款。 例如:限双,限三,限双杆品种,包括一门的特有限制,这都是规则自己打架,我认为:
一个成熟的规则,这种限制要越少越好。没有最好。
因此,因此我不赞成楼主的   “限五” 。


点评

现在的比赛就是因为一杆清场,使比赛变成无趣了,如限五的比赛可以使比赛有看头。  发表于 2015-3-10 12:57
很好,谢谢。我们就是在研讨中学习,在学习中求进步。  发表于 2015-3-6 12:35
改 中山明一字:规则修改应“宜简不宜繁”  发表于 2015-3-6 08:25
说得对,规则修改应“易简不易繁”。  发表于 2015-3-6 08: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10: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烨鹤 发表于 2015-3-6 08:01
楼主敢于动脑很,也很会动脑。门球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动脑人。
但是,我不赞成规则里出现任何  "限"  的条款 ...

支持楼主的观点。规则宜简不宜繁,越明快越好。 12ae01b9cfbg214澶囩敤甯栧瓙.jpg
12acb866742g215澶囩敤甯栧瓙.jpg

点评

打门球为的锻炼身体呀。  发表于 2015-3-8 18:20
说得有理:越限越繁,越繁越难,越难越难人,难人越少人。  发表于 2015-3-7 0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6 23: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QQ图片20150302221737.jpg 20071225215343415_2.gif 130412p46bxqib26dn66c9.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7 08: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简不宜繁”?该说清楚的不说清楚,能“简”吗?不能。所以,该繁的必须繁!规则绝不能含糊其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7 17: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ayu 于 2015-3-7 17:34 编辑

讨论不是决定。
讨论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当然,我的看法还是现实一点,十万八千里的路慢慢走,不慌不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7 18: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快还是要快!不能老牛拉破车!三十年了,还没长大!

点评

“适应性偏见”和错误的“接轨”意识,是规则改革的思想阻力;改革的权力掌控在日本规则既得利益者群体手中,是规则改革难以突破旧框框的组织阻力。 什么是适应性偏见?就是不好的东西用惯了,也觉得它好。是么是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4 14: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9 18: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5-2-22 09:05
实在对不起,因为身体不适加之过年,被老伴和孩子们剥夺了上网的权利,今天有空,看到这么多新的建议,再次 ...

胡楊老师,对裁判员的手势和宣判口语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门球比赛,裁判员的宣判是"手势十口语"。口语又称"呼",手势又叫"动作"。我国门球早期规则和后来裁判法规定,追求的是:细、准、繁。文字说明细,揷图多,动作要求准,结果繁琐,篇幅大。
     "手"有用一只手(左右手不限),用两只手;"动作"有一动、二动之分。于是"呼"与"动作"二者組合不下二三十种。对新学裁判的人,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思维能力减弱的老年裁判也难做得准确。既使国家级的高级裁判在执裁、示范中不规范不准确甚至出现錯误,也常见不鲜。为此,建议:
     (1)压缩减少文字说明。例如:"中柱得分",11裁判法:"面向中柱,两臂伸直,五指并拢,前挥,掌心向内,斜上举成60度角,同时宣报'X号中柱得分'。"文字说明用了46个字;而90一93年规则规定"两臂伸直斜上举。",只用7个字,抓住了关键词,简单明了。
        (2)两"呼"变一呼,两"动"变一动。例如:"过门得分",一动宣报"x号",二动宣报"x门得分",改为,站在门柱一侧,单臂曲平举,平屈指向过门方向,同时宣报"x号x门得分"。再如"比赛结束",改为两臂由体上举至头顶,掌心相对,在手腕部交叉成"x"形,同时宣报"比赛结束"。
           (3)"界内球"改称"安全球"。"界内球"在规则中的定义范围很大,裁判法手势中的"界内球"是狭隘的,仅指该球压边线或接近边线而没有出线,可借用香港门球总会规则中"安全球"的提法。
             (4)改"立正姿势",两脚跟靠拢,脚尖自然分开。
              (5)吸取我国香港门球总会2011门球比赛规则中附录二,裁判员的裁判手號,他们没有文字叙述,只用图示,而且图示采用渐进式的分解动作,十分清晣,一看就懂,一目了然。
          总之,门球运动在我国已开展三十年,跨了两个世纪,我们门球规则(或裁判法)的宣判采用"手势十口语"走的却是细、准、繁的路,能否易辙,改为简、明、易呢?以上认识仅是个人一孔之见,希望网友球友讨论发表意见,供专家、学者、领导研究编写修改2015年规则和裁判法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4 14: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球卫士 发表于 2015-3-7 18:04
该快还是要快!不能老牛拉破车!三十年了,还没长大!

“适应性偏见”和错误的“接轨”意识,是规则改革的思想阻力;改革的权力掌控在日本规则既得利益者群体手中,是规则改革难以突破旧框框的组织阻力。
什么是适应性偏见?就是不好的东西用惯了,也觉得它好。是么是错误的接轨意识?就是认为接轨就是简单的“靠拢、一样、紧跟”。其实,和国际接轨就是和国际“融合”,目的是与我们有利,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最大的和“国际接轨”,但我们不能不顾国情啥都和外国一样。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也是接轨,但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要不怎么谈判那么长时间。就门球规则而言,平时用我们的规则,必须利于我国门球的发展、提高,这是主要的,到参加国际比赛时,同样能适应国际规则、不吃亏,这就是接轨了。这部所谓“国际规则”已经快把中国门球搞黄了,我们为是么还总是抱着不放,不可改变?
朋友,您认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08: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575.JPG

比赛现场9.jpg



不知这两张是否符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8 16: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甲子 发表于 2016-7-8 08:13
不知这两张是否符合要求?

封老师,您的照片最好是一张半身正面照。照片及审阅校对后的稿件发我邮箱。xiecuilin2008@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17: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打不开这个邮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17: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coverd_jpg_file(10220).jpg 这幅可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18:5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杨 发表于 2015-2-10 05:59
2014年第2期                                     提 ...

有意义的汇总。胡扬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8 22: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都是门球界的精英。走在门球发展的前列!

点评

顶出老帖,这是要干啥呀,看不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9 0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