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球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版主专区我要改网名
楼主: 商丘门球

商丘门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天然草坪球场如何打球?

         天然草坪门球场技战法初探

                      北京      王志

在天然草坪球场打球与人造草坪球场打球有很大区别,而与沙土球场相比较差异更大,许多在沙土球场和人造草坪球场被广泛运用的技术,在天然草坪场地上使用往往就一点不灵,显得技术发挥极不正常。

技术发挥受到影响,战术实施又怎么办,不言而喻,技术是战术的保证,有什么样技术就制定什么样战术,为做到这一点,尽快适应在天然草坪球场上打球,笔者比较认真地学习了球友们关于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的实践体会,集中精力对技战法进行了研讨,并通过实践试验,可谓感悟多多,现将收获所得撰文发表,恳求与球友们携手共商 ,进而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经验总结。

一、对技术方面的探讨。

针对天然草坪场地的特点,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必须要转变观念,绝对不能墨守成规,死死抱住陈旧观念不放,要敢于舍去老办法,创出一条新路来。笔者认为,谁在这方面适应的快,谁就会处于领先地位。

(一)对击球的探讨。

击球员上场击球是每时每刻都要发生的,这是探讨在天然草坪打球的重点,不把握这一点,其他就无从谈起。

1、要加大击球力量。

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与在其他场地打球最为明显的区别是要加大击球力量。为做到这点,建议使用球槌较重的门球杆,习惯采用贴脚击球方法的球友,在自球与目标球不超过5米距离的情况下仍可以使用,一旦击球目标较远,或给远距离的友球做接应,一定要击球方法,建议采用纵向正打法,因为这种打法可以加大后撤球杆的距离,增加击球的力度,满足击球的要求。

此外,习惯用腕力击球的球友,在击打距离5米以上的目标球时,改用臂部施力击球。

总之,在加大击球力度方面,还要讲究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做到因人而异。

2、要讲究击点选择。

在天然草坪场地打球一定要选择好球的击点,实践证明,用球槌击球面的中下部位撞击自球的中上部位为最佳。倘击点偏低,容易使击出的自球高高跳起,会从目标球顶上飞过去,这种现象表现在距离越近越明显。

此外,亦可选用平击的方法,使自球浮在草坪上向前行进。应该注意的是在撞击球的瞬间,一定要掌握好球杆的垂直度,严禁将槌头翘起高抬,以防把球打飞。

3、要注意目标距离。

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由于球在草坪上的滚动速度缓慢,行进距离自然会缩短,说不定就会在撞击不中的情况下反帮倒忙。所以,一般远距离球忌打,超过15米的目标球更不能打,不可急于求成,不可冒险妄动,除非不打不成,不打只有死路一条时,通过权衡利弊,迫不得已为寻求生路方才可实施拼打。

近撞他球或通过球门时,虽然是距离短,但也不可同在沙土或人工草坪场地打法一样,要适当加大力度,防止受场地影响而使球路改变方向。

4、要简化击打难度。

众所周知,多一道环节就多一份击打失误的可能性,据此,击球员就要实实在在地打球,做到不贪打球、不耍花招,不摆花架子,不要过分显示自己,搞个人英雄主义。

注意尽量不打擦边球、跳球,尤其是一些高难度的球,更不能强行硬打。

(二)、对闪击的探讨。

在撞击到他球之后,闪击他球时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1、要踩稳自他两球。

在闪击被撞击球时,由于自球和他球在草皮上,踩起来极易打滑,因此,击球员应该穿一双软底多楞防滑运动胶鞋,踩球时要用脚掌自上而下慢慢稳稳垂直下压自球的五分之三, 切忌使用脚尖,切忌急促踩踏,放自球时,要求脚尖向内弯曲,被撞击球要与自球贴紧。

踩球时,要严加谨慎,防止自他球从脚下滑出而造成闪击犯规。

2、要适度施力击打。

闪击时,球槌撞击自球的力度要适宜,其道理和击球一样,施力过大时,被闪出的他球极易高跳,影响闪带球质量,有时还会使自他球同时从脚下划出,造成闪击犯规,自球被拿出界外,使己方球形成“缺断”,此机倘被对方抓住实施进攻,其损失不堪设想。

