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烨鹤 于 2012-12-20 11:05 编辑
回顾昨天关于柱改洞的讨论 昨天晚上近百人参加了“柱改洞”的讨论。讨论中涉及门球的发展方向问题,讨论结果总起来说双方都发现对对方的观点 一、有误解,二、基本一致,三、略有分歧。 以下是我的回忆和感观。
***,正方最关心的是反方是不是只关心“接轨”, 不赞成“改革”即不赞成中国门球走自己的路。 反方的表态是历来主张两条腿走路,参加国际比赛,就得按国际规则打球,如过你不愿意,那只好不参加。但是在国内 我能完全有权利发展自己的门球,搞得好也可以推到国外,成为世界潮流。 反方感到有人把自己的改动方案放在“改革”的帽子下来宣传,所以在辩论前就发帖提醒说“我们不能用哲学规律来做是非标准。改革的失败者比成功的要多得多。失败不是你不想改革,而是对具体事物的规律掌握不够。”这个观点得到正方的认可。
***,反方鉴于网上很多人在讨论门球的改革反向时总提“竞技”和“吸引青年人”参加。提出,门球的发展方向首先是为中老年人服务,为了中老年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门球的运动量和趣味性可以适当增加,但不赞成搞一套适合青年人的门球,因为青年人的运动项目有几百种,而适合中老年的运动项目有限。反方指出吸引青年人人参加有成功的经验,当初的青年现在成为门球的中坚力量。唐老鸭直接问是不是反对青年参加?参加国际比赛是不是要派年轻力壮的人参加?反方表示看到自己单位里的青年队在市里的比赛有高水平的实力的表现,完全欢迎青年人参与门球活动,对外比赛就得派年轻力壮的人参加。青年人参加对提高门球的水平有帮助。只是不把他们作为门球的主要吸引对象。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缩小了距离。
***,在柱改洞问题上反方指出: 1,柱改洞不是改革方案的核心问题,核心是把对方球打进洞使对方减分的规则,这会使得战斗更加激烈和精彩。所以改革方案的标题有误, 使人一看就感到柱改洞没有原则性变化,瞎折腾! 2,鉴于柱改洞在现有场地上推行会有阻力,反方建议用一块圆板代替洞 套在柱上(尺寸可大一点)。正方认为这样有似进非进问题。所以 我现在提出可以用一个铁圈代替洞,在不改原有设施的场地的做试验。以减少推广阻力。 3,反方认为减分的措施不一定只在中洞处实现,如果抓住对方球把他反向过门也可以实现。 对以上几条正方表示原意考虑,有的还表示赞赏。
***,反方提出,推广一个方案要有细则,没有细则难以讨论和试验。 正方认为,细则还要细细推敲,明年两次超级规则比赛就要用这个方案。 |