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1 18: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球狂人 于 2013-1-21 18:25 编辑
接上页
有人说,“达人”一词应该来自日语中的“达人(ta tsu ji n)”一词。意思是高手,名手,能手,学问,技艺等方面精通的人。大陆的“达人”一词引自台湾,而台湾受日本文化影响较大,所以说达人一词来自日语。
实际上,“达人”中的“达”字是“第一”快连读,例:“廿”是“二十”快连读字,又如“仨”是“三人”快连读字一样。
也有人认为“达人”一词语出《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别人;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就要帮助别人。但是,这句话中的“达人”是动宾结构(“达”是动词,“人”是名词作宾语),是一个词组,而不是一个词语,所以,严格地讲,《论语》中的“达人”不能视作“达人”一词的出处。
另有一种说法,“达人”一词源自英文“talent”,引申即“有才能的人”、“高人”等意,且从发音来看,ta可音译“达”,len可音译“人”(同我国早期外文发音类似,存有方言因素,r与l不分)。
当然,以上说法,仍有待商讨。其实,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此处的“达”为动词,意思为“穷塞通达”之“达”意,即通达,在事业、人生与理想上极为顺畅。而网民所用之“达人”之“达”,亦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之人,亦即“通达”之意,形容词更确切。
而王勃《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中的“达人”,则与现行的达人之意,已经极为一致,即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不凡的成就,通达顺畅无阻之人。因此,如果日语中的“达人”确为此二字,并且比王勃早的话,才可以说是其出处。否则,“达人”一词,不是源于日本,也不是台湾,准确无疑的可以界定为出自《滕王阁序》。这个可能将胜过此词出自日语的可能,因为初唐以后,日本对中国的学习渐渐加深,对于中国的文学的追捧也渐至顶峰。白居易的作品,在日本的盛行即为实例。
因此,可以比较肯定的说,“达人”一词,当出自《滕王阁序》。
但现在所使用的“达人”和《滕王阁序》中的“达人”仅仅只是汉字的写法相同而已。
王勃笔下的“达人”是怎样的啊......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