3、要慎重使用闪带球。

闪带球运用得当可一举两得,是有效的杀伤武器。但是,在天然草坪场地运用时,则要三思而后行。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慎重使用。在闪带边线附近的球,只要把握好力度成功率较高,这是在天然草坪场地上应该提倡的。实施远距离闪带成功率很低,使用时要选准球号,一般不要用先手球闪带后手球,以防闪带失败给对方留下就近接应的机会。除此之外,距边线较远的场内球一般不可闪带,防止将球留在场内反帮倒忙而前功尽弃,应把这种闪带球视为大忌。

除上述三种情况外,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击球时,用力的方向该是向内向下,这种施力方法可避免或减少球从脚下滚出。再者是闪击完成后,自球会被深深踩下,有时还会蒙上一层草,这种情况必须在续击时引起注意。应对这种球的打法应该使用提打方法较为有效。


二、对战术方面的探讨

在天然草坪球场使用的战术,基本上与沙土球场和人造草坪球场战术相同,也就是说,以往创造出来的战术,在天然草坪球场都可以使用。但是,相比之下,有些战术在天然草坪场地上使用,难度会加大一些,成功率要低一些,产生的效益肯定要小一些,有时还会遭到失败的厄运。据此,笔者认为,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时,所运用的战术应该采用“弃难选易,取简舍难”为指导思想,把战术用好用活。

(一)有效的防守战术

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要注意采用积极防守战法,力求有效保存实力,减少无辜减员。在己方处于劣势情况下,保存实力更显得重要,在没有转变局面的把握与可能时,不可冒然出击、盲目蛮干,否则,将是雪上加霜。


1、占据要隘  扼守不放

在天然草坪场地比赛,开局阶段应该仍以布阵为主,抢占隘口要塞,扼守有利据点,控制大片地域,为夺取优势奠定基础。

针对天然草坪场地的地面不平,草的疏密高低不等,加之,远撞球技术发挥受到限制,一般在8米以上难以击中球的特点,应该把二门一号位或零号位作为占据要隘的第一选择。众所周知,无论在什么场地比赛,参赛双方总是要针对二门排兵布阵、明争暗斗,而天然草坪场地的二门更加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只要把二门牢牢控制在手,就可以遏制对方轻易通过二门得分,给对方通过二门制造困难,对方无法通过二门,欲想得到高分,取得比赛胜利就难上加难。

这里应该强调一点,既然占据二门如此重要,那么依照规则规定“比赛由先攻方的1号队员开始击球,然后两队按1—10球号顺序依次击球”,显然,在挑币选攻时,挑到红球的一方会稍微占到一些便宜,至少可以抢先占据二门。

2、靠边占角  积极防守

边角地域易守难攻,是积极防守比选之地。靠边就是将球部署在靠近边线一带,要求不一定压在边线上,但必须将球一字排列,不可出现错位,间距2米左右,当对方实施进攻时,己方只会正面180°受敌,加之,有天然草坪的保护,对方在实施擦边球、派遣球远距离进攻时,一步难以准确到位,致使击球难度加大,己方损失无几。占角就是把己方球部署在角落上,它的受敌攻击面更小,仅有90°,对方实施强攻,难免自己出现失误而遭受损失。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守门球隔门遥控看守保护,连号结组保护等方法。

(二)积极的进攻战术

1、造双进攻  控势夺分

双杆球杀伤力大,向对方发动进攻的成功率高,战术任务能够较理想地完成,其效益优先于擦边球、远撞球。加之,

在天然草坪球场造打双杆球比较容易,尤其是造打球门球双杆、眼镜球双杆、接触球双杆等更是得心应手、十拿九稳。基此,在战术实施上造打双杆球应为首选。

造打双杆球主要用于攻击对方有威胁的球,确保己方的安全,还可用来攻击对方镇守的球门,为己方顺利通过球门得分创造有利条件。这里应该注意,在对方球对己方不具有威胁时,用双杆球通过球门得分当属良策。

2、连号结组  派先遣王

运用连号结组,选择适当时机派遣先手球、王牌球同样优于远撞球和擦边球,该战术一旦运用成功,打掉对方关键球,即可取得赛场优势,控制球势的主动权。此后,己方通过调兵遣将、巧妙部署,乘胜追击,不给对方留下喘息机会。

3、适当留球  伺机进攻

一门留球是见机行事、后发制人的开局战法。一门留球具有攻防兼备的优越性,既可向对方发动进攻,又可避免对方攻击撞击,有句话称“留球者胜”就是这个道理。

一门留球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一门后造打双杆球、擦边球,利用双杆球、擦边球向对方发动进攻,力求攻占二门,夺取隘口要塞,开创一个良好的开局,为中局夺势奠定坚实基础。

