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郑炜 于 2012-2-16 10:29 编辑
《门球世界》2012年第1期卷首
打造门球“NBA”
郑 炜
众所周知,美国有个篮球NBA联盟。打造篮球明星,打造全球顶级篮球赛事。纯粹的商业性运作篮球赛事的一个联盟。 门球能不能实现类似美国NBA的商业性运作模式? 门球人吆喝门球要实现市场化多年了,实现门球“NBA”的口号喊得也不新鲜了,但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从未见到实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在这里,我想从门球人自身说起。只要门球人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个平台,就有可能打造出门球人喜欢的门球“NBA”。 毋庸置疑,门球王争霸赛及门球世界俱乐部就是属于我们门球人自己的一个平台。 门球王争霸赛先后推出了徐卫国、白建华、蒋宝明、李兰贵、李振河五位门球王,推出了刘贤、李建安等门球名将。 2008年,我策划成立门球世界俱乐部,徐卫国、李兰贵、白建华、刘贤、杨栋等人率先加盟成为会员,因此诞生出一批“一根球棒走天下”的自由门球人,用句时尚的话说,可以称他们为“门球达人”。 他们算不算是职业门球人呢?虽然没有哪家门球组织给他们开工资,但他们中间不乏高手,经常组队代表某些单位参加规格较高的赛事,特别是高额奖金的赛事。2011年黑龙江省“民族团结杯”门球邀请赛,由徐卫国、李兰贵、刘贤、杨栋、包国良、赵玉书等人组成的北京和谐代表队,并夺得亚军,获得奖金8000元。后来李兰贵、刘贤、杨栋又代表上海高东参加全国门球冠军总决赛夺得五万元大奖的冠军。这些就是很好的例证。可以称他们是竞技型门球人。他们是门球得以发展的不可忽略的中坚力量。市场化运营适合他们。他们也需要商业性门球赛事。 可以这么说,正是门球王争霸赛先把“门球达人”这个群体盘活,从而带动了更多门球人逐渐加盟并参与其中。各地门球世界俱乐部分部纷纷相应成立,我们总部除每年向各地分部划拨一定份额的活动经费之外,还有更多活动对会员实行优惠。比如我们的会员参加门球王争霸赛,每项比赛减免报名费50元。 现在,门球世界俱乐部成立已满三年了,我们的会员也逐年增加,全国各地建立的门球世界俱乐部分部也相当活跃,因此,我们通过门球王争霸赛推行新概念门球——不同于行业协会门球规则的一种赛事的基础上,决定在今年举办俱乐部联赛。与以往门球王争霸赛不同的是,所有参赛者将是我们的会员方可,若参加有高额奖金的单打、双打门球王争霸赛,所获奖金归个人;各地俱乐部派队参加有更高奖金的三人制团体赛暨门球世界俱乐部联赛,所获奖金则归所在地俱乐部支配。我相信,随着这个赛事奖金额度的提升,不说10万,就按3万发放,获得此项奖金的俱乐部分部的会员们再也不用为活动经费四处化缘、求爷爷告奶奶地向别人伸手讨要了。 如此一来,新概念门球的创意理念、行销网络和中国本土的文化底蕴、人力资源相结合,通过俱乐部联赛这个载体去运营,建立建全一个有序的经营体系,完全有可能拉动门球市场化进程,打造真正意义的商业性赛事,从而最终完全可能实现纯商业化的门球“NBA”赛事——门球世界俱乐部新概念门球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