笔者认为,上述方法适宜天然草坪场地,在使用上是成功率比较高的方法,但不否认近距离使用撞击球、擦边球等战法。笔者相信,在门球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技法会越来越精,战法会越来越多,在天然草坪打球会越来越精彩。

个人浅见,错误之处恳请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提高远射球的成功率

    门球中的远射球是一项高精技术,对如何提高远射的成功率谈几点体会:
    一、瞄准要“精”。这是基础。瞄准时可采取“一眼看通”的方法,在自球后站好位。即双脚平分跨自、他球连线,脚尖平行,距自球约30厘米,身躯直立,鼻子对准自球和目标球,这样站位等于站成同一方向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然后手持球槌着地于自球后3-5厘米。利用槌头中心线的标记对准自球中心点,这样就使槌头中心线、自球和目标球的中心连线,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准确地落实“四点一线”的瞄准要求。
    二、击点要“准”。这是关键。一系列的击球操作都要服务于“击球那一瞬间务必要击准自球的中心点”。否则,就会使击出的自球偏目标而去。
    造成击不准自球中心点的原因有:
    1、击球的瞬间,还去看目标。
    2、退杆和进杆没沿着方向线,即偏离了方向。
    3、退杆距离太长,增加了控杆难度,使槌头晃动。
    4、进杆时过急,速度过快,使动作变形。
    若能逐项认真思考,在练习中加以克服,无疑将会迅速提高远射的成功率。
    三、用力有“度”。这是保证。力是门球技术的生命线,要求运动员对击球力量的轻、重、大、小要有高度的自控能力。没有力的正确运用,任何技术的实现都无从谈起。常见用力无度(不当)也是使“远射”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然而,力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更无法以量化表示,控好力的难度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依靠击球员平时“勤学苦练加多思考”,从中获得“手感”。有两点意见可供在练习中参考:
    1、控力要控杆。退杆长短与击球力度关系密切。即退杆长短与击球力度成正比,故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远射10米内的目标球,退杆以不大于30厘米为宜。10米以上可以适当增加。
    2、如何用力。可采用手指、手腕、小臂、大臂同时用力,双肩作支点不动,而且要平行,不能一前一后,双手握杆轻松、舒适、自然、顺势向前,使槌头端面中心对准自球中心,沿着瞄准方向线向前向上挥动扬翻。
    四、自训要加强。这是提高远射成功率必由之路。过硬的基本功是从反复实践中取得的。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打不出精彩的高难技术球。要提高远射能力只能强化自训。不能以打代练。笔者在自训时,曾自备四个球,自我训练40分钟左右。其方法是以终点柱为靶子,站在场上两个对角,瞄柱远射。经过月复一月的千锤百炼,对如何瞄准、站位、挥杆、用好力,控制自球的落点都作了反复的探讨,通过自我调节,分析改正,逐步使动作操作程序化、规范化。由于终点柱的直径是2.0厘米,约是球直径的四分之一,因此平时练小,赛时远射球感觉目标大,信心足,成功率就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击打四个球能有两个球撞柱时,在参赛中打起远射来,多数的情况都能得心应手。

近距离闪送球实战中经常碰到,多用于送边线球和造双杆球。一般闪击方法也能做,但力度较难掌握,不容易达到目的。



近距离闪送球的方法
介绍一种闪小球的方法,要领是靠实、轻扶、斜敲(或抹打)。靠实是指放球时自他球一定要密贴,轻扶是指踩球脚不能将他球踩实,而是轻轻的扶着,使其定位即可。方法是放球时使他球沿自球动,感到靠实了且没有阻力,再将球滚至瞄准线上。这两个要领都是为了在小力度击球时他球能离开自球不卧果,和踩球脚影响闪击力的发挥。斜敲有水平斜敲和垂直斜敲两种,水平斜敲是用球槌击打自球的右后中部,角度一般与瞄准线成30至45度。垂直斜敲是用球槌击打球的后中上部,球槌后部上挠的角度在20至30度左右。再大容易只打到脚而造成犯规。抹打是将槌头平放地面回拉球杆,使之在击打球的同时擦抹自球球面,闪出他球。

由于这种方法是闪击力的瞄准方向分力使他球运动,比正闪击要小,故用力可以大一点,当然仍是轻敲,但相对好掌握些。我觉得效果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度 ,门球技术之魂

门球技术有三要素:角度(方向)力度和击点,此三要素决定击出的球,是否能成功撞击、过门或落位于理想位置。在门球技术中,用力的大小,即用力之“度”,不能图解、图示、和示范,也不能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来说明用多大力,球能击出多远。所以,门球技术中的力度,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在击球后的结果上体现的、非常抽象的东西。
但是,
它在门球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极其重要的,
它就像人的精神,电脑的软件一样,
故称其为门球技术之魂。

一个人,肢体健壮而精神失常,不能算是正常、健康的人,一个门球运动员,力度不过关,不能算是合格的击球员。
要过“力度”关,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苦练。要能坚持苦练,必须首先解决对力度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练力度不易“出成绩”,不如练撞击、过门、闪带,效果明显。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凡是击球不能很好控制力度者,(和他本人比,力度功夫明显低于撞击、过门等技术)几乎是无一例外的,都缺乏团队精神,整体观念差,好打“英雄”球,由此推断,这些人从思想上轻视力度的练习。他们片面的认为,撞击是基础,“打住球才是硬道理”。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还有一个不便说出的轻视力度的“原因”,那就是力度功夫,有多一半是为“别人”服务的,显不出个人的“能耐”。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只重视自己“打住了几个球”,至于打住之后,是不是按教练要求,送到了位,达到了战术目的;是不是把本方球送出了界外;是不是送给了对方;这些好像并不重要。撞击技术是基础,这不假。建楼房不打好基础当然不行,可基础打得再好,就是用金刚石作原料,把基础打出“花儿”来,如果没有后续工程,那也是不能当房子住的;若是后续工程都是“豆腐渣”,勉强住上,可能还要“搭上性命”。门球比赛的战术设计、实施,是一个整体,和建楼房一样,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试想,如果把本方球送出界外或送给对方,使整个局势立即发生逆转,甚至把全场的胜利拱手送给对方,起了“叛徒”才能起到的作用,这何如那个球“打不住”的好哇?所以应该在“打住球”后加上“送到位”,“才是硬道理”,就完整了。
误区二,认为力度不是一项基本功,不需专门训练、考核,比赛中出现“力度”方面的失误,是击球员精神不集中,“忘了”控制力度造成的。这是糊涂教练们的糊涂观念。力度不仅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项重要技术,还是最难掌握的技术。经常看到比赛时,教练反复提醒击球员,“千万不要出界”结果球还出界;“到位,一定到位啊”,结果球还是到不了位。哪有那么容易啊,平时没经过严格的训练,手上没有功夫,指望到比赛时“多提醒几次”,就能达到目的,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其实,门球比赛中的球“到位”和篮球的投篮“投中”,是一样的道理,那是“功夫”,是经过长期苦练才掌握的“硬功夫”。人家篮球教练就聪明,务实,注重平时投篮的训练,千方百计提高投篮命中率,从来不在赛场去喊“投篮,一定投中啊”,这样的废话。可我们有的人,失误明显是力度功夫差造成的,却死不认账,硬说成是“偶然”,“一失误成全场败”之后,仍不汲取教训,还是继续不承认力度是“技术”,照样还是不练,寄希望于下次比赛不再“偶然”,可下次“必然”还有“偶然”出现。
误区三,认为比赛不可能都在主场进行,各个场地摩擦力不同,在本场练多好,到客场照样不适应。这种观点,表面看,好像说的有道理,其实这正好反应了这些人,对力度训练认识的不到位,想得简单,深度不够。本文下边还要具体的陈述,此处不再展开。

怎样才算力度过关?有没有具体标准?当然有。概括地说,要练得自球或被闪送的球,
长出“尺子”,栓上“线”

还要获得不同场地的“通行证”,才算得上过关了。所谓长出尺子,栓上线,就是要求,击(闪)出的球,要能按教练的要求,落位于理想的位置,虽说不能一寸不差,
但要基本到位,自球站位或撞击他球,特别是撞击距比赛线较近的球,要求击中,自、他球不出界,不中,除了教练要求出界的外,则自球不出界,就像被线拴住一样,这才叫功夫。所谓获得“通行证”,就是你练就的施力“手感”,到哪个场地都能“通用”,每到一个新场地,打个三棒两棒,就能找到施力的“感觉”,也就是能迅速适应新场地。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在主场打球,力度还过得去,甚至经过考核也合格。可是一换场地,特别是和主场地摩擦力差别较大的场地,就“面目全非”,大失水准,不是球不到位,就是球出界。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的力度功夫,没有真正过关,练就的力度“手感”是“死”的,考核“合格”,也是源于其考核的办法、手段,不适应实战的需要。
力度的训练。训练的指导思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因此,场地(沙土场)要用浇水、晒干、增沙、减沙等手段,经常反复制造不同摩擦力的“新”场地,让大家体验、适应。由于力度的训练,不能图示、图解和示范,所以,训练方法,采取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的项目,分散单独进行,比较合适。击球到位的练习,从进一门开始。可选5米、7.5米、14.5米等落点,然后续击三门站位或撞击二门站位球兼站位。闪送球的训练,要长、短、中距离交叉进行(刚打球的新队员,可先练同距离定点击、送)。
力度过关的考核。要经常、反复进行。在平时训练时,要把量化标准告诉大家,作为奋斗目标。量化标准,除高级别的球队外,一般应该达到击(送)球的落点,距理想位置的误差,小于击(送)距离的10%到15%。按此要求,设立若干项目,及各项的评分标准,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得分,确定是否过关或划分力度技术等级.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种基本功夫:    击、闪、擦、顶、跳;


五种基本打法:    平、挑、压、勾、侧;


五种基本力度:    接、送、溜、靠、边;


五种基本技巧:    摆、制、曲、调、斜;


五种基本关系:    技术最基础、战术为灵魂、心态是关健、

                 力度作生命、团结做保证;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门球技术上,有不少运动员练球时忽略了闪送到位边线球。实战中在对方强大的攻势下,打好自球到边线自保,这也是门球比赛中常有的事。

       但怎样把球闪送到边线上  球又不出界,这可是一项技术活。力大了出界,小了又不到位,由其闪送距离较短的球去边线力度更不好撑握。在实践中我送较短的球是采用沿着边线闪磕的办法,很少出线又离线不远。但要闪磕自球的外侧往里小勾一下,叫它自转遇线而停。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杆直接击球法

    撞击,是门球技术中运用最多而且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功。而在击球过程中,因为回杆摆动幅度大而打偏击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经过长期精琢细磨和反复苦练,逐渐形成了使用高杆不回杆直接击球的方法,效果颇好,现赘述于后,供广大球友们参考并指正。
    一、瞄准
    在走向自球的行程中,就要找出自球与目标中心线。当来到自球时,两脚自然分开站豆,将槌头准确地放在自球后大约7~8厘米处的中心连线延长线上,槌头后端落地,槌头前端微翘,竖着的杆也对准目标,形成五点一线(约3~4秒),接着左脚伸出似靠非靠地微贴槌头,再用脚的内侧校对和调整槌头是否放正,同时将右脚跟在原地迅速稍往外移至与左脚相同方向的位置,间隔约15厘米左右,然后用眼的主、余光从前方的目标球直往回拉,这条意念线一直拉到自球、槌头前端、槌头后端和竖着的槌柄(约2~3秒),自认为确无偏差时,即可挥杆击球。
    二、击球
    握杆的上手大拇指压在杆顶上端,其它四指握放在杆前,手心朝自己胸部。下手放在离上手大约13厘米左右,自觉适中且有舒服感的部位,大拇指勾住杆正前端,食指贴杆伸直,其余三指拢住球杆朝前上方,手心可虚可实。在挥杆击球前的刹那间,身体稍向前倾,重心随之移向左脚,右脚跟抬起,与此同时将槌头前端贴地,槌头后端翘起,抑住呼吸,双眼紧盯击点,下手主要用腕、指力再稍加小臂力,将槌头沿着前脚内侧的突出部位这条单线轨道,顺势向前上方送出。用此方法只要力度适中,挥杆平稳,撞击6米以内的目标球效果最佳。如果撞击8米以上远距离的球,一是将球槌适当向后延放至10~12厘米处;二是微提槌头,小臂再略加施力配合;三是在下手加快送杆速度的同时,上手稍用力向后扳杆(即下送上扳),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槌柄长度要视自己的身高而定,最好超过自己的腹部(肚脐眼)而低于胸部。初习时感到用不上力,球击不远,但习惯成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也就习以为常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练薄擦球的方法
薄擦球是门球打法中很犀利的武器,多用于远程奔袭和小角度双杆。分球人人能打,薄擦球是最难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打厚了达不到目的,薄了容易擦空或出界。

我觉得只有自球行程是他球行程的三倍以上才能算薄擦球,这时的瞄准点在他球外3—3.75厘米,再大就擦空了。关键是选好并确定瞄准点和选择适当的力度。如何确定这段距离呢?可用下述方法。在场地上划一条直线(如是人工草坪可摆一条线),将一球放在线上,球心要恰好在线上,用另一球从侧面贴靠在这个球上,拿走这个球,这时另一个球的球边到直线的距离是3.75厘米,要牢记这个距离,最好多练数次以增加记忆。要根据目标偏离角度的大小来确定瞄准点,一般以球外3.4—3.7厘米为宜,也就是距直线1—2个牙签的距离。打球时不要管他球,身体正对瞄准线,按正击要领,集中精力,使球心通过瞄准点即可。实战中是没有这条直线的,这就要靠你的记忆了。力度比自球到目标的距离略大一点即可。


薄擦球是门球打法中很犀利的武器,多用于远程奔袭和小角度双杆。分球人人能打,薄擦球是最难的、技术含量最高的,打厚了达不到目的,薄了容易擦空或出界。

我觉得只有自球行程是他球行程的三倍以上才能算薄擦球,这时的瞄准点在他球外3—3.75厘米,再大就擦空了。关键是选好并确定瞄准点和选择适当的力度。如何确定这段距离呢?可用下述方法。在场地上划一条直线(如是人工草坪可摆一条线),将一球放在线上,球心要恰好在线上,用另一球从侧面贴靠在这个球上,拿走这个球,这时另一个球的球边到直线的距离是3.75厘米,要牢记这个距离,最好多练数次以增加记忆。要根据目标偏离角度的大小来确定瞄准点,一般以球外3.4—3.7厘米为宜,也就是距直线1—2个牙签的距离。打球时不要管他球,身体正对瞄准线,按正击要领,集中精力,使球心通过瞄准点即可。实战中是没有这条直线的,这就要靠你的记忆了。力度比自球到目标的距离略大一点即可,因为撞击损失不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擦边球到位率的探索

在打擦边球这项基本功当中最难掌握的,就是擦边的厚薄度与力度的关系。当自球与被擦球的距离、角度一定时,如果擦厚了,力度大了,被擦球就会走得很远,甚至出界,而自球却走的很近,达不到战术目的,如果擦薄了,力度又大了,自球虽然走的很远(甚至出界)同样达不到战术目的。在日常的训练比赛中这种情况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很好掌握擦边厚薄度与力度大小的关系。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掌握好二者的关系,提高擦边球的成功率与到位率呢?我做了如下探索:


当被擦球的距离、角度和自球要到达的目标确定以后,首先是要选好瞄准点,这是打好擦边球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垂点瞄准法,把瞄准点选在被擦球的左(右)外侧1-2厘米之间,只要固定了这个瞄准点就等于固定了擦边的厚薄度。接下来就是根据战术需要和自球需要前行的距离适当的控制击打自球的力度了,这是打好擦边球到位的关键。也就是说,在擦球厚薄度固定以后,就只需要集中精力,控制好击打自球的力度了,就像击打自球到位一样了,只是比击打自球到位的力度稍微加大点,因为自球碰撞他球后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样就可以使自球很顺利的到达目的地,就把复杂的擦边球技术简单化了,同时也就提高了擦边球的到位率了。


例如自球与被擦球相距0.5米,在被擦球左(右)侧1.5厘米处选点瞄准(可根据自己习惯在1-2厘米之间选点),然后根据自球擦击他球后自球前行8米的要求,可用击打10米到位球的力度,击打自球,就可使自球、擦击他球后很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如果需要自球前行距离近一些,就减少点击球力度,如果需要自球前行距离远一些,就加大点击球力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制角

限双后(新规则极可能是减加限)远撞和擦边就成了主要的战术手段,此两项技术,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其中的擦边,是必须要具备先决条件的,那就是要有擦向目标的角度和适当的距离。这个条件,必须由其上号为其创造,这就是“制角”。

制角,属于接应球的范畴,只不过比一般接应球,要求更高一些,更要仔细认真对待,能不能为下号创造出角度、距离合适的擦边奔袭的条件,很可能就决定全场的胜负。

制角 ,有为静止球制角和为移动(将要进门的球)球制角两类。

制角要注意的几点:

(一)、为移动球制角,看似容易一些,上号只需完成“方向和距离”的任务就可以了,方向,宁左勿右,距离随便一打,远点、近点无所谓,角度由进门球自己去找。其实为移动球制角,也并不那么简单。方向未必都是宁左勿右,有时需要左,有时需要右,看进门球的任务、攻击方向;距离更是大有学问,一是距进门方向线的距离,一般应该超过1米,太近,对落点的要求太高,很可能没有擦向目标的角度,使战术设想落空。比如,接应球距方向线只有30厘米 ,那进门球的落点距接应球的距离,前后合计也不能超过50厘米;如接应球距方向线1米,进门球落点在接应球前后2米,就可以有好的擦角,就容易实现得多。再有接应球距球门的距离,也要合适,不能太靠近比赛线,也不能太靠近球门,尤其是小角度进门的球,只要条件允许,接应球距球门的距离,要达到进门球进门距离的两倍以上,进门球才容易找落点。

(二)、为静止球制角,要具备较好的控制力度的基本功。鉴于打擦边球最大的失误,莫过于把接应球擦出界外,接应球的落点,最好落位在距比赛线远的一侧,尤其为压线球制角,更应注意此点。为在四个角压线的球制角,除此,还要注意距离,我认为,距离小于1米,不能远擦。因为撞击后,一般自、他球移动路线的夹角在70多度,而自球撞击后两条运行路线的夹角,很难大于150度。假如接应球距离太近的话,稍一用力,擦厚一点,他球出界。战术落空。

一孔之见,请网友们指正,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3: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击球前要想好落点
击球包含两个要素,即准确和力度,一般人们在练球时多练准确,对力度练得稍差。但要打好球,却二者缺一不可。而力度的大小决定于球的行程,即球的落点,因此,在击球前应确定球的落点,并根据行程远近确定力度的大小。

先说撞击,  主要是偏撞击,重点考虑的是自球的落点,应有利于下一步运作,如击球、过门,分球、闪带、闪送,造双等,根据不同要求和自他球位置确定自球落点。对他球落点一般以不出界为原则,如他球离边线较近,则应尤前考虑,或修正撞击点。这要熟练的掌握两球的撞击规律,才能选好瞄准点和力度。

过门,  因只有自球,比较简单,其落点选定同上。

接送球,要根据接球的要求选择落点,一般离被接球要近,但要防止对方的攻击,不可过近。接球点要便于被接球运作,发挥作用。派遣球则要求被派球好打。

闪带,用对方球闪带时应用大力,避免他球落在界内。用己方球闪带时,瞄准点要稍偏里,力度以能顶出他球为准,而自球落在界内。

闪顶,  闪顶过门以被顶球不出界为原则。闪顶造双则对他球的落点要求很高,落点必须落在下一杆能打出双杆的位置上,而且被闪球不形成障碍。

占位,  除了无被攻危险时可靠里外,一般距边线越近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7: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商丘门球 于 2011-11-6 17:57 编辑

[转] 【十哭毛主席】有你,我们不会下岗,有你,我们不会没有房子,有你,我们不会没钱看病。

一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身后谁能比?

二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贪官污吏,黑社会呀,他们都怕你。

三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革命精神,无私奉献,清官何处觅?

四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不要剥削,不要压迫,早被人忘记。

五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基层人民生活苦啊,上访也不易。

六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民工进城被欠债啊,何处去说理?


七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城市住房被强占啊,暴力遍地起。

八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血泪工厂工人苦啊,工会在哪里?

九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政绩工程遍神州啊,烂在人心里。

十哭毛主席,人民思念你,朗朗乾坤天地大啊,人民去陪你!

毛泽东2.jpg 毛泽东.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9: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主席九大讲话

本帖最后由 商丘门球 于 2011-11-6 19:37 编辑

http://user.qzone.qq.com/8504998 ... type%26isfriend%3D0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19: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到底是谁

本帖最后由 商丘门球 于 2011-11-6 20:08 编辑

http://user.qzone.qq.com/2070191/blog/1301233513

深情纪念伟大的革命导师
毛泽东主席诞辰115周年!

毛泽东到底是谁?

    许多人深爱着毛泽东,但未必都能深切认识到毛泽东到底是谁。



    其实,毛泽东早已不再是一个具体的肉体,“毛泽东”早已成为中国社会民众的“集体共意识”,一个巨大的精神符号,一个崇高的文化图腾! 他凝聚着无数人的意志,表达着普通民众自身不能实现或不敢实现的心灵渴望……

    毛泽东是救世救民的悲悯! 他从不为自己活着。他看到众生痛苦、人心愚昧、社会黑暗、文化沉沦,他就主动站出来,作领头人,带领大家去做除旧布新的工作,建立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是弱者翻身解放的渴望! 在恃强凌弱的世界里,有多少人愿意走向社会的最底层?有多少人愿意把手伸向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群?毛泽东真正明白那些底层里的、在绝望中挣扎着的人也是人,也是自己的同胞,也有生存的权利和生命的尊严。他向他们伸出了有力的大手,他是一位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毛泽东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仅仅解放了弱者的肉体,那还不是真正的解放。毛泽东教导弱者应该自尊自强,作社会、人生的主人公。他也解放强者,让强者明白生活的意义不是压迫和剥削。他教导人们应该怎样建立合理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世界。他是人类的精神导师!



毛泽东是公平与正义! 一些人总想成为人上人,但另一些人总想着帮助别人。一些人要把别人践踏在脚下他才活得舒服,但另一些人看到别人受苦他就难受。毛泽东看不得社会上有人压榨别人,更容不得人吃人。


    毛泽东是无私无我! 他不是一个封闭的自我,不是一个自私的个体。他是人民大众的共同命运。他的生命,与人民大众的生命是连在一起的。他走后,没有给儿女留下地位和财富,也没有从私情出发给他们留下权力保护。他的确已没有私心和特权观念,完全把自己和家庭看作是社会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了。



    毛泽东是智慧和力量! 他一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韬略,展现出极高的思想境界,深含着极妙的艺术灵奥,产生出震烁古今的强大力量,成为无数人苦心参悟的哲学。



    毛泽东是大无畏和奋斗! 他一辈子不知道什么是害怕。他从未把敌人放在眼里。他认准了真理,认定了目标,就会全力以赴,排除千难万险去争取胜利。


    毛泽东是牺牲和坚强! 他的家庭,为人民解放事业牺牲了好几位亲人。他的晚年,为了继续革命事业,甚至不惜让自己粉身碎骨。




    毛泽东是质朴和耐心! 他对人民的感情是极其自然的。他与群众没有距离,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极富耐心,是真正的人民教师。




    毛泽东是谦虚和谨慎! 他认为人民群众是聪明的,他在作人民教师的同时也作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他的事业极其辉煌,但他认为万里长征只是走出了第一步。




    毛泽东是真诚和忠诚! 他有着赤子般的率真坦诚,从不掩盖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他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信仰,忠诚于集体事业。他的真诚和忠诚,让一切在他面前玩弄权术阴谋的政客显得黯然失色,猥琐不堪。




    毛泽东是傲骨、正直和大气! 作为领袖,他不能忍受高高在上。他也从不媚俗,从不作秀,从不自欺欺人。他能够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诚恳地团结人民群众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他是非分明而有富于人情味,踏实细致而气吞山河。他的领袖风格是,既平易近人,又恢宏大度。
    毛泽东是勤奋与好学! 他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暇不掩卷,孜孜不倦,求学进知,活学活用。他是学问大师,使那些不学无术的政客相形见绌。



    毛泽东是多情与浪漫的他为人间正义事业的胜利而泪飞顿作倾盆雨,他在战火纷飞的征途上的马背上吟诗。他的心灵那么敏感,山水自然和人群社会时常触动他的情思。他的内心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叫那些不自量力、极力贬低他的“精神高度庸俗”的政客尽显自心的狭隘肤浅。



    毛泽东是无情和冷严!
他从不让步于邪恶,从不徇私,从不招集小人,从不放纵下属。越是到晚年,他对某一部分人就越加冷峻,管束得越紧。




毛泽东是理想与理性!
    他是诗人,也是哲学家。他的理想高远,他的理性异常超拔。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中,他以他的理想在前面引导,同时以他的理性不断地调整前进的方法和步骤,带领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奋勇向前。



毛泽东是青春和朝气!
    他一辈子都是青年领袖,充满阳光和激情。他早年是学生领袖,他晚年继续成为红卫兵和知青的领袖。



    他永远年轻,这叫其他那些心术不正的老政客对比之时,尽显腐朽、老暮气息。


    人类最可宝贵的各种精神元素,凝聚成了壮丽的“毛泽东形象”,成为人类进步文化的人格象征。毛泽东形象以其触动人类心灵的深度和广度,足以使一切追求光明的人们崇敬和学习,当然也会使一些心地黑暗的人恐惧和排斥。
   

有志于从事人类解放事业的人们,你从毛泽东形象上能得到些什么启发呢?




发表于 2011-11-6 1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11: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530_577faf8ecd9b5460c11cBzZuoWAtnQYN.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门球网|www.menqiu.com ( 京ICP备11011816号 )

GMT+8, 2025-5-